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大众文艺传播的历史贡献

2024-06-13 14:42韩伟何庆涛
传媒 2024年10期
关键词:革命化文艺理论文艺工作者

韩伟 何庆涛

摘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大众文艺思想的标志性著作,深刻影响着大众文艺的传播实践,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讲话》中论述的大众文艺传播目的的“革命化”、路径的“民族化”、机制的“大众化”、特性的“现代化”等思想,为党在新时代的文艺事业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关键词:延安文艺座谈会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大众文艺

大众文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发挥着宣传党的政治意识形态、传递文化精神力量、塑造社会价值观的重要作用。1942年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称《讲话》)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实际和时代主题相结合的重要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标志性著作,对于革新大众文艺传播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讲话》围绕着文艺作者、社会环境、文艺作品、文艺读者等方面展开论述,揭示了大众文艺传播的“革命化”目的、“民族化”路径、“大众化”机制、“现代化”特性,推进了中国文艺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一、传播目的的“革命化”:“普遍的启蒙”和“思想的改造”

《讲话》以革命文艺为导引,开宗明义地提出要研究文艺工作和革命工作的关系,指明了文艺的“革命”特质及其“民族解放”的目的,明确了文艺工作的立场、态度、对象、学习等问题,其基本的原则及其贯穿始终的中心议题无不透视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实践的革命性要求,体现了毛泽东在革命语境下对西学与中学、传统与现代的文艺张力的深度思考。毛泽东的大众文艺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播及其中国化的双向互动,阐明了大众文艺传播目的的“革命化”——“普遍的启蒙”和“思想的改造”。具体而言,这种“革命化”表现在两个方面。

1.理论层面的“革命化”。理论层面的“革命化”是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文艺的“本质和规律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这展现了对旧文艺的继承、借鉴与改造,即继承、批判、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并改造旧形式、添加新内容,达到“自己的创造”的目的,而这也恰恰是文艺革命的要旨。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坚持两个原则。第一,坚持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并影响于政治。中国近代的主题是以民族救亡求民族复兴,抗日救亡的政治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因此,文艺革命必须以政治革命为核心,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大众文艺传播的革命化目的。第二,坚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学习社会。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大众文艺传播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人民生活则丰富着大众文艺传播的创作内容。可见,理论层面的“革命化”为实现大众文艺传播目的的“普遍的启蒙”和“思想的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2.实践层面的“革命化”。实践层面的“革命化”是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存在的使现存文艺“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文艺的现实的运动。文艺的“革命机器”要“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须实现普遍的“思想启蒙”和文艺的“思想改造”。对此,必须解决“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的根本问题。首先,解决文艺工作的普及和改造对象的问题。《讲话》中明确提出文艺工作的普及对象是工农兵及其干部,改造对象是知识分子文艺工作者。其次,如何普及和改造的问题。文艺工作的“普及”就是发动一场“普遍的启蒙运动”,其立足点就是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造就大众文艺。如何改造是要引起知识分子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使文艺工作者在乡土社会实践过程中,重塑自己与大众世界的联结方式与情感结构,完成知识分子“由一个阶级变成另一个阶级”的主体身份的转化。可见,实践层面的“革命化”为实现大众文艺传播目的的“普遍的启蒙”和“思想的改造”提供了实践基础。

二、传播路径的民族化:“继承创造”和“普及提高”

