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话语权塑造:全球教育治理的中国实践

2024-06-12 09:13付睿
比较教育研究 2024年4期
关键词:话语权教育

付睿

(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新时代的中国正处于加快建成教育强国的关键期。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1]。拥有全球教育话语权是世界教育强国的重要表征之一,全球教育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国家全球教育话语权的基本路径。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是教育领域协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式,全球教育话语权塑造则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核心价值。话语权是行动者作为主体所具有的话语自由与主体作为权威话语者对客体的多方面影响的统一。全球教育话语权是以国家教育利益为核心,在国际公共空间对本国和全球教育事务拥有自由表达、传播及参与的权利及贯穿这一过程的权力。中国结合自身国情及时代变化趋势选择适合的治理工具介入全球教育治理进程之中,随着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能力的进步,中国塑造全球教育话语权的工具与路径渐趋多元化。从理论层面梳理中国基于全球教育治理塑造全球教育话语权所取得的成效,可为中国的全球教育治理话语体系形成、加快建成教育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益参考。

一、平台融合:全球教育治理场域建构渐趋成型

场域理论认为,场域是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构型,既指物理环境,也包含人与组织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是结构化的关系空间。[2]合适的场域是治理生发的前提,全球教育治理场域在物理形态上表现为国际组织平台的建构与融合,在关系形态上表现为全球教育运动、教育议程以及教育标准规则相互间的结构化关系网络。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必然需要寻找与治理目标契合的治理平台与机制,通过平台的加入、合作与融合,以及参与教育运动、议程、规则实现全球教育治理场域的营造,建构与目标契合的结构化关系网络,以此获得全球教育话语权。

(一)积极与国际组织合作,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体系改革

加入国际组织是主权国家融入国际社会的基本方式,也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路径。中国积极加入各类涉及教育领域的国际组织,开展教育对话与交流,建立教育共识,提升国家在全球教育领域的话语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是中国实行教育对外开放、开展国际教育合作的重要伙伴与关键场域。中国与教科文组织的合作经历了三个阶段:作为平台,学习世界先进理念和经验→边学习,边实践→双向互动,实现共赢。[3]教科文组织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传播优秀教育思想和理念,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教育发展水平,也是中国传播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的重要平台。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不仅促使中国与该组织的合作关系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而且推动了二者在教育领域合作关系走向新高度,中国的全球教育治理场域建构进程加速。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实践活动是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中国和国际社会文化体系而言是一个互构过程。2017年,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了《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合作谅解备忘录(2017-2020)》,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30教育议程”(Education 2030),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深入合作,让国家的教育事业与世界教育发展实现链接及互动,对中国全球教育话语权塑造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与国际组织合作设立教育分支机构,改进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体系结构和治理能力。国际组织选择在一个国家设置某领域的专业分支机构,说明该国此专业领域具有全球领先的能力水平与国际地位。中国积极争取在国内设立了一系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类、二类机构,如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国际工程教育中心、高等教育创新中心、教师教育中心、中国创业教育联盟、联系学校国际中心等。综合型、专门型的国际组织教育研究分支机构的设立有利于密切中国及中心所在地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各类教育机构的合作。中国可以更便捷地参与全球性教育发展议程,实现中国教育事业与全球教育的同步发展,扩大中心所在地及中国的教育国际影响力、国际知名度,中国具有了更多样化的全球教育话语权塑造场域。

