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国画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2024-06-10 03:53韩卓娜
大观 2024年3期
关键词:跨学科融合国画教学文化传承

韩卓娜

摘 要: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在高等教育中有效传承和发展国画艺术,成为教育界和艺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当前,随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国画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通过对国画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关系、高校国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创新教学策略,并在实践中探讨如何有效实施这些策略,为国画教学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国画教学;文化传承;教学创新;高等教育;跨学科融合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在人类文化中创造的独特艺术形式,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文化符号[1]。与西方绘画相比,国画有一套与西洋画不同的知觉、思维、结构、样式、材料、技法体系,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精神状态、审美趣味和表现方式[2]。美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载体,肩负着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使命[3]。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困难影响了中国画教学的品质,其中教师国画专业能力、国画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是其中最大的问题[4]。从教学现状来看,国画教学在我国高校教育中不论是作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还存在一些问题[5]。需要在文化传承视域下进行不断改革与创新,不断创新高校国画教学方式,从而把我国的民族文化融入国画教学,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一、国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概述

(一)国画的历史与发展

国画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在陶器和石壁上绘制图案。随着历史的发展,国画逐渐从简单的图案演变成了一种复杂且富有深度的艺术形式。到了唐宋时期,国画到达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画家们开始注重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再现,同时融入了诗意和哲思,使国画成为一种蕴含深厚文化意蕴的艺术。明清时期,国画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多种流派和风格,如工笔重彩和写意花鸟等。国画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描绘,更是表达画家情感和思想的载体。到了现代,国画在传统技法和主题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与国际艺术接轨,不断推陈出新,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国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作为一种悠久的艺术形式,国画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而且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审美理念的重要体现。国画的每一笔、每一画都透露着中国哲学的深邃,如道家的自然主义、儒家的中庸之道以及禅宗的空灵境界。这些哲学思想不断滋養着国画的发展,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在国画的世界里,画家通过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与感悟。国画更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内容向年轻一代传播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使之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桥梁。国画的意境深远、风格多样,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和深厚底蕴,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三)国画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国画与中国的文化传承密切相关,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国画的每一笔、每一画都融入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无论是山水画中的风景描绘,还是花鸟画中的自然美感,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哲学思想。国画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历史文化的演变紧密相连,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文化理念和艺术风格。同时,国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中发展着。它不仅保存了许多传统的绘画技法和题材,还吸收了现代艺术的元素,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播和弘扬。国画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传播国画艺术,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进而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因此,国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古今的文化桥梁。

二、当前高校国画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当前的教学模式过于侧重于传统国画的技法训练和经典作品的模仿学习,缺乏对国画深层文化意义和审美理念的探讨。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有助于基础技能的培养,但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课程内容往往与现代艺术发展脱节,忽视了将国画与当代艺术、跨文化视野相结合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讲授和示范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互动性和实验性的教学形式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国画艺术的深入理解和个性化表达。缺乏创新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也导致课堂氛围相对单一,难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由于这些局限性,国画教学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其在文化传承和艺术教育中的潜在价值,也难以吸引学生的持久兴趣和参与。

(二)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的不足

许多高校的国画教师队伍规模较小,且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参差不齐。虽然有些教师可能在国画领域有深厚的技艺,但他们可能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训练,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和创新性的学习需求。国画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其教学资源相对于其他更为流行的艺术形式,如西方绘画和数字艺术,往往显得更为匮乏。教学材料、设施以及创作空间的不足限制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高校内部对于国画教育的投资和重视程度不足,也导致了国画教学资源的滞后。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国画教学资源的数字化转型缓慢,缺乏足够的在线教学平台和数字化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画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三)学生参与度与创新能力的缺失

