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英语文学翻译研究

2024-06-12 13:06:55游瑞娇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视野文学作品译者

游瑞娇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文学作品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形式,其个性化不仅表现为作者的个人体验、情感、观点和风格等“内在理念的非形式系统”,也表现为其文本描述、修辞手法、人物形象等“外在可感的表现内容”,由此造成文学翻译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于是关乎文学翻译的理论不断涌现。梳理翻译理论发展的边界,粗略概括为几种指向:注意作者(文艺学派、浪漫主义理论)、关心作品原文(功能对等理论、等效翻译论、语言学派、英美新批评学派等)以及读者关照(接受美学)等,“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理论无疑是近年来英语文学翻译的重要方向。[1]文学翻译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实现作者和读者之间跨时空交流的过程。接受美学以“期待视野”“视野融合”“文本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等为核心概念,强调读者意识应贯穿翻译的全过程,这是文学翻译的价值理性与道德回归,对于英语文学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接受美学理论概述

在接受美学理论创立中,姚斯和伊瑟尔等人提出了一系列核心概念,包括“期待视野”“未定点”“空白”“视野融合”等,这些概念由阐释学和现象学演化而来。[2]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将读者的接受作为文学作品的完成和作品意义产生的重要环节,驱动学术界重新审视过往以作者或者作品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一)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

接受美学反对“文学文本具有决定性”“文学文本意义具有固定性”的说法,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固定的、单一的,而是开放的、多元的。作品在读者阅读过程中不断被丰富和拓展,不同的读者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文化背景和审美取向等因素来理解和阐释作品。同时,读者的阅读体验、情感投射、认知理解和审美判断等都会影响作品意义的生成。[3]文学作品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作品的意义也是在读者的阅读与接受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和丰富的。

(二)读者的中心地位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文本仅作为一个“图式化”结构而存在,存在诸多“未定点”和“空白”,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赋予文本全新的意义,此过程是基于“期待视野”并通过“视野融合”,实现读者对文学作品意义的再造。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审美取向和知识经验等因素,对作品产生一种心理预设和想象。这种“期待视野”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作品是潜在的、抽象的,读者通过意义挖掘和建构,使作品从语言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现实的、具体的存在。

(三)美学距离与期待视野

鉴赏者需要将个人情感、意愿和判断从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中剥离出来,以一种超脱、客观的态度来理解和评价作品。如此,鉴赏者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形式,从而对其进行深入的审美分析。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读者的“期待视野”应与作品之间保持一个适度的美学距离。[4]一方面,作品应当使读者感到振奋,因为新的体验大大丰富和拓展了新的“期待视野”,这就是为什么艺术作品总是需要创新。另一方面,作品又不能过分超前,不能让“期待视野”处于绝对的陌生状态,这会导致读者感到索然无味、难以接受。可见,美学距离既包括作品内容的陌生感,也包括形式创新和艺术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对“期待视野”产生一定的冲击力和挑战性,这不仅可以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亦影响作品的意义建构和价值生成。

二、接受美学理论对英语文学翻译的影响

英语文学翻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与翻译活动相关联的直接因素主要包括作者、译者、源语文本、翻译策略以及读者等,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多半与这些因素相关,如:译者与源语文本的特征是什么?读者对译文有何期待?译文如何传递作者的意义空间?不难发现,翻译就是一个天平,译者是中介,天平的两端是作者和读者,要实现等效天平的价值,就必须回归到对意义问题的探索:意义是否具有确定性和客观性?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否应该全部转移到译文中并为读者所期待和接受?源语文本是否只有唯一而正确的意义?关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文学翻译理论和观点。

接受美学理论的出现,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即由传统的关注作者意图与源语文本意义转移到读者上来。事实上,无论文学翻译如何“忠实”源语文本、如何通过翻译策略实现“对等”原则,读者在译文阅读中都会不可避免地渗入自身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读解能力等,进而实现意义生成。因此,关于翻译本质问题——“意义”的讨论,不再囿于作者、作品的维度,而是聚焦“意义的来源”“意义的传递中介”“意义的接受者”等一系列问题。[5]无论文学翻译抑或是接受美学,关注的根本问题都是意义问题。在具体的文学翻译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注读者需求。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经验,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关注目标读者的需求和反应。因此,译者在文学作品翻译时,必须坚持读者中心理念,充分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注重对文本中的“未定点”和“空白点”的把握,明确读者群体的文化背景、社会阅历、阅读偏好等现实因素,力图实现“视野融合”。

第二,保留原作美感。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美感在于读者的参与和感受,而翻译的目的是将原作的美感传递给目标读者。译者在翻译时应保留原作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和意象等,让目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与原作相媲美的审美体验。

