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江淇
(山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619)
国家统计局[1]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为26 402 万人,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为19 06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3.5%,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面对老龄化进程加速的现状,我国相继制定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等政策文件,旨在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
药物在老年群体日常治病、养生中占主要地位,但在日常用药过程中尚存在很多不利于老年人维持健康水平的因素。如何正确使用符合病情的药物、减少不必要的营养补充剂、尽量规避用药风险、减少非必需药物的摄入,进而收获健康老年,是当前老年群体面临的重大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我国疾病谱也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统计[2],导致我国人民过早死亡的前三位杀手为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同时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肥胖人群不断增多,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也大幅增长,防控老年人群的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医疗系统的首要目标。药物是防治疾病最主要的武器,但老年群体由于健康知识欠缺又急于养生防病、多病共患而多药共用等,在用药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1 多病共患 重局部而轻整体老年群体的认知、运动、感官等各系统的生理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下降,可能会发生某些系统的退行性病变。但随着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生活方式变化,老年群体的疾病谱也受到影响。当前,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慢性病已位居我国疾病谱前列。在以现代医学为主导的医疗方式中,慢性病就意味着终身服药。众所周知,自从血压受到关注后,高血压病群体就成了终身服药者,而且常常是2~3种降压药联合使用。此外还有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等,每一种慢性病需服用的药物都大于一种。若药物不能治愈疾病,服药又有何意义?
现代医学对局部器官的重视程度远大于对人整体的关注,于是医院的分科越来越细,随之出现了“多病共存”的现象。老年人常被诊断患有多种慢性病,诸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痛风等可同时出现在同一个患者身上。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这些慢性病需终身服药,而疾病的专科化治疗使共病患者的服药品种增多,进而出现重复用药的现象。据统计[3],80%以上的老年人群因患有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而长期服药。北京市某三甲医院门诊参加体检的60 岁以上患有共病的老年人群中,多重用药率约为70.8%,平均每日服药(8.6±3.2)种[4]。
此外,由于商业资本的渗透,药物(非处方药、处方药、中草药及保健品)极易获取,有些老年人会凭借生活经验或收看医学科普知识等为自己开方,因此可见到西药、中成药、中药汤药联合应用的现象。而这种非专业医生指导下的用药,会导致多重用药的问题。由于老年人群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均有下降,药物代谢速度减慢,进而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甚至加重原有疾病[5]。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6],全球大约有1/7的老年人不是死于疾病或自然衰老,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
中药是我国特有的药材,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也让世界认识了我国的中医药这一伟大瑰宝。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及老年群体对防病养生的渴求,人们对中药的需求量也日渐增加;但同时,由于中医药知识普及不足,老年人存在很多不合理自我选用中药饮片及中成药的情况,如用药重复甚至用药矛盾[7],这对于健康养老是一个极大的威胁。指导老年人合理使用药物,保障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引导老年人意识到健康不能依赖医院和医生,自己才是保障自己身心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将是医务人员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1.2 身心俱病 重身而轻心在社会经济与医疗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医疗服务和药物均易获得。老年群体在摆脱了工作负担或田间劳作后,求医问药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药物也已成为大部分老年人防治疾病、保持健康的寄托所在。药房的遍地开设也反映了人们对药物的旺盛需求。千百年来,中医治本的观念深入人心,国家不断推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的结合,更加大了老年人对中药的需求。
