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视域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2024-06-10 18:16赵鲁瑶
国际公关 2024年7期
关键词:麦当劳当代艺术艺术家

赵鲁瑶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年人对符号消费、个性消费的追逐,与生长于物质匮乏时代的上一代人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飞速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消费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过往的消费面貌……艺术家目睹了时代进程中的社会巨变,同时亲身体会消费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消费也就成为艺术创作绕不开的主题。

关键词:消费文化;消费主义;中国当代艺术;20世纪90年代

一、对传统消费观念的回溯与反思

新中国成立后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以及凭票供应制度,物质的匮乏、生存资料的紧张成为一代人刻骨铭心的记忆。在这样的物质条件下,人们被迫养成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的消费观念,只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遏制压抑享受性的消费,对 “衣、食、住、行”都保持最低限度的要求。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消费图景骤然发生转变。大量西方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从前百货大楼空荡荡的货架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填满,人们购物不必受限于各类 “票据”……艺术家敏锐察觉到这种现象并将其投入艺术创作中。

《物尽其用》是艺术家宋冬和母亲赵湘源共同完成的一件大型装置艺术作品,由一万多件废弃、老旧物品组成,涵盖衣、食、住、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赵湘源在过去50年间一点点积攒的。在这个快节奏的消费社会,人们习惯了每季更换潮流的衣物,家居生活用品坏旧即弃,很难有对物品最大限度重复利用的消费观念。

这一切源于赵湘源在少年时代生活发生的骤变。在艰难岁月中,母女不再买任何衣物,而是将衣服染色、改大小、打补丁,这让她在此后漫长的时间积攒各种残余的布头以备 “不时之需”。在和宋冬父亲结婚后,窘迫的生活并未发生改变。“当时是1960年初,整个国家正从一系列自然灾害中挣扎着复原。物品奇缺—商场中是一排排空荡荡的货架,当时一个城市人口每年可以买12尺8寸布;成年人每月口粮是30—40斤;副食和生活用品包括半斤肉、半斤油、半条洗衣皂、一卷卫生纸等。”[1]赵湘源把工资分为三份,一份供养父亲、一份寄给已故母亲的亲戚、一份用来养活一家四口,在这种情况下她花每分钱都要精打细算,每件物品都要做到 “物尽其用”。

在其后几十年间,宋冬夫妻也成为国际知名艺术家,物质生活再也不复当年的匮乏。赵湘源也明白她的精打细算大概率是 “无用武之地”,但她仍继续坚持50余年来所养成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以上不仅是赵湘源个人的经历,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长期坚持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内化成一种生存经验,在面对新的时代浪潮时呈现出割裂的景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持续几十年的消费模式一夕之间骤变,这给历经上个时代的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冲击。在前进的时代步伐中,艺术家敏锐关注到这种现象,用多种媒介形式 (架上绘画、现成品)将其呈现,一方面体现艺术家对改革深化时期社会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也体现他们深刻的人文关怀。

二、青年一代对消费文化的拥抱

与历经物质匮乏时代的上一辈人不同,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出生的青年人 (特别是都市青年人)从出生就处于物质极大丰沛的环境中,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深受流行文化、日韩文化的影响,在消费活动中更重视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符号价值—新奇、时尚、个性。正如鲍德里亚所说:“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2]因此,在当代艺术创作中,青年人消费情境是许多艺术家关注的主题。

刘悦 《生于20世纪80年代》刻画了典型的 “80后”形象,画面中几位青年男女打扮各具特色、极具辨识度。左手边坐在地上的青年女孩身着辣妹风格T恤,画面中间女孩脚踏人字拖、身穿破洞牛仔裤、头戴棒球帽,画面右侧两位女孩也分别穿着波希米亚风格长裙、风衣外套……这些时尚具有个性化的服饰,可以看出图中青年人通过消费打造个人风格的诉求。在画面底部,左侧放着伏特加等一些酒精饮料,中间放着 《三联生活周刊》等时兴杂志,右侧则放着迪士尼玩偶。这些商品构成都市青年人闲暇生活的剪影,即对文化知识的关注 (杂志)、对娱乐刺激的向往 (酒精)、对温暖童真的眷恋 (玩偶)都是通过消费活动来建构,这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陈少立 《年轻进行时》刻画了五个身处商业区的时髦女郎形象,她们穿着打扮风格各异,但一身从衣着到鞋履再到围巾配饰无不精心安排。她们或是手提购物袋,或拿咖啡,或接听电话,显然消费已构成她们生活重要的一环。

