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工智能伦理治理路径研究

2024-06-10 17:26景翔
国际公关 2024年7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

景翔

摘要: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可能性和机遇。面对大数据、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先进技术的推动,教育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推动力量。从智能辅助教学到个性化学习,从智能评估到学习管理,人工智能正以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式改变着教育过程和学习体验。然而,随着教育人工智能的深入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和挑战。隐私保护、公平与平等、人工智能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等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教育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关键词:教育;人工智能;伦理治理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领域也开始逐渐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然而,与之相伴的是一系列的伦理问题和挑战。为了确保教育人工智能的正当性和有效性,需要深入研究教育人工智能的伦理治理路径,以保护学生权益,维护教育环境的公平和公正。教育人工智能旨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果。随之而来的大数据采集、学生隐私保护、算法偏见等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例如,教育人工智能可能收集和分析大量学生个人信息,引发隐私泄露的风险;算法偏见可能会导致不公平的评估和排名结果,限制学生机会均等。因此,对教育人工智能的伦理治理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呼声日益强烈。

一、教育人工智能伦理的内涵

(一)伦理

从古至今,伦理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伦理概念的形成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程,涉及人类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和价值体系等诸多方面。一方面,伦理可以被视为一种规范,在这个意义上,它为个体和社会提供了一套道德准则,引导人们在行为上做出正确选择。伦理原则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涵盖了正直、公正、诚信、尊重他人以及应对冲突等方面。另一方面,伦理也被看作一种反思和思辨,有关人性、自由、责任等核心问题一直围绕伦理展开。在这个意义上,伦理是人们对自身存在和行为意义的思考,是对善恶、真理和幸福等价值目标的探索。此外,伦理还包括社会公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在当今世界,人们逐渐意识到,伦理不仅涉及个体的道德选择,也关系整个社会和地球的未来。[1]因此,伦理的内涵扩展到了个体、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呼吁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要思考更为广泛的利益和责任。

(二)人工智能伦理

人工智能伦理不仅涉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和效率的思考,更关键的是要审视人工智能对社会公正与公平的挑战。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需要审慎思考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问题:如何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如何避免人工智能系统产生歧视性行为,如何确保数据的隐私和安全得到充分保护。只有通过建立合适的监管框架和道德准则,我们才能营造一个公正、公平和包容的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伦理还应关注其对人类意识、自主性和责任的冲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需要认真思考人工智能对人类认知能力和创造力的替代程度。同时,人工智能系统在做出决策时是否具有透明度和可解释性,以及当出现错误时是否能够追究责任,也是引人深思的问题。通过促进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互补性发展,我们可以实现人工智能与人类共同繁荣的目标。

(三)教育人工智能伦理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和科学领域,已经在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我们也面临着诸多伦理问题和挑战。因此,教育人工智能伦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包括对于职业伦理的培养。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与发展往往涉及政府、企业、个人等各方的利益,并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新的影响。因此,需要教育人们如何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时保持职业道德,遵守法律规定,并考虑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其次,教育人工智能伦理还涵盖对于个人和社会责任的培养。人工智能的应用可能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方便和便利,但同时也会带来隐私泄露、数据滥用等潜在风险。教育人工智能伦理的内涵包括教导个体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并倡导他们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时要有社会责任感,避免滥用数据,防止对他人造成伤害。最后,教育人工智能伦理还需要培养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正确认知和审慎思考能力。人工智能尽管具备出色的计算与分析能力,但其决策过程往往是基于已有数据的模式和算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产生误判或偏见。[2]因此,我们需要教育人们如何理解并识别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局限性,以及在决策时如何进行辩证思考,避免过度依赖人工智能而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育人工智能伦理的现实困境

(一)用户信息及通信隐私权被侵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用户的个人信息正越来越容易暴露给第三方。从使用智能手机到上网购物,用户不可避免地与各种应用和平台分享个人数据。然而,这些数据往往不仅用于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也被用于商业目的和广告推广。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用户的信息被滥用或泄露,进而危害用户的隐私和安全。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教育机构和相关平台收集学生个人信息的能力也大幅增强。尽管这些数据被用于改善教学质量和个性化学习体验,但却产生了用戶信息以及通信隐私权受到侵犯的问题。教育机构和人工智能平台可能在未经明确授权的情况下获取和使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而影响学生的隐私和自主权。[3]

(二)商业利益与教育公共利益的冲突

第一,商业机构往往倾向于将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更高收费的教育领域,以追求更大的利润。这可能导致优质教育资源只对少数有钱人开放,而公共教育体系则被忽视。这种情况下,教育人工智能是否真正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值得深思。第二,商业机构可能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忽视了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他们追求快速、高效的商业模式,而非深入了解和满足不同学生、教师、教学环境和学科特点的各种需求。这种情况下,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标准化,削弱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和效果。

(三)缺乏规范且专业的问责机制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面临日益复杂的伦理挑战和道德困境。然而,目前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问责机制,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合理、公正和透明使用。在教育人工智能伦理方面,需要制定一系列规范和准则,来指导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这些规范应该包括对数据隐私和安全的保护、对算法透明性和可解释性的要求,以及强调对个人权利和尊严的尊重。然而,现实情况是,这些规范和准则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普及,导致许多人工智能系统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存在潜在的风险和隐患。

