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加强思政育人的五个维度

2024-06-12 01:18
关键词:高中历史育人思政

谢 菁

(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江苏 无锡 214437)

历史学科具有思想性和政治性的特点,学习历史能了解过去,也能为我们的人生指明方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高中历史教学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落伍,“死读书”已经无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历史教学与思政育人的融合势在必行。在日常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应认真研究历史教学目标,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给学生创造全新的学习体验,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完善的历史知识,还要优化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加强政治高度,坚定理想信念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锚定以史育人的目标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除了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外,也开始学习思考人生、品味生活,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影响他们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高中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政治高度,在历史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学生联系政治大局理解历史内涵。教师要在鲜明的政治旗帜下讲好历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学生的精神血脉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扎实推进历史学科育人目标的生根落地。此外,在分析历史问题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教育学生要从党和国家的大局出发,客观、正确、理性、全面地分析历史问题,增强政治认同,使学生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

(二)凝聚深层文化认同,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

无论是高中历史教学还是思政教育,都会触及文化认同的问题,它们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统一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凝聚深层文化认同,向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中国文化及当代中国价值观、人类共同价值观等,使学生增进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引导学生自觉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文化认同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形成生活中的文化自觉。比如,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时,教师要着重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与价值,并采用案例教学的模式引入一些当代具体事例,向学生展示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人们生活、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应用与体现,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中国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进学生对现实、对民族命运的主动关注与关切,实现以文化育人格、以人格塑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理论深度,夯实思想基础

(一)情境演绎,深化理解

历史是对过去的讲述。由于时空距离的存在,很多历史知识对学生来说是遥远的、陌生的、难以理解的,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来理解、记忆这些历史知识,不仅增加学习负担,而且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为此,教师可以将情境教学应用到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设定一些问题情境、故事情境、角色情境等,用更为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历史知识,向学生渗透思政理论,化抽象为具体,深化学生的理解。比如,教学“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教师设计了角色情境,先对教室内的桌椅进行了调整,用教室虚拟巴黎会议的会场,后根据学生自愿原则对学生进行了角色划分,分别扮演爱国学生、社会人士及巴黎和会中的中国代表等,再现巴黎和会签订时的场景及学生示威游行、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情景,让学生在扮演中体会巴黎和会代表的懦弱、纠结与害怕,感受社会人士、学生的爱国之情、激愤之情,激发学生浓烈的爱国之心,培养学生与祖国荣辱与共的情感。有了情感上的铺垫,学生对五四运动的意义会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也更能体会其时代价值。

(二)运用提问,拓展思维

学生对自己思考、探究得来的知识、结论往往会理解得更透彻,记忆得更深刻。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注重知识的口耳相传,更要利用有效的课堂提问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变灌输式教学为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勤学善思的良好品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向学生提出个性化的问题,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增强学生的实践力和创造力。比如,教学“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当前的世界政治格局吗?”“世界多极化趋势是怎样产生的?”“一些国家流传的‘中国威胁论’成立吗?”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及自己的已有认知思考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真正理解世界多极化的内涵,正确认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深化学习层次,培养民族危机感与使命感,使学生更加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三、加强素养精度,落实学科素养

(一)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高中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教师在教学中要拓宽教学视野,在关注学生学得好不好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既要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学到知识,还要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养有所提升和发展。为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从中提炼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依托这些元素加强思政育人。比如,教学“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时,教材主要讲述了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东方主战场的作战过程,对于其中的细节并没有过多讲述,而其中有很多人物、很多事件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按照教学常规,先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对各战场概况形成初步了解。再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引入一些史实资料,通过视频、影像、图文等形式展示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的场景,用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当时胜利的喜悦,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领土完整与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那些富有趣味性、科学性的教学方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推进思政育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不断探索,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为学生构建更为高效的历史课堂,突出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使用多媒体教学,用直观的教学材料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受,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与熏陶。比如,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电影《长津湖》的片段,增进学生对抗美援朝这一历史的了解,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和现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传承先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构建历史时间轴,以时间为线索,将诸多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培养学生准确判断历史事件的关键性素养。比如,教学中国近现代史时,教师可以建立历史时间轴,为学生呈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使学生更加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取得革命的胜利,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

四、加强教学温度,培养家国情怀

(一)讲述人物故事,体会人生意义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伟大人物,他们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将一些历史人物事迹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生命意识渗透,让历史课堂不只有知识,还有温度与情感。比如,教学“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时,在戊戌维新运动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述谭嗣同的故事,让学生感受谭嗣同毅然赴死、用自己生命换取民众觉醒的决心,并引导学生自主体会、感悟生命的真正价值与意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当下,讲述一些当代典型人物事迹,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与拓展,充分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比如,讲述扫雷英雄杜富国的事迹,讲述张桂梅与女子中学的故事,讲述钱七虎为祖国修建“地下钢铁长城”的故事等,并让学生探究这些人物身上的共同点,以这些人物的高贵品质影响学生,使学生找到人生的价值,在学习中充满动力,增强使命担当。

(二)整合地方历史,厚植家国情怀

地方历史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史料之一,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整合,不仅能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由于学生对地方历史较为熟悉,教师可以利用地方历史进行课程导入,这样导入新知不会显得过于突兀,能提高学生对新知的接受程度,增强课堂互动效率,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中。比如,教学“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时,教师可以从当地的政府网站中搜集相关信息,用图表、数据、照片等展示当地的城市化发展历史及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深化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升华学生的情感,突出本节课的知识特色。

五、加强生活热度,开展实践拓展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加强思政育人不能单纯依赖于校内的课堂教学,教师还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拓展活动,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进行历练与成长,从活动中积累历史常识、涵养思政素养。比如,红色足迹遍布祖国各地,每个地方都有红色文化的影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当地的抗战纪念馆、抗战遗址、烈士陵园等地开展参观、祭扫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触摸历史、感受历史,体会革命烈士为国家命运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培养学生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参观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后感,用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进一步凝聚学生的民族精神,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助学结对、志愿服务、义务劳动等,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另外,教师也可以开展生活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军事教育基地体验生活、接受历练,让学生在良好环境的熏陶与影响下自觉形成爱国情感,为祖国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能有效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高中历史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寻找历史学科中的思政元素,设计形式丰富的历史教学活动,唤起学生的高度重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