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2024-06-11 03:20李秀华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5期
关键词:检测法监测技术环境监测

李秀华

(济宁市汶上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山东 济宁,272599)

引言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水资源遭受的污染日益严重,这不仅威胁到人类健康,还对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和防治至关重要。传统的人工取样和分析方法往往效率低且缺乏实时性,无法满足现代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因此,高效的环境监测技术与污染防治技术对于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水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1 水环境监测

1.1 监测技术的种类与原理

水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对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以确定水环境的污染状况。

1.1.1 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化学原理的检测方法,通过对水样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如溶解氧、pH值、化学需氧量等,评估水体的污染情况。溶解氧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与水体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溶解氧浓度的降低。因此,通过检测溶解氧的浓度,可以了解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pH值可以反映水体的酸碱度,不同污染物会在不同的酸碱度下发生反应并转化。化学需氧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重要指标之一,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体的污染来源和程度,从而为环境保护的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

1.1.2 生物检测法

生物检测法是一种利用生物对污染物的敏感性评估水体污染程度的方法。与化学分析法不同,生物检测法更注重生物自身的反应和代谢过程。一些生物对某些污染物非常敏感,如鱼类在受到有毒物质的影响时可能会出现死亡或生理异常,蓝藻会在磷含量高的水中迅速生长。通过观察这些生物反应,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水体的污染程度。此外,还有一些生物可以对某些污染物进行代谢分解,通过检测代谢产物的浓度也可以进一步了解污染物的降解情况和污染程度。

生物检测法具有操作简便、无需特殊仪器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观察和评估生物反应等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将化学分析法和生物检测法结合使用,以便更全面、准确地评估水体污染情况。

1.1.3 物理检测法

物理检测法是一种利用物理原理对水体中的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光谱分析和色谱分析等常用技术。光谱分析是一种基于物质吸收或散射光线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可以用于检测水体中的某些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通过分析水体中的光吸收或光散射情况,可以确定这些物质的种类和浓度;色谱分析是一种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差异的分离技术,可用于分离和检测水体中的化合物,进而了解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及其浓度。通过色谱柱可以将水体中的物质分离,然后利用检测器对分离出的物质进行检测,从而获得水体中污染物质的详细信息。

物理检测法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等优点,但也需要一定的设备和专业技能。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将化学分析法和物理检测法结合使用,以便更全面、准确地评估水体的污染情况[2]。

1.1.4 遥感遥测法

遥感遥测法是一种利用卫星、无人机等遥感技术对大范围水体进行实时监测的方法。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得水体温度、水色、流速等水体信息,再结合这些数据对大范围水体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及时发现污染源和污染趋势。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供大量实时的水体数据,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指导他们采取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此外,遥感遥测法还可以用于对水体生态系统的监测,如浮游生物、水生植物等的分布和生长情况,从而了解水体的健康状况和生态平衡。这种方法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水质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还有助于推动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总之,环境监测技术是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及时获取水体的各种信息,从而为环境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 不同监测技术的优缺点

化学分析法、生物检测法、物理检测法和遥感遥测法各有优点和局限性,因此在水环境监测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化学分析法可提供准确的数据,但需要采集水样;生物检测法简单快速,但需要选择合适的生物种类和实验条件;物理检测法可以提供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监测数据,但需要使用昂贵的专业仪器;遥感遥测法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和实时监测的能力,但需要处理大量的遥感数据,而且会受到天气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使用这些方法,才能更加全面地监测水体的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

1.3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化学分析法的应用能够确保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有害物质得到有效控制,防止对环境造成进一步污染。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生物检测法可以对家用水中的洗涤剂污染进行检测,通过生物对不同污染物的指示作用,能够对水环境中的污染物做出大致判断。在水体环境监测方面,遥感遥测法则被用于监测水体中的叶绿素含量、水温和流速等指标,以评估水体环境质量。这些监测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环境。

2 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2.1 污染防治技术的种类与原理

污染防治技术是用来减少或消除水环境污染的关键手段。这些技术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类:物理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每一种技术都有其特定的应用方式和效果。

