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海艳
(作者单位:西安同康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
在审计监督体系当中,经济责任审计属于关键一环,通过加强相关审计工作,可促使有关经济责任人全面承担责任,同时对其履责全过程加强监督评价,得出客观的评价结果。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使经济责任审计在工作方式、结果应用以及审计思维等方面都出现一定变化。为应对相关变化,相关审计部门需要探索多项策略,不断完善审计制度体系,在多项技术利用下搭建现代化审计系统,强化审计队伍建设,并更新审计管理思维等。
以往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中,所采取的方式主要是现场单项审计方式,即审计所需数据信息需要审计人员从有关部门获取,资料整理后,提取关键信息开展系统化分析,最终总结得出审计结果。但在大数据时代,审计队伍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可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采取非现场审计方式,并可在技术赋能下,立足整体视角全方位考量审计对象,保证样本抽样工作更加科学,还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多种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提取。审计队伍可在各种技术支持下更高效、便捷地收集被审计单位多种审计报告,包括财务审计报告、审计监察机关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和社会审计报告等,并对相关报告进行筛选和分析,更有针对性地检查相关报告内所指出的问题和具体整改情况[1]。与此同时,审计队伍还可全面收集被审计单位有关经营管理决策的各种会议纪要,在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之后,制成电子化档案、音频、视频以及图片等文件。在整理出相关数据信息之后,用其与所获取的结构化数据信息展开对比分析,包括产权证件、财务报表、合同规范、投资合同、财务账簿、产购销流程以及各种决策流程数据、业务流程数据等,经分散取证,保证最终所得出的审计结果具有更高的完整性、准确性。
被审计单位在对领导干部作出人事任免决策的过程中,可将经济责任审计结论当作重要的依据,所以审计结果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而以往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时常受到历史因素、成本因素等的影响,导致审计工作内容主要是离任审计。同时,在以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中,审计报告当中所提出的经济责任问题基本都是已经产生的,虽然报告中会同步提出解决建议,但常会因原负责人已离任,相关审计问题需要新负责人处理而被搁置,最终无法保证问题整改效果。
而在大数据时代,多种信息技术和现代化信息系统不断应用于经济责任审计中,并且问责制度也日渐完善,可从根本上解决相关问题,并在相关制度及技术支持下更全面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着重加强任中审计。在大数据技术作用及功能发挥下,审计人员可高效整合不同系统当中的审计所需数据信息,还能基于多个层面展开信息挖掘和分析等工作,以期在审计分析工作中得出更加精准与科学的结果,并满足审计服务对象的需求。另外,开展任中审计期间,可在发现异常问题后及时要求相关领导在任期做好问题整改工作,避免相关问题转化成历史遗留问题而增加处理难度。
除此之外,落实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还可利用相关审计结果,更及时、准确地预测审计风险,同步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在大数据审计技术应用过程中,可利用技术优势发现一些传统审计工作中很难精准发现的比较细小、具有规律性和一定共性的问题,方便审计人员更合理、便捷地得出更加准确、客观的审计结果,同时结合相关审计结果及时向被审计单位发送预警信息,要求其及时落实相应的控制对策。近年来,我国广泛推广全面审计,需要审计队伍用智能审计技术及系统充分发挥审计风险抵御及预防功能,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以往在经济责任审计期间,时常会受到成本有限、人员数量不足、工作环境不优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在审查期间只能采取抽样审计法,这种审计方法缺乏全面性,容易产生信息漏洞而不能在审计中发现一些潜在问题,并由此加大审计风险。但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等技术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系加深,审计期间所涉及的数据信息量持续攀升,要求审计人员通过技术手段全方位地进行数据收集工作,并对相关数据展开客观分析,这就要求审计人员积极建立技术思维,立足综合视角,灵活运用多项技术更全面地开展审计工作。
目前,企事业单位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期间,越来越关注推广应用用户画像技术,而此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促使审计人员积极建立总体审计思维,在综合考虑企事业单位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构建整体信息画像,并对审计中涉及的管理者建立基础信息画像,同时要结合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信息网络画像,还应根据审计需求针对客户信用管理信息和资产管理信息等建立相关画像,立足多个层面综合分析相关画像。要想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和用户画像技术深度融合,可在使具体场景、审计标签及画像等多个方面相互之间建立对应关系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影响权重的因子,经深入挖掘和筛选找出哪些标签具有较高的潜在风险[2]。在此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立足整体视角全面考虑审计预测风险或固有风险,以及企业运营已知风险或潜在风险等,通过综合分析相关单位在运营风险管控方面的能力,合理明确具体的风险控制水平,由此合理控制企业风险,使其不超过一定范围,最后利用逻辑推理技术判断相关风险,输出判断结果。
基于此,在大数据技术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入结合的过程中,既可以通过搭建数据挖掘和分析平台促使审计人员更便捷、高效、精准地进行信息获取及数据分析等工作,还要求审计人员及时转变工作思维,主要是要求其对审计相关信息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并更加关注信息安全。