《邂逅之二》是庞茂琨cosplay系列中的一幅,画面中的青年人服饰装扮极为夸张,肢体语言充满戏剧性和舞台效果,整幅作品弥漫着超现实主义色彩。《表演之三》用雕塑式的手法塑造两个COS中的少年。Cosplay是 “新新人类”热衷的活动,青年男女打扮成动漫、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以获得快感和群体认同感。在COS过程中,需要准备相应的服装配饰、角色道具,這对青年人来说是不小的消费开支,但他们依然趋之若鹜,足见亚文化消费的巨大影响力。

“80后”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他们的成长恰逢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对外开放国门打开的阶段,所以深受西方文化、日韩文化的影响,对新鲜事物和自由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追求。与父母辈相比他们更具消费的安全感,对享受型消费、符号性消费有更强的需求。而千禧年出生的一代人,则比 “80后”更进一步,表现为对个性的标榜、对主流文化的反叛、对亚文化的热衷,他们的消费更多是为了满足 “身份认同”需要。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及千禧年后,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愈发多元,这与青年一代五光十色的消费图景恰恰不谋而合。

三、数字时代的消费文化景象

(一)互联网及智能设备的发展

步入新世纪的20年,也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20年。20年间互联网覆盖的人群范围不断扩大;覆盖的年龄区间从懵懂儿童到耄耋老人;覆盖的地域跨越了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互联网已经深刻渗入并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当代艺术家创作的诸多绘画作品中,可以洞悉互联网发展的轨迹,以及它给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带来的改变。

《远去的鸽子》画面呈现的是少年房间一角,地面上遍布士兵、武器、手铐等战争模型,身后桌上放着笨重台式电脑、键盘、垂落的鼠标,男孩则卷起纸筒远眺窗外—蓝天白云高楼林立,几个纸飞机散落在窗台和地面上。在画作中纸飞机和窗外的远眺都喻示着少年对未来的憧憬,而台式电脑则是获取知识和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互联网进入寻常百姓家,海量的知识和信息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眼界,打破了传统获取知识的途径。

随着科技的发展,更轻薄、便携的笔记本电脑逐步取代传统台式机,使电脑和网络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深入,人们对其依赖也逐步加深。

戴平均 《2008戊子年》是一幅全家福的画面:一对青年夫妻和一位老人扶着幼儿,但全家福中突兀存在一个不和谐的因素—青年男子腿上还放着笔记本电脑,手指还停留在键盘上,足见电脑对人们生活影响之深,已成为 “家庭一分子”。深受网络影响的不仅是城市,戴瑞卿 《联想》刻画了农民使用电脑的画面,他们三五成群团团围坐在炕边,共同注视着眼前一台联想笔记本电脑。窗外的农田和毛驴显现了农村的地点信息,饱受风吹日晒的沧桑脸颊上洋溢的好奇和喜悦极具感染力。

同樣是关于网络时代的作品,付念屏的 《数字时代》态度则有些含混不清,五位年龄、性别、身份各异的人或倚或坐在一张沙发上,他们姿态各异,但都持有一台电子产品。尽管物理距离如此接近,但他们彼此却毫无互动和交流,各自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在他们身后的墙面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涂鸦 “数字时代”“FM98.sina.com”“腾讯微博”以及若干邮箱或微博地址域名。艺术家把处于 “数字时代”“网络时代”中现代人的生活境况高度集中展现出来,海量的信息环绕着每个个体,但却使彼此的精神世界疏远,体现信息网络发展的负面效应。

从2000年至今的20余年时间里,艺术家用画笔见证信息网络发展的历程,从世纪初年单一、笨重的台式电脑,到普及、多样化的电子产品 (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面对互联网信息大潮,当代艺术创作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态度,一方面,赞叹网络信息的便利和快捷,褒扬它给人们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人们对其过度的依赖以及信息的泛滥也引起艺术家隐隐的不安。

(二)网络消费的崛起

移动支付带来不同以往的消费方式,促进了线上购物、扫码支付、O2O模式发展,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支付消费方式,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国银联发布的 《2020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平均每人每天使用移动支付3次。