(二)参与全球教育运动及教育议程设置,推动教育普及与教育公平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教育运动,推动教育普及、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的实现,促进社会进步。全球教育运动是全球范围内发起、世界各国普遍参与的大规模教育行动,包括教育普及、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等运动。新中国成立70余年,中国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教育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水平。以高等教育为例,1949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0.26%,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只有11.7万人,202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60.2%,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增加到4763.19万人,相比1949年增长了407倍。[4]中国的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成为全球教育普及运动的典范。中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教育发展议程设置。议程是事先安排在某个指定时间进行讨论的一项事务,世界性教育议程设置能力是一个国家在全球教育事务中话语权最直接显现。教育问题是世界发展议程的重要内容,中国通过发布报告、文件表明中国的主张和态度,同时通过参与各类会议,与世界各国对话、交流,把中国的教育主张及实践经验推介出去,以此对世界性教育发展议程产生影响。中国还参与发布全球性教育宣言,积极推动全球教育信息化进程。互联网络和通信技术的普及使教育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育管理以及教与学的过程应进行重塑,以适应个人自我发展和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需要。[5]2014年,中国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教育第一”全球倡议高级别会议上表示,中国政府支持将“确保到2030年,实现全民享受公平、包容和有质量的终身教育和学习”作为2015年后全球发展议程的重要目标列入文件框架。随后,中国参与了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Education 2030 Framework for Action)的起草,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唐虔与全民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席丹克特·维德勒(Dankert Vedeler)共同担任起草委员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通过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体现了中国提出的终身教育目标。上述活动表明,随着教育实力的增强,中国在全球教育议程设置中的地位与话语权得到提升。

(三)参与国际通用教育标准制定,贡献中国教育经验与智慧

参与国际标准与规则的制定是国家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及维护全球共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公共服务标准化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教育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其标准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标准是指“以教育教学实践及理论研究为基础,对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事项制定的相关规范与技术规定”[6],其目的是有效实施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维护教育活动的秩序。世界各国的教育标准一般由政府主导,社会专业机构参与共同制定,质量标准是教育标准体系的核心部分。中国目前有30多所高校从事标准教育,培养标准制定相关人才。2007年,中国计量大学宋明顺教授代表中国获得第30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颁发的“标准化高等教育奖”[7],该奖项是对中国在高等教育标准化方面努力的认可,中国的标准教育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积极影响。

教育服务标准化为教育服务走出国门奠定了基础。2009年,教育部、人社部、文化部等单位共同组建成立全国教育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43),承担义务教育和国家正规高等教育之外的市场化教育服务。2017年,国家设立了“全国教育服务标准化信息平台”,涵盖留学服务标准化、语培服务标准化、研学服务标准化、早教服务标准化、成教服务标准化、职业教育标准化等,为中国教育服务标准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2018年,全球首个“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中国计量大学成立,已有来自3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05所高校加盟,其中境外高校37所,涉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19个。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都致力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标准与教育有机结合,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标准化教育以及教育的标准化,为各国相互交流、增进了解提供有效的工具,将确保各国的民心相通、和谐共处共赢。上述联盟的成立为打造“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提供标准层面的场域,推动全球标准化教育和研究的共商共享,提升了中国标准化教育方案在全球标准化教育领域的话语权。

二、教育能力建设: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提升

教育能力建设是指国家或教育组织通过建立教育治理制度、体系和机制,开展教育技能培训,开发教育资源和构建学习网络,促进教育问题解决,进而实现发展愿景的一系列过程,对教育问题的解决及实现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通过供给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促进发展中国家教育能力建设是获取国际社会认可的重要路径,是塑造全球教育话语权的基础。一个健全的教育体系是以权利为基础的,旨在增强社会凝聚力、实现机会平等和公平。因而,中国提供教育国际公共产品对促进世界教育发展的公平性具有积极作用。教育国际公共产品包括三个维度:最高层次的教育国际公共产品——知识,条件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规约、倡议与标准,器物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资金与援助。[8]本文主要从组织建设、知识、资金与援助的维度分析中国的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与发展中国家教育能力建设的互动关系。

