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开军( 南京 )
探究中国书画教学的未来前景,首先要从宏观角度剖析以往教学的优劣得失,分析其症结所在,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好比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一样,任何疾病的医治,首要是寻到病根,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或者延缓病情症状,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书画亦然,需要通过不断实践、不断修正,去医治它,才能最终达到重新焕发青春、繁荣昌盛的目的。
本文将以全方位视野来看待中国书画的传承和发展,而非仅限于探讨时下中国的书画传承议题。目前,海外书画教学的发展状态几乎归零,笔者认为,只有跳出现有环境的桎梏,从历史长河和全球的时空俯视角度看待眼前的问题,才能知其源,辨其理,晓其往。
本文以改良而非改革作为探讨主旨,因两者之间差距颇大,笔者认为,所有事物的发展最佳状态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不断调整和逐步完善,带来的损害最小,获得的利益最大;中国的美术教育仍然深受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一代人的影响,受益颇多,弊端也不容忽视。现在我国的综合实力已经上升到一个关键点,在艺术审美领域有和欧美日一较手腕的需求了,我国的美术教育也急需扩大全球影响力,但仍然存在“矫枉过正”的问题,是到了必须重新审视、刮骨疗伤、强身健体的时候了,否则只会日益颓势,被时代淘汰!因此,作为有社会责任与良知的艺术工作者,改良艺术教育现状,我辈应有担当。
笔者认为,书画艺术的再次繁盛,必然会传导到西方世界,必然带来海内外平民社会自然的审美觉醒和内在精神需求,必然产生百家争鸣的效果。国内影视、小说类型文艺创作已经打破传统体制的桎梏,取得可喜的成绩;书画作品不能作为最为守旧的社会壁垒,必须脱离庸俗不堪的所谓市场效应,必须也必然敲开艺术创作者心灵的大门,这是艺术史的大势,人类无法阻碍审美的发展趋势。但我们也应看到,庸俗钻营势力介入书画艺术是把双刃剑,在当下国内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守旧思想影响下,对一些有志于高尚艺术情操追求的人来说,庸俗艺术品是促醒剂。
书画(美育)教学的现行考试选拔人才的机制一直存在弊端,有志于专业从事书画教学和美育实践的人员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对低下,反之,一些非专业的书画教育工作者多因所谓的机遇和钻营而声名鹊起,其涂鸦之作在当下社会上的受欢迎程度往往远超专业作者的用心之作。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不仅搅乱了书画行业的正常发展规律,而且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这种世俗主义产生的弊病,也是历史积弊惯性使然。如今这种弊端并未得到解决,似更加有恃无恐,由此造成的流弊直接拉低人们的审美水准,就如一个身患重疾之人,须拔除病根,正本清源,才能气血充沛、强健机体。
当然凡事都有特殊性,纵观历史,以上这种现状在隋唐之前表现尚不明显,宋以后,特别是元明清至今越发明显。
元明清三代以来,书画创作的文人化、业余化社会主流价值观导致中国书画创作整体呈现作品质量越来越劣质、越来越浮夸的特性,与同时代东西方诸国横向比较,绘画的技法含量日益僵化、落后;和唐宋时期纵向比较,书画技法的技术含量则呈现出萎缩、退化的趋势,其中元代赵孟頫的艺术理论和技法创新,本质上是在专业性和业余性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从而为后世官僚阶层攫取书画行业话语权打开方便之门,间接导致书画行业的整体没落,难以振兴。
追溯元明清三代,特别是清朝封建制度,彻底折断了中国传统文人的脊梁,受西方思潮盲目影响,培养了以崇洋媚外为本质的近现代教学体制弊病,导致整个社会的传承断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文艺术受到的损害带来的美育的损失无疑是空前的,时至今日,中国书画艺术依旧处于弱势,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软实力,令人感到惋惜。
一是当代书画教学现状重技法、轻理论,一批缺乏创造性思维的艺术工作者只会被动地抄袭或者拼凑过往作品,无论内外,丧失灵魂一般,抄袭性质的所谓艺术创作大行其道,整个社会的艺术创作队伍中存在的现状用一个词语概括:魂飞魄散。
二十多年前,就有人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批判—废纸论,完全切中要害,所以眼下的书画行业,除了所谓主流审美意识和伪艺术家们的自嗨以外,根本无法获得社会的积极反响,更加无法在世界范围内激发起回荡的钟声。究其根源,理论和技法两者应并重,缺一不可。当代书画教学,恰恰规避了最为重要的艺术创作要素—自由的灵魂,从而直接导致灵魂空洞化,书画教学从来不曾,甚至竭力避免让受教育者找回自我的魂魄。在此前提下,所谓的技法学习,便成为一种东拼西凑、男盗女娼式的猥琐之举,用民间的说法叫: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何其谬哉,既然都是抄,保留首位即可,其余人等可以休矣。
二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只有顺应时代的变迁,和中国式现代化科技、现代社会相融合,书画行业才能有所成就,然而我们眼下的书画行业的现状却是,远远落后于时代的伪创作理念盛行,一些跳梁小丑崇尚招摇撞骗伎俩。
三是书画艺术的现实地位和社会影响:泡沫化、边缘化、功利化。
