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紫林
[摘 要]“境界”属于我国传统美学范畴,对研究作品的审美有着重要的作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讲述的是我党地下工作者在敌后艰苦的环境下,为党传递情报、沉着冷静、勇于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让观众从舞剧艺术的角度重温了一代代共产党人为子孙后代的幸福流血牺牲的坚定信念。通过对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舞蹈意境进行分析,重点解读舞蹈意境的实境与虚境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体现与运用,进而验证其艺术和精神价值,从更好的审美视角来提升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关 键 词] 意境;实境;虚境;舞剧
在艺术创作实践中,自古就存在着“虚与实”的审美观念。就近年来国内对舞蹈意境的实境与虚境在舞蹈创作领域的运用及意义而言,对于“意境”的研究也并不是一个全新课题。本论文立足实践,以小见大,通过对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舞蹈意境进行概述,结合个人的学习实践,详细分析了舞蹈意境的实境与虚境,并对实境与虚境在舞剧中对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刻画、时空刻画以及舞美中的体现与运用技巧进行探讨,从而对中国舞蹈意境有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让自己的舞蹈编创可以更感性,更“有生机”,并从舞剧的角度,讴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致敬革命前辈。
一、 舞蹈意境的概念
舞蹈意境的主要目的在于以形象化的情景交融來引导受众,使观者置身于想象的空间,从而引起观众丰富的联想。舞蹈意境由“实境”和“虚境”两个部分组成,并相互交融、相互转换、虚实相生以达到完美表达作品内涵的目的。
(一)舞蹈意境的实境
我们知道舞蹈产生于人的内在情绪,而其内在情绪起伏产生的根源是“物使之然也”,也就是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说情景交融中的“景”是舞蹈作品的特定时空,它是在舞蹈创作中激发角色情绪的外在条件,是舞蹈家构建的“实境”。具体来说,“实境”就是舞蹈作品中,直接由舞蹈演员通过他们的肢体动作具体描绘和表现出来的那些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景”。
(二)舞蹈意境的虚境
情景交融中的“情”是舞蹈产生的基础,舞蹈的情感是从人的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由于受到客观事物的感动,手脚不自觉地舞动起来,表现内心的情绪。所以这里所说的“情”就是“虚境”。具体来说,“虚境”就是在舞蹈作品中,由舞蹈演员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内容,并给予观众丰富的想象空间,是比较抽象的、观众看不见摸不着的,也是舞蹈家所看重和追求的一种具有很强艺术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实境与虚境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体现与运用
(一)实境与虚境在人物心理刻画中的体现和运用
我们知道,能否准确地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内心是舞剧叙事的关键。“实境”与“虚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舞剧中塑造人物,而且可以向我们展示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比如人物心理的情感和思想状态。所以我们通过使用一些合理的“实境”与“虚境”,既能有效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视觉化,又能深刻地刻画人物的情感与思想。正所谓“舞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用传统的看法来说,“舞”是由舞者的肢体活动来进行表现的。而在这部舞剧中,编导加入了一些“实境”与“虚境”的叙事方式来进行表现,将人物的主观意识与客观行为互相穿插,使故事更加完整、生动。角色的实际行动是真实的反映(实),而角色的心理活动则是精神的空间,是某种观念、情感等的象征(虚)。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剧情开头男主角李侠在前往报社的电梯里的一段表演就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其实当时李侠心里是十分紧张和不安的,因为自己要无时无刻保护好自己地下党的身份,这里人物心理的紧张与不安就是“虚”。而舞者在走出电梯门之后瞬间将自己的全部紧张感都收起来,换上沉稳的笑容来伪装,这里的人物行为变化就是“实”。又如在地下党小裁缝牺牲的片段中,李侠在寻找小裁缝时,他亲眼见到小裁缝被国民党特务开枪击中,牺牲在自己的眼前,这里的人物行为,是现实行为是“实”,之后李侠看着地上的红围巾逐渐进入他和小裁缝的回忆中,进入虚拟的心理世界(虚),想起他与小裁缝的相识相处,教他读书写字。在这段舞蹈的结尾部分,李侠和小裁缝、老裁缝站在一起,微笑着告别,不舍这个世界,用力挥挥手离开、行军礼,之后开始出现雷雨,这时,李侠又回到了现实。而这个段落所表现的一切,只是李侠在得知小裁缝牺牲之后所幻想出来的。从这个舞段中,我们可以看到,编导在用美好的回忆来表达牺牲的悲痛,让观众在两种情绪之间转换,巧妙地利用心理来推动舞剧发展,利用心理来表达真实生活的情感,并以此来实现人物心理和现实的刻画,运用实境和虚境的转换实现艺术思想的表达。