(一)完善组织与平台建设,促进发展中国家教育能力建设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参与全球治理步伐的加快,中国积极参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能力建设进程。21世纪以来,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制定及实施教育战略规划、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思想理念及实践经验,并通过教育发展项目支持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国家进行教育能力建设,提升了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与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完善组织建设,建立专门机构,为对外教育援助搭建组织平台。在组织层面,中国对外教育援助管理部门由分散走向统一。2018年,中国成立了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统筹对外援助,结束了多头分散管理的局面,其他部门如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驻外使领馆等协同开展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对外援助工作,提升了对外教育援助的成效。在实践层面,中国广泛交流和分享自身教育减贫经验与智慧。减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任务,教育作为减贫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可以有效改善民生。2005年,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国际组织联合成立国际扶贫中心(International Poverty Reduction Centre),以提升发展中国家减贫与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分享中国减贫政策与经验为基础,组织开展国际减贫培训。截至2020年底,在国务院扶贫办、商务部、财政部、外交部等中国政府有关部委和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的支持与协作下,共举办了159期国际减贫研修班,对136个国家(地区)的4233名政府官员与扶贫工作者进行了专题减贫培训。[9]减贫培训有效地提升了参训国家人员的减贫能力。此外,国际扶贫中心还发布一系列研究报告,不仅研究总结中国通过教育减贫的经验供世界各国借鉴,而且还研究发展中国家与教育相关的减贫经验,供中国和其他国家参考,实现了“中国减贫经验国际化,国际减贫经验中国化”[10],体现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倡导的互学互鉴、共赢共享的理念。中国与国际组织共同设立专门机构,通过培训和教育等方式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减贫事业的进步。2021年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典范,进一步塑造了中国在教育减贫领域的全球教育话语权。

二是通过基金和合作计划建设人才培养平台,为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国家培养高级人才。受益于基金和合作计划,许多来华留学人员归国后逐渐成长为所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领军人物。据统计,改革开放30年间来华留学毕业生中已有30 多人先后担任所在国的部长级职位,近20人担任驻华大使,有30多人担任驻华使馆参赞,成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进行友好交流与合作的使者。[11]中国还通过与国际组织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培养高端人才。例如,中国与联合国合作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与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开展“中国-上海合作组织人力资源开发合作计划”,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信托基金”,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长城奖学金计划”等。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信托基金”项目既是中国首次通过多边机构成立信托基金支持非洲发展,也是联合国系统国际组织首次收到来自中国、用于促进非洲教师培训的大额资助,开创了通过多边机构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新途径。中国通过基金和计划在有关发展中国家实施近百个能力建设项目,改善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状况,推动了发展中国家教育能力建设进程,改善了相关国家教育治理能力,加强了中国与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未来,中国的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将更多地转移到强化发展中国家自身的教育能力建设层面,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充分尊重发展中国家教育的自主性、独立性,增强其内生动力,让发展中国家能独立、高质量地制定本国的教育发展战略、实行教育改革,最终实现教育的自主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发展中国家教育能力建设的成功也将为中国提供更为长久的优质合作伙伴,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

(二)中国代表担任国际组织重要职位,增强全球教育议程及规则制定话语权

一个国家的专业人员在国际组织担任教育领域的重要职位是该国全球教育话语权的象征。中国1972年恢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席位,尽管一直担任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委员,但话语权有限。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中国代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话语权日益凸显。2005年,时任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理事会主席。2013年,时任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上当选为新一届大会主席。这是该组织成立68 年来中国代表首次获选大会主席,创造了历史上首次获得全体195个会员国全票通过的纪录。这是包括第三世界国家、非洲国家、周边国家在内的众多国家对中国能够在教科文组织中发挥大国积极作用的期待。教科文组织大会主席其中一项重要职责是组织制定与教育科技和文化相关的国际规则和标准,中国过去都是以执行局委员的身份参加教科文组织的活动,更多时候是旁观者和观察者的角色表达意见和诉求,而这次当选标志着中国成为关键参与者,为中国有效参与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议程制定提供了更多话语空间。

中国的国际化人才在国际组织担任教育相关的重要职位逐渐增多。2012年,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汪利兵教授成功竞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教育创新和技能发展部负责人。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曲星为该组织副总干事,时任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成功竞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部门协调和伙伴关系局局长。王燕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发展工作组教育网络协调人、展涛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人陆续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涉及教育事务的高级官员,彰显中国的国际化人才在多边国际合作领域参与全球教育事务的能力,丰富了教科文组织结构与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中国的国际化人才加入教科文组织,可以把中国教育的经验、中国智慧、优秀的教育传统文化向世界推介,同时吸收世界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思想,从而实现本土与国际的融合创新,形成国家教育软实力。

