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奕霖,张妍妍,田 芳,谭 颖,赵冬梅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5
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中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1]这肯定并强调了图书馆在育人中的重要文化阵地作用。
多年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 图书馆紧紧围绕学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营造“书香沈职”“人文沈职”育人氛围为载体,以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为使命,始终坚持服务育人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不断激活图书馆全员服务育人工作内生动力。2022 年,通过实施“大流通”服务,加快馆藏资源建设、推进空间区域改造、搭建素质教育平台等,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路径和全方位的措施发挥图书馆资源优势和阵地作用,大力开展服务育人活动和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2],形成了有成效、可复制、具推广价值的服务育人理论与实践经验,充分展现了图书馆在“三全育人”中的作用和价值。
高校图书馆是开展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更是学生的第二课堂[3]。长期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院“书香校园”建设,我院图书馆紧紧围绕学院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持续开展电子资源服务育人工作,助推学院“三全育人”工作迈入新境界。
我院图书馆自2014 年至今,先后采购了9 款数据库,涵盖学术类、考试类、就业创业类、论文写作类和文化休闲类等诸多方面,为服务育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强大的资源基础。而随着数字资源种类的不断丰富,图书馆将更加高效保障师生读者在教学、科研、学习等方面的需求,提供全面、即时、高效的资源服务,充分发挥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2020 年,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影响,图书馆积极转型,创新探索“线下专题培训”和“线上网站宣传”相结合的服务方式,通过采取考试培训讲座,数字资源宣讲会、官方网站等多种方式,拓展服务手段,贴近读者需求,不断深入推进数字资源服务,使得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总访问量、检索次数、下载次数等均有了显著提高,年均总访问量连续数年超百万次。这是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能力提升的具体体现。
2022 年,辽宁省教育厅开展“辽宁省高校开放合作办学数字资源共建项目”建设。项目的实施为我院图书馆注入了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数字资源,有效补充了我院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类型,使图书馆能够从更多方面、更多角度满足不同读者的实际需求,为推进学院在“双高建设”“提质培优”“兴辽卓越”进程中,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
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刘国钧教授认为图书馆事业可分为五要素,分别为读者、领导与干部、图书、工作方法和建筑设备[4],其中建筑设备作为图书馆物质条件,也是图书馆发挥服务作用的场所和手段,必须予以重视。图书馆的建筑设备要适应图书馆文献新的情况以及服务功能的要求,不适当的馆舍环境及不标准的图书管理设备都会影响图书馆工作的开展,降低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因此,现代图书馆必须不断优化空间建设,以提升读者满意度,从而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现代图书馆系统作为现代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对象,包括数据管理、流通服务、设备供应三个子系统[5]。近三年来,我院图书馆不断优化硬件、软件空间建设,为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做好保障,并在师生入馆量、借阅量、阅读体验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1.升级图书管理系统
我院图书馆升级了图书管理系统,新系统不仅能够整合图书馆各种文献资源,实现纸质、数字图书或期刊等资源的预约、归还、借阅等流通功能,编目加工、调拨等采编功能,查询、统计、签到等服务功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可视化管理功能及云端部署的可靠安全性能。
2.转变图书馆流通服务模式
我院图书馆转变传统闭架、半闭架借阅为开架借阅模式,提高了借阅效率,在繁杂的服务流程中解放馆员和读者,使馆员从传统服务模式下的图书管理者转变为大流通服务模式下的引领者,不仅使馆员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为读者服务,而且有效地提高了馆员管理、服务等工作质量。
与此同时,我院图书馆还依据线上问卷调查、网络调研等结果,打造了有助于师生体验传统文化的“知书堂”、借阅一体化的学生阅览室、富有学生特色活动空间的新知书室,以及两个密集书库及一个下架库;并改造了报告厅,升级了图书馆门面及各库室大门,翻新了卫生间和墙面等;同时持续优化馆内公共空间环境,如绿化、照明、防水、保温、网络等,确保公共环境安全,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体验。
3.配套供应图书馆服务设备
为保障图书馆大流通模式顺利运转,图书馆购置了大流通相关设施,如入馆闸机、安全防盗门、图书盘点车等流通设备,还购置了自助借还机、自助还书箱、馆员工作站、层架标等自助及其他辅助设备,同时增加了阅览室桌椅、配套书架、密集书架、书库指引牌等。这不仅能够简化读者出入馆借还图书以及阅览流程,还能满足全院师生教学科研、参观交流的需求,同时图书馆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也能够得到质的提升。
我院图书馆以文育人,以文化人,通过开展常态化、多元化、有针对性的阅读推广活动,提升了师生人文素养,培养了师生文化底蕴,促进了师生专业学习。
1.广泛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以“世界读书日”、党建日、二十四节气等为契机,打造阅读推广特色品牌,提升活动参与的广度与深度[6]。目前,已组织开展“我心中的祖国”知识竞赛、“技能知识大比拼之机械篇”、“万物复‘书’,阅读打卡”、“沈职印象寻找最美阅读风景”摄影大赛、“共建书香校园”图书捐赠等活动。
2.积极参与信息素养比赛
