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玲 鲁博 武星彤 谈平
[摘要]文章调研了41本园艺学期刊、43农艺学期刊同行评议制度的实施情况,分析同行评议与语种、核心期刊收录情况、主办单位、出版周期、扩展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参与调研的期刊中,农业学术类期刊均将同行评议纳入“三审三校”制度,63%的农业技术类期刊采用了同行评议制度。由此可见,同行评议制度在农业技术类期刊出版中占据重要地位,各农业技术类期刊应根据自身情况设置或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可适当放宽审稿人的学历、职称要求;编辑部应采用开放式同行评议制度,将需要送审的稿件上传至审稿系统,等待审稿专家自行“接单”;编辑应帮助审稿专家了解期刊办刊宗旨,把控审稿尺度,并引导其成为期刊作者或稿件推荐者。
[关键词]农业技术类期刊;同行评议制度;“三审三校”制度
同行评议制度在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作为“三审三校”制度的补充,虽然不属于编辑部门强制执行的工作项目[1],但是在保障科技期刊学术品质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2]。随着我国科技期刊办刊模式逐渐与国际接轨,读者、作者和编辑对期刊的公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论文在同行评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引起了编辑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学界在同行评议制度的作用[3]、平衡“三審三校”制度和同行评议之间的关系[4]、同行评议模式的完善方法[5]、如何提高同行评议的质量和效率[6]、同行评议引起的学术伦理道德[7-8]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这些研究表明,我国科技期刊在办刊方面颇具特色,而学术类期刊与技术类期刊的办刊理念、发展情况不尽相同,进行同行评议的流程和标准不统一,不能笼统地评判同行评议制度在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办刊效率、质量上的作用。
在同行评议过程中,审稿人通过审读论文判断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是否具备在其所服务期刊上发表的价值和意义[9],并提供详细而专业的审稿意见为编辑提供辅助参考。审稿人多为拥有博士学位或拥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其专业领域知识较为丰富,能够把控期刊的选题方向,从而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但是,部分审稿专家身兼数职,对期刊的办刊宗旨、受众群体缺乏了解,无法合理地把握审稿尺度。随着同行评议制度的发展,期刊编辑将稿件能否接收的决定权越来越多地交到审稿专家手中,长此以往必然影响期刊的整体办刊质量。可见,合理地选择审稿专家是保证科技期刊办刊质量和水平的关键。与学术类期刊相比,技术类期刊侧重于服务基层科技工作者、一线技术人员等研究人员[10],科研深度相对不足,但是对内容的广度、时效性、实用性等方面要求较高。当前,学界对同行评议制度的应用以及研究多集中在高精尖专业学术类期刊,针对农业技术类期刊的研究较为匮乏。为了探讨适宜农业技术类期刊的同行评议制度,文章以41本园艺学期刊、43本农艺学期刊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同行评议制度的发展现状,以期为完善农业技术类期刊“三审三校”制度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在参与调研的期刊中,农艺学期刊有43本、园艺学期刊有41本,共计84本,为降低隐私泄露的风险,文章中不显示参与调研期刊的具体名称。笔者通过查阅参与调研的期刊官方网站、查看投稿指南、了解期刊的编辑团队、查询学术数据库、查找期刊的索引情况、咨询同行、了解期刊的历史和声誉,从而综合分析参与调研的期刊是否采用同行评议制度。在此次调研中,笔者通过查阅期刊网站、期刊微信公众号获得84本期刊的主办单位、办刊语言信息;通过查询2020年、2021年、2022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获得84本期刊的扩展影响因子;通过维普、万方、知网等数据收录平台查询获得84本期刊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收录的情况;通过查询期刊简介获得84本期刊的期刊出版周期,个别出版周期有变动的期刊,以其当下出版周期为准;通过维普数据平台“期刊详情”查询获得84本期刊的农业技术类期刊、农业学术类期刊分类情况,期刊简介里未做明确介绍的,通过查询期刊的审稿流程、目标受众、出版机构、引用指标等综合判断,或联系编辑部确认。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学科分类、出版语种