(三)提供对外教育资金、知识与技术援助,促进受援国社会发展

国际教育援助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国际公共产品,是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塑造全球教育话语权的重要形式。国际教育援助是指国际间援助方为受援方在教育领域所提供的贷款、无偿赠款及专业技术资源的一种援助形式。[12]进入21世纪,中国在国际发展机构中已经从受援国的角色转变成为一个重要的援助国,成为国际组织发展议程的关键合作伙伴,开始注重由“援助的有效性”向“发展的有效性”的转变,在全球发展议程的讨论和协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中国的对外教育援助通常表现为资金、知识和技术的融合援助,为受援国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一是资金援助。新中国成立至2015年,累计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资金,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13]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领域建设,推动了南南合作水平走向新阶段。二是教育知识、技术援助与人力资源开发。中国在61 个国家开展对外教育知识及技术援助与合作,其中包括文化教育领域项目。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人力资源开发是旨在通过组织发展及提升绩效的个人培训来提高人员专门技能的过程。中国通过多边、双边机制为发展中国家开展政府官员、管理人员、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的研修培训,开展不同层次的学历学位教育、人员交流互访项目。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为周边及非洲发展中国家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截至2016年底,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在华举办各类培训班11000多期;培训人员26万人次[14],包括官员、实习生、管理和技术人员;累计资助来自119 个发展中国家共计70627 名留学生来华进行各类专业学习,派遣近1万名援外教师,为受援国培训校长和教师1万余名;还通过技术合作等方式为受援国就地培训了大量管理和技术人员;目前,每年在华培训发展中国家人员约1万名左右。[15]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以“学堂在线”“爱课程”为代表的首批高等学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面向全世界各国大学生和学习者免费开放,并提供高质量教与学服务。随后,这些平台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联盟,为全球学习者提供远程教育解决方案。向世界各国开放大规模在线课程资源,这是中国向全球提供最高层级的知识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的举措,为弥补全球日益加深的数字鸿沟做出了尝试。

中国提供的教育国际公共产品涉及教育资金、硬件设施、技术支持和师资培训,助力发展中国家教育能力建设,提升受援国教育内生性发展的动力,从而为受援国长期良性发展奠定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调整了对外援助战略和方式,既注重提升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又同向推动联合国《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Transforming Our World: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为“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中国开展对外教育援助、交流与合作,反映了中国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具有全面性、针对性和深度参与性的结构特点,目的是帮助受援国逐步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经合组织(OECD)、世界银行等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组织附加政治条件的援助理念和价值取向存在显著差异,是中国塑造全球教育话语权的独特性所在。

(四)设立全球性教育奖项,传播中国教育理念

设立全球性教育奖项是知识性与器物性相互融合的一种教育国际公共产品,是一个国家面向世界传递教育价值观、塑造全球教育话语权的重要路径。2005年,在中国的支持和倡导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全球设立“孔子教育奖”(The UNESCO Confucius Prize for Literacy),表彰在教育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实施计划由中国具体负责。该奖项是首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全球性奖项,是教科文组织系统内仅有的支持扫盲和弱势群体教育的两个奖项之一。截至2023年,“孔子教育奖”已评选并表彰18届,涉及致力于扫盲教育工作的30多个国家的47个项目,体现了该奖项的发展性与全球性。“孔子教育奖”已成为全球性教育奖项,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及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全民教育”理念有内在的一致性,在价值层面获得了世界各国认同,被誉为教育界的“诺贝尔奖”。这表明中国倡导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国际传播加速,中国在全球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得以扩大,这是中国教育智慧对世界的贡献。

教育领域的性别歧视既是社会上更多形式的性别不平等的原因,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为促进全球性别平等,支持和推动全球女童及妇女教育发展,中国政府于2016 年提议并资助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UNESCO Prize for Girl's and Women's Education),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该领域设立的唯一奖项。该奖项主要表彰个人、机构和组织为推动女童和妇女教育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和创新,发挥展示成功项目的独特作用,促进和改善女孩和妇女的教育机会,从而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该奖项从影响、创新、可持续性、可复制性和可扩展性、优先领域贡献5个维度明确了参加评选的项目或方案所需具备的基本要素,注重项目或方案成果的可观测性、过程的延续性和推广价值,为全球女童和妇女教育的未来发展确立了基本价值取向。同时,中国也通过奖项搭建的平台与世界分享了自身独特的教育发展理念及经验。