2.1.1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污染防治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或减少污染物。分离是物理防治技术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可以利用物理手段将污染物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例如,在污水处理中,可以通过过滤、沉淀、离心等方式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杂质、重金属等污染物分离出来,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3]。沉降是另一种物理防治技术,是利用污染物的颗粒大小和密度等物理性质,使污染物在重力作用下沉到底部,这种方法在污水处理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过滤是物理防治技术中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将污染物阻挡在过滤材料的一侧,使污染物无法通过而实现水质净化的目的,因而这种方法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了以上三种方法,物理防治技术还包括很多其他方法,例如吸附、光催化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是通过物理过程来减少污染物的数量或消除污染物,对于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2.1.2 化学防治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来处理污染物,从而有效地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将其转化为无害或对环境无影响的物质。通过氧化反应可以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通过还原反应可以将污染物还原为原始状态,如重金属离子等;通过中和反应可以将污染物与其他物质进行中和,从而消除其有害性。这些化学反应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工业企业生产废水的处理,从而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2.1.3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来达到消除或减少污染物的目的,是利用生物降解的方式处理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有些微生物或植物对某些污染物具有降解作用,可以吸收或分解污染物,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例如:生活污水处理厂利用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高效地去除。这种方法在水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用于处理废水中的各种有机污染物,而且具有可持续性,从而能够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2.1.4 生态防治技术

生态防治技术主要是通过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达到防治水污染的目的,是利用生物多样性,通过建立污染环境中的生态平衡来处理污染物。例如:建立人工湿地、修复生态系统、增加植被等,都可以改善水环境质量,减少水污染。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防治污染,还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因而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

2.2 不同污染防治技术的优缺点

物理防治技术具有处理速度快、设备简单等优点,但容易产生二次污染,且对大分子污染物的处理效果较差。化学防治技术具有高效率、高选择性等优点,但容易产生化学残留,且处理低浓度污染物的效果较差。生物防治技术具有环保、可持续等优点,但处理时间较长,且处理某些污染物的效果较差。生态防治技术具有长效性、自适应性等优点,但需要大量土地和时间,而且处理高浓度污染物的效果较差。因此,处理人员在选择水防治技术时,需要考虑污染物的种类、性质、浓度、处理要求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选择最合适的防治方法。同时,也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不断提高污染防治技术的处理效果。

2.3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污染防治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污染治理中,如水体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在水体污染治理方面,物理防治技术被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化学防治技术被用于中和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生物防治技术被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物理防治技术被用于去除烟尘和颗粒物,化学防治技术被用于中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生物防治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被广泛用于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进而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3 水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方向

3.1 智能化和自动化

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仪器,实现对污染物的高精度、快速、自动监测,可以大大减少人工干预和操作误差,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可以及时发现和预测环境污染问题,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这种智能化的监测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生态环境监测的需求,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2 绿色环保

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应该强调使用环保、可持续的监测技术和设备,例如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利用再生能源的监测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这些环保监测设备不仅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消耗,还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技术人员应该积极开发和推广水污染治理技术,例如生物防治和生态防治技术等,以实现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3.3 互联网+

为了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通过使用互联网平台,可以加强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参与和监督,让更多的人关注环境问题,并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还可以提高环境治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3.4 跨界合作

为了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加强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交叉融合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物理、生物、地质等学科,可以共同研究和开发先进的监测技术和防治技术。这种跨学科的合作可以推动污染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从而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也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进步和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3.5 个性化和精细化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污染物的环境问题,需要开展个性化、精细化的监测和防治。针对特定行业或污染物的在线监测设备和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评估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情况,为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这种个性化的监测和防治可以大大提高环境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同时,也需要加强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共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4]。

3.6 综合化和系统化

监测技术可以与污染防治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综合、更加系统的环境治理体系。例如,将监测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现实(VR)等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环境数据的空间化和可视化,为环境决策和管理提供更全面、更直观的依据。这种综合应用可以更好地评估环境污染情况,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污染防治方案,提高环境治理的效果。

3.7 创新驱动

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是推动监测技术和防治技术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手段可以提高监测设备的灵敏度和精度,降低成本和能耗,从而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同时,科技创新还可以为环境治理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推动环境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总之,水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多方面的,需要研究者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形势和需求。同时,也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形成合力推动其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技术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手段。通过研究现有的监测技术和污染防治技术,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其优缺点,可以制定更加高效、实时、智能的水资源保护方案。未来应注重开发更加灵敏、精准、便捷的监测设备,同时加强污染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长期保护。

猜你喜欢
检测法监测技术环境监测
关键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T-SPOT.TB检测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在诊断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加工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基于改进检测法的STATCOM建模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