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研的84本期刊中:41本为园艺学期刊,占比48.8%,43本为农艺学期刊,占比51.2%;英文期刊5本,占比6.0%,中文期刊79本,占比94.0%。其中,园艺学英文期刊2本,农艺学英文期刊3本,5本英文期刊均为农业学术类期刊。陈嵩等在《对完善我国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机制的思考》中指出,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可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办刊模式与国际接轨[2],对部分学术类期刊来说确实如此,但是对绝大部分技术类期刊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其要明确自身是否设置了同行评议制度。对农业技术类期刊而言,是否需要设置同行评议制度,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同行评议制度的作用来提高办刊水平和期刊的整体质量有待思考。
(二)主办单位、期刊类型
在参与调研的84本期刊中,44本期刊由农业科学院主办或与其他科研单位、学会共同主办,10本期刊由高校主办或与其他科研院所共同主办,7本期刊由学会、协会独立主办,其他期刊则由杂志社、研究院、公司等主办或合作主办。同时,在参与调研的84本期刊中:38本为农业学术类期刊,占比45.2%,46本为农业技术类期刊,占比54.8%;在38本农业学术类期刊中,26本为农艺学期刊,12本为园艺学期刊;在46本农业技术类期刊中,29本为园艺学期刊,17本为农艺学期刊。
企业办刊与科研院校办刊在办刊宗旨、受众群体等方面差异较大,且审稿人的身份影响论文的评议结果,企业审稿人注重论文提出的新方法、新模型如何应用于实际生产,院校审稿人更注重论文基础理论的创新性及研究深度。此外,农业技术类期刊论文作者多为基层农技部门工作者或者以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其论文内容偏重于生产实践的总结与讨论。基于此,农业技术类期刊在审稿人学历、职称上的要求可适当放宽,尽可能综合考虑审稿人的年龄、身份、专业等,挑选一定比例的基层工作人员、企业工作者等作为审稿专家,使其在选稿上更符合期刊的办刊宗旨和研究人员的阅读兴趣。
(三)出版周期
由表1可知,参与调研的期刊出版周期以双月刊、单月刊为主,其中双月刊有41本,占比48.8%,单月刊有23本,占比27.4%,数量次之的为季刊,有10本,占比17.9%,半月刊数量最少,占比仅为5.9%。在参与调研的84本期刊中,农业学术类期刊与农业技术类期刊在出版周期设置上呈现类似的规律,不同的是农业学术类期刊中双月刊的数量高于农业技术类期刊,农业学术类期刊与农业技术类期刊中单月刊、季刊的数量差异不大,而农业技术类期刊半月刊的数量明显高于农业学术类期刊。
国内学术类期刊传统的双盲审、单盲审制度要求专家审稿时间一般不低于1个月,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论文的出版周期,不利于科研成果的及时发表,同时这也是导致农业学术类期刊出版以双月刊、单月刊为主,半月刊少之又少的原因之一。此外,期刊出版周期的延长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研究人员职称评定以及学生毕业论文发表的压力增加,从而降低投稿的意愿。石应江等[9]了解到Science专家外审时间为7—10天,效率极高,农业技术类期刊或可借鉴,以尽量缩短同行评议周期。此外,农业技术类期刊外审专家未必需要至少2人,也未必需要篇篇送审,编辑部可采用开放式同行评议制度将把握不准的论文精准推送给相关审稿专家,从而提高专家审稿和编辑的编校
效率。
(四)核心类期刊及同行评议制度设置
石应江等[9]指出,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办刊质量要有杰出的编辑队伍、明确的办刊宗旨和读者定位,期刊审稿人均应执行较高的同行评议标准,即审稿专家要对期刊的办刊宗旨以及期刊受众了然于胸,并在论文筛选时牢记论文的发表应以引领和促进科技发展为最终目的。由表2可知,在参与调研的期刊中,农业核心期刊共计32本,占比38.1%;农业非核心期刊52本,占比61.9%。其中,农业学术类期刊中核心期刊数量有27本,占比71.1%,远高于农业技术类期刊核心期刊。在参与调研的84本期刊中,67本期刊设置了同行评议制度,占比79.8%,未设置同行评议制度的期刊占比20.2%。其中,38本农业学术类期刊在审稿环节均设置了同行评议制度,占比高达100%,而农业技术类期刊中仅有29本设置了同行评议制度,占比63.0%。
目前看来,农业学术类期刊的受众及其专业广度、深度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审稿环节的复杂性和对审稿专家意见的依赖性。审稿专家在对论文内容质量的把控上具有较高的水平,但是其在采稿灵活性以及时效性上未必适应农业技术类期刊的办刊特点。为了提高审稿效率,农业技术类期刊在执行同行评议制度时应将待外审论文的题目、摘要、关键词以及审稿期限等信息上传至审稿系统,引导审稿专家在系统里“接单”,以保证审稿程序的高效运行。