中国设立的一系列全球性教育奖项实质是教育国际公共产品的一种表现形态,既推动了发展中国家教育变革,又广泛传播了中国本土教育实践经验和理念,塑造了中国在全球教育领域的新形象,扩大了中国教育的全球影响力和话语权。

三、全球非正式教育治理:推动全球教育秩序走向公平公正

全球教育治理按运行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全球正式教育治理与全球非正式教育治理。以国际组织为主体的全球正式教育治理往往由西方国家主导,广大发展中国家话语权不足。全球非正式教育治理是指全球主要国家,包括发达国家与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新兴经济体,通过国际论坛、峰会等非正式国际组织交流形式就全球性教育问题进行平等协商、达成共识的非正式制度设计[16],它具有自由性、灵活性、开放性和软约束性等特征。参与全球非正式教育治理可以充分表达中国的教育主张和观点,是塑造全球教育话语权、推动全球教育秩序走向公平与公正的重要路径。中国参与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简称“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Group of Twenty,G20)、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或区域性论坛,介入全球非正式教育治理,增进中国的全球教育话语权。

(一)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相关活动,传播中国教育实践理念及经验

中国通过亚太经合组织教育部长会议提出教育议题,凸显中国在亚太地区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中国派出教育部带领的代表团参加历届亚太经合组织教育部长会议,在会上宣传推介中国积累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为各国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加快了中国教育智慧走向世界的步伐。2016年,中国牵头、联合各成员共同研制的《亚太经合组织教育战略》(APEC Education Strategy)在亚太经合组织教育部长会议上通过。该战略是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以来首个教育领域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文件,确定了到2030 年亚太地区教育发展的愿景、目标与行动,引领未来亚太地区教育发展。2017年,中国牵头制定的《亚太经合组织教育战略行动计划》(Action Plan of the APEC Education Strategy)被顺利写入《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联合部长声明》(APEC Ministerial Meeting Joint Ministerial Statement),中方人员还在其中承担了教育网络协调人的角色。在这项关涉整个亚太地区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其行动计划的倡议、商定和出台过程中,中国不仅是一个参与者,而且承担着协调者和引领者的重要角色,发挥着建设性、开创性作用,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体现,表明中国在全球非正式教育治理领域的话语权得到强化。此外,中国主办了2001 年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2008年第四次亚太经合组织教育部长会议预备会、2018年亚太经合组织教育与经济发展政策对话会、历届亚太地区教育部长会议等高级别活动,中国的国家领导人、教育部负责人、国家级教育智库负责人等均在历届会议上充分阐述、宣传推介中国的教育理念、主张与实践经验,展示了中国在亚太地区教育领域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二)通过G20 参与全球教育议题设置,提供知识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

知识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与器物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相对应,外显为应对全球性教育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教育治理制度、机制、规则与标准等。知识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是解决全球性教育问题的重要工具,需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遵循多边主义原则和携手合作,才能保障教育国际公共产品的充分有效供给。G20作为21世纪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国际论坛之一,教育议题逐渐成为其议程的组成部分,属于全球非正式教育治理模式的典型,在全球教育治理中扮演着传统国际组织之外的另一种角色,发挥着独特作用。G20公报涉及的教育议题是展现全球教育伙伴关系及发展平等性的重要载体。G20峰会每次结束后均发表公报,并附上一系列行动计划、改革议程等,以此协调各国关切的优先事项,其涉及教育的内容如金融教育、青年教育与培训、反腐败教育等,对推动G20各成员国的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历届G20峰会发布的公报及所附的文件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在全球教育领域发挥的影响,尤其是中国2016年主办的G20杭州峰会,以及主办为落实峰会教育共识的G20教育对话会议,充分表明了中国参与全球非正式教育治理的重要角色与地位。

