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特征和教学策略研究

2024-06-14 10:01周利国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4期
关键词:生活元素科学态度新课程标准

周利国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教育教学领域也在不断改革创新,在此背景下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应运而生,如何促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逐渐成为广大任课教师教研反思的重点。初中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内容、维度、主题等知识较为抽象,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特性与课程本质,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实现高效教学。因此,本文围绕着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内涵、具体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新课标下初中化学高效教学的有序推进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化学  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生活元素  科学态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4-0043-03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新时期初中化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确保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全面发展。但是在以往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秉承的教学理念较为滞后、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多为照本宣科、填鸭灌输,造成了课堂氛围的沉闷无趣、枯燥乏味,学生只能够以一种相对被动的姿态进行化学知识探析,久而久之消磨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客观存在的情况,教师需要依托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课程理念、教学指导,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更为强烈的课堂代入感、学习参与感、知识获得感。

一、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简述

(一)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兼顾不同客观化学水平、主观心理意愿及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学有所获。

立足学生发展:化学课程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化学基本观念和规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际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顺利完成知识了解、深化、应用的任务。

突出创新精神: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突出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组织化学实验和实践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强调实践能力: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发展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课程教学应该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征

科学性: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性,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是科学、准确、可靠的。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符合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避免伪科学和迷信思想。

基础性: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注重基础性,强调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应该包括基本的化学概念、原理、实验技能等,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选择性: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注重选择性,允许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学生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这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探究性: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性,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课程应该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

实践性: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注重实践性,强调学生应该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课程应该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实践能力。

(三)核心素养的内涵

1.化学观念

化学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包括对物质性质、化学变化规律、化学实验探究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学生需要运用化学观念来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模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化学学习中,学生应学会运用归纳、演绎、推理、分析等方法,探究化学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3.科学探究与实践

科学探究与实践是指学生通过科学实验、实践等方式来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过程。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能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学生对科学探究和化学学习的态度和责任感。学生应具备求真、严谨、开放、合作等科学精神,尊重科学事实和数据,遵守科学道德和规范,理解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探析

(一)开展问题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高效教学的实现,有赖于问题式教学的开展,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将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目标感与针对性,从而将有限的时间与精力集中起来,投入到重难点知识的探析之中,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另外,以问题为驱动还便于师生良性互动的开展,此举最为明显的作用就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一举扭转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乏味、单一无趣的局面。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即时性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反馈动态化调整自身教学方法,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基于此,教师应当采用课前导入巧设疑问、课堂讲解有效提问、随堂训练设置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在问题驱动下思考、探索、研究化学知识,在得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意识的培养、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教师首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即“铝在短短一百多年时间里的产量得到大幅提升并被广泛应用,除了改进冶炼方法降低成本之外,还由于铝的抗腐蚀性能好,那么站在化学学科的角度思考一下,为什么铝具有这么好的抗腐蚀性能呢?”在问题指引下,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好奇心与探究欲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依托教材中“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的实验内容,在课堂讲解环节融入有效提问,如“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由此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现象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回答,一方面活跃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则帮助学生攻克重点问题,产生更强获得感与成就感。

(二)开展合作化教学,互学互鉴实现共同进步

合作化教学的开展是新课标下初中化学高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要义在于统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探究能力,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受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学生形成了差异化、梯度化的化学水平,教师若仍旧按照“一视同仁”的理念开展教学工作,则难以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而合作化教学中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级推进的任务的布置,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另外,小组合作教学为“教学评一体化”的推进奠定了组织架构基础,有利于学生进行回顾反思、总结提升,从而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在学生自评、互相评价、教师总评当中,达到评价目标。基于此,教师应当按照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分层布置探究任务、积极开展互学互鉴的步骤,辅之以“教学评”一体化,使学生的个人智慧在小组内部充分涌流,在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互学互鉴的多重作用下实现共同进步。例如,在学习“溶液的形成”时,教师首先可以对学生的客观化学水平、主观个人意愿、兴趣爱好趋向等进行综合分析与科学研判,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小组,在小组内部形成梯次搭配、氛围和谐的基本态势。此后教师可以秉承难易适度、逐级推进的理念,布置三个层次的探究任务,分别为“概念理解型”“实践应用型”“拓展创新型”,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任务,并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探究协作性投入到知识探索当中。从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作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作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作溶质。”在学生结合化学实验依次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与互学互鉴,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与经验教训,从而促进“新课标下合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三)开展多媒体教学,直观呈现化学实验步骤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网络视听资源的广泛应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化学教学模式,在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高效教学中得到了广大任课教师的重视。其具有图文并茂、视听结合、情景交融、动静相宜等突出优势,可以将相对静态、单一、有限的知识内容,以动态的方式展示出来,直观呈现化学实验步骤,提高学生的理论认知,为后续科学操作化学实验创造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的开展,还具有一定的整合性、归纳性,将一段时间以来的化学知识内容,以思维导图、知识框架的方式进行展示,从而增强化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促进学生整体化、体系化学习思维的培养。基于此,教师应当把握好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红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的诸多优势,为学生打造多元动态、内容丰富的初中化学可视化课堂。例如,在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视听结合的优势,将教材中“实验10-8”的内容,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在看得见、听得到的氛围当中,促进学生视觉感官与听觉感官的调动。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图片展示与文字阐述相统筹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度探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示意图”,由此学生能够了解到实验反应中生成的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钠都是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作盐,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作中和反应。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教师可以将本节课化学实验的所需材料、准备过程、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论等,纳入到“化学实验理论知识”框架之中,为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与实验能力的增强安装“新引擎”。

(四)开展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

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内容相对而言较为基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性,这为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自觉联想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产生认知上的共鸣,并尝试着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当中,完成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深化认识的过程。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语言陈述、创设情境、实例引入等方式,在化学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联系的纽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体悟生活的意识,最终促进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教师首先可以采用语言陈述的方式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即“在生活中的货架上,经常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锌等字样的食品,可见不少化学元素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那么,站在化学的立场看待这些食品,这其中蕴含着哪些化学知识呢?如何保障身体健康呢?”受此影响,学生能够自觉联想生活中的见闻与经历,产生认知共鸣。此后,教师则可以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幻灯片动态讲解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合理摄入人体必需元素的重要性。为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培养科学态度,教师可以采用设置生活化调查与研究任务的方式,如“调查市场上哪些补钙、补锌等的保健药剂出售,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此举为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对学生检验保健药剂合格性、科学性等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的培养。

总而言之,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高效教学的开展,不仅是顺应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趋势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振学生学习自信心的重要举措。有鉴于此,教师应当摒弃传统教学理念、模式中的不合理成分,善于利用新课标提出来的新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问题式、合作化、可视化、生活化的初中化学课堂上进行化学知识探析,为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飞跃、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等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安丑菊.新课标理念与初中化学教学的结合策略[J].家长,2023(6):60-62.

[2]崔巧凤.基于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J].知识文库,2023(3):73-75.

[3]林亚兰.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策略[J].学苑教育,2022(33):7-8.

[4]赵慧敏.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策略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9):101-102.

[5]陈静.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效率提升策略研究[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1(10):27-28.

猜你喜欢
生活元素科学态度新课程标准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八省适应性物理考试中的体现
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
“趣”说英语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关于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融合生活元素,促进作文共生
生活元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