但老年群体健康长寿的愿望,与多病缠身、需要长期用药的现实相冲突,再加上自身社会角色的改变,均对老年人心理状态造成极大影响,进而引发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疾患[8],而这些精神障碍却常常被忽视。
老年多病患者常希望能通过服用药物来抑制疾病的发展,同时缓解其带来的心理压力,但多种药物的一起服用又会引发多重用药、过度用药的诸多风险,导致老年人衰弱、认知障碍、跌倒、骨折等不良后果[9],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加重其家庭养老负担。
对身体疾病的高度重视和对心理问题的漠视,也成为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1.3 信息庞杂 从众而无主步入信息社会以来,随着电子产品、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健康知识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等多种渠道呈送到人们眼前,老年群体由知识匮乏状态一跃而步入信息爆炸时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养生堂》栏目掀起了一阵的中医药养生热潮,其他渠道的养生节目也随之涌现。智能手机普及后,微博、快手等平台的养生短视频如井喷般涌现,人人都是养生大家。
面对庞杂的信息,健康知识匮乏的老年人往往盲从。专家讲黄芪好,人们就不管自己是否适合,都服用黄芪水;周围人说用阿司匹林可稀释血液,就不分析自己的身体情况买来服用,身体耐受者短期内不会有大问题,而不耐受者极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等后果。老年群体的盲信盲从也给了打着健康旗号的欺骗者可乘之机。有些商家借普及健康知识之名卖各种不明成分的保健品,甚至宣称他们的商品可以替代药品。而事实上这些保健品可能根本没有商家宣传的功效,甚至可能对身体有害。近些年类似的报道屡见不鲜。
如何普及正确的健康养生知识,让老年人群做自己健康的主人而不被投机分子所利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面对鱼龙混杂的健康信息和无处不在的、针对老年人的养生陷阱,作为医务人员,应在帮助老年人树立健康心态、合理使用药物、减少不良用药发生率上发力,具体举措分析如下。
2.1 心安而不惧 养心为上《素问∙上古天真论》从生活、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分析了上古时代人们得以收获健康老年的原因,其中“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10]尤为养生之要妙。此心安定,不被外务所累,才有可能“度百岁”。这一养身重养心的原则,获得了后世医家的认可,并被不断补充完善。
明代著名医家万全在《养生四要》中明确指出,此心安定可助长生,而使心安定的方法,需要“不思胜负,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恼”[11],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形体锻炼和饮食调养,则长生可求。在这个浮华的时代,人们都在竞逐荣势,生活和工作压力巨大;加上持续不散的疫情、动荡的世界局势,都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精神压力。当代养生大家邓铁涛就曾指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12],面对纵欲的亚健康群体,中医药重视心身同调的养生观就派上了用场。少思寡欲以养心,心安则身安。所以保持内心的安定,减少外界事务对人体的影响,便能减少疾病的侵袭,并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五脏藏五志,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情志的变化与脏腑的功能之间会相互影响。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中医学一直强调身心不二,身体的疾病会造成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平和的心态可以促进身体疾病的康复。因此,不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患者,在养生防病、治病时,应当身心并重、身心同治。
2.2 形劳而不倦 体欲常劳《素问∙上古天真论》在讲述上古时期得享天年的人群的养生经验时提到,要“起居有常,不妄作劳”[10],强调了动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应动而不劳。这里的“劳”包括体劳、心劳、房劳三方面,《素问∙宣明五气》早已总结体劳五方面的内容,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10]。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劳形太过也会伤及脏腑,如《素问∙经脉别论》指出“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10]。当今社会不乏为强身健体而日行万余步的老年人,其膝关节受损的可能性会极大增加。生病起于过用,中和是最佳标准,也是因人制宜的体现。
劳形太过会伤及脏腑,而过度安逸也不好。《素问∙异法方宜论》就讨论了生活于物产富饶地区的人们,由于形体活动量较小而容易患痿证、厥证等,而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即通过导引活动身体[10],可见适度活动有助于气血流通。《灵枢∙天年》对老年群体的生理状态做了一个概括,大约到60 岁时会出现气血亏虚、好卧懒动的表现[13]。结合社会现状,老年群体久视、久坐、久卧的概率更高,而这一生活方式又会加剧老年人气血运行减缓,进而导致虚证或因虚致实的虚实夹杂证出现。
