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悦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是传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其不仅承载了说话人的情感,而且能够直接体现说话人的思想动态。在影视剧中,可以通过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体现出人物的情感状况、思想动态、性格特征等。听者可以通过不同人物的语言,揣摩出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从而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更直观地感受人物的魅力。
民族特色语言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维吾尔语正是其中之一。在维吾尔语影视剧中,使用维吾尔语能更好地表现出各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真实。
张春柏指出影视作品与文學作品的不同,首先,影视作品是一门画面艺术;其次,影视作品是一门有声艺术,决定了影视剧的以下两个基本特点:语言的即时性、影视语言的大众性。由于语言使用中所包含的内容众多,因此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也更加丰富。
一、影视剧中的熟语
随着影视业的蓬勃发展,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涌现。这些影视作品在流传中重要的一环是运用普遍且富有表现力的熟语来表达意义。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具,承载着十分丰富的文化信息与内涵,因此对多语言间影视作品的翻译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就影视作品翻译而言,其不仅是对语言文字进行翻译,更是对文化信息起到很好的推广与传播作用。
熟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结构,其主要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具有寓意深刻的特点,表现为富含哲理的短语、短句。在汉语和维吾尔语中,均存有其各自内涵丰富的熟语。本文以影视剧《阿娜尔罕》汉语配音版作为研究对象以及部分语料来源。通过浅析影视作品《阿娜尔罕》中的影视语言,进行分析探讨。
(一)汉语熟语探析
在《辞海》中,熟语被定义为:“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定型、固定,具有固定的词形和词义并以其为核心构成体系而形成的词语。其包括词语和语法规范体系内的词汇。”熟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是常用的定型化的固定短语,具有来源广泛、运用普遍、含义丰富、语言凝练、富有哲理等特点,主要由成语、谚语、歇后语组成。
1.由成语构成的熟语
汉语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的固定短语,具有意义整体性、结构凝固性的特点,语体风格较为庄重。汉语成语结构精练,书面语色彩较为浓厚,多由四字组成。《中国成语大词典》中,对成语的收录总数为17934个,其中由四个字构成的成语有17146个,约占总数的95.6%。且通过对影视剧《阿娜尔罕》语料分析发现,在影视作品中四字成语较为丰富,如“苦口婆心”“深不可测”“犹豫不决”“后来居上”“吹毛求疵”等。同样存有少数非四字成语,如“无巧不成书”“迅雷不及掩耳”等。这类成语在影视作品中运用较少。汉语成语具有结构凝固性,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或抽换增减其中的部分,因而影视剧中的成语在运用时要注意不得随意变换和增减其中的成分,如:“落花流水”不能变更为“流水落花”;“任重道远”不能变更为“任重路远”等。不仅如此,影视剧中的成语的运用更应注意弄清成语的实际意义,对于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如“摧枯拉朽”“卧薪尝胆”“捕风捉影”“三思而行”等,就要知道整个故事情节,有助于更加深入准确地理解其中的含义,提升作品的品位。
2.由谚语构成的熟语
汉语谚语则是人们口中通俗精练、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揭示客观真理。汉语谚语中强调节拍和押韵,张红雨指出:“汉语谚语调配好语流节拍能使谚语语句富于节奏感和均衡美”。汉语谚语中,主要采用尾韵的押韵方式,如“墙上一棵草(cao),风吹两边倒(dao)”,“不贪财(cai),祸不来(lai)”等。如影视剧《阿娜尔罕》中出现的哲理类谚语:“水能载舟(zhou),亦能覆舟(zhou)”。在影视剧中准确运用熟语,不仅可以提高影视作品及其话语的美感,也能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表现力。汉语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的短语,大都以三字格为主的动宾短语,含义简明,通俗有趣,如:“耍花招”“走过场”“拉后腿”“打棍子”等。
3.由歇后语构成的熟语
汉语歇后语幽默风趣,近似俏皮话,前一部分是比喻,后一部分是真意,如“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等。影视剧中通过对熟语的正确合理运用,能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凸显作品的独特风格,增强其观赏价值,塑造人物形象。
(二)维吾尔语熟语探析