不可否认,造成上述状况的根源在于社会现实。当今时代,人文学科整体呈现沉沦、逐步下降的趋势,书画艺术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从古至今,书画都是小众艺术,即使到了今天,信息科技极为发达的社会,信息的爆炸依旧改变不了书画是小众艺术的特质。真正优质的书画艺术和其他艺术佳作一样,是可以脱离创作者的身份、背景等外部因素而独立存在的,只是太多人被功利心蒙蔽了双眼。资本介入越深,艺术泡沫越大,泡沫破碎的时候,太多狂欢的人在裸奔。
笔者提出书画艺术教学改良目标有三:一曰洗涤腐臭,再生新肌,固本培元;二曰正本清源,重铸士阶层;三曰抛砖引玉,求同存异,引领时代艺术潮流。
以上三点浅显易懂,其中的士阶层,需要重点诠释一下。笔者所指的“士”,指的是有独立人格、爱国理想、渊博学识并积极实践的才俊,只有这样的人士组成的阶层才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之所以将书画作为重铸士阶层的一个要素,原因在于人的两面性,即社会性和个体性,书画艺术是塑造国人的完整人格的“士”的绝佳材料。中国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向来被推崇为“文人四艺”,今天,真正的美育应在美术中融入音乐元素,使其在个体人格塑造上起到积极作用,这依旧是非常重要的。
(1)教学对象有三:少年、青年、中老年
三类年龄的群体中,少年学习书画,似白纸图画,重在筹划,固本培元;青年学习书画,偶有疑惑,细心交流,正本清源;中老年学习书画,成见亦深,互为探讨,自辩东西。教学改良的重点,只在少年、青年,青少年强,则中华强。十年、二十年以后,当这批少年、青年成长为国家脊梁时,能够在职业生存技能和自我修养调节之间做到微妙平衡,以其士阶层的精英特质引领中国,中国画才能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强大。现代的中老年通过对书画艺术的认知,能够充满善意,给少年、青年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氛围,而不是尸位素餐,甚至为老不尊,便是功在千秋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笔者从事书画艺术教学、创作三十多年,依教学实践经验来看,提升书画表现技法的质量、扬弃其中的糟粕是首当其冲的。
书法线条的灵性源自情感的自由和灵动,这构成了书画线条的自觉,对自然的临摹和内心的感悟,源自丰富的自然和朴素的情感切合。艺术技法的基础是科学观察,不是凭空捏造;技近乎道,没有科学的观察、系统的整理,既形成不了技法,更不会产生独立的艺术思维。
中国传统书画的优良基因有二,一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线条,二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境界。前者在于技法,后者在于内容。线条技法分为两类,一类为静态线条,工整细致;一类为动态线条,跌宕灵动;形象技法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观理性,一类为主观感性,两者都应该建立在对描绘的对象细心观察、深入了解并掌握对象的客观规律基础之上,如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那些认知浅薄且性情浮躁、不明事理却大放厥词、胡编乱造又自以为是的所谓的艺术家,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和现实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客观地评论而不受负面影响才是正常的艺术审美批评所需立场—只看作品、实证,无视名声、权力。这才是笔者所倡导的艺术圈需要正本清源的艺术氛围。
元明清三代,部分中国文人的脊梁被打断以后,思想僵化,奴化意识成为社会主流,美学批评和哲学思辨不可避免地落后于世界主流,即使当今中国,书画艺术的理念仍然深受其害,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现代理论支持,书画创作队伍普遍存在盲人骑瞎马的现象。
回顾历史,晋唐宋元四代书画艺术实践的成就颇高,完全可以作为中国书画优秀的传统渊源,不断深入探究,纵横比较、揣测,结合时下的世界各国信息资料、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整理归纳总结出适合书画艺术发展的脉络,在前程叵测的情况下,深耕元以前的书画传统,未必不是最佳的选择,若能如此,可豁然开朗的也未尝可知。
得益于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形象,分析其生长规律、内在结构等客观知识,在这一点上,我们和世界同步,不再被降维打击。曾经,我们因为自我封闭而错过强大自我的时期,最终被欧美日列强群殴,鼻青脸肿,如今,我们决不能自我退缩,错过现代化科技变革的滚滚浪潮。
笔者认为:一不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二不搞全盘西化;三不搞顽固不化。
首先,东西方文化的本质不同,欧美文化源自中世纪神学和北欧海盗传统,殖民化、野蛮侵略是其文化本质,中华文化和欧美文化从本质上讲,根本无法相互融合,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融合周围的蛮族,是因为中国自身的强大,一旦衰弱,中国付出的是极其恐怖的代价,甚至于亡国灭种,譬如五胡乱华、蒙元灭宋、满清入关,以至于后来的八国联军、抗日战争,改革开放以来的移民潮。所谓全盘西化,等于自我阉割,自我毁灭。其次,固守传统儒家和佛道宗教的观念又和时代发展脱节,如同千年僵尸,食古不化,太吓唬人。再次纵观数千年的华夏历史,中华文化中有太多的优秀基因,远胜欧美文化基因,特别是在中和这一个平衡点上,我们足够自信,我们只要做到立足优势,弥补缺失,才能吸纳世界上一切文化,所谓自身足够强大,文化才能足够开放,必然可以秒杀当今世界一切文明。
所以,书画教学不仅要重视技法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改良师资的指导思想,召唤回我们的魂魄,决不能搞赤裸奔跑的技法叠加式创作,那和封建社会一般愚昧无知。
这个魂魄是什么?