每年参加由各级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组织的信息素养大赛,并屡创佳绩,为满足师生今后科研、比赛、求职、信息检索、信息使用和信息安全等需求提供了有效支持。
3.扎实推进新生入馆教育
采用“线上线下同推进”模式,线下通过培训志愿者,使其成为专人讲解“导游”,以“沉浸”体验式的教育方式带领学生参观互动,让学生“乐”在其中;线上多维度展示图书馆,包括平面图、馆藏资源、资源使用方法等,让新生使用图书馆资源不再受时间、空间约束;同时辅以线上竞赛,结合先进科技手段升级教育模式,通过“云”入馆,增强新生对图书馆的新奇感和吸引力。
高校图书馆承载着智慧与精神,是知识的殿堂,是师生读者的精神家园[7]。高校图书馆积极参与“三全育人”工作,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计划引导读者利用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在职业素养的培育下,在人文精神的召唤下,主动将服务育人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不断完善图书馆育人机制,营造育人环境,厚植德智体美劳精神。
1.树立“服务育人”的职业理念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的“心脏”,在承担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和校园文化建设重要职能的同时,也是学校不可或缺的育人阵地。作为开展服务育人工作的图书馆馆员,要秉持服务责任意识,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使命感投身于育人服务工作当中,群策群力、共促育人,切实为广大师生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增强“服务育人”的育人本领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在推进学校“三全育人”工作中处于重要位置。图书馆要不断推陈出新,提升育人能力,建立起一整套培训方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开展专业且系统的培训,使馆员能够接触先进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实现自身的成长。同时,馆员要加强对本校优势学科知识的学习。通过不断深入了解、学习学校的学科类别和专业特色,储备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为日后开展有针对性服务、定制化服务乃至学科服务奠定基础。
3.拓宽“服务育人”的多元路径
高校图书馆馆员凭借着图书馆强大的馆藏资源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应不断开拓服务育人路径。第一,面向师生读者定期举办各类资源专题讲座,增强读者信息获取、使用、处理能力,提升用户满意度。第二,主动走进教学部门,在挖掘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定制化服务,优化读者使用体验,助力教学工作、丰富学习生活。第三,图书馆馆员与科研秘书组建长期的服务团队,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读者科研需求,提升读者资源利用效果, 增强图书馆科研服务能力。
4.营造“服务育人”的人文环境
图书馆馆员“服务育人”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地实现[8]。一是,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打破晋升壁垒,使馆员保持进取的工作状态[9]。二是,摒弃传统的管理体制,改变僵化的管理方式,推进岗位迁移和竞聘上岗,让馆员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自身的价值。三是,突破岗位设置局限性,加强图书馆内部各岗位、各部门、各角色之间的协同育人机制,充分挖掘和利用育人元素,将“服务育人”岗位纳入到组织架构中。探索育人机制的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有效推进“育人服务”与馆员共同成长,加快对传统馆员的代际转移,充分激活不同主体的育人活力。
1.健全保障机制
图书馆馆员应做好前瞻性规划及调研,常态化关注各级、各高校图书馆及自助服务设备厂商,就智慧化和数字化自助服务及空间建设等方面的资源购置、研发、改良等变化,探究符合我院实际情况、能够解决我馆短板弱项、满足师生服务需求的自助服务模式,科学合理设计空间环境建设、利用方案,统筹推进扎实有序。
2.突出育人特色
图书馆馆员要聚焦学院发展重点任务、重点群体、重点专业,加强分类指导、着力因材施教,与其他二级学院以及各职能部门协同育人,共同打造富有创新特色、新理念、新气象的阅读空间及阅读环境。
3.强化过程管理
图书馆馆员应当高度重视空间建设提供的育人氛围,了解空间建设的意义。科学设计、规范管理空间建设过程,充分重视师、生、书、境互动,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充分发掘利用空间环境育人资源。
1.做好顶层设计,构建育人体系
图书馆育人体系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将提升对学生的指导服务能力摆在重要位置。以党建为引领,以业务为抓手,成立由图书馆党员干部为主要成员的“三全育人”工作小组,统一思想认识,制订行动方案,共同发力开展学习、研讨、实践,开创“三全育人”新格局。
2.树立育人理念,强化责任意识
图书馆要扭转传统的被动服务思想,明确“以人为本”的育人导向,转变“仅将自己草率地定义为教辅人员,只需从事简单借还图书工作”的思想,形成“人人都是育人主体,个个都有育人责任”的良好氛围。通过深度挖掘图书馆资源,为师生读者有效获取资源提供有力保障,彰显新时代图书馆人的职业素养和服务精神,为教师教学与科研,学生学习与生活提供高质量的资源服务。
3.强化业务素养,增强育人本领
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图书馆在推进学校“三全育人”工作中需要扮演好“资源服务育人”的重要角色。第一,统一外在着装,每年开展1~2次职业道德和礼仪培训,实现形象和语言统一。第二,加强与资源商沟通。邀请资源商为馆员定期开展培训,把馆员打造成业务上的“多面手”。第三,要注重平衡图书馆人才的年龄、学历、专业结构等要素,推动图书馆业务实现内涵式发展。第四,针对各专业及各部门的实际需求,提供有针对性服务,使读者对信息的切实需要及时得到全面满足,也推进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得到更深层次体现。
4.发挥资源优势,拓宽育人路径
为进一步优化馆藏资源,提升电子资源的保障功能,更好地服务读者。图书馆在开展电子资源建设工作时,要面向全院读者开展线上线下调研,进一步明确读者需求,增强育人效果。同时,图书馆要重视与专业院校强强联合,搭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提高信息承载力。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建立高校图书馆信息联盟,确保专业信息实现高度共享,为服务育人奠定扎实基础。
图书馆是高校育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关键环节[10]。随着新技术、新服务创新发展,图书馆需提高思想站位,强化责任意识,以资源服务为切入点,以服务育人为抓手,全力开创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