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尹
现探讨城市更新背景下,浙江工业遗产的现状及其活化利用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影响。通过深入研究浙江工业遗产更新的实际案例和理论框架,揭示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如何成为推动城市更新的引擎,探讨浙江工业遗产的历史意义、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潜力,分析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在塑造城市形象、连接城市历史与未来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以期为其他地区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工业遗产是一座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城市文明进程的见证,其不仅承载着相对完整的工业历史,还能展现城市精神。当前,城市更新背景下,如何满足不同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如何通过活化空间助力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形象的提升,都是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案例逐渐增多,不仅促进了城市工业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还推动了城市形象的塑造,有助于提升城市影响力和城市文化发展能级。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相关研究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简称TICCIH)于2003年7月首次对“工业遗产”进行了明确定义,自此工业遗产成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先后梳理了各国的工业遗产名录,对工业遗址的保护、发掘、研究、利用也成为探究各国工业发展历史脉络与评价其工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国外的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旅游产业开发为主要方向。以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城市更新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政府、私人投资者与艺术机构之间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合作方式,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复兴城市衰败地区的重要手段。在政策的支持下,商业、休闲和办公空间的融合布局使文化设施的吸引力显著提高。例如,美国的苏荷艺术区、匹兹堡的文化社区、巴尔的摩内港以及波士顿的昆西市场等。英国是工业遗产保护活动的发源地,1986年,英国铁桥峡谷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工业遗产保护活动采取的模式主要包括旅游开发保护、公共空间利用、历史展示、创意产业发展以及综合功能保护等。
在实践方面,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模式主要包括遗址公园旅游模式、博物馆模式以及与创意产业园区相结合的模式等。遗址公园旅游模式主要基于大地艺术开展。针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工业遗产,对遗产建筑原有立面进行拆除处理,在表面添加其他的建筑元素,并进行建筑设计与道路规划,设计与遗产类型相匹配的工业景观小品。在此基础上,形成集群化的工业遗产锚点,设计一系列工业遗产旅游线路,如德国著名的鲁尔区就是采用区域一体化的治理方式,对全区的工业遗产进行整合,设计了多条专题旅游线路,并进行统一的视觉设计。博物馆模式主要是根据具体的工业遗产类型设计相关的博物馆进行展览展示,如“活态”博物馆——德国法古斯工厂,兼备生产功能与展览功能,这种相对静态的保护方式适用于生产流程较为简单的轻工业类型的工业遗产。对于大型工业遗产,应对其进行价值评估和综合开发,保留遗产价值较高的部分展览陈列,对遗产价值不高的空间置入供大众消费的新功能,如奥伯豪森储气罐活化利用为艺术展览馆。与创意产业园区相结合的模式主要针对占地面积大、辐射范围广的工业遗产。例如,澳大利亚老保税仓改造为艺术中心,俄罗斯第二城市电站改造成集室内广场、展览空间、礼堂、图书馆、媒体中心、餐厅、艺术学校和工作室为一体的综合体。
浙江工业遗产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浙江省近现代工业遗产研究可以从时间、空间和类型三个维度进行划分。从时间维度上,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840年—1911年的清末时期工业遗产、1911年—1949年的中华民国时期工业遗产、1949年—197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工业遗产。从空间维度上,浙江省经历了从传统手工业到商业手工业再到新兴工业、重工业的发展阶段,涉及丝织、棉纺、机械、煤矿、造纸、肥皂、玻璃、机械等产业。梳理相关资料发现,浙江工业遗产主要分布在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金华、台州、温州、丽水、衢州等地。从类型维度上,浙江工业遗产主要涉及建筑物、景观、公共设施、居住生活设施、仓储、水利等类别。
2007年4月,国务院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明确了不可移动文物的认定标准,进一步扩展了文物的内涵与外延,并将工业遗产、乡土建筑等纳入普查范围,将工业遗产作为重要类别进行调查、登记、认定,大力推动工业遗产的保护。截至2023年底,列入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的浙江工业遗产达14处,公众对工业遗产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2022年4月,浙江省经信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推进工业文化发展行动计划》,提出要传承弘扬工业文化精神,强化工业文化保护利用,推进工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将工业文化作为赋能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工业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和助推力。鼓励利用省内工业遗产和老旧厂房资源,建设工业遗址公园、工业博物馆,打造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街区、创新创业基地、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工业研学基地,培育工业旅游、工业设计、工艺美术、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新形式,不断提高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水平。同时,推进大运河沿线工业遗存保护利用工作,建设培育一批工业旅游特色项目,创建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推动工业文化创新发展,催生文化创意新业态,拓展工业文化消费新空间。
城市更新发展进程中的浙江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模式
浙江工业遗产在发展过程中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活化利用经验,积极探索多形态、多元化的工业遗产利用模式,推动工业遗产地焕发新生与活力,打造城市新兴文化景观聚集地。浙江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基于城市创新发展的文创业态模式