召开部长会议发布与教育相关的联合声明,是G20提供知识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方式。从2010年至今,G20峰会的劳工和教育部长会议均对全球的就业、教育及培训等问题提出了政策倡议,做出承诺和发布宣言,并将其作为建议提交给领导人峰会。中国在历届G20教育部长会议上均积极分享中国教育经验和主张。2018年,中国在阿根廷举行的G20教育部长会议和劳工与教育部长联合会议上提出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推动教育培训国际合作,实现各国共同发展;[17]在2021年的教育部长会议上,中国分享了中国政府破解教育贫困、保障教育连续性、推进后疫情时代教育的探索,倡议推动实现可持续的全球教育减贫;在2022年的教育部长会议上,中国宣介了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数字化建设经验,提出共同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执行力的倡议,展现了中国在世界教育领域的引领性。当然,相较G20在全球经济政策中具有的重要影响力,G20在全球教育治理中仍处于边缘地位[18],且近十年受国际形势剧变影响,其作用的发挥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在G20为全球提供知识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将扮演积极参与者、承担者的重要角色,继续推动世界教育秩序走向公平公正。

(三)主办亚洲教育论坛,促进亚洲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

论坛是参与主体间就相关议题进行平等对话的平台,以平等性、交互性为基本特征。亚洲教育论坛是中国以博鳌亚洲论坛为依托主导设立,关注亚洲教育问题的一个国际性交流对话平台,通过定期举办论坛推动亚洲教育问题的解决。截至2023年,中国已成功举办20届亚洲教育论坛,开展了包括亚洲教育部长级会议、博鳌亚洲教育合作磋商机制(司局级)在内的一系列官方磋商活动,论坛各个级别的官方磋商议题广泛,涉及各级各类教育,与全球教育发展趋势相呼应。亚洲教育论坛把政府、民间力量聚集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亚洲教育对话与磋商机制,有利于亚洲教育成果经验、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提升亚洲在全球的整体竞争力。中国协同各方充分发挥亚洲教育论坛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其在亚洲乃至世界教育领域的影响,真正实现论坛“架起亚洲教育合作桥梁”的宗旨,促进亚洲教育发展,中国在亚洲教育领域的话语权日益彰显。

中国借助亚太经合组织、G20、亚洲教育论坛等全球非正式教育治理平台与机制介入全球教育事务,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实践场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提供了教育的力量。

四、多元共治:推动全球教育治理参与主体多元化

教育智库、非政府组织和企业既是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行为体,也是建构全球教育话语权的多元主体。非政府主体的介入可以形成多元共治的格局,推动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主体多元化与决策科学化,丰富中国全球教育话语权主体的多元性,增进话语形式的多样性。

(一)发挥教育智库功能,塑造中国教育国际形象

教育智库是对国家教育重大战略及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与咨询的专门机构。教育智库发挥公共外交功能,与国外机构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联合研究与咨询,与世界分享中国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可以推动中国与世界的沟通与理解,塑造中国教育国际形象。教育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的教育历史、教育思想、教育文化及师生风貌等在国际社会的总体印象。教育智库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是塑造国家良好教育国际形象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对智库建设的高度重视,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为代表的一批官方、高校、民间的教育智库积极发挥公共外交功能,与众多国家及国际组织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为全球教育活动贡献智慧,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塑造了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良好国际形象。智库作为对未来负有预见性责任的专门机构,尤其要通过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对未来不确定性问题的前瞻性、预测性研究,共同努力将不确定的因素转化为确定因素,将确定因素更多地转化为积极正面的因素。[19]中国的各类教育智库通过与各国机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行为体开展合作、举办国际研讨会、国际论坛、参与全球教育问题研究、发布全球教育相关主题研究报告、组建联盟等形式,将中国及全球教育领域诸多的不确定性渐进地转化为确定性或积极的正面因素,从智库层面塑造了中国教育国际形象,增强了全球教育话语权。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传播公益性价值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及国家治理体系的变革,非政府组织正逐渐壮大,并参与到全球教育治理之中,与政府部门形成重要的互补关系,成为中国开展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行为体。非政府组织是在地方、国家或国际层面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自愿公民组织,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公益性是其共同特征。在全球治理层面,非政府组织面对的主要是全球性问题和全球治理公益性议题[20],传播公益性价值,与主权国家、跨国企业互为补充,在全球教育治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国的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组织、发展中国家的公益组织合作开展与教育相关的国际发展项目和国际人道救援,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传播公益性价值的重要力量。中国扶贫基金会是中国扶贫公益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扶贫公益组织之一,2005年开始对外援助,2009年成立国际发展项目部开展国际项目援助,先后对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的1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援助项目,涉及包括国际饥饿儿童营养餐、大学生资助、移动学校等教育项目[21],有效地传递了中国教育减贫经验,传播了中国教育思想与理念,在受助各国中产生了积极反响。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开展各类教育公益项目、合作交流活动等,具有非营利性和广泛的社会效益性特点,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教育的发展,为增进中国与各国民心相通作出了积极贡献,充分传播了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公益性价值。