第三,文化元素的传递。文学即文化,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既是文字的语言转换,更是跨文化的传递。接受美学强调文化背景对读者理解作品的重要性,译者在翻译时应关注文化元素的传递。通过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语言,将源语文本的文化元素融入到目标语言中,帮助目标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

第四,译者的主体性。接受美学承认读者阅读的主体性,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来诠释作品。同样,译者在翻译时也具有主体性,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诠释原作。译者的主体性使得译文具有独特性,帮助目标读者感受作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三、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英语文学翻译的路径探索

(一)关照读者的“期待视野”

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应锚定读者的“期待视野”,力图实现作品翻译与读者“期待视野”的深度融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审美体验,实现读者参与文本的意义生成。一是关照读者的审美期待。不同地域的民族因社会历史条件、生活经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差异造成人文思想和审美观的跨文化性。相应地,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翻译者应主动关注读者的审美期待,多用意译翻译策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6]二是关照读者的文化心理期待。文化心理期待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表现形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预期。此种心理期待往往受到文化传统、社会习俗、教育背景等因素影响,是人们在长期文化积淀中形成的心理定势。在文学作品翻译时,应关照读者的文化心理期待,尊重读者的文化价值观,避免用与读者文化信仰冲突的词汇或形象,以免引起读者的误解和反感。三是关照读者语言习惯期待。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不仅需要呈现作品的完整信息,还应展现译文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号召力,关照读者的语言习惯期待,用读者喜闻乐见的语言翻译,以达致读者语言共鸣。

(二)关注“未定点”

文本的意义问题是接受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作者的意义并非文本的意义,它不是既定的,而是未定的、空白的。不同的读者参与文本意义的未定点和空白点,以不同的方式填充未定点和空白点,产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解释效果。因此,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必须关注“未定点”,以特定的翻译方式,帮助读者将不确定的意义“具体化”。译者要以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感受为根据,在翻译中采取异化、归化、直译、意译等多种翻译策略,决定是保留源语文本的“未定点”“空白点”,还是将其具体化呈现。

例如,在威廉·福克纳的经典文学作品《喧哗与骚动》一书中,其为白痴班吉设计了一段出场对白:

Through the fence,between the curling lower spaces,I could see them hitting,They were coming toward where the flag was and I went along the fence,Luster was hunting in the grass by the flower tree.They took the flag out and they were hitting.Then they put the flag back and they went to the table and he hit and the other hit. Then they went on and I went along the fence.Luster came away from the flower tree and we went along the fence and they stopped and we stopped and I looked through the fence while Luster was hunting in the grass.

在该段对白中,实际上并没有出现白痴班吉,这就是作者有意留下的“未定点”和“空白”。而该段对白,句型相对简单,且词汇变化有限,假使通过直译的方式,追求翻译的简洁、流畅,显然无法展现白痴班吉的形象,相反,班吉就可能被塑造为一个正常人。故而,翻译中应强调班吉的无方位感的反应特点,才能展示“弱智者的视角”。翻译时要充分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风格,并考虑读者如何依照文本意向的指示展开想象,为读者预留关于“未定点”“空白”的填充的“解读空间”。

(三)实现“视野融合”

一般认为,人的理解是一种历史性范畴,具有特殊性和局限性。就译文而言,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必然对同一译文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是由阅读的历史性决定的。然而,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译者在文本翻译时,既要追求语言的“能指”,又不能忽视语言的“所指”,不断扩大和超越自身的视野,实现与历史流传物(文本)的“视野融合”。“视野融合”,就其本质而言,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的视野相融合的过程,这是一个认知和接受的过程。

英语文学作品翻译要实现“视野融合”,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在词汇选择上,坚持以读者为中心,锚定读者的期待视野,关注读者群体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语言习惯、文化心理等因素,选择在意义构成上与源语文本词汇相重叠的词汇,实现文化视野与读者视野的融合,再现源语文本的真实性、审美性和生动性。二是在句式选择上,英语和汉语在句式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英语注重形合,汉语注重意合,英语多采用关系词、连接词等展开构句,汉语则倾向于词汇间的语义连贯构句,要求在翻译时,应关照读者的句式期待,灵活使用分合句、词序变换等各种翻译策略和技巧,以更好地实现译文与读者的视野融合。

猜你喜欢
视野文学作品译者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居· 视野
中华民居(2020年3期)2020-07-24 01:48:04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视野
科学家(2015年2期)2015-04-09 02:46:46
真相
读者(2014年18期)2014-05-14 11:40:56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外语学刊(2014年6期)2014-04-18 09:11:33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语文知识(2014年12期)2014-02-28 22:01:18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