对于维吾尔语熟语的界定,王瑞虹将维吾尔语熟语的概念分为广义及狭义:“维吾尔熟语从广义上是指在语言学中研究维吾尔熟语的含义、结构、种类及在语言中的运用、发展等问题的学科,狭义上是指维吾尔人民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结构固定、意义凝固、具有整体性的定型且生动形象的词汇单位。”并将维吾尔语熟语主要分为idiom(成语)和谚语两类。维吾尔语熟语含义固定,具有整体性,语言精练,含义深远,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因此对维吾尔语影视作品中的熟语进行分析更能感受到其中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维吾尔语成语是维吾尔语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单位,多为口语化,通俗而富有意义。其一般有固定的形式和组成部分,从结构上看,维吾尔语成语相当于词组,并且根据所构成的词可以分为两词成语和多词成语。由两个实词构成的成语是两词成语。维吾尔语成语的使用是通过修辞法的手段表达概念,使维吾尔语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提升语言的表达效果,并对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形象有着较好的塑造作用。维吾尔语谚语是维吾尔族人民在生活经历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劝、教育意义的句子,多能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具有高度概括性,有自身固定的结构形式、声韵格律,多以句子形式出现。张红雨在《汉维谚语对比》中指出:“维吾尔谚语用韵形式从韵的位置看,主要有头韵、腰韵和尾韵。”腰韵则是中间部分与中间部分的押韵。如维吾尔语原声电视剧《阿娜尔罕》中的具有声韵格律的谚语: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增强语气,表达出面对困难的决心,将深刻的道理蕴含在谚语中。该谚语也可以理解为汉语谚语中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还有很多哲理类谚语:方法总比困难多,今日事、今日毕,失败是成功之母等。维吾尔语谚语大都是可以表达一个完整意义的句子,既能起到一个词组的作用,也能作为独立的句子使用。
维吾尔语熟语语言精练、含义丰富,在影视剧中的运用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发明并不断完善的文明成果,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使大众了解少数民族人民的习俗、文化特点。
(三)熟语塑造人物形象
汉语熟语和维吾尔语熟语都具有丰富的意义,含义深远,都是各族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词汇宝库重要的成分。在结构上,维吾尔语成语和汉语成语都具有凝固性,不得随意更改成分的位置。有些成语以及谚语也可以用相同的表达来体现相同的含义。而在音节上这两类语言又有着细微差别。汉语成语在音节数目上以四音节为主,如:“车水马龙”“落井下石”“尔虞我诈”等,维吾尔语却没有固定的音节限定,并且维吾尔语在形式结构上具有多变性。汉语谚语與维吾尔语谚语都具有声韵格律,总结出了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经验。但是在押韵部分上汉语谚语只有尾韵,如:“火要空心,人要真心”“夏至不栽,东倒西歪”等,而维吾尔语却有着头韵、腰韵、尾韵和综合韵等。熟语的使用在影视作品的制作和传播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使观众感受到不同的文化特色,还能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开阔观众视野,增强各民族之间的语言、生活方式等的了解,并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饱满,使语言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充实。
二、影视剧中熟语塑造人物形象
语言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语言作为传情达意的重要工具,不仅是人的情感载体,更是跨文化的交流,也是人物思想的直接体现。语言不仅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更能展现出人物的思想境界。不仅如此,少数民族语言更是多民族国家和多语言国家的宝贵财富,加之影视语言明白易晓并且极具语言风格,使少数民族语言在影视作品中有着重要地位。尤其是熟语,作为人们使用语言过程中独特的表达方式,堪称语言的精华部分。而翻译作为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桥梁,将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使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在影视作品中的语言使用方面,张春柏教授指出,影视作品首先是一门画面艺术,其次是一门有声艺术,具有语言的即时性和语言的大众性等特点。关于影视翻译,为了使译入语观众更好地抓住影视剧传达的信息,最大限度地使译入语观众了解到其他不同语言所传递出的语言文化特色,因此翻译不仅是语言的,更是文化的。翻译作为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探析影视剧中的汉维熟语翻译及其译法,不仅有助于汉、维两个民族的熟语文化的理解,也能通过部分熟语揣摩出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塑造人物形象,感受人物魅力。
(一)通过褒贬语义塑造人物形象
褒贬语义的表达形式一般有以下三种:①具有明显表达爱憎、好恶以及各种感情或者情绪的褒贬分明的词语。②部分词语一般同时具有褒义与贬义两种语义,并借助特定的语境来表达或扬或抑的感情趋向。③中性词语本身不具备鲜明的感情色彩,褒贬意义主要来源于言语活动中所展现的各种异化现象制约产生的结果。以上三种形式都可看作词语层次上的语义类型。因此,在影视剧中常运用熟语的褒贬语义来明确人物态度以及塑造人物内心状态和情感态度。
文章就这几类语义结合影视翻译原则出发,通过浅析影视作品《阿娜尔罕》中的汉维熟语,探讨影视作品中的褒贬类熟语的作用。
1.贬义熟语
贬义熟语是指在表意时,带有贬斥、否定、憎恶、轻蔑情感的熟语。下文对影视剧《阿娜尔罕》中的例句进行分析,研究贬义词展现出的人物情感和形象。
熟语不仅可以增强语言之间的融合、丰富译文语言的作用,也可以使译入语观众更容易理解影视作品中人物所传达出的内容以及人物形象、把握情境的变化状况、了解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如:
例1.
