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宇飞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 长春 130052)
随着我国高考入学率大幅提高,愈来愈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分配一直都享受着党和国家给予的特殊优惠政策,但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和使用标准不断发生着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已不容乐观。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地域、文化所形成的“固有认同感”,以及其与不同民族学习者相互接触而发生的各种文化碰撞等诸多因素,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尤其是就业心理出现诸多问题,成为就业困难群体,而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往往关乎到一个个家庭的生计,也关系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因此急需学生本身、高校以及社会予以高度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人群正不断地向东部地区和内地城市流动,生活在新的城市人文环境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文化适应性问题,从而对其所生活的城市发展产生了诸多“不适应”。 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时有着思想惯性,只等着学校、家庭或政府给予解决就业问题,存在“等、靠、要”思想。加之自身竞争意识弱,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没有更新,视野狭窄,不能做到“走出去”,缺少到经济发达城市工作的勇气,不能做到“该出手时则出手”。认为“工作”是必须找上门来的,部分大学生找工作局限于校方讲授的求职知识,没有自主寻找求职资讯的能力,过于依靠家长。
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长期受少数民族传统观念的影响,存在一种择业求稳心理,就是孩子毕业后一定要找到一个“公家”单位才算是正式就业,国有的岗位才能让他们安心,到民企、合资企业工作或自主创业都不是正式就业。部分学生只想去收入高、待遇好、发展空间大的行业或企事业单位工作,找一个“金饭碗”或“银饭碗”还是他们的主要就业心理。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城市高校后不但是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同时也开阔了眼界,接触到了更高、更好的物质资源,便更倾向于在大城市就业,看到其他同学都能够有很好的就业机会,也就产生了相互攀比的心态,不结合自身综合能力挑选适合的岗位,最后错过就业机会。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困难学生所占比例较大,毕业后薪资期望值较高,希望能尽快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境况,简单地认为上了大学就能就业,上了大学就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结果现实和梦想的巨大反差使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有很强的挫败感,也对就业失去信心。
多数少数民族学生从小便生活在民族地区,在最重要的学龄阶段没有机会接受与内地学生一样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甚至连最重要的普通话、英语教育也十分欠缺,从而在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已经和内地学子产生较大的差距,取而代之的是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民族发展现状、家庭教育因素、生活习惯以及汉语能力限制等影响,很多学生思想保守意识很重,不擅长人际交往。虽然国家给予少数民族学生很多特殊待遇与政策使其能够相对轻松地进入到大学校园,但由于其学习基础差,生活习惯不同,对普通话和英语掌握不够,导致课上跟不上、课下难沟通的情况很普遍,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大学期间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与其他同学产生较大差距,有的学生甚至面临无法按时毕业的情况,还有的学生在即将毕业时因没有及时就业而处于非常焦虑、被动的状态, 从而产生自卑、自暴自弃、自我逃避的想法; 在择业上也没有迎接艰难困苦挑战的勇气,期望着自己的事业可以“一步到位”“一次定终身”,择业区域和空间也局限于具备少数民族发展特色的城市范围内,并没有到祖国最需要的城市基层、艰苦地方、困难企业中就职的意愿,在职场中冲劲不足,缺少自信心和存在感。
由于人力资源需求标准在不断变化,一些原来简单的招聘过程变成了“逢进必考”的形式,考试标准也不断提高,报考人数不断增加,通过考试的难度越来越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报考时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存在着悲观情绪,没有拿出全部的勇气和精力拼搏。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并不客观,对自身没有正确客观的认识,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择业观。 随着日常媒体的传播、碎片信息的大量输入,很多学生都受到社会片面宣传的影响,认为只有参照社会取向才能有机会取得就业机会,却忽视了自身少数民族的特性与竞争力,甚至有的学生思想还很保守,有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还存在男尊女卑的思想,对一些非常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工作有惧怕心理,缺乏竞争意识,对现实社会没有正确的认知和了解,遇到挫折不能积极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导致消极就业。
多项研究资料表明,民族认同感较好的少数民族,其认同整合水平就较好;而民族认同整合水平较好的个人,其文化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程度也较好。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的民族文化依恋学说则指出:如果个人诞生并发展于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这个民族的文化环境就像是个人的母文化,则个人就越是认为对自身的民族文化环境具有强烈民族归属感和高信仰水平,就越是比较容易接受其他民族不同的文化。因此,越是能理解并接受自身的族群身份认识自己的族群文化,热爱自身族群文化的人,也就越能接受中华民族的和平统一,把自身民族文化系统和谐地融入于中华民族文化系统之中,也就越能适应于中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状态,从而产生越强的心理幸福感,越能在个人心灵中产生平衡与安全的感受,越能安全地学习与生存,其健康程度也就越高。而与此同时,心理能力的增强也就反过来会带动个人心理安全感的增强,也会有助于个人通过更好地适应环境,提升生存能力与自我幸福感。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有着非常显著的特点,较之不同于常人的个人外貌、不同的民族语言和文字等,最主要还是文化适应的问题,这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内地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要问题。这些存在着“民族边界”心理的大学生,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群体,我们称之为“双文化人”。“双文化人”主要是在文化认同方面持有自己民族和主流社会双重文化的人。各民族学生在交往中体现出和睦的氛围是民族文化交融和认同的存在基础。“认同感”主要是指个人与他人、社会以及所模仿事物在同质感或心灵上趋同的能力,民族认同感能力是个人心理特征的基础因素,对自己、他人以及世界的民族认同感能力是个人意识正确、情绪稳定、言行正确的重要基础,也是个人获得较好安全感的主要基础。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民族认同感较强的人,可以完美地将自己的民族文化与其他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交流中既能平等合理地整合在中华民族文化中间,也能接受千头万绪的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民族精神。而民族认同整合能力比较弱的个人,在多元文化差异中则会出现更大的社会矛盾与问题,会因此产生安全隐患。
1. 高校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健全。每所院校都会设置就业指导课程,但这门课并没有得到学生们的高度重视,而且该课程针对性也不强,其内容主要是侧重于求职面试技巧、 简历撰写、招聘形式和应聘能力提升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并没有特别理想的效果。该课程缺乏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内容,学生们只能以课程和讲座的方式学到一些书本上的知识,而不能学到实际应用能力,不能对自己本身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精准的定位和计划,不能对自身优劣势有正确的认识,对于就业以及人生规划很迷茫、彷徨和无助,不知如何面对。