在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外卖员成为艺术家重点关注的主题。当今社会,生活在都市中的青年人需要应对繁重的工作、社交、学业压力,很难拿出大量时间精力去烹制一日三餐。依托互联网O2O模式兴起的外卖业务完美弥补这一空缺,每到饭点都市中身穿制服的骑手在马路上来回穿梭,构成都市消费景观的一部分,也勾起艺术家创作的思绪。

刘亚安的 《都市蜜蜂》描绘了身穿明黄色制服的美团骑手正在聚集点准备出发工作,画中几十名骑手专注地整理自己的外卖箱或车辆,明黄色的服装、明黄色的头盔汇成的明黄色的海洋与较暗的环境色调形成对比,暗示骑手在都市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如同匆忙不停歇的 “蜜蜂”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李智华的 《润无声》则是定格在骑手送餐间隙的一个瞬间,几名骑手三三两两围坐在 “银记肠粉店”门口惬意地抽烟、闲聊,他们身后印着商家促销套餐广告,身旁是刚放学背着书包的小学生,以及来店点餐的顾客……细腻的细节刻画让画作的生活气息满溢而出,具有极强的代入感,让人留意到日常生活中极少关注的场景。

这两幅油画作品在艺术语言表达上颇有共性,艺术家都选择三五成群的外卖员的 “群像”来作为描绘对象,都选择工作间隙的休息场景,都是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真实的生活细节,都采用较暗的色彩来描绘画中环境。这些处理方式可以窥见艺术家对外卖骑手的关注: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关注他们寻常的喜怒哀乐,赞叹他们为都市生活所营造的便利环境。

伴随智能手机的普及发展,互联网消费、线上消费成为人们消费生活中不可替代的方式,线上消费较之传统消费无疑是更加便捷,足不出户就能选择、比较、购买商品。线上消费也催生了外卖、快递行业的繁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成为外来务工人群的首选行业。这都成为当代艺术创作所关注和表达的重要部分。

四、品牌:消费文化的符号化表达

麦当劳是美式快餐文化的代名词之一。1990年,中国大陆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光华楼开业。昂贵的售价没有阻挡消费热情,人们争相体验过去只能在杂志、书籍听闻的 “洋快餐”。开业当天就餐队伍从二楼排至一楼,又从大厅排到广场,为维持运转餐厅不得不紧急从香港抽调500名员工前来支援。

这一盛况被画家郭炳安所目睹,他创作的 《特区印象—麦当劳》定格了这一时刻。画面的前景左边是步行街上拥堵的车辆,右边是熙熙攘攘的人流,远景则是林立的高楼大厦。整幅画作颜色较为暗淡,红黄相间麦当劳餐厅标志性的 “M”Logo被衬托得非常鲜明夺目,展现了麦当劳这一西式快餐巨头的影响力。

画家袁文彬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与麦当劳相关的作品。油画 《麦当劳》虽然没有直接描绘其显著的 “M”LOGO,但餐桌用餐垫纸、玻璃上的贴纸都是麦当劳标志性的小丑形象,显示餐厅的地点。画面左侧坐着梳麻花辫的青年女孩,她面前还放着一杯麦当劳饮品,显然刚用过餐,画面右侧坐着几位都市青年男女,姿态非常轻松愉悦。通过画作可以看出,麦当劳已成为都市青年人消费的时髦地点,在麦当劳用餐似乎不仅获得食物,更获得了潮流、西式的生活方式。

五、结束语

当我们环顾今天的生活,会发现消费是这个时代绕不开的主题,它发挥的巨大作用超越了历史任何时期。艺术家在面对这样的消费景观时,虽然选择了不同的创作形式,如架上绘画、装置、行为等,但都保持着冷静与克制的态度,他们诚恳地描绘生活中消费画面,刻画人物真实的喜怒哀乐,对于充裕的商品选择、便捷的购物方式以及独特、彰显个性的消费目的都怀有包容开放的态度。

波德莱尔认为现代性是 “过渡、短暂、偶然的”。现代性这种飘忽不定的特性同样体现在消费文化上。1990年以来的当代艺术创作可以清晰呈现不同时期消费品、消费人群、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的变化,也许置身其内的人很难察觉这种变化,但却为当代艺术创作所忠实记录。这些变化背后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物质和精神充裕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巫鸿编.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5.

[2]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

猜你喜欢
麦当劳当代艺术艺术家
当代艺术看得懂
麦当劳开在加油站
麦当劳的小吃货
一年送出15亿个玩具的麦当劳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麦当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