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数学学科实践是基于数学学科思维,直指真实情境中的具身实践和问题解决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融入游戏情境、开展具身实践、彰显数学文化等策略,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深层认知,促进实践育人,推动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地。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科实践;实施策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19-0053-03
【作者简介】徐沙沙,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附属中学(江苏徐州,221008)教师,高级教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在基本原则中特别强调要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学科实践正是具有学科意蕴的典型实践方式,强调基于学科思维方式,通过专业学科实践活动,理解、获取、运用知识和思想方法,关注学生的能动作用,释放人性追求真理的自由[1],倡导让学生在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中感受知识创生、建构知识体系、提升实践能力、体悟情感升华,实现知行合一。
在这种背景下,对数学学科实践的探索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笔者依据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结合课堂观察研究成果,将数学学科实践的核心要义理解为:一是聚焦数学学科特性,二是用数学的方式做数学学科的事情,三是在做事中实现求知与育人的融通。基于以上理解,初中数学学科实践是指基于数学抽象、推理和建模的思维方式,通过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真实情境中的分工合作、实验调查、建立模型、计算反思、解决问题等过程,达成对初中数学知识、核心观念、思想方法的理解、建构与迁移的学习方式。初中数学学科实践具体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实施策略。
一、融入游戏情境,激发思维参与
数学实践过程唯有触及学生的心灵并且激发思维的参与,才能让学生向内积淀和汇聚成个体自身的内在价值观念和必备品格,向外发挥出参与现实世界问题解决的关键能力。初中生对游戏有着天生的爱好心理和好奇心,游戏能让其产生沉浸式体验。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有意义、有数学内涵的游戏活动,设计贴近学生经验的体验式数学实践任务,引导学生产生愉快体验与主动建构的动机,激发学生思维的真正参与。一方面,游戏化学习情境的融入,能够给学生提供数学实践机会,实现“用中学”,促进互动式学习环境与数学课程内容的共轭,发展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借助数学游戏将互动元素引入数学实践环节中,能够触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动机,丰富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心理机能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尊重人性的数学实践教育。
以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为例。刚步入七年级的学生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常常会感到自己明确算理、知晓运算顺序,但是真正计算时又常常出错。这种情况下,学生一般会被建议多做练习来提高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正确率,但现实情况是学生对静态而抽象的纯数字计算题普遍感到枯燥、无趣甚至反感。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扑克牌,设计成学生易于接受的扑克牌游戏,引导学生在数学游戏中将数学问题游戏化,趣味性较浓,活动性较强,灵活性较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能力,增强数感,有利于学生形成熟练的有理数混合运算技能。例如,算“24”是常见的扑克牌游戏,规则如下:约定一副扑克牌中的J为11,Q为12,K为13,A为1,2张JOKER均为0,黑色数字为正数,红色数字为负数;从中任意抽出4张牌,将牌面所表示的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每张牌只能用1次,算成24。
在该游戏中,学生需要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将计算法则和计算顺序灵活迁移到现实情境中去计算“24”,提高了有理数混合运算能力。这是“用以致学、学用合一”学习理念的实践范例。
二、开展具身实践,引发深层认知
学科实践主张行动居于认知过程的核心位置,人类是在积极融入世界、与世界交互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深度理解的。在认知的过程中,来自身体的具身体验比理性的逻辑推理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刻。这启示初中数学教学要回到体验、回到身体、回到人们的生活世界,开展具身实践,引发学生深层认知。
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学习中还原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背景,创设具有现实意义的真实情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具身实践活动,聚焦师生互联互动、协同创生的操作体验,把认知与行动、理论与实践、学科知识与现实世界有机融为一体,让学生通过“做中学”形成对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从而经历一个不断解决问题、不断创生意义的协同实践过程。
以苏科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数学实践活动“阳光下同伴身高和影长的测量”,让学生探索在平行光的照射下,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影长之间的关系。活动前,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形成对在平行光的照射下物高与影长之间关系的一个初步定性了解。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如下两点:(1)为了缩小各小组观察、测量、计算上的误差,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结论时取各小组测量结果的平均值;(2)测量时,学生可能存在疑问“其他时刻测量结果如何?”教师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向学生展示事先在其他几个不同时刻测量出的结果,引导学生再次探究。活动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结论:在平行光的照射下,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在此基础上,再把阳光下测量身高的问题抽象成相似三角形问题,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证明平行投影的性质,从而展现相似模型的生活应用价值。
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在班级的板报、墙报或活动窗开展一次个人或小组活动过程、感受和成果展示的活动,促进数学实践经验的广泛交流和推广,发挥实践反哺理论的微观实效。
上述数学实践活动利用“通过实例了解平行投影”“组织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归纳结论”三个环节,逐步实施数学实践活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教师指导下的动手操作、实践测量、数据分析、模型建构、交流反思、总结提炼等具身实践活动,收获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促进学生对知识本质的深度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据观念、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等核心素养。
三、彰显数学文化,促进实践育人
数学知识是人类集体实践智慧的结晶,是人类优秀文化的遗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还原数学知识特定的数学情境与真实生活情境,彰显数学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实践育人。
以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中国古代方程应用问题”数学小调查活动。[2]活动安排如下:2人或4人为一组;查阅资料,归纳整理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的古代数学问题,解方程,并对解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汇报活动过程、感受和成果;对课堂交流的内容发表个人看法,并填写数学调查活动评价表。
通过“中国古代方程应用问题”数学小调查活动,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梳理中国古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学生经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古代数学问题的完整过程,有利于加深对方程等相关数学知识的系统理解,获得研究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和具体策略,实现“做中学”。当然,数学学习的目标并非单一的知识习得或技能形成,归根结底在于促成学习者人格的成长、价值的生成和品格的塑造。因此,在“中国古代方程应用问题”数学小调查活动中,教师要始终秉持实践育人的价值指向,体现在如下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在数学调查实践任务中,聚焦方程模型,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培养了数学抽象、几何直观、数学建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第二层次,从数学调查过程中,还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人民对于方程的理解、表达与研究,感受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彰显数学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实现将知识获取、能力培养与精神引领有机融合的数学实践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张紫红,郭洪瑞.溯源与解读:学科实践即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向[J].教育研究,2021,42(12):55-63.
[2]邓昌滨,顾广林.设计类“数学活动”的教学实践[J].中国数学教育,2023(7):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