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敏思
呼麦是草原文化中人们较为熟悉的传统艺术形式,早在2006年,蒙古族这一独具特色的多声部音乐形式——呼麦就已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呼麦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所创造的独特嗓音艺术。因为游牧民族迁徙活动较为频繁,流布范围较广,除了流布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草原以及中国新疆阿勒泰山区一带,在蒙古国北部萨彦岭山区以及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也都有呼麦流传的身影,所以呼麦是一种横跨多国家、多地区、多民族的嗓音艺术。呼麦是由演唱者运用特殊的发声技巧,一个人同时唱出两个或三个声音。低音部为浑厚的持续低音,长音上面调节、集中和强化泛音,唱出清亮透明的高声部旋律,构成极为罕见的多声部音乐形式。
一、“长生天”的恩赐——呼麦的产生
呼麦的产生、发展和成熟与原始萨满教有着密切关系。萨满教曾长期盛行于中国北方各民族,它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在萨满教的崇拜观念中主要有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这三种基本形式。在众多关于呼麦的起源说中流传着一种说法,即呼麦是蒙古人对鄂毕河水经过阿勒泰山区峡谷时冲击岩石所发出的巨大回声的模拟。这种说法也体现了上文所提到的萨满教的自然崇拜色彩。但是有学者对于这一传说持质疑的态度,认为呼麦产生于模拟峡谷回声的说法是可信的,但是产生的地点有些偏差。根据部落迁徙的历史考证,当时的蒙古族部落应该生活在西伯利亚一带,并且长期在海岸边以捕鱼狩猎为生,后来部落渐渐西迁至新疆阿勒泰地区,因此峡谷说从时间和地点上显然是对不上的。俄罗斯南千群岛地区是由于海底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从而形成的岛屿,具有独特的“条石”地貌。这些巨大的“条石”形状、大小、长度不一,宛如巨大的天然“樂器”悬挂在海岸的悬崖峭壁上,那些随着海风席卷而来的海浪便在此刻化身为灵活的“乐手”敲击着“条石乐器”,从而演奏出奇妙丰富的“多声部音乐”。这一源自大自然的巨大力量,可使乐声绵延几十甚至数百公里,所以也就能够被出海捕鱼的蒙古部落先民听到并将它视为来自“长生天”恩赐的“乐声”,对之顶礼膜拜并尝试着用嗓音进行模拟,慢慢地也就形成了今天的呼麦。通过对蒙古族信仰的了解,笔者发现有趣的是,长短不一的条石因为海浪的拍打回声形成的多声部的呼麦特征也恰好体现了萨满教文化的特殊世界观。萨满教热烈崇拜自然,崇拜观念中二元对立的“天——地”“日——月”“山——河”,它们体现了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少任意一方都无法构成完整、和谐的大自然。所以萨满巫师演唱呼麦应该是想要用人的嗓音来模拟自然界自身的存在,试图表现“天——地”的广阔空间以及强调天地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呼麦是以短调音乐为主,大多数曲目有标题而无歌词。呼麦一般由成年男性演唱,内容主要是咏唱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和模仿野生动物的可爱形象、赞美骏马和草原。
二、“浩林·潮尔”与“呼麦”的区别
在过往的学习中,对于“潮尔”与“呼麦”这两个概念甚是模糊,因此要解释清楚就不得不提到中亚地区的“双声音乐文化区域”。“双声音乐区”是一个跨民族、跨区域的声音景观,广泛分布于亚洲腹地,主要包括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蒙古族聚居地、蒙古国,以及俄罗斯境内几个中亚共和国等国家与地区,有着多重体裁及表现形式。但在其不同的名称、体裁等特征下,有一个核心即由持续的低音声部加旋律声部而形成的“双重声音结构”。其具体包含“潮尔”“潮林道”“浩林·潮尔”“冒顿·潮尔”“呼麦”这几种音乐类型。其中“浩林·潮尔”与“呼麦”的双声结构形态都是独唱,在一个持续低音之上唱出泛音旋律。但不同的是“浩林·潮尔”主要流行于新疆阿勒泰地区,而“呼麦”主要流行于蒙古国、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等多个中亚民族与地区。所以“浩林·潮尔”与“呼麦”从双声结构形态来看别无二致,只不过流行地区有所不同,就像“花儿”与“少年”因其流行地区不同,从而名称有所不同。还有因为对这一双声结构形态看待的角度不同,从而导致名称命名上的差异。比如“呼麦”更倾向于以发声的生理部位——人的喉结来命名“喉音”艺术,而以“浩林·潮尔”名称命名则更强调喉音的双音效果,以凸显其艺术特征。
三、呼麦艺术的代表
(一)恒哈图乐队
在之前的呼麦主要分布地区的介绍中除了蒙古国、中国的内蒙古地区和新疆阿勒泰地区还提到了图瓦共和国。虽然我们可能对这个国家很陌生,但对于呼麦艺术的传承发展却是怎么也绕不开它。图瓦共和国全称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以前附属于苏联,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独立后图瓦留在了俄罗斯联邦内,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虽然对外图瓦是以一个国家的形象,但是它却没有独立的国家主权,其领导人是由俄罗斯总统任命的。图瓦共和国面积很小,整个国家面积只有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数量30多万。主要民族是图瓦族。图瓦族在生活习俗上与蒙古族十分相似,在我国的新疆阿勒泰地区也有图瓦人生活,所以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跨国界的民族。