(二)“实境与虚境”在人物形象刻画中的体现和运用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用抽象、意象化的现代表达方式,并应用数字影像技术、蒙太奇等技术,舞剧中的“实境”和“虚境”的结合,直接影响着舞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编创之初,导演带领演员到了上海李白的故居,让演员可以更深刻地体会故事的背景。舞剧开头,幽暗的雨夜降临,由一群手持黑伞的黑衣人横向穿梭在雨夜中,极具张力的肢体动作和横排形成的队形让观众在视觉上感受到严峻的气势,体会到当时地下党员在上海所面临的残酷环境,而这个敌人就是“虚”。这个敌人并不是指的是某一个人,而是指我党地下党员之后要面临着形形色色的敌人。编导通过这样一种近乎纯形式、抽象概念的“虚”的方式来进行表象。在这种表象之下也宣告了我党地下党员面临黑暗序幕的开启。再者,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中,我们不能脱离人物生活的细节,因为人物生活的细节中往往能把人物形象、性格直接表现出来。这些有“实”的意义的人物生活细节的展现,也带动了“虚”角色部分的情感升华。在舞剧中,男女主人公两人从第一次相见开始假扮夫妻的拘谨,到后来李侠对兰芬工作上的悉心教导、心理上的理解和支持,再到后来两人情感上发生了质的改变,都是通过一系列细腻自然的肢体动作语言来表现的。这些生活化的处理不但让人物鲜活起来,而且李侠和兰芬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对彼此的忠诚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在这些具体、真实的生活支点上(“实”),情感(“虚”)被放大出来,把舞剧长于抒情的特点也充分展现出来。编导通过这样一种近乎纯形式、抽象概念的“虚”的方式来进行表象,舞动起来了,“情”也说出来了,通过这些“实境”与“虚境”,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虚实相生”这一艺术技巧在塑造舞者形象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实境”与“虚境”在时空刻画上的体现和运用
1.在空间上的体现和运用
舞台是舞者表演的场所,是一个通过有形之物限定的空间,是虚与实相互依存的空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就充分利用了舞台上的空间,舞剧中地下党李侠和兰芬第一次成功接收情报的场景就运用了空间上“实境”与“虚境”的叙事手法,将舞台分割展现出两个不同的空间,将二人拆情报的场景(实)与老裁缝藏情报的场景(虚)同时演绎出来,把眼前的现实和回忆结合起来,更能很好地反映出人和事的事实状态。
2.在时间上的体现和运用
在舞剧中,舞蹈演员所在的时空下正在进行的时间是“实”,而表演过去或者将来这种特殊时空下的时间则为“虚”。舞剧中众口皆碑的经典场景是一场关于裁缝的寻找情报和兰芬与人力车车夫的惊心动魄的戏码。通过多维度的虚实交替,来描述过去和现在、实景和推理,舞台的一边是李侠在裁缝店寻找老裁缝留下的情报,另一边则是兰芬与她坐黄包车的假车夫在离开的路上斗智斗勇。从时间的切分来看,裁缝店的故事以李侠和兰芬得知老裁缝遭袭击为切入点,运用了倒叙、闪回的方式,使舞台上演绎出当时裁缝铺搜捕时的混乱和传递情报时的巧妙,这个时间上的演绎是“虚”的;而兰芬与黄包车车夫的故事,这个时间上是“实”的;通过一虚一实两个维度来描述兰芬从怀疑到证实再到一枪杀死假车夫的惊险历程,这一声枪响代表着李侠模拟时空(虚)中的老裁缝牺牲了,现实生活中的假车夫也被杀死了(实)。那些错综复杂的真实与虚幻的空间,在这一声枪响中连成了一体,让那些沉浸于过去、现在、虚幻、现实、推理、猜测中的人们,全部都被惊醒了。在“虚与实”的时空表达中,既节约了舞台空间和叙述的时间,又创造出一种微妙的时空对话。
(四)“实境与虚境”在舞美中的体现和运用
对于舞台美术的创作来说,虚实结合的手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舞台美术由于受舞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要想使舞台美术的创作达到突出人物、适应舞台空间、舞台时间的要求,必须立足于现实,并与舞蹈的思想内涵相结合,用简练的形象对生活进行高度的艺术总结。
1.灯光的虚实结合
