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润豪
云南的多元民族文化和传统民族村落是多元文化相互结合接驳的天然土壤,将旅游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是新发展途径。洱海周边白族村落的栽秧会是多元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之一,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文旅结合的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断将新的时代内容加入传统农耕文化活动之中。栽秧会不仅将村落的内部联系得更加紧密,也联结着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共荣之间的关系。栽秧会不仅是白族三千多年农耕文明的文化结晶之一,也是以中华民族传统农耕文化为主干,以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为骨皮,以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为内在机理的文化盛事。
周城栽秧会概况
农业是大理地区人民早期的主要产业之一。大理农耕文明的出现距今已经三千多年,也因大理在滇西地区“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在我国历代王朝对外开拓和交流的过程中,大理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地区汉文化不断加深着彼此的联系。农耕文明的发展与变迁是汉文化与白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最直接的体现,大理地区白族的农耕文化既吸收着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耕作技术,也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耕作技术融入本民族的农耕文化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白族特色的农耕文化和一系列农耕活动仪式。周城白族栽秧会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麟所述,距今已经发展了一千多年,在栽秧会出现、繁荣、复兴的千年来,其内在的文化属性和农耕属性一直得到较为完整的保护和传承。关于栽秧会在1949年前的历史大多由秧官和村落老人口述记忆,在1949年后,栽秧会逐渐由村级单位自发进行举办;从20世纪50年代周城村成立互助组,以换工互工的方式组织村民进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活动;到20世纪70年代由生产队牵头出资举办;再到20世纪80年代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栽秧会仪式内容逐渐简化和淡化。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倡导,周城白族栽秧会在新时代焕发了新的生机,不仅于2017年被正式列为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演变成喜洲镇周城村每年举行的“白族农耕文化节”,吸引着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游人。
最初的栽秧会仅是环洱海地区村落的农业祭祀活动,随着大理旅游业的发展,周城栽秧会的规模也逐年扩大,并逐渐丰富着新的内容和内涵。在内容上,栽秧会活动秧官所使用的“圣旨”、乐手所吹的《耍龙调》内容是在大理地区与中原王朝深入的交流交往交融史中不断产生的;在内涵上,栽秧会中所展演的节目折射农耕生活、天人关系、宗族社会、礼乐文明等内涵。栽秧会所体现的农耕文化不仅是白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现在的周城栽秧会已然成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文化、经济共同体。
栽秧会的活动不仅仅是大理环洱海区域白族所独有的,在长江中下游、淮河中下游地区的汉族聚居区域,也流行着插秧前的开秧门仪式,祭拜土地神、喝开秧酒、唱秧歌等活动。在贵州省从江县西部的苗族人民为了感恩自然、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也会在田间举行为期3~5天或者7~9天的开秧门仪式,当然少不了情歌对唱、斗牛、斗鸡等娱乐活动;在安徽滁州市的开秧门是农民在秧母田里拔秧的第一天,家主领埂下田栽秧,之后栽秧人才开始大面积栽秧,仪式中男女相互糊稀泥,预祝稻谷盈仓。栽完秧称“了秧”,要喝“了秧酒”;淮河以南地区的农民视开秧门为办喜事,以迎一年农事的开端;南平地区开秧门称为“起田头”,选择吉祥的日子栽秧,带上祭品到田里拜天地、求神灵,随即做田埂,祈求自家风调雨顺、年年丰收。栽秧会的举行不仅是白族农耕文明的一部分,也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区域不同民族都有类似形式的活动,也都表达了传统农业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周城栽秧会仪式程序主要由仪式准备、开秧门、关秧门三部分组成。仪式准备的内容主要包括确定栽秧会的时间、日程安排、扎秧旗等;开秧门主要是指在下田插秧之前举行的出秧旗、祭秧旗等活动,出秧旗、祭秧旗分别在周城村的龙泉寺和周城村文化大院举行,寓为“通知神仙,我们要举行栽秧会了;将秧旗、秧锣授予村主任干部,得到允许举办栽秧会的名义。”关秧门则是在下田栽秧后祭拜田公地母,由今年栽种秧田的主人家宴请宾客,以答谢村民的辛苦劳作。近年来随着大理地区旅游业的复苏和游客人数的增加,原本在关秧门阶段举行的宴请改为在栽秧会当天中午十二点举行,不论是本村村民还是到此游玩的游客均可以参加宴会。
