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4-06-11 15:40赵岳龙
炎黄地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整理土地规划

赵岳龙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的现实问题,这使得土地开发整理成为确保国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任务。相关部门应该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为目标,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优势,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应对土地开发整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为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本文基于土地开发整理的核心目标探討了落实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从实际出发归纳总结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以促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有效展开。

在新时期,土地开发整理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通过高效地开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从而促使整个社会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繁荣。与此同时,土地开发整理也为城乡发展的统筹提供了支撑。通过合理整合城市和农村的土地资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缩短城乡差距,促使资源的互通互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最为重要的是,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对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规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保护农田资源,防止土地过度开发带来的生态问题,维护生态平衡。因此,为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相关部门应该因地制宜制定科学规划方案,以确保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序、科学地展开。

土地开发整理的核心目标和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整体的科学规划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多方面手段的支持下,对特定区域内的土地进行调整和改造,以最大限度地完善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土地的合理化利用和高效化产出,从而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在整个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紧密结合现实情况,考虑各种因素,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状况等,制定符合当地需求的土地整理方案。通过细致而全面的规划,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总体而言,土地开发整理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对土地的重新规划,更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在落实目标任务时此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以确保耕地的充分利用,成为当务之急。当前阶段土地开发整理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手段深入挖掘土地资源利用的潜力,为了更好消解建设用地对土地的占用所带来的影响,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重点要放在有效耕地面积的提升上,从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通过有效的土地开发整理,不仅仅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耕地面积的增加不仅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还能够形成良好的农业生产格局,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此外,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还能够提高农业产值,为经济的稳健增长提供有力支持。因此,积极落实土地开发管理工作,能够实现土地开发整理的根本目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想有计划、有目标地推动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实现工业朝着工业园区集中发展,耕地朝着集约化、高效化方向推进的目标,就需要以建制镇为单位,通过与周围小城镇的协作配合,实现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耕地方面,集约化集中建设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土地,能够确保耕地的充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缓解因城市化导致的土地资源紧张的压力。总之,在深入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提高,还能够为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有利于协调人地关系。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根本展开的。这要求相关部门有效把握人地关系,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资源的重配来实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不仅要重视土地的开发,还需强化社会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保护之间的认识,以确保社会生产力在土地开发中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在调整和重配资源方面,相关部门通过精心制定土地整理方案,对水资源、土壤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科学管理,不仅可以满足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需求,还能协调人地关系,确保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防止不当的开发行为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

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相关部门将可持续性发展理念贯穿到整个土地整理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一方面,其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为出发点科学规划土地、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土地的可持续生态发展。另一方面,其通过集约化的土地利用和精准规划,强化了土地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也就是说土地开发整理不是单一效益的追求,而是通过发挥协同作用,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

土地开发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认识存在不足,专业团队相对缺乏。在当前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尽管国家明确其重要战略地位,但部分基层工作者仍持轻视态度,在项目组织中未认真履行审查职责,未按政府设立的标准和要求进行严格监督,使土地开发整理对实践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且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对施工团队的专业性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专业团队的价值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关工作人员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这导致基层工作者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认识不足,土地开发整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大打折扣,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融资渠道相对单一,有效监督有待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在我国是由政府通过下达指令并由各级部门实施的重要工作。这一过程中,政府财政是主要的资金来源,支持项目的开展。政府倾向于推动大型项目,以吸纳更多资金,获取土地出让金、耕地开垦费以及新增建设用地有偿费等开发收益。再加上当前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规范,监督和审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这导致一些审核项目的干部谋取私利,而忽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和城乡建设需求,这种局面也使土地整理工作难以真正有效地展开。

工作效率相对低下,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持。土地开发整理是一个需要进行多次基层走访调查、多个部门的审核和商议、复杂且繁琐的工作过程,从项目初审到最终完成,需要庞大的财力、物力支持。过多的审核监督对土地整理和规划工作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降低审批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加了整理工作的难度。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在施工项目的复杂性和规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对新型科学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交叉性,实际工作中仍然需要依赖传统方法,这导致工程实施的流程缺乏标准,工作的展开缺乏秩序,整体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无法有效得到提高。

土地开发整理的优化策略

强化土地整理认识,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民众对土地开发整理的展开存在抗拒心理,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对土地整理的全面认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宣传措施,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向民众传达土地整理的重要性。比如在农村设立宣传站点,在相关地域设立信息公告牌,清晰地呈现整个工作的流程和收益,提高人们对土地整理工作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以推动整个工作在良好的合作氛围中顺利进行。或利用社交媒体等现代化手段,科普具体土地开发整理的相关政策条例,深化民众认识,从而激发民众对此项工作的兴趣和认同感。要想有效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不仅要强化民众对土地管理的认识,也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对此,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定期培训,使工作人员了解最新的土地管理政策、技术和法规,同时开拓项目种类,让工作人员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深化专业知识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也可以定期组织分享会议和研讨会,让工作人员研讨案例、分享经验、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拓宽融资渠道,强化监督管理。在当前阶段,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融资渠道相对有限,对于这一情况需要多方协作,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一方面政府可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与当地的地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投入资源和资金,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政府可以选择以较低的价格出让土地,降低地产公司的开发成本,同时制定专项建楼计划,鼓励企业开发建设公共设施或住房项目,以提升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此外,政府还可以考虑引入金融机构和投资方,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和融资模式,为土地开发整理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降低项目的融资风险,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从而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地产企业可以进一步划分各地区的土地整理工作,将其分为多个项目,并根据项目的特性和需求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和开发。然后可以通过招投标活动激发市场活力,将这些项目分配给投标的各个地产企业,让更多人力、物力投入到土地的开发整理工作中来。在这个过程中,要想确保项目的有效展开,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强化竣工验收,政府可以根据项目的性质设立相应部门的验收小组,比如财政、水利、农业等,以确保项目各方面都合乎规定。为提高验收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政府可专门聘请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参与项目的评估和验收过程,从技术层面对项目进行更深入的审查,以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达标水平。完成项目验收后,还应该落实承包责任制,将责任明确到具体的个人,加强后续跟踪管理,防止土地资源浪费、土地所属纠纷等问题的发生。

优化工作流程,依托信息技术构建科学评估机制。在落实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时,只有以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才能有效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在工作初期,要想确保后续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就需要在明确规划方案和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完善实施细节。初步规划完成后,需要对方案进行具体的修改。这一过程中,相关规划单位应结合现实情况和相关法律条例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合法性。在规划的整个过程中,还要注重与相关利益方的充分沟通,获取他们的反馈和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工作的质量效率。一旦方案规划完成,其顺利推进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审查核对,管理部门除了严格遵循政策法规审核工作流程,还应该与时俱进,依托信息技术构建科学评估机制,科学论证预算工作,全面监控项目执行情况。具体而言,可以利用先进的大数据处理技术,收集并分析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数据,准确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或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全流程项目管理,在三维环境中模拟土地开发过程,提高规划和执行的可视化程度。还可以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土地资源进行精准定位和分析,借助智能化的项目管理工具,提高整体协同效率,優化决策流程,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科学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

现阶段,我国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此政府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规划策略,相关部门则应该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人们的生活空间,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内蒙古金土科工实业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整理土地规划
我爱这土地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迎接“十三五”规划
分土地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