《讲话》是站在人民大众的本位立场上提出文艺的民族化的,毛泽东虽未直接和明确提出“民族化”“民族形式”的问题,但文中关于文艺创作的“源”和“流”、继承和批判、借鉴和创造、内容和形式、团结和斗争的关系的论述却是做出了间接的强调和回应,为大众文艺传播指明了民族化的发展方向和道路。事实上,抗战时期文艺传播的接受对象是身处传统文化熏陶氛围中的人民大众,尤其是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语境下,文艺观念的传输必须采取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和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才能被人民大众所接受和理解,是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新文艺。大众文艺传播的民族化路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继承创造”:改造旧形式,添加新内容。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解决了长久存在的关于传统形式与欧化形式之间的争论,提出了文艺创造的政治立场及其民族化的路径问题,为大众文艺的民族化提供了舆论空间和实践场域。毛泽东在《讲话》中一再强调,我们的民族形式并不拒绝利用过去时代的一切文艺形式,而是要对过去时代遗留的中外丰富的文艺遗产和优良传统加以继承、批判、借鉴和改造,认清古今中外文艺的源和流,切不可用继承和借鉴替代本民族的创造,亦不可用“民族形式”决定“民族内容”,而是要用民族的内容要素决定形式要素,至于我们采取何种民族形式根本上是由中国革命的实际或新民主主义的抗战内容决定的。因此,“继承和创造”是大众文艺传播路径民族化的重要手段,是基于创造共识基础上的对外国文化和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借鉴。

2.“普及提高”:“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继承和创造”的目的是惠及人民大众,这是文艺工作的根本立场、态度和原则,这决定了大众文艺传播要致力于“普及和提高”大众化的程度和水平。毛泽东精辟地论述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普及是第一步——“雪中送炭”,提高是第二步——“锦上添花”。普及的原材料是人民生活中的艺术矿藏,普及的途径是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中,观察、体验、研究生动的丰富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然后进行生产、传播,以达到“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从而实现“为大众的动机”和“被大众欢迎的效果”的统一。“一切反民族、反科学、反大众”的文艺观点“必须进行严格的批判和驳斥”,因为这些文艺的动机和效果是“破坏团结抗日的”。除此之外,遵循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至关重要。毛泽东强调:“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形式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正是以此为指导,根据地涌现了如丁玲、赵树理、贺敬之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人民文艺家,以及诸如新秧歌剧《兄妹开荒》、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诗歌《王贵与李香香》等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文艺作品。

三、传播机制的大众化:“代表群众”和“教育群众”

“关注绝大多数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最大公约数,满足群众诉求以动员和掌握群众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讲话》确立了人民性的价值特性,形成了“文艺大众化”的理论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毛泽东强调:“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毛泽东的文艺思想继承发展了五四以来左翼文学倡导的“文艺大众化”取向,蕴含着一个从文艺革命到革命文艺的历史发展进程,既体现了毛泽东对文艺与革命关系的全新阐释,也进一步诠释了文艺工作者推进文艺大众化的生成机制。

1.“代表群众”:“做群众的学生”。“为人民大众”是文艺大众化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要“做群众的学生”就必须先“学习工农兵”,文艺工作者要“和群众相结合”,和群众打成一片,这是一个伴随着许多痛苦和摩擦的相互认识、了解、熟悉的过程,是一个文艺工作者在情感和身份上逐渐被大众所接受、认同的过程。对此,毛泽东对“大众化”的基本内涵作出了权威阐释,即大众化就是“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以改变文艺工作者对人民大众“不懂,不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况。“不熟”就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不懂”就要“学习群众的语言”,语言因此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播的中介机制,进而在“化”的过程中使人民大众对文艺工作者悲惨命运的情感认同达到意识形态化的身份认同。可见,“做群众的学生”既是知识分子文艺工作者自我改造的重要方式,也是担负大众文艺传播使命的首要前提。

2.“教育群众”:“做群众的先生”。毛泽东强调革命文艺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文艺的功能定位必须紧紧围绕着革命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客观实际展开。革命文艺作为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要能够发挥文艺的情感感召、批评教育、引导激励、政治动员的功能。对此,毛泽东从功利主义态度、人性论、“人类之爱”、文艺创作的任务、书写形式、文艺立场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阐明了文艺的功能和战略定位,指出那种和政治并行或独立于政治的超阶级的文艺是不存在的。从系统思维来看,上述相互关联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解决,便无法有效开展文艺的生产、传播等活动,无法适应革命战争的工作任务和战略需求,无法求得所处时代的主要矛盾的呼应和解决。为了克服人民群众的缺点——“无产阶级中还有许多人保留着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都有落后的思想”,必须发挥文艺的教育功能,并进行“人民内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因此,从根本上来讲,革命的文艺就是要“教育和提高”人民大众的阶级意识、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可见,“做群众的先生”明确了文艺在大众化传播中的功能,体现了知识分子文艺工作者身份角色的转变及其自我认知。