周城栽秧会仪式流程表
时间 阶段 活动
前一周 仪式准备 择期
前一周 制定日程
前一天上午八点半 扎秧旗
当天上午八点半至十一点半 开秧门 出秧旗
当天上午八点半至十一点半 祭秧旗
当天中午十二点 在赞助者家宴请宾客
当天下午两点至四点 栽秧
当天下午两点至四点 祭拜田公地母
当天下午四点至五点 霸王鞭表演
当天下午五点 关秧门 关秧门
资料来源:根据调研笔者自制
周城栽秧会的功能
栽秧会是农业社会白族劳动人民为认识和改造自然而产生的祭祀行为;是白族传统文化在生产生活中的聚合体和集中反映;是白族人在农业社会中对宗教和原始信仰的一种叙事表达方式。周城白族村举行以农耕生产为内核的栽秧会,目的是通过栽秧会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在举行的过程中使参与者和观摩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加深。在栽秧会举行期间,周城村村民均是公益参与的,除去游客,参与栽秧会的村民就达到三四百人之多,负责抬秧旗的、跳霸王鞭的、扛农具的、背秧苗的、村民在栽秧会的整合下形成村落共同体,共同体内部分工明确,外部则呈现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栽秧会形式和规模,这是栽秧会文化功能的体现。
栽秧会的社会功能可以分为两部分,即调节社会关系功能和辅助基层自治职能的功能。据栽秧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麟所说,栽秧会举办的经费来源于村中具有一定名望和地位的村民,由其出资其他村民出力共同举办,相应的插秧的地点也是位于赞助者自家的农田,是一种以报酬和劳动力链接的关系。但栽秧会的举办的内涵远不止如此,实质上栽秧会活动是一种村落内部的农业生产互助行为,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村落中每年隆重的节日和聚会。参与栽秧会的人群包含了村落中的各个群体,不仅需要村委会和秧官团队从中协调,也需要村落的周德会、方广会和莲池会等力量的共同参与。因此,栽秧会在村落的生产生活中有着调节社会关系的功能。而栽秧会将白族传统的民间信仰与在地方承担基层自治职能的居委会相连接,将官方的用意与民间的想象结合起来呈现出丰富隆重的农耕祈福祭祀活动,栽秧会承接着政府对于发展地方文化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方针,也承担着白族人民对于农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期望。
对外交流功能。除了地区传统农耕仪式的传承外,周城白族村于2015年与湖南省桑植县合群村结为姊妹村,周城村在桑植白族举办农耕文化节期间,为其提供帮助,并在第二届桑植县白族村举办农耕文化节时,由周城村村委带领周城栽秧会人员一行60人对桑植白族进行定点交流和帮扶。通过对栽秧会农耕文化的再创造,帮助湖南桑植县合群村振兴乡村文化经济和旅游,不仅突破了地域和族际的边界,形成周城村与合群村之间的文化共同体,还建构了两村之间的经济发展共用体。
农业祭祀功能。栽秧会出发时在龙泉寺的村落集体祭祀、午餐后在赞助者家中的家庭祭祀、栽秧期间对田公地母和本主的祭祀等的仪式流程,均体现出栽秧会的祭祀功能。在传统农耕文明社会,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依赖于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因此,大理地区的先民对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自然环境有着普遍的自然崇拜。对各路神明的祭祀和曲调唱腔中的祈福内容,既有着娱人的功能,也有着娱神的意涵。在栽秧仪式举办前栽秧队伍会从龙泉寺出发,绕村落一周也是为了“让神仙知道周城村要栽秧啦,要保佑我们呀。”发展至今的栽秧会不仅具有农业祭祀的功能,甚至栽秧会所祈福的神明也不局限于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神明,而是表达了周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彰显着白族人民生活中日常的神圣和神圣的日常。
周城栽秧会的影响
文化影响。周城栽秧会并不是白族独有的节日活动,而是白族、汉族等民族共同参与的大型节庆活动。社区和政府对地方节庆文化的重视,再加上旅游的推广和宣传,久而久之使年轻一代对栽秧会产生或加强了文化认同,同时其中所体现的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景观,既是白族人民对其他民族优秀农耕文化吸收和融入的物质文明追求,也是从最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出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归属的文化表达。具体而言,中华文化认同是由各民族成员在情感和历史上的相互认同、在文化上的彼此联系和对美好生活追求三者共同构建起来的。栽秧会所体现的白族农耕文化内容,从根源上讲是白族与汉族在交往交流交融史的产物,是各民族共同构建的文化认同。