图瓦共和国地处西伯利亚,四周被山岭环抱,地貌多是森林和草原,是很内陆的国家,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自然环境才孕育、滋养了呼麦。说到图瓦呼麦,不得不提到“恒哈图乐队”,恒哈图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日出日落之际,阳光穿过云层或森林树木时被分割的光束”。这支乐队成立于1993年,经历多次人员变动之后,乐队以四人组合形式为主。他们是图瓦音乐文化最早走向世界的代表,他们以图瓦的音乐文化为根将图瓦呼麦带向全世界。乐队在美国人类学家泰德的推动下,首次赴美就惊艳了各界,在西方乐界掀起了“呼麦风”,至今其活动轨迹早已遍布世界多个国家和城市,更是与许多世界乐坛重量级的人物有过密切合作,如印度音乐大师香卡、世界音乐及电影配乐大师瑞·库德等。恒哈图乐队的音乐不仅继承传播了图瓦民族的传统音乐,他们还在他们的音乐中积极融入当代的城市化发展和信息化潮流,积极吸收西方音乐中的现代音乐元素。乐队中使用的乐器大部分是与宗教信仰有关的图瓦民间传统乐器,如依格勒、楚兀儿、图瓦三弦等,还有能模仿动物声音的乐器,如马蹄打击乐、牤牛皮袋、鹿哨等。虽然内蒙古、蒙古国、图瓦共和国都有人在唱呼麦,但通过对比还是能感受到他们的音乐是不相同的。蒙古族的音乐还是更多偏向五声音阶,类似于汉族音乐;图瓦国的音乐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了半音,在听觉上更有滑音的感觉。这样的音乐风格更加近似于俄罗斯民族音乐的感觉,这跟图瓦在地理位置更靠近俄罗斯有莫大的关系。
(二)“图瓦呼麦女王”珊蔻·娜赤娅克
在图瓦提到呼麦还有一位鼎鼎有名的女性呼麦演唱家,可以称得上是“图瓦呼麦女王”——珊蔻·娜赤娅克。珊蔻是奥地利籍图瓦族人,自小就学习歌唱,长大后前往莫斯科学习声乐,除了学习图瓦传统的呼麦唱法,也包括喇嘛与萨满巫教的传统声乐技巧。图瓦有“女人不得呼麦”的传统,珊蔻打破了这一传统禁忌因此曾一度被圖瓦限制入境,甚至遭受攻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珊蔻·娜赤娅克开始向欧洲发展。她的音乐风格十分广泛和多变,涉及前卫爵士、电子乐、新古典、先锋、实验音乐和图瓦的传统音乐等。她音域宽广,拥有高超的人声技巧和独特的嗓音,尤其在呼麦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珊蔻在艺术上不断地挑战极限和边缘,最出圈的代表作《Lost Rivers》,全曲没有旋律、没有歌词,从头到尾都是破碎的人声哀嚎,挑战人类声音的极限。她的音乐即兴且自由,其前卫实验并带有游牧民族特色的音乐风格深受国外小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被称为“当今世界最令人惊叹的超级女伶”。
(三)杭盖乐队
这几年国内一档综艺节目《中国好歌曲》的播出,让“杭盖”这支乐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节目中他们用更现代化音乐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呼麦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杭盖乐队是一个融合了世界音乐与摇滚音乐的跨界团体,由7名成员组成,2004年正式成立。乐队表演的作品无一例外都选取了独具民族色彩的旋律作为“底色”,在编曲、配器等方面与现代音乐审美相结合。在他们的作品中,民族传统与现代创新相得益彰,毫无违和之感。杭盖乐队的思想十分开放,在乐队伴奏上除了使用传统乐器马头琴,还融合了电吉他、班卓琴等,并尝试现场与西洋乐队进行合作。演唱部分主唱运用了摇滚重金属的唱法结合传统的呼麦,音乐风格多变,既可以静谧祥和给人内心带来安宁与抚慰,又可以狂野奔放令人激情澎湃。杭盖乐队怀着对自然和生命的信仰,追求大于听觉美感的音乐内涵,将蒙古民族历史与传统文化融入现代音乐创作和表演。以富有感染力的音乐现场和独特的雄性魅力征服了各个年龄层的音乐爱好者。
四、结语
无论是恒哈图乐队还是杭盖乐队或是“呼麦女王”珊蔻·娜赤娅克,他们的音乐态度都是开放的、包容的,他们并不局限于自己的民族与国家,他们的音乐中没有所谓的“民族主义”,他们反而愿意将自己放到世界的角度,将民族传统音乐带向世界,让世界认识、欣赏自己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瑰宝”,走出去,与时俱进的同时,兼容吸收一些优秀的外来文化并将之与自己民族的传统音乐进行融合,反向向自己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输送新鲜血液,保持活力。我们经常将保护、发掘传统音乐放在嘴边,但传统音乐并不是“原汁原味”、“一成不变”、土到掉渣的音乐,真正的传统音乐从来都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只有不断继承、发展、创新、融合,传统音乐才永不会湮灭在历史的潮流中。
(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史》,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20年版。
[2]乌兰杰:《关于蒙古族呼麦——起源、分布与传播的几点感悟》,《中国音乐》,2019年第4期。
[3]《恒哈图乐队中国巡演启动用呼麦讲述故事》,《音乐时空》,2014年第21期。
[4]陈思尧:《都市“游牧”——图瓦当代音乐组合“恒哈图”乐队研究》,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20年。
[5]徐欣:《内蒙古地区“潮尔”的声音民族志》,上海音乐学院博士论文,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