(三)企业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引领世界教育创新前沿

全国教育话语权的塑造一定程度上要以教育创新能力为依托。企业是教育创新的领导者,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加速,为了营造适宜的社会环境,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公益性教育创新活动成为内生性需求。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引领全球教育创新的活动呈上升趋势,如完美世界、海航集团、华为等。2018年,完美世界与南非及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共同倡议发起成立“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通过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及校企合作经验,与中国和南非高校、企业开展交流合作,为中国和南非学生提供人文交流、实习实训的机会,发挥教育培训在两国人文交流和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夯实两国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海航集团积极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United Nations World Food Programme)等机构合作,改善亚非地区教育状况。海航集团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与国际航空业之间的“凝聚爱心”项目[22]、亚非妇女及女童教育保护项目、叙利亚难民救助、海地儿童救助、加纳学校营养餐计划、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援助项目、促进中非文化交流等,积极履行全球公民的责任,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也扩展了中国在全球教育领域的话语权。

华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为全球发展中国家教育领域提供信息技术设备,培训相关人才,推动各国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2018年,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相关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大学合作,在南非信息化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推出有关ICT 学院项目合作计划,利用自身行业优势为全球培养信息技术人才。截至2023年,华为ICT学院已覆盖110多个国家,建立2600多所ICT学院,拥有1.1万名教师,每年培养20万名学生。[23]华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UNESCOICHEI)是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在非洲、亚太地区和中东欧的教育事务方面开展了合作。合作领域涉及高等教育创新、非洲ICT人才培养和人工智能等。[24]高等教育治理对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积极作用[25],华为开展的治理活动促进了非洲高等教育创新,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4作出了贡献。华为还实施了“全球数字包容计划”(TECH4ALL),平等优质教育是其四大领域之一。华为通过“未来种子计划”已帮助超过108个国家的3万多名学生提高了数字技能。[26]华为以长期积累的产品和技术为基础,联合国际组织、教育机构和相关伙伴共建人才生态系统,逐步形成领先开放的全球人才培养体系,为推动全球数字化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发挥了企业引领全球教育创新与发展的独特价值。

可见,中国企业以自身行业特色及前沿科技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这是中国企业科技和软实力不断增强的体现,展示了中国企业的教育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全球教育话语权塑造维度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优势。

五、结语

中国通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塑造全球教育话语权的理念、组织、制度、机制迭代升级,能力持续增强,治理成效显著。当前,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主体走向多元化,体系与能力渐趋完善,涉及教育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在拓展,中国的全球教育话语权日益彰显。这既是中国全球教育治理能力提升的必然,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科技、人才等因素合力的结果,彰显了中国携手全球各国及组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与生动写照。随着新时代中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战略的推进,时势对中国的全球教育话语权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球教育话语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中国在教育理念与思想引领、全球教育规则与标准制定、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全球教育公共产品供给等维度持续加强能力建设,发挥中国在全球教育治理进程中的多元化与广泛性角色,有效提升全球教育话语权,为加快建成教育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话语权教育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演进及其现实启示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紧紧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