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婷婷
(作者单位:临沂市河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财政体系的不断完善,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着一系列改革要求。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政府会计制度,提高政府财务管理水平,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财政体系完善。目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改革效果[1]。为此,本文将深入探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绩效及保障措施,以确保改革成功实施。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我国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背景包括财政管理的要求、公共财政体系的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等多个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传统政府会计制度的局限性逐步突显出来,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政府管理和公共财政体系发展的要求。具体来看,传统政府会计制度存在以下局限性。
第一,财务报告制度不够完善。传统政府会计制度下的财务报告制度通常只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缺乏对政府财务状况的全面披露。此外,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也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导致信息可比性和可靠性不足。
第二,会计核算基础存在局限性。传统政府会计制度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这使得政府无法全面反映其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果。尽管权责发生制已被引入政府会计中,但其在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某些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不够准确等。
第三,对成本管理和绩效评估不够重视。传统政府会计制度下,成本管理和绩效评估往往不受重视,这使得政府部门无法准确核算行政运行成本,也无法对部门绩效进行量化评价,不仅影响了政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使得公共资源的分配不够合理和有效。
第四,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存在缺陷。传统政府会计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存在缺陷,如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等。这使得政府部门容易遭受财务风险和运营风险,影响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第五,公共监督和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传统政府会计制度下,公共监督和信息披露机制不够完善。政府部门通常只向内部人员提供财务信息,而公众很难获得相关信息。这不仅影响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和监督,还降低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1.建立新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建立了新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核算基础。对于财政收支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对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这种双轨制的核算基础能够更好地满足政府财务报告的需求。
2.统一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统一了政府财务报告制度,规定了政府财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现金流量表等,能够全面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果[2]。同时,财务报表还加强了对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披露,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3.强化预算管理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强化了预算管理,要求政府部门严格遵守预算规定,控制预算执行偏差。同时,改革还引入了绩效预算的概念,将预算编制与部门绩效挂钩,提高了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推进政府成本管理和绩效评估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引入了成本管理的概念和方法,要求政府部门对行政运行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为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估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改革还建立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政府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量化评价,为政府部门改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5.加强公共监督和信息披露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加强了公共监督和信息披露。政府部门需要向社会公开年度财务报表和相关的财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同时,政府部门还需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防范财务风险。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提高政府财务管理水平、推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的重要内容。改革的绩效是评估改革效果的重要方面,以下主要从财务报告质量、成本控制、绩效评估、决策支持、公共责任等方面探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绩效。
1.提高了信息透明度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通过建立规范的财务报表体系,要求政府部门公开披露其财务信息,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现金流量表等。这一举措提高了政府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使得公众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政府部门的财务状况,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2.增强了可比性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核算基础,使得政府部门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果。同时,改革还统一了政府部门的财务报表格式和内容,增强了不同部门之间的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为政府财务管理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3.优化了资产负债结构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通过规范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核算、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等措施,优化了政府的资产负债结构。这有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管理其资产和负债,防范财务风险,提高政府财务的可持续性。
1.增强了成本控制意识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通过引入权责发生制和绩效预算等措施,强化了政府部门的成本控制意识。政府部门在编制预算和进行财务管理时,需要更加注重成本效益分析,权衡投入与产出,以实现更为有效的成本控制[3]。这种成本控制意识的增强有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管理和优化公共资源的分配。
2.规范了成本控制流程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成本控制的流程进行了规范和优化。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明确成本核算的范围、方法和程序,确保成本合理分类和正确核算。同时,改革还引入了现代化的成本管理工具和方法,如作业成本法、全面预算管理等,提高了成本控制的科学性和精细化程度。
3.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通过引入绩效预算和绩效评估等措施,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政府部门在编制预算时,需要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编制更为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同时,改革还建立了完善的问责机制,对资金使用不当的行为进行追责和处理,从而提高了政府部门对资金使用的责任感和效益意识。
1.加强了预决算管理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加强了预决算管理。政府部门需要按照规范的要求编制预算,并严格执行预算方案。同时,改革还加强了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确保预算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这种预决算管理的加强有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2.优化了绩效管理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引入了绩效管理的概念和方法,优化了绩效管理体系。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各项政策、项目和活动的绩效进行全面评估。同时,改革还加强了对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将绩效评估结果与预算安排、奖励惩处等挂钩,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绩效。
1.提供准确、全面的财务信息
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通过建立及时、透明的财务报告制度,政府机构可以向决策者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绩效评估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数据支持[4]。这有助于决策者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强化了财务分析和评估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引入了绩效预算和绩效评估的概念和方法,要求政府部门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包括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资产负债状况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这些分析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3.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通过规范会计核算、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措施,提高了政府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使得政府决策更加科学、透明和公正。
1.提高了财政透明度
通过建立规范的财务报表体系和信息披露机制,政府机构能够更好地对公众负责,有助于加强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和监督,提高政府工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2.强化了政府的公共责任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通过强化公共责任的履行,提高了政府部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政府部门需要按照规定履行公共责任,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同时,改革还加强了对政府部门公共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确保政府部门能够更好地履行公共责任,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3.优化了资源配置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政府部门需要按照规范的要求编制预算,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算安排,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优先保障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投入,从而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这有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公共资源效益最大化。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需要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以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实施计划应包括改革的目标、步骤、时间表和责任人等内容,以便政府各部门协调行动和落实责任。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需要有一支具备新会计制度知识和技能的会计队伍来支撑。因此,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必须对会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新制度,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培训内容包括新制度的理论体系、操作指南、实务案例等,培训方式可以采取集中授课、网络教学、研讨会等多种形式。
在推行新会计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评估。因此,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以确保改革的落实和效果的达成。监督机制应包括政府部门内部的自我监督、审计部门的外部监督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等内容,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5]。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审计,以评估改革的进展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评估工作主要是对新会计制度实施前后的财务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对新会计制度的成效进行评估和总结,为今后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审计工作则包括对财务报表、预算执行情况、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内容进行审核和分析,以便政府部门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管理水平。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以促进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信息的共享。沟通和协调应包括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问题协商、决策讨论等内容,以便政府部门协同推进改革。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需要建立投诉和反馈机制,以收集社会公众对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投诉和反馈机制应包括投诉渠道、反馈时间、处理方式等内容,以便政府部门及时了解社会公众的需求和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需要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参与,因此需要对新会计制度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普及。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新会计制度的重要性和优势,提高公众对新会计制度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同时还要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和协调,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疑虑,为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6]。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需要强化技术支持和系统更新,以提高政府部门在信息化时代的财务管理能力。技术支持和系统更新应包括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建立数据管理系统、优化业务流程等内容,以便政府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传统政府会计制度存在诸多局限性,因此,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刻不容缓。目前,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在财务报告质量、成本控制、绩效评估、决策支持、公共责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改进。为了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和效果达成,政府部门需要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加强培训和教育,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定期进行评估和审计,加强沟通和协调,建立投诉和反馈机制,加强宣传与普及以及强化技术支持和系统更新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预期目标,提高政府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