笔者姑且认为是先做人,首先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然后有人生观、世界观。魂魄就是人格,就是世界观。艺术创作最终归于哲学,归于世界观。
每个民族,每个个体的魂魄都不一样,同时也有其共性,或者说共同遵守的规则。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良善的伦理道德、和谐的处世之道、进取的人生追求、忠贞的情爱友谊、锄强扶弱的道义、家国天下的情怀等,都是我们五千年来塑造的民族魂魄的表现。
做回个体的人,自由的灵魂和打动心灵的钥匙是真情实意。做回个体的人,先定魂,找回魂魄:不仅仅是回魂,而且要睁眼看世界,魂魄长在当代。找回自己,自己是谁,找回灵魂,扩大眼界,提升境界,这是艺术教学者和受教育者最应该坚持和把握的核心要素。
历史上的儒家学派和欧洲的中世纪神学都是钳制艺术创作的时代,艺术创作需要的是自由和个性表达,混乱之间或群贤毕至,或群魔乱舞,这些也是常态,近现代欧美艺术的乱象最后走向正源就是最好的诠释,如今国内的奇葩肢体动作的书法、低级趣味文学同样也是糟粕飞扬的体现,我们不能因为白就否定黑的存在,同样不能因为黑而否定白的存在,艺术创作的根源是哲学,是文明倾向性,中世纪欧美的本质是殖民霸道倾向,现代中国的思想本质是儒释道哲学倾向。艺术需要的是个性和张力表现。在团结和协调大多数文化上,中华文化的和谐性远远超过中世纪西方文化,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自身文明足够强大的基础之上,否则一切免谈。
当代中国,最不缺夸夸其谈之徒,有鉴于此,吾辈当力行之。
其一,授课对象,以少年、青年为主,技法和理论并修。
其二,优化教材,推广教学,普及大众,正本清源。
其三,立足当下,博古通今,融汇中外,做大做强。
其四,书画创作,精益求精,衍生变通,科技同步。
为了获得第一手真实数据,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不足,笔者于2019年年初开始设立艺术学堂进行书画教学,学员以青少年为主,人员数量不断增加,教学内容也从技法延伸至理论,目前受教人员数量在四百上下,教学范围正处于不断扩大中,相关数据也在不断增补中。
理论联系实际,传统哲学是本源,现代科学精神是现实,形式和内容从来都是统一的整体。
当前人文学科受重视程度不断降低,人自身的独立性构成也被忽视。人之所以为人,具有两个性质,一是社会属性,一是个体属性,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职业选择倾向的功利性,个体属性决定了人的私密空间的满足性。人在社会生活、职场奋斗时,书画对其帮助不大,除非是专业从事书画类型相关职业的人员;但在私密空间中,审美兴趣和休闲方式的选择,却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人生品位,中国人常说的琴棋书画,其实决定的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社会属性带来的紧张,往往需要个体属性的放松来调节,书画在此无疑是有功用的,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小细节而已,书画的更大功用不仅在此。
让艺术重归本质,而非额外添加各式各样唬人的招牌是艺术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传统形式的授课模式,解决的是有无的问题,在不断加强教研、编撰高质量教材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全社会范围内做到高低搭配,普及化和精品化教学并重,形成持续、有效的教学氛围,才是必要的。
书画教学和书画创作应该抓住中国式现代化的互动性,从而扩大自身的延展性能,教学内容应增加叙事性,并进行科技衍生,从静态单一画面扩展至动态连续画面,从广义的衍生角度来看,书画教学在保留自身优秀特质的同时,完全可以融入现代社会的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多形态、更多内容的书画作品,这才是书画教学改良的目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