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东省吴和贵名教师工作室 广州市番禺区石北中学 姜宝松
深度学习强调课堂教学要面向学生的认知, 其重要特征是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 抓住数学内容内在联系和本质,凸显问题研究过程,促进学生思维进阶, 从而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本文以《平面与平面垂直》公开课为例, 阐述深度学习理念的应用。
师: 我们知道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课件给出图形)。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都已经学习。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两个平面相交的情形。 现实生活中,堤坝侧面和水平面, 打开的笔记本电脑等,都呈现出两个平面相交的情况, 并且都给我们有角度的感觉。数学家把两个平面相交所成角的情形,抽象出来,定义为二面角。
点评:由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开门见山引出平面与平面的相交情形。 通过现实生活中三个情形,引入二面角的概念。 在深度学习理念下,复演知识的发生历程,学生通过数学观察和抽象, 体会从现实抽象到数学知识的历程, 在定义的学习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师:既然二面角是一个角,如何度量它的大小? 之前我们学过哪些角?
生:平面上的角,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师: 平面的角可以直接度量大小。 异面直线所成角,如何定义?
生:通过平移,变成相交的直线。
生:变成相交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
师:非常好!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呢?
生:找到射影,直线与射影所成角即为线面角。
师:不错。异面直线所成角和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定义中, 我们发现,空间的角是通过“平面化”,转化为平面角来定义的。 那么二面角如何“平面化”……
点评:通过问题串设置,梳理已经学习的角。温故知新,类比所学的角,建立起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从而使各种角的概念结构化, 构建了关于空间角的知识体系。 空间角的定义其本质是进行“平面化”,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到解决空间问题的降维思想。 给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辨析定义的合理性, 学生在构建新概念的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回到现实环节, 在打开的证书中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学生“即学即用”,建立起实际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学生再次体会到定义的合理性。
例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二面角D1-AB-D 的大小?
分析引导,棱是? 观察图形中,二面角的平面角是?接着练习,展示学生解答情况,请学生讲解。
师: 总结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 在棱上一点作出两条与棱垂直的直线; 如果已知一个面的垂线,作一条,连一条;作棱的垂面。
点评:二面角的平面角,其本质是棱的一个垂面与两个半平面的交线所成的角, 是空间的角降维到平面上。 其作图和证明过程是完成线面垂直关系的论证, 体现数学的转化思想。 求解二面角的平面角是一个难点, 利用几何法解决时, 常用“猜想—证明—求解”的思路,这也是我们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路径。
师: 根据对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学习,二面角的取值范围是? (展示打开的证书)
生:0°~180°。
师:0°是什么情形?
生:两个半平面重合。
师:180°是什么情形?
生:一个平面。
师:二面角的取值范围是闭区间,在此过程中,有一个特殊情况,90°。 按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定义,要先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证明是直角。 能否简化? 类比在证明两个平面平行时,(指向天花板和地面), 我们是利用一个平面内有两条交线平行另一个平面。 证明两个平面垂直,能否一样转化为线面关系呢?
探究活动1: 每个同学拿出一支笔与桌面成垂直状态, 拿书本完全贴近笔, 书本与桌面什么位置关系?旋转(左右)书本,两个平面是什么位置关系?
探究活动2: 建筑工人在检查砌墙是否与地面垂直时, 用铅垂线靠近墙面。
点评: 在二面角的平面角习题中, 平面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的探究与证明中, 研究数学空间问题的思路不断重现, 学生不断体会由猜想到证明的研究问题路径, 充分体会到数学的转化思想, 学生的思维得到进阶发展, 体现出了深度学习的理念。
例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证:平面BDA1⊥平面ACC1A1。
例3:AB 是圆O 的直径,PA 垂直圆O 所在的平面,C 点是圆周上不同于A、B 的一点, 求证: 平面PAC⊥平面PBC。
……
点评:例题由学生自主完成,通过复杂问题的解决, 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和推理论证能力。 平面与平面的垂直,抓住线面垂直的关键,学生体会到问题解决中转化的思想。 从知识迁移到应用, 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严谨性,从猜想到证明,体悟到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在现实场景中寻找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体验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存在。
师: 本节课我们的定理和问题解决,都是通过观察、猜想、证明来完成的。 这也是我们研究数学问题的常用路径。再观察我们的教室,是不是很多面面垂直关系? 有没有一种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感觉? 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点评:通过总结,梳理本节课主要所学知识, 对知识和方法进行反思构建,更好地形成学科知识体系。本课所涉及的降维思想、类比思想、转化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教师的补充,让学生在经验上明悟,在学科思想上升华。观察、探究、猜想、证明这是数学学科和人类科学发展史上常用的方法, 在本节课从始至终得到连续体现, 让深度教学的思想得到完美诠释。
课堂教学的巧妙设计, 引发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学生在问题驱动、活动与检验中进入到深度学习,从而对知识进行自主建构和思维进阶。 课堂中充分培养了高中数学的关键能力, 落实了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的素养提升, 学生经历了数学内部的逻辑发展, 经历了数学到现实的外部拓展, 贯彻了新课标中对学科育人目标, 诠释了新课标中的学科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