由于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的局限性,学生往往在国画学习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参与感和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技法的模仿和传统规范的遵循,这种方式虽然对基础技艺的培养有一定帮助,但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艺术表达方面效果有限。学生在国画创作中往往缺乏个人风格和新颖思想的展现,这与国画教学过于保守、缺乏创新刺激的环境不无关系。当前的教学评价体系往往偏重技能和传统表现方式的评价,而忽视了创造力和个性化表达的重要性。这种评价体系的局限性进一步削弱了学生探索新技法和表达新观念的动力。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和支持机制,学生在国画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这也影响了国画教育在高校中的长远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当前的教学评价体系往往过分强调技巧和传统表达方式,而忽视了创造力、创新思维和个性化表达的重要性。这种偏向于技术熟练度和传统规范的评价标准,不仅限制了学生探索和尝试新方法的空间,还抑制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探索精神。此外,评价体系往往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和长期艺术发展的考量,过于注重短期成果,忽视了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文化理解和持续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缺乏多元化和全面性的评价机制导致教学内容和方法难以得到有效的反馈和调整,进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潜能的发挥。为了更好地促进国画教育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迫切需要对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引入更加全面、多元和灵活的评价标准,以更好地适应国画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国画教学的创新策略与实践

(一)整合传统与现代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新国画课程体系

针对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局限性,高校国画教学的创新策略应聚焦于整合传统与现代,推动内容与方法的革新。首要任务是更新国画课程体系,将传统国画的技法训练与现代艺术教育相结合,引入跨文化艺术理论,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传统技艺的同时,了解国画在全球艺术语境中的位置和价值。教学内容不仅要涵盖国画的基础技巧,还要包括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思想、国画的历史演变,以及国画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应用。通过这种多维度的课程设置,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对国画艺术的深层次兴趣和理解。在教学方法上,应当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更加互动和更具参与性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运用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索和实践,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高校还应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数字媒体、虚拟现实等,创新国画教学的表现形式和交流方式。利用这些技术可以使国画作品的展示和解读更加生动直观,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途径。

(二)加强师资力量,丰富教学资源

高校应积极引进和培养具有深厚国画功底和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师。这不仅包括传统的国画艺术家,还包括那些能够将国画与当代艺术、国际视野相结合的年轻教师。这样的教师队伍能够从不同角度传授国画,更好地融合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教学内容。高校还应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如组织教师参加国画相关的研修班、国际交流和艺术创作活动,以提升他們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在教学资源方面,高校需投入更多资源来丰富国画的教学设施和材料。这包括建立专门的国画工作室、购置高质量的绘画材料和设备,以及利用数字技术建立国画作品的数据库和在线教学平台。这些设施和资源不仅能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让国画教育超越地理限制。高校还应与博物馆、艺术画廊、文化机构等外部资源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三)提升学生参与度与培养创新能力

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创设一个更加开放和鼓励探索的学习环境。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性表达,鼓励他们对国画传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创新性的尝试。在课程设计中加入更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比如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艺术理论、跨文化艺术比较等。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国画,发掘国画在现代社会中的新意义和应用。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批判性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高校还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这种双向沟通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步空间,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声音被听见和重视,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此外,高校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数字媒体等,为学生提供更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这些技术手段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学习资源,还能提供更多互动和合作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需要建立一个更为全面和多元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应该不仅关注技巧和传统表现的评价,还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个性化表达。为此,可以设计多种评价方式,如同行评审、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公众评价等,以确保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评估。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能更好地反映学生在国画学习过程中的全面进步和创新成果。评价标准应具有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进程。评价应从过程导向转变为结果导向,不仅评价学生的最终作品,还要评价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评价方式能够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尝试,而不是单纯追求技术上的完美。同时,教学评价还应与国画教育的长远目标相结合,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

四、结语

通过整合传统与现代教学理念,打破国画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局限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和丰富教学资源,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提供更优质的国画教育环境。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便于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他们在国画学习过程中追求创新和个性化表达。未来,国画教学应继续探索更多创新路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社会需求,进一步推动国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大琳.高校国画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构成[J].美术教育研究,2022(16):142-144.

[2]颜瑜.国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运用[J].陕西教育(高教),2022(5):92-94.

[3]胡玉春.重视国画教学,传承中华文化[J].基础教育课程,2018(18):59-61.

[4]乔一秀.落实国画教学 传播民族文化[J].中国报业,2018(2):100-101.

[5]肖尧.中国画教学提升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18):90.

作者单位: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猜你喜欢
跨学科融合国画教学文化传承
跨学科融合的探究与实施
深化人文综合体验课程改革的思考
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及对策建议
试谈提高高校国画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基于国画教学中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小写意花鸟画在国画教学中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