基于城市创新发展的文创业态模式是将工业遗产建筑的空间结构进行局部改造、重塑、功能置换等,形成多种类型创意产业集聚群体的空间载体。例如,杭州之江文化创意园(原双流水泥厂)将原有的生产线全部改造成创意产业的功能区块,同时维持了水泥厂建筑群的朴素外观和多层次的布局结构,在对水泥厂的大型筒仓组合及LOFT结构进行内部功能性改造后,将原本的工业建筑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创意文化场所。东巢艺术公园(原浙江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萧山仓库)是浙江省农业生产资料供销历史的物质见证,承载着杭州市工农业的发展历史,其建筑类型属于典型的红砖灰瓦工业建筑,共有各类建筑37处,其中被列入历史建筑保护的是20座保存最完整、特色最鲜明的红砖仓库。根据行业特点和园区模式,打造了新型个性化空间,将农资仓库群转变为文化艺术创意公园,将原有的工业美感与现代的文化创意元素相融合,体现了现代的时尚潮流与审美趋势。
基于城市文旅融合的遗产旅游体验模式
遗产旅游是指在不再使用的工业遗址中,通过维护和再运用原有的工业设备、生产工具、工厂建筑等,将其转变为新型的旅游地,既起到吸引公众探索城市工业历史和文化的作用,也赋予城市核心区工业观光和休憩游玩的双重功能。通过合适的旅游开发策略活化利用工业遗迹,不仅有利于保护工业遗产产地文化,还有利于人们深入了解工业文明的内涵与文化价值。例如,宁波IPN渔轮厂(原宁波渔轮厂)前身是由勤工、赵祥记、渔法记、张品记、史法记等多家小型船厂合并组建成的“浙江省轮船公司宁波分公司船舶修理组”。改造在其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集三江口江景、建筑本身厂景、周围绿化园景为一体,综合利用室内与户外空间,构筑演艺与文旅有机串联的空间结构。推出戏剧、音乐、舞蹈、嘻哈等各类演艺项目,同步引进集市等新业态、新体验。
基于城市品质提升的城市公共休憩空间模式
将工业遗产转化为城市公共休憩空间是为了凸显工业遗产及其周围景观的独特性。通过整合原有工业遗产风貌,结合休闲、娱乐、商业等多种形式,推动工业遗址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提升区域内景观的质量和文化魅力,增强遗址区域及周边环境的文化性、宜人性和趣味性,从而促进整个地区的发展。例如,杭州小河公园(原杭州中石化小河油库)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浙江省建立的第一座油库,也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标杆项目之一。项目以串联文化历史街区,改造水陆码头,打通城市运河绿道,活化工业遗存,打造文旅窗口为主要改造方向,同时也解决了周边部分居民和游客的停车问题。项目保留了仓库原有的红墙绿窗、水泥格栅、波浪形屋顶与黑色防水涂层等。通过新建配套码头再现当年水陆码头的繁忙景象,在唤起历史记忆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现有运河水上交通旅游体系。最具代表性的老油罐通过开门窗、打孔的方式,增强了油罐的可进入性,呈现出艺术化的光影效果。杭州小河公园现已成为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消费应用场景等为一体的公共空间新地标。
基于城市记忆的公共文化设施模式
城市工业遗产博物馆是展示城市文化底蕴和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场所。城市更新项目往往与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战略密切相关。这不仅涉及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还能通过这种方式完善城市文化设施,满足现代人的文化需求,进而提升城市形象。例如,200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对运河水质、景观、桥梁、道路、古街、古建筑等进行全面提升改造。自清末杭州开埠以来,拱宸桥西区域先后建立了世经缫丝厂、通益公纱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杭州第一棉纺织厂)、浙江麻纺厂、杭州红雷丝织厂、杭州市土特产有限公司等。通过采取形态保护全面化、功能定位平民化、遗产展示活态化、运作机制创新化和展陈手法数字化等措施,有效延续了城市记忆。
基于城市产业转型的艺术潮流空间模式
将工业遗产地改造成艺术馆、艺术园区已经成为当下的流行趋势,同时也是营造城市生态和人文气息的重要手段。例如,宁波带梦胡同(原宁波白天鹅毛巾厂)既是策展空间,也是人格化的梦想艺术社区。项目改造保留了旧工厂的空间肌理,用楼梯打通连接了每个单体建筑,动线贯穿整个园区。通过开展丰富、高频的社群活动,吸纳多元文化,挖掘社区达人,促进各方参与者共创共建。打造了一系列常态化文化活动,如“路冲日”“双手做工集市”“爵士音乐节”“春日书会”等,打造出了具有商业价值的文化、办公、生活据点,构建了可持续的、理想的生活化商业场景。
浙江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与城市形象塑造的策略
工业遗产作为社会工业文明的标志,不仅记录了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和历史景观,还是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城市形象是指城市整体化的精神与风貌,是城市全方位、全局性的形象,包括城市的整体风格与面貌,城市居民的整体价值观、精神面貌、文化水平等。工业遗产是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物质载体,工业生产根植于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潜移默化影响着城市文化形态,居民会对工业遗产产生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保护工业遗产成为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关键环节。
首先,整体性保护,挖掘工业遗产丰富的文化内涵。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价值。其次,创意性展示,彰显工业遗产独特的文化个性。突出各地工业遗产的特色,构建分行业、分区域的工业博物馆体系,大力弘扬工业精神、工匠精神,广泛开展工业文化研学活动。再次,通过工业化的增值活动,激发工业遗产的经济潜能。充分利用保留下来的工业遗址,主动引入文化设施,如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从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对规模体量大、开发价值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工业遗产进行旅游开发,创建工业文旅综合体和4A级工业旅游景区。建设沉浸式体验馆,开展特色鲜明的工业遗产文化节、工业遗产旅游节等活动。最后,系统性发展,强化城市工业遗产情感寄托。综合低碳生态利用、宜人社区塑造、整体风貌维护,促进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形象提升的融合。通过建立主题鲜明的工业遗址公园和城市文化公园等,打造既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又具有城市人文特色的开放式公共景观空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产业升级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将进一步融入城市文化的深层次发展中,也将成为推动城市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工业遗产不仅是过去的印记,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可以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加活跃的文化生态和更高的生活品质。
浙江省教育厅2021年度高校国内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城市更新背景下浙江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与城市形象塑造策略研究”(项目编号:FX2021157)。
(作者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