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由强
文化关乎国家民族之本,文艺点亮文明文脉之灯。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我们党孕育诞生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洪流之中,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1942年5月23日,正值抗日战争硝烟弥漫、拯救民族危亡迫在眉睫,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发表了彪炳史册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系统总结“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文艺基本经验,全面系统阐明党的文艺理论路线方针,鲜明确立了党领导的文化文艺事业的主调和底色。
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具有显著的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既为抗战时期的中国革命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又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关于文艺为工农群众服务、普及与提高、继承与革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问题,观点鲜明,论述精辟,其内在精神和思想方法深邃厚重、博大精深,经受了历史、人民和实践的检验,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化,且随着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得以丰富发展,至今依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毛泽东同志掷地有声地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明确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文艺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这些重要论述不仅从理论上升华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的人民性思想,而且在实践上确立了人民文艺的主导地位和基本准则。从那时起,文艺为人民,构成从延安出发贯穿新中国文艺史的精神脉络。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宝贵的营养剂。重温《讲话》,目的在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研究阐释,这就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提升研究阐释的学理化体系化,并用以指导文艺实践。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总结升华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丰富实践,郑重树立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文化旗帜,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艺篇,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坚持“两个结合”,接续《讲话》精神,结合新时代文艺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提出了许多原创性、战略性重要思想,书写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崭新篇章,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文艺工作者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指南、注入了强劲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分别产生于不同年代和不同语境,前后跨越了72年,但其中体现的问题意识和对文艺领域的指导原则一脉相承、互相印证。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在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方面是一以贯之、矢志不渝的,这也启示我们,深入研究毛泽东同志《讲话》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应有之义。
大道恢恢,真理灼灼。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涉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仅总结了进入新时代以来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基本经验,而且高瞻远瞩地擘画了新征程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宏伟蓝图发展;不仅探索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方法与路径,而且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时代内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贯穿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大文明观的文化智慧,蕴含着文艺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科学真谛,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研究阐释贯彻。
勇担使命,才能正道直行;守正创新,方能铸就辉煌。新征程上,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更应深化《讲话》的研究阐释,进一步学习贯彻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自信自立、敢作善为,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作者系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