尽管每个学校都设有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但学生们不会有问题就去找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而且大多数人包括学生本身认为只有在男女朋友关系、家庭关系、同学及师生关系等情感交流方面以及学业困境等方面出现问题才需要去咨询求助,却没有关注到在就业前期的焦虑、自卑、失望、仇恨等情绪问题,更没有关注到少数民族学生的特异性,从而导致少数民族学生求职期间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心理压力无处释放,阻碍他们就业和健康生活。
2. 政府帮扶政策有限,社会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明确规定:任何地区和单位在招聘、录用等工作中,不得以民族为限制条件。同时,政府还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积极招收少数民族应聘者,并为其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待遇。 但国家并没有强制要求用人单位招收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因此在实际招聘过程中,仍然有潜在歧视和不公平的现象。
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入学时是宽口径,入学条件低, 但由于少数民族学生长期生活在处于封闭式的民族区域,因而在校期间自身的普通话、行为习惯、学习成绩、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均和内地毕业生均会产生一定的差距,也因此失去了竞争力,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各高校能够给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岗位的企业合作也有限,从而导致企事业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同等学历、同一个市场、同一个岗位更偏向于招收内地毕业生,使很多少数民族的毕业生在面对就业的时候都望而生畏。
高校应该尽早开展对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他们制订有计划、有目标、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们提前看到自己本身的不足,在有限的大学生活里尽可能地弥补弱项,努力向着自己的目标和规划方向前进。
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民族观、文化观、价值观。同时利用报刊、广播、电视节目、互联网等媒体、政策介绍专栏,增加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帮助学生们了解就业形势、就业需求和就业渠道等信息,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求职观、择业观,并提倡到基层就业、创业。
专业能力培养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基础,要从入学抓起,加强专业基础课教育,同时加强双语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到内地高校交流深造。高校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不能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只做减少课程门数、降低课程难度等简单化处理,应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对待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难、考试难、毕业难、就业难的诸多问题。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特色,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长,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和学校实际来设置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提高教学质量,有针对性地提升实用技能、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用人单位对其工作表现的认可度。
政府应及时纠正对于少数民族毕业生区别对待的企业,适当给予一些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待政策,鼓励和引导广大用人单位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扩大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渠道,积极对院校进行相应的信息咨询与引导,为少数民族学子求职提供更多有利的信息平台和就业机会。 民族地区的院校也可以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和自身优势与较为成功的民族企业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在校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支持和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继续深造和积极创业,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
高校应优化心理咨询服务人才队伍结构,应当从心理咨询服务老师的民族、性别等方面优化心理咨询服务人才队伍结构。还要发挥汉族师资及心理咨询团队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中的特殊作用,不断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要特别重视对少数民族心理咨询教师的培养。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语言、生活、习俗等各方面的不适应,往往会形成比较内敛、自卑的性格,在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中也常常遇到各种困难,在长期没有心理疏通和指导的情况下更会出现抑郁、焦躁等负面情绪,从而导致毕业和就业屡屡受挫。因此,学校应该承担起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心态的责任,多举办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和内地学生多接触,多沟通,多学习,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老师以及同学们的关怀和关爱,提高其交际水平和沟通能力。给少数民族学生做就业心理咨询时应多鼓励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加强自我认识,正确的定位自己,着重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从现实角度看问题,不逃避,不气馁,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充分考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历史特点和习惯,充分考虑民族生活多样性,尊重他们的传统习惯,并按照国家相关要求为学生们建立“少数民族餐厅”,为少数民族大学生们制作具有民族口味的食品,增进民族大学生的亲近感。帮助和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通过参与民族节日庆典活动增进对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良好的多元文化氛围,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更适合在国内发展的根本;这是切实减少大学生因为对内地文化的陌生感而在短期内极易出现的焦躁、强迫症和偏执等不良心理的重要条件。
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难的根源,是他们生活及成长环境造就了其在语言、认知、思维及各方面能力与内地学生产生的巨大差距。因此,要解决这一根源问题,应从最基础的教育抓起。 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引进高质量教师,确保民族地区的孩子从小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普通话水平,丰富其各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将少数民族的儿童和少年与内地学生的差距逐渐减少,使其在步入内地大学之后不会因为听不懂汉语授课、跟不上老师教学进度而自卑和焦虑,也会为未来就业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