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信息化在推动环保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2024-06-11 03:20赵瑞娟逄薪蓉尚越飞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5期
关键词:情况部门信息化

赵瑞娟,逄薪蓉,尚越飞*

(1.中环国投(北京)环境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2.中环国投(北京)环境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1)

引言

当前在经济及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资源枯竭、水和大气污染等生态问题也愈发严重,甚至还引发了雾霾、酸雨等自然灾害,非常不利于人体健康。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只有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态环保意识,并利用信息技术来搜集、分析生态环保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解决策略,这样不仅可以推动生态环境信息化的建设进程,而且还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环保之间的和谐发展,并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1 概述

1.1 环境信息化的概念

环境信息化,即借助环境信息技术或者资源,与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共享和交流环境信息,以此来为环保事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我国环境信息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为满足环保工作的需求,环境信息化逐渐进入相关领域,无论是对环保事业发展还是环境管理、决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生态环境信息化在推动环保发展中的作用

现阶段,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才能够在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其中,生态环境信息化在推动环保发展中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提高环保的科学化水平。在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的背景下,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建设信息化平台,并在实际工作中投入足够数量的人力、资金、技术,这对于提升环保治理效果与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受技术、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环保治理工作效果并不是很好。现阶段,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与实施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只有与时俱进,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信息化平台,才能够为环保治理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数据和信息支持。与此同时,也要24小时实时进行监测和管理,及时搜集和分析区域内的污染源和污染成因等,之后再制定与之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不仅可以保障环保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还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第二,有利于环保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一般情况下,环境保护工作涉及多个不同的领域,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实际工作难度也会增加,如工作效率低、相关政策无法落到实处等。因此,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有必要推动生态环境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并结合地区实际情况优化环保监督管理体系,以此为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过去的时间内,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基本上都是形式化,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如在水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因没有实际调查和分析污染源情况,且没有对排污企业予以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导致环保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甚至加重了环境污染问题。为此,大力建设和发展生态环境信息化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动态监督和管理的基础上,及时调取和分析有效的数据信息,制定与地区实际相适应的措施,并落实和完善相关制度,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并达到预期目标[2]。

第三,为环保事业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对人们的生存环境及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做好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要大力建设和发展生态环境信息化平台,实时动态监测环境保护情况,并搜集有关地区环境的数据与信息,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地区环境污染原因、程度等情况,这样不仅可以为环保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确保环境保护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而且还可以提高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环保事业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由此便可以看出,生态环境信息化在推动环保发展中的影响是非常积极的。

2 环境信息化建设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环境污染愈发严重的背景下,人们的环保意识虽然有所增强,且越来越重视环保工作。但在人员、制度、技术等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下,生态环境信息化水平并不是很高,导致环境治理工作无法有序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水、大气等环境污染问题,甚至还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下文对我国环境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2.1 相关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由于大多数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只负责软件应用、技术开发等内容,缺少其他方面的锻炼,进而也就不具备行政管理、业务协调等能力,长时间下去,不仅会影响应用系统的互通效果,还会影响环境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与发展。再加上管理机制、协调机制等制度内容不完善,且没有落到实处,导致实际业务的开展效果并不是很好,甚至还降低了环境治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非常不利于环保事业的稳定发展。

2.2 生态环境信息化制度有待完善

环境信息化离不开相应制度的支持。目前,在环境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具备完善、有效的制度,才能够确保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但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环境信息化制度并不是很完善,如未与地区实际关联、规划内容不合理等,这些情况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环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于环保事业的发展与进步[3]。

2.3 信息共享能力有待提升

虽然我国信息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受资金、人才等不同因素的制约,环境信息化水平并不高,且始终处于孤立状态,无法充分发挥其本身所具备的作用,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态环境信息化的建设进度。另外,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环境信息共享也存在着数据联通不强、数据交换困难等各种问题,导致生态环境信息化整体水平并不高,进而也就无法满足环保事业的发展需求。因此,有必要确定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将互联网技术与环境保护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解决信息共享方面的难点与问题。

2.4 资源开发力度有待加强

环境信息化,即分类、汇总和整合环保数据资源,并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综合分析环境问题及未来趋势,制定出与之相应的决策。目前,虽然我国环保系统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环保信息数据,但是由于此类数据信息并没有被有效开发,导致环境信息技术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环保事业的发展。针对这样的情况,加强资源开发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4]。

3 提高生态环境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现阶段,在可持续战略提出与实施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备受社会关注。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只有提高重视度,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及时代发展要求,针对环境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中的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策略,才能够提升环境信息化水平,助推环境保护事业的长久稳定发展。为此,下文对提高生态环境信息化水平的策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3.1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生态环境是珍贵的社会资源,做好环保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相关工作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水平,才能够为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但是结合相关部门的实际情况来看并不是如此,大多数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非常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无法有效推进。为此,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措施:第一,结合地区环境的实际情况以及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需求,除了要积极吸引相关专业的人才以外,也要加大对环境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定期开展环境信息技术及理论知识的培训与教育,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水平。第二,加强环境信息化工作人员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以便于学习更多的先进知识、技术与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第三,建立与工作内容关联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针对日常工作表现好、考核结果优异的工作人员,给予物质或者精神方面的奖励,以此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为环保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针对考核结果不达标的工作人员,仍然需要加强培训与教育,并采取适度的惩罚措施,以使其在日后能够更加认真地对待自身工作,从而从根本上提高生态环境信息化水平[5]。

3.2 完善生态环境信息化制度

现阶段,在社会经济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只有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信息化的重视度,并建立完善的环境信息化制度,才能够为环保事业的推进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措施:第一,在上级环境部门的带领下,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环境信息化部门和组织机构,以确保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与进行。第二,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以及地方环境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信息化制度与运行机制,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从而进一步提高环境治理的工作效率与质量,造福全人类[6]。

3.3 加强各部门环境信息互联

通常情况下,环境信息包括水、大气、固态废物等多个方面,其与林业、建设、规划等各个部门之间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为了有效解决生态环境信息共享方面的问题,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措施:第一,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并建立与之相应的信息化工程,从而为环保问题的解决以及生态环境信息共享提供有效的支持。在此过程中,针对产能过剩、环保差的企业,务必及时借助信息化平台,与国土、建设等部门共享相关的数据信息,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和水平。第二,优化和完善生态环境信息数据库,以此提高信息化网络系统的质量和效果。第三,完善信息网络平台,与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共享生态环境信息化数据信息,从而提高数据信息的利用率,提高环境治理水平[7]。

3.4 提高资源采集质量

信息采集对于生态环境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期信息分析、趋势判断。通常情况下,环境信息具有来源广、量大、离散程度高等特点,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信息采集人才综合素质及技术能力的要求,以此来保证生态环境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等。另外,环境信息化服务商主要包括两种,分别是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现阶段,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在信息化建设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除了需要长期的投入与维护以外,还需要具备长期建设的思想,加大资源投入力度,这样才能够为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奠定扎实的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发展需求,有效地将互联网因素渗透在传统的环保企业中,这样才能够早日转型,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信息化水平,为环保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8]。

4 结语

通过对上述文章的研究可以得知,生态环境信息化在推动环保发展中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非常不利于人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必须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立足地区实际情况,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平台,综合分析地区环境问题及污染情况,并制定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提升生态环境信息化水平,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情况部门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特殊情况
7部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