(五)近三年扩展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IF)是某时间段内期刊刊登论文的被引次数与载文量的比值,它是评价期刊影响力和重要性的一项参数[11]。由图1可以看出,在参与调研的期刊中:57本期刊连续3年(2020年、2021年、2022年)的扩展影响因子持续提高,占比78.1%(57/73);3年影响因子未连续提高的16本期刊中,农业学术类期刊占比37.5%,农业技术类期刊占比62.5%;3年影响因子未连续提高的10本农业技术类期刊中,60.0%的期刊采用了同行评议制度。
尽管参与调研的农业学术类期刊均采用了同行评议制度,但是其三年影响因子的调研结果不尽如人意,而农业技术类期刊近三年影响因子也未显示与同行评议机制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农业技术类期刊无需在“三审三校”制度以外设置同行评议制度,当前,同行评议制度已经成为权威数据库评判期刊质量的标准[11-12],农业技术类期刊合理设置同行评议制度有助于提升期刊的整体质量与办刊水平。期刊影响因子提高的关键还是内容质量和信息传播渠道方式的多样化、智能化发展,农业技术类期刊编辑需严把论文质量关,确保期刊的编校质量。此外,农业技术类期刊设置同行评议制度,既可以把控论文质量,又可以拓宽稿源,从而提高投稿数量和期刊的影响力。
三、结语
同行评议机制的设置是为了保证科技期刊的论文质量,充分挖掘其价值,灵活有效地發挥其作用,使其更加符合期刊的办刊宗旨,对提高办刊质量和编校效率具有积极意义,不同期刊编辑部应根据自身情况设置或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对农业技术类期刊而言,应尽可能综合考虑审稿人的年龄、身份、专业等情况,适当放宽审稿人的学历、职称要求;编辑部应采用开放式同行评议制度,将需要送审的稿件上传至审稿系统,等待审稿专家自行“接单”;编辑应帮助审稿专家了解期刊办刊宗旨,把控审稿尺度,并积极引导其成为期刊作者或稿件推荐者。
[参考文献]
[1]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中级:2020年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2]陈嵩,安菲菲,张敏,等.对完善我国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机制的思考[J].编辑学报,2022(01):53-57.
[3]成方哲,刘素菊,张俊华.科技期刊同行评议问题分析与对策[J].编辑学报,2015(04):373-374.
[4]李兰.对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的再思考[J].采写编,2016(06):105-106.
[5]江国平.一种科技论文同行评议新模式的探讨[J].编辑学报,2020(06):648-651.
[6]黄崇亚,亢列梅.提高同行评议质量和效率的几种方法[J].编辑学报,2021(01):78-81.
[7]王谦.对审稿制度中同行评议的再思考[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5):56-59.
[8]于红艳.关于同行评议中审稿人知识隐藏行为的实证研究[J].编辑学报,2020(04):380-384.
[9]石应江,齐国翠.Science的办刊理念及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11):1424-1431.
[10]符敏慧,张健兰.期刊影响因子和网络影响因子与科技期刊评价[J].情报杂志,2004(08):120-121.
[11]江睿,艾红,丁彦文,等.科技期刊在同行评议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11):1171-1176.
[12]杨红,杜辉,李俊.农业技术类期刊质量提高的可行性路径研究:以《上海农业科技》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3(01):17-20.
[基金项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2023年度农业科技创新支撑领域研究专项计划(项目编号:农科应基2023(07));植物工厂关键技术和都市乡村产业研究(项目编号:农科应基2022(07));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海上青编腾飞”项目“校对软件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科技期刊应用中的现状调查”(项目编号:2022C14)。
[作者简介]李梅玲(1988—),女,山东济宁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上海蔬菜》编辑;鲁博(1983—),男,辽宁沈阳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上海蔬菜》副主编;武星彤(1992—),女,安徽宿州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上海蔬菜》编辑;(通信作者)谈平(1966—),女,上海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上海蔬菜》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