四、传播特性的现代化:自主性与超越性

《讲话》坚持了文艺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其中的文艺思想揭示了一种具有革命性、民族性、大众性等现代性属性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这种文艺现代化形态处在现代化与传统化的张力结构之中,既有一种批判传统、追求现代化的意识,又有一种继承传统、发扬传统的观念,它使文艺在现代和传统的融合中获得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张力力量,建构着现代化文艺的现代意识追求、观念转换和秩序建立,推进着文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这一文化标识解决了中国现代文艺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的根本问题,实现了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统一、个人话语与民族话语的融合,使中国文艺的现代化建构显现出自主性和超越性的鲜明特性,奠定了大众文艺传播民族性和世界性互动的可能。

1.自主性:中国文艺的自主建构。大众文艺的传播应该建立在中国文艺自主体系的基础上,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讲话》初步形成和构建了中国自主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基于中国具体的文化情境倡导发扬启蒙理性精神与寻求人的主体性回归,重新界定了人的主体性内涵,实现了历史对象化和人的主体性的内在统一,人在文艺创造中复归为追求自由民主、获得自我解放、实现全面发展的自觉能动的人,并以大众化的路径作为文艺主体性重建的现实中介,规定着文艺创造的唯一源泉——人民生活,从而打破了过去一切时代文艺的贵族性、神圣性的局限,人成为文艺活动的中心在实践层面发挥着主体的文化能动作用。至此,文艺发展方向和道路得到了清晰的确证,中国文艺的自主体系得以初步建构。

2.超越性:中国文艺的融合超越。实现大众文艺的广泛传播必须展现文艺的独特优越性和内在吸引力。中国自主文艺经历了从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向中西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融合超越的转变。“融合”必然要继承中外文化传统,这一思想在《讲话》中就已显现,也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毛泽东“以新守旧,以中化西”,在坚持本土性立场上将文艺复归为中国传统,以摆脱中国文艺“欧化的”“西式的”弊端,在中西融合的基础上生产“新酒”,实现了对中外传统文艺的超越,展现了中国新文艺的现代性及其现代化发展趋向。这种超越性解决了由来已久的文艺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和为人民大众服务之间的矛盾,明确了与工农兵大众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个性的思想启蒙转向集体的政治理性,个人话语的“自言自语”转向民族话语的“群体共识”,形成了一股极具吸引力的具有强烈启蒙和民族团结奋进精神的文艺新潮流。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日本馆藏中共东北地方党史档案的收集、整理与研究(1921—1949)”(项目编号:21AZD100)、2020年度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东西方视阈下中央苏区文献资料研究”(项目编号:20DJ03)、2018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党员干部主题教育的历史过程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JD18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谦,郭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整体性审视[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2]李辉.历史还原:必要与可能——读王尧随感[J].当代作家评论,2002(04).

[3]王冬梅.《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丁玲20世纪40年代的情感改造——基于对《三日杂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考察[J].社会科学研究,2023(03).

[4]刘郁琪.毛泽东文艺叙事思想述略——以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5]黄卫星.民族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领导文化的视角[J].青年记者,2014(19).

[6]崔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公约数——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依据[J].中国文艺评论,2023(06).

[7]胡鹏林.传统化与现代化:中国当代戏剧的形态与张力[J].文艺研究,2013(01).

[8]赵凌河,卢兴.中国新文学现代性历程的发展方向——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9]张政文.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东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毛泽东文艺主体性理论的现代性思考[J].学术交流,2007(06).

【编辑:陈琦】

猜你喜欢
革命化文艺理论文艺工作者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皖北地区回族婚礼产品包装设计
新时期文艺工作者思想道德建设路径研究
习近平给文艺工作者提出4 点希望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为湛江文艺工作者“开课”
文艺工作者要做灵魂工程师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
革命化春节:政治视野下的春节习俗变革——以上海为中心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建构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