王慧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志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赋能新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黄河从青藏高原一路自西向东,跨越高山大河、横穿千年岁月、汇聚先贤智慧形成了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所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对于促进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这也是新时代赋予沿黄人民的艰巨而光荣的使命和任务。
黄河文化的三个维度
黄河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复合体,伴随着多时空的交织与融合。目前,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黄河文化的概念、内涵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这些阐述、解读在表现形式上虽有所差异,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黄河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黄河从青藏高原一路奔流到海,在空间、时间、价值三个维度上不断更迭、交汇、发展、创新,因此对黄河文化的界定,既要看到河流本身的自然属性,也要重视河流背后的社会属性。
黄河文化的时间维度。黄河形成的数百万年的历史,也是中华大地由洪荒时代走向人类文明的时期。从时间上看,黄河文化应包括从远古时代黄河形成后有人类以来的文化。从旧石器时代开始,黄河流域就已经有人类居住。进入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以及龙山文化的出现,共同反映出史前沿黄地区农耕文明的发达,这一时期也是黄河文化的萌芽期。
原始农业的稳固发展为夏、商、周进入文明社会提供了物质基础。自夏、商、周三代开始,中华文明进入了王朝时代。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早期国家形态演变最重要的时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奠基期。三代文明都在黄河流域孕育、发展,在这一历史阶段,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出现了“家天下”的政权体制,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国家机构。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哲理丰富的《易经》等传世之作。影响中国几千年的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等学派也登上历史舞台。这一时期,也可以看作是黄河文化的发展期。
黄河文化的兴盛期,主要是从秦汉开始直至北宋。这一时期,黄河流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宋代理学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这一阶段,也是民族艺术文化发展的高峰期。不论是对世界文明发展史影响巨大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还是灿若星辰的唐诗宋词,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期的具体表现。
黄河文化就其形成发展的漫长历史讲,是一个层垒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黄河文化不仅包括中华民族在农耕文明时代所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涵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创造的先进文化。所以,从时间维度看,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演变,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精神特质。现阶段,深挖黄河文化的内涵精髓,也是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提供坚实基础。
黄河文化的空间维度,黄河文化最早产生的区域是黄河流域。这里包含着的“区域”范围概念,主要是指“黄河流域”及影响区域。《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都对黄河流域的空间范围进行了明确的限定。可以看到,黄河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的干流,包括沿黄九省区,这些地区是黄河文化的核心区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除此之外,文化本身具有辐射性和继承性。历史上,黄河改道频繁,其流域范围较今天有更大的拓展,因此,对黄河文化影响范围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今天的黄河流域,历史时期受到黄河文化影响的区域,都应纳入研究范围。
此外,黄河文化还具有国际影响力,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文化的传播,黄河文化的影响力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从空间维度来看,黄河文化是一个分布广泛、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
黄河文化的价值维度。黄河文化是其两岸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新时代,要深入探索黄河文化的价值功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黄河文化力量。
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体现在它是民族记忆、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黄河文明作为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在世界历史上有着巨大影响,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创造力,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源泉。
黄河文化蕴含的“天人合一”自然伦理观,可为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历史借鉴。黄河文化是其两岸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孕育形成且不断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黄河流域先民们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了一系列生产、生活经验,体现了黄河文化天地人和的思想,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黄河文化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和智慧,有助于文明在历史与现实交汇中探寻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后,沿黄九省区跨区域联合协调推进,展现出了更宏大的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和多元发展理念,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域文化全面融合提供了新机遇。沿黄九省区发展差异巨大,充分利用各自优势与特色,因地制宜、探索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探索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黄河文化蕴含的“大一统”主流意识,是增强民族认同感、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文化支柱。黄河的发展演变历程在中国历史上与历代王朝的兴衰荣辱密切相关。古人云:“圣人出,黄河清”,从大禹治水的神话时代开始,中华民族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中所展现出来的艰苦奋斗、因势利导、团结奋斗都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有着巨大的精神推动作用。在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炎黄子孙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根亲观念,对于增强民族认同感、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现状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从上到下都掀起了黄河热。关于黄河的讨论研究也层出不穷,从国家到地方包括流域管理机构都出台了相应的措施。
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规划、条例与法律来贯彻执行此国家战略。2021年10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发布,这个规划纲要,是黄河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战略规划,对推动古老黄河焕发新的活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规划里专设一章《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从顶层设计描绘了黄河文化发展的美好蓝图。在这个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又先后印发了一系列更为具体的黄河文化发展规划,包括《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等,这些规划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创新黄河文化传承利用等方面有指导性作用。
2023年4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是黄河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作为一部流域专门法,专门设有“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章,这在相关的涉及资源环境的法律中属于首创。黄河保护法以法的形式对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法律主体、职责权限等作出规定,不仅为黄河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也必将有力促进黄河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黄河水利委员会作为水利部派出的流域管理机构,代表水利部在黄河流域(片)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能,在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方面有着先天优势,是黄河文化对外展示的重要平台与窗口。除此之外,沿黄九省区在深入挖掘利用黄河文化资源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各个省区相继出台的流域发展规划,系统谋划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
黄河志鉴
首届《黄河志》由黄河志总编辑室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主持编纂。1991年—1998年陆续出版,共11卷,各卷自成一册,全书共800多万字。《黄河志》是以黄河的治理开发为中心,全面系统地记述黄河治理开发历史与现状的志书。它不仅是一部全面总结古今治黄经验、探索治黄规律的志书,一部弘扬黄河文化丰富内涵的力作,还是一部历史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是高度密集的黄河知识和文化载体,它的编纂出版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黄河志》出版后,先后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奖励近20项,其中《黄河防洪志》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发的1991年度精神文明产品“五个一工程”奖,是全国迄今为止唯一获此奖项的志书。1991年8月,原国务院总理李鹏为《黄河志》作序。1992年5月,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郑州考察黄河时专门接见了《黄河防洪志》编纂工作人员,并为《黄河志》编纂工作题词。
《黄河年鉴》创刊于1995年,由黄委主管主办、黄河年鉴社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黄河年鉴》是黄河流域内唯一全面、系统地记述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事业的期刊,每年一卷,曾多次获得全国编校质量一等奖、特等奖,是河南省社科期刊综合质量检测一级期刊。
志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地位。其记载的内容纵贯古今,横陈百科,有助于重点展示地方(行业)文化、群体人格和发展智慧,是继往开来、服务当代、垂鉴后世,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国情书。新时代,以志鉴的形式记录黄河流域各地、各行业的历史变革、文化传承、地理风物、风俗民情等,既是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黄河故事的具体举措,也是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不仅需要即时鲜活的宣传报道,同样需要厚重的文化产品传承记录。在全媒体时代应立足当前,把握大势,合理运用全媒体手段,助力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对于构建能够反映当代黄河发展的话语体系,向世界传达黄河价值,共享黄河智慧,意义深远。
盛世修志,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质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焕发新活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我们使命在肩、笃行不怠!
(作者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新闻宣传出版中心《黄河年鉴》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