缺乏规范且专业的问责机制使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运用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如果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在教育过程中出现偏见或歧视,受影响的学生或家长很难找到合适的渠道来投诉和寻求解决。此外,缺乏专业的问责机制也会削弱人们对教育人工智能系统的信任,进而影响其广泛应用的推广和发展。

(四)用户智能技术胜任力建设滞后于智能技术变革

由于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演进,用户在跟进技术变革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很多用户对于新兴的智能技术可能感到陌生或困惑,无法充分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这就使用户很难准确评估智能技术的潜在风险和伦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例如,在人工智能算法决策中涉及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的时候,用户需要具备足够的智能技术背景知识和技能来保护自己的利益。然而,由于胜任力建设的滞后,许多用户可能没有掌握这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更容易成为智能技术滥用的受害者。

随着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智能技术背后的伦理问题关注度不足。由于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化,许多用户过于专注于使用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效率,而忽略了背后可能存在的道德和伦理困境。例如,人工智能在推荐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使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变得普遍,但很多用户没有意识到这可能侵犯他们的隐私权。同样地,在智能教育领域,虽然智能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教学,但在教育内容和价值观的灌输方面也存在潜在的风险。然而,许多用户对于智能技术所带来的这些伦理问题缺乏足够的认知和警惕。

三、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困境的治理路径

(一)完善教育人工智能的隐私防护体系

第一,为了确保学生的隐私受到有效的保护,教育机构和相关企业需建立严格的隐私管理制度。[4]这一制度应涵盖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共享的所有环节,并明确规定数据使用的目的和范围。隐私管理制度中应明确专门的部门或岗位,负责监督和执行相关政策,以保障学生隐私权的真正落地。第二,要加强教育人工智能系统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采取加密技术、访问权限控制和安全审计等手段,确保学生个人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非法侵入和滥用。同时,需要明确规定数据的保存期限,不得超过必要的时间。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数据泄露的风险,保障他们的个人隐私权益。第三,应加强对教育人工智能系统的审查和监督。成立独立的监管机构或专门委员会,负责评估和监控教育人工智能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其合法、合规和安全。同时,公众也应有参与决策和监督的权利,通过舆论监督等方式,推动教育人工智能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合理调节教育人工智能的利益冲突

第一,建立明确的法规与监管机制是必要的。制定适用于教育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明确相关的监管责任和权力。这有助于规范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并对其进行常态化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伦理原则和教育目标。第二,加强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教育人工智能的运行需要大量的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因此应建立健全的数据保护措施。这包括加强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的安全性,确保学生和教师的隐私权不受侵犯,并及时防范可能的数据泄露或滥用行为。此外,推动透明和可解释性。教育人工智能的算法和决策应该是透明的,能够向教育机构、学生以及家长提供足够的信息和解释,让他们了解人工智能系统如何作出决策,并有机会对其进行审查和监督。透明性有助于建立信任,减少对人工智能系统的误解和猜疑,进而降低利益冲突的可能。第三,开展广泛的公众参与和多方合作。教育人工智能的治理需要广泛的参与,包括教育机构、政府部门、学生、家长、技术开发者等各方的合作。通过建立多方协商机制,促进各方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可以更全面地考虑不同利益的权衡和协调,从而达到利益冲突的调节和管理。

(三)注重师生智能教育素养的培育

第一,教育机构应该致力于提高师生的智能教育素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生者,学习思考批判实践也。教师应具备全面的科技素养,能够了解并掌握人工智能的原理、应用和影响。[5]他们还应该具备敏锐的伦理意识,能够引导学生审视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深入讨论其可能带来的道德和社会问题。学生则需要学习如何合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如何在遇到伦理困境时做出明智的决策。当师生具备了这样的智能教育素养,他们将能够更好地认知和应对伦理困境,推动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政府和学校应加强对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的重视。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教育体系可以为师生提供系统化的伦理教育。这些教育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的伦理原则和价值观、隐私保护、算法公正性、数据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政府和学校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同時,教育机构也应与企业界、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研究,提供更好的资源支持。第三,社会各界都需要参与进来,推动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的发展。政府、学校、家长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应共同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探索伦理困境、凝聚共识的环境。这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竞赛等活动来实现。此外,媒体和社交平台也应发挥积极作用,提供公开透明的信息,促进社会大众对人工智能伦理所涉及问题的关注和讨论。[6]总之,只有通过注重师生智能教育素养的培育,才能更好地治理人工智能伦理困境。教育的力量是无限的,它不仅可以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人才,更能塑造有道德、有创造力、有责任心的人类未来。

四、结束语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革命性的改变。借助教育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个性化学习、自适应评估、智能辅助教学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验。教育人工智能的伦理治理旨在解决涉及学生隐私保护、公平与平等和自主学习发展等核心问题。为了实现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综合运用科技、伦理和法律等多维度的手段,才能更好地引导和管理教育人工智能的应用,确保其对于学生个体和整体的发展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吴红,杜严勇.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从原则到行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37(4):49-54.

[2] 白钧溢,于伟.超越 “共识”:教育人工