孙思邈认为,养生需形神共养,其中以动为主的按摩法可以形养神。如他在《千金要方∙养性》中记载了老子按摩十三法、天竺国按摩法及散步摩腹法等,将练形与养神结合[14]。这些按摩法动作简易,适合老年人练习。
路志正先生是医学楷模,也是老年群体的养生典范,路志正先生非常重视劳逸结合,他对自创的“路氏八段锦”[15]勤练不辍,还坚持每天梳头30 min,以助气血流通。当然,最重要的是其拥有志闲而少欲的好心态,和一心为患者的敬畏心。
2.3 五谷为养 食治为先饮食是滋养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石,是精气神最主要的物质来源。《素问∙藏气法时论》明确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9]的养生观,中华民族靠着谷物的滋养绵延不息。但近年来受现代养生思潮的影响,很多人却减少谷物的摄入,代之以蔬果类,导致营养失衡。
擅于养生的孙思邈继承《黄帝内经》思想,认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食物功在养生,而药物重在治病,“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13]。在使用食物和药物时,需明确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以防损伤正气。孙氏强调药食两用,更重视食疗,认为在食疗不愈的情况下,才需使用药物。《千金要方∙食治》中收录了果实、菜蔬、谷米、鸟兽等155 种食物及药用食物,并对其性味、主治进行了描述。这些药食两用的果蔬有待于我们开发推广,为老年人养生所用。反观当代人,依赖药物养生防病,减少甚至拒绝主食的摄入,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2.4 毒药攻邪 适可而止老年人有真气耗竭、五脏衰弱、肠胃虚薄的生理特点,而药物大多有偏性,是用来攻邪治病的,应于不得已而用之。《素问∙藏气法时论》明确指出“毒药攻邪”。《寿亲养老新书》认为,若老年群体身体有恙,应当先用食物调治,食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胜病时,方可用药物治疗,“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16]。《老老恒言·饮食》云“当以身体察,各随禀气所宜而食之”[17],因此食治为药治之先。
用药的时机亦需把握。处于病中的老年人,食疗效果欠佳时,应及时用药施治,避免加重病情,这一点孙思邈早有论述。在老年群体用药方面,以平和的调补脾肾之品为主,慎用药性峻烈者。针对老年人多正气不足、气血亏虚的体质,或由于正气不足而外邪更易入侵,同时气血流通不畅,则气滞血瘀的虚实夹杂状态。李时珍提倡以补为主,通补结合,以达到疏通气血、推陈致新,恢复人体生生之机的目的。此外,他受:“年长者求治于腑”的思想影响,多以腑入手治疗老年病,用药多消导化滞通腑之品。
古人重食疗而慎用药,当代人却对药物有很强的依赖,较少考虑自身的个性化特征,在治病防病方面盲目从众,喜补恶攻,尤其是当今药物容易获得、慢性病患者众多、膳食补充剂泛滥的情况下,形势愈为严峻。
2.5 积极养老 未病先防虽然现代医疗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就医诊病已不再困难,但我们必须明确自己是自身健康的主人,要坚持预防为主,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减少疾病发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治未病”的理念,道明了预防的重要性。沿袭《黄帝内经》思想,历代医家都很重视疾病的预防,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指出,长寿之人都善于调摄身体,其中尤以养性为要[13]。善于养护生命者,都能享有高寿,关键就在于要爱惜自身的精气神,摈弃让自己心动的因素。此外,孙思邈非常重视用非药物疗法预防疾病,如日常应用艾灸、按摩、导引等方法预防疾病的发生。
古人的养生方法经过历代验证,确有其效;当代医家也继承了古人的经验,并将其现代化,更适合在当代社会推广。国医大师孙光荣归纳了养生十诀[18],涉及养心、饮食、运动、生活起居等多方面,与古人养生思想一脉相承,并强调养生方法众多,贵在坚持。老年人应积极借鉴我国千年来积累的养生经验,做自己身体和心理的主人。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老年群体对养生知识的巨大需求督促我们总结古人经验并推广实施;老年群体对医疗资源的极大需求又促使我们反思当今的医疗制度、医疗方式。
医疗存在的意义在于减轻病痛、减少疾病的发生。医者仁心,如果医院越盖越大、患者越治越多、药物都得终身服用,医疗行业发展成资本产业,那医疗的性质就不可言说了。《神农本草经》将药物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三类,其中中品、下品药属于《黄帝内经》所论“攻邪”之品[9]。药物的使用应以祛邪而不伤正为度,而非除恶务尽;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人体的自愈能力,使人体恢复阴阳平衡的状态。当代临床使用的药物只关注局部病理改变的治疗,而忽视了人这个整体。但若只对局部进行治疗,会对患者整体产生何种影响,纠正一种偏态的时候,是否会引发更多的不和谐,值得我们思考。
中医学也关注局部的病理改变,但更重视这一局部病变所反映的整体变化,而且其干预措施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整体医学,更是精准医疗。只是在科技大步前进的途中,传统医学被遗忘了。中医古籍中的养老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养心养性、老年用药、食养、情志调摄、导引、起居环境、日常用具等多方面,是以生活在自然社会环境中的人为主体的养老体系,是古人几千年的实践经验的累积。相对于更依赖科技的现代医学,中医养生有巨大的优势,值得我们深入开发,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甚至更长远的人类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