生态影响。栽秧会中祭拜的龙王、田公地母等自然原始崇拜隐含着大理地区白族先民在农业耕作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关于人与土地、洱海的关系的生态哲学思想,以龙王、田公地母等为代表的自然原始崇拜大多出于早期先民有意地或无意地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目的,它反映并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利弊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祭祀仪式的神灵名义要求人们关注大自然。因此,周城栽秧会农耕活动的一系列仪式不仅体现着白族人民对祖先的敬畏,也蕴含着原初的生态智慧和朴素的生态哲学思想。“(我们)把寺庙转一道,意思向本主、向神仙说我们要开秧门了,(你们)保佑我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无灾无难。周城人民栽秧了,(我们)要好上加好,从寺庙神仙身边过,就是通知神仙通知祖先,让他们知道。”这些生态智慧、情怀和思想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日趋沉淀、内化和积累,逐步形成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依归的,主观取向层面的精神文化。“那些老妈妈们念的经文都念的是丰收经、风调雨顺经,老倌倌们奏的乐器也是这个意思,不是(你)想念什么就念什么,都是有禁忌的。”上述的祭祀情境可以说是生态文化的地方性知识生产,传统生态观和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结合,说明了栽秧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连续性统一,也反映出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
经济影响。据栽秧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麟所述,栽秧会人多的时候有接近6000人,受到疫情的影响,栽秧会期间前往周城观摩的游客也有近千人,游客不仅有大理本地的汉族和少数民族,还有来自云南各地的傣族、彝族等民族,甚至还有不少外国友人。在笔者观摩栽秧会时,看到除了穿着传统白族服饰的周城当地人外,还有穿着傣族服饰的傣族人、穿着现代服饰的学生以及在老师带领下来观摩栽秧会的学生们。彼时作为白族传统农耕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栽秧会,在此时成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人参加的集会,成为栽秧会这一盛大“剧场”事实上的观众和参与者。
周城栽秧会不仅促进着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助力姊妹村的乡村经济复兴。在桑植白族以栽秧会为载体建立农耕文化节的过程中,大理白族不仅基于族群认同的文化认同意识,立足于桑植白族发展的实情,在文化和经济上不断进行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实践,也通过族群间的经济和人才互助使得栽秧会这一传统的白族农耕仪式在桑植地区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是国家级贫困村,在和大理周城村结为姊妹村后,通过实地的调研和走访,合群村村委会在周城村的帮助下,借鉴周城白族村栽秧会举办的成功经验,立足自身村情村况,结合桑植旅游文化的發展实情,逐步恢复了栽秧会这一传统农耕文化活动,并成为村子一年一度的文化旅游盛会。栽秧会的文化呈现,以服务业为支撑,将民俗活动和文化旅游结合,将农业生产、田园景观与文化旅游结合,吸引游客亲近自然、感受农业文化,通过文化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增长。除此之外,文化旅游为当地村落创造了新的收入来源,即通过开发和利用周城的白族文化,创造一系列文化展演、文化产品、饮食服务业等就业形式,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周城栽秧会作为白族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其影响深远,不仅体现在文化、生态和经济等多个层面,而且体现了白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在新时代背景下,周城栽秧会以其独特的魅力,不断吸引着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成为促进民族交流、传承农耕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从文化层面看,周城栽秧会强化了白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归属,展现了白族农耕文化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在生态层面,栽秧会所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经济层面,周城栽秧会推动了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内生动力。总之,周城栽秧会作为白族农耕文化的瑰宝,值得深入研究和传承。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充分发挥其在文化、生态和经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力量。同时,也要正视其面临的挑战,积极探索栽秧会的发展新路径,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单位: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