我们一定要让阿娜尔罕走投无路,到那时,她会求着咱们送她去巴城的。
画线部分成语在维吾尔语中原意为“陷入不得已的状况”“无路可走”,译者将其译为具有相同意义的汉语成语“走投无路”,不仅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源语的意义,让译文达到最自然对等的表达,也使译入语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了解剧情走向,塑造出一个诡计多端的人物形象。
例2.
你们去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穷鬼给我吊起来。
画线部分熟语原意为“不知天高地厚”,此类熟语在汉语和维吾尔语中有着相同的表达和含义,因此译者将该熟语原汁原味翻译出来,保留了源语的意义及形象,加之人物将贫民称为“穷鬼”,译者将其译为“穷棒子”,使观众更能感受到剧中说话者对他人的蔑视以及鄙夷的情感状态。
例3.
不过这个阿娜尔罕确实是歌舞和音乐方面的天才,把她交给吾乌斯曼副司令,就算不杀她,也等于是暴殄天物。
画线部分原意为“即使再高贵的宝石也会被毁掉”,译者将其译为“暴殄天物”,使译入语观众更易于理解其中的含义以及剧中人物所传达的感情意义。
可以直译的贬义熟语其意义一般由构成熟语的各个词的意义直接合成,即知晓构成熟语的各个词的意义,就可以了解整个熟语的意义,此类熟语在影视剧中的翻译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既可以体现源语特色、再现原文信息,也可以使译入语观众获得较好的观影体验,直观地了解人物的语言特色,加深译入语观众对原著的理解。
2.褒义熟语
褒义熟语是指带有赞许、肯定感情的词语,能真实地展现人物情感和形象。下文对维吾尔语影视剧《阿娜尔罕》中的例句进行分析,探讨通过褒义熟语展现出的人物情感和形象,达到传情达意的作用。
例1.
就是你一直忘不掉的能歌善舞的阿娜尔罕。
画线部分其原意为“歌舞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译者将其意译为“能歌善舞”,使译入语观众更易于理解其意义。
例2.
他是个很有雅兴的人,雄才大略,尤其是对我们的民族歌舞情有独钟。
画线部分的两个熟语都具有强烈的赞许色彩,字里行间透露出说话者的欣赏之情,同时连用两类熟语,侧面也反映出说话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塑造出一个有礼的人物形象。
综上例句分析,汉语以及维吾尔语中的褒贬语义的熟语对于展现人物的形象也有着重要作用,能具体表达出说话者的感情态度,塑造出人物内心的情感状态。
三、结语
语言对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与生活而言,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语言在人们的交际与生活中是传播文化的载体,在影视剧中,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承载工具和手段。本文通过对维吾尔语影视作品《阿娜尔罕》中典型人物的语言进行探讨,发现了语言的使用与人物的塑造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在影视剧中,可以多维度通过语言塑造出人物形象,如使用个性化语言、借助不同语体、利用不同语言环境等去塑造人物。
通过对语料进行考察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工具之一,对影视剧中的语言使用以及人物塑造情况进行考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实际条件和笔者能力所限,本文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文中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理论支撑尚不成熟,研究手段与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这些都将成为今后探究的努力方向。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瑞虹:《维吾尔熟语中的形象及其汉语表达浅析》,新疆大学学位论文,2010年。
[2]麻争旗:《论影视翻译的基本原则》,《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
[3]李金葆:《汉维熟语初探》,《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4]张红雨:《汉维谚语对比》,西南大学学位论文,2010年。
[5]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6]毛兴国:《汉维语熟语对比研究》,《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2期。
[7]澳丹:《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熟语的蒙译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位论文,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