舞台上的灯光除了具有照明的现实意义外,在舞蹈表演中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一方面能够烘托气氛,渲染环境氛围,同时可以通过光的变化来塑造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而这些都离不开舞台灯光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即所谓的“虚”“实”相结合。在舞蹈语言中,让观众看到演员的动作和表现,是灯光的“实”,是舞台灯光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只有把正确的灯光设计与其舞美的设计结合起来,才能让观众获得更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既是舞台灯光重要的艺术价值,也是灯光的“虚”。比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灯光效果比较抢眼的一幕,李侠在知道战友的死讯后,变得沉痛、孤独,舞台上通过几块立板和后台的一束光表现出来,通过一束光可以让我们看出黑暗的舞台上有一个舞蹈演员,这是“实”的光,但也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孤独的灵魂。在那耀眼的白色光线下,在黑暗中拉出一条长长的影子,只留下一个坚定的背影,这体现了灯光效果的“虚”。这样从整体来看,“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很好地表现出这个场景的幽暗悲伤。
2.道具的虚实结合
舞剧中的道具是编导传达创作意图的一种手段。我们见到的舞台上的道具不仅是舞蹈作品中的实物、摆设(实),也是舞蹈编导传递情感(虚)的重要“角色”。以舞剧中的红围巾为例,最开始出现仅仅是兰芬给自己丈夫李侠织了一条红围巾(实),但到后面学徒为了保护李侠,带上象征他身份的紅围巾而被杀害,遗落在雨中的红围巾,既象征着死亡的鲜血,也暗喻着坚定的红色信念(虚)。该舞剧正是通过这样虚实结合的舞美设计,弥补了舞台上的局限性,将观众很好地代入演员所表演的情景中,使观众更好地理解该作品。
三、结束语
“意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而意境中虚与实的关系又是舞蹈作品中一种辩证的表现形式,其对于舞蹈的创造,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一个舞剧作品为例,选用红色谍战为舞剧题材,以李白烈士为原型的真实故事,讲述了地下党李侠与他的妻子兰芬以无线电波为武器,为党传递情报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舞蹈编导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体现舞剧中的“虚”与“实”的;通过对时间的转移和空间的扩展来表现舞剧中的“虚”与“实”;通过对音乐、灯光等舞美的分析,来探究舞台呈现出的“虚”与“实”的部分。因此,要在舞蹈创作中营造出一种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气韵流动的意境,“虚实结合”的技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舞蹈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到舞蹈意境的价值和内涵,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和欣赏能力,把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不断创作出更好的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袁禾.虚实相生情景交融:中国舞蹈的美学追求[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1):24-29.
[2]袁禾.中国舞蹈意象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3]刘正国.虚实关系的美学思辩[J].唐都学刊, 2001(1):89-91.
[4]王睿,王西灞.论虚实关系在舞美设计中的运用[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9(4):84-88.
[5]蔡艺萌. 百年风流今朝入画境:从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审美营造谈起[J].戏曲文学,2020(11):60-63.
[6]于平.舞蹈编创的诗情画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7]胡立新,余国宇.解析艺术意境的虚实相生之美[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8):25-29,71.
[8]刘爽,毛荣.浅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舞蹈与音乐创作[J].戏剧之家,2021(22):57-58.
[9]隆萌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10]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11]徐娜娜.革命题材舞剧的当代精神回归:评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J].艺术评鉴,2020(3):157-158.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