第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大数据时代,为有效应对各种经济责任审计变化,国家需要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促使相关审计体系更加完善与合理。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国家立法部门要不断完善和优化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并针对审计人员从大数据系统内提取审计所需数据等工作,清晰地划定审计机关权限范围,同时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在法律层面明确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和相关决定等所处的地位;其次,在国家政策调整与实施过程中,审计署要紧跟相关政策要求,适时更新与优化审计准则,进一步规范审计流程,同时,各级审计机关要基于事实紧跟政策及法规指导,明确本单位在大数据技术利用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规范和流程,国家还要从法律层面确定审计机关所具备的处罚权,若有单位或人员拒不配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相关审计机关可根据有关处罚条例对其作出处罚决定;最后,需要按照一定周期对数据采集工作建立相关管理机制,保证所掌握的经济财务数据均为最新且有效的数据,并基于统一原则确定数据采集标准,科学确定采集流程,同时要求不同单位、不同项目所涉及的经济数据表也在格式、内容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从而为数据采集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及规范保障。
第二,要合理确定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用大数据技术的相关标准。具体要结合经济责任审计相关国家规范,同步考虑不同行业具体发展状况,由审计专家经综合调研和专业分析确定经济责任审计期间各项数据要求和具体标准,并在其指导下促使各单位统一化、规范化地设置数据库[3]。对于第三方审计评估单位,审计署要清晰确定其准入资格和具体的行业准则,并要确定基于大数据开展审计业务期间涉及的规范要求,保证审计操作及具体流程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
第三,针对审计数据合理设置安全责任制度。在大数据时代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工作质量高低会受到审计数据的直接影响,因此需要落实一系列措施确保数据是真实且可靠的。为实现此目标,要求审计机关围绕信息采集、管理、储存以及应用等环节,针对审计数据设置完善且有效的安全责任制,最大限度维护审计数据的真实性、安全性。比如,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二者在传输数据过程中应设置远程安全访问渠道,进一步加大数据安全保护力度。另外,为加强数据管理,要围绕审计数据库同步设置数据安全网,基于审计工作人员的具体权限,合理限制数据访问请求,在相关人员没有相应权限的情况下,严禁对数据进行删除、复制以及写入等。除此之外,要对经济责任审计数据系统制定多项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即便设有完备的安全机制,也要注意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同时要对相关系统进行科学的安全评价。系统保密技术和相关手段也要注意定期更换,以更有效地维护相关数据安全。
首先,要对审计数据加大管理力度。其一,要结合各行各业、各区域以及各项目需求,制定标准化的审计信息填写表格,并对被审计方的业务和财务等数据进行全面收集,设置基础数据库,以有效支持经济责任审计。同时,要根据不同的违规违纪问题采取科学的分类整理措施,比如可将相关问题划分为多发性问题、常规性问题等,并对相关问题的原因、造成的结果、产生的过程等展开系统化整理,针对违规违纪数据建立有关数据库。其二,要在大数据相关技术作用下,针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构建相关审计分析模型,结合具体的审计内容,立足多个视角和整个审计过程,构建立体数据分析模型,将相关数据库及具体模型与电子政务网相接,以更全面、高效地采集公文收发、流转、登记以及督办等操作信息[4]。
其次,要针对经济责任审计数据开发新的分析工具。因为在大数据时代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的审计数据既包括结构化数据,也包含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所以在基于大数据等技术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要不断开发新的文本分析工具,促进审计效率不断提升。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可通过大规模语料库有效训练文本分析工具,使相关工具在文本分析中具有更高的智能化水平。此外,要对音频、图片以及视频等资源加强分析,并开发更有效的分析工具。
为紧跟大数据时代发展步伐,满足新时期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审计机关需要不断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因为在大数据时代,审计人员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会涉及越来越多的审计信息,基于相关数据库处理有关审计信息时,需要具有较高的信息敏感性和理论逻辑性。对此,审计人员需要深化对智能审计的认识,充分掌握并灵活应用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以更高效、智能地处理相关审计数据,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促进审计效能提升,同步加大风险防控力度[5]。对此,审计机关需要定期做好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等工作,同时适时进行考核,保证相关人员不断积累更多专业知识,并持续提升其信息技术掌握及应用水平。总之,审计机关要积极培养既掌握专业审计知识又具有较高信息化素养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并优化配置人力资源,通过优化工作环境、提升薪资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高水平审计人才加入本单位的审计队伍,优化队伍结构。
以往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比较关注审计对象所开展的财务活动,并多会进行离任审计,在此期间更加关注收集与分析财务信息,而对非财务信息有所忽视。以往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主要采取定期报告模式,并且更多依赖于既往财务数据进行离任审计工作,这种模式下的审计结果存在一定滞后性。而随着大数据技术日渐成熟并不断应用,需要审计工作者及时更新审计思维,立足多个层面对审计数据展开更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利用多项技术手段集成财务信息,并应用相关系统,促使审计管理工作更具实时性和适应性,有效控制审计风险[6-7]。
在大数据时代不断发展过程中,经济责任审计相关工作方式、结果应用以及工作思维等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对此,相关单位需要积极创新与落实应对策略,如优化与更新经济责任审计理念与观念,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信息化审计平台,为审计工作提供便利和支持,还要打造专业化、复合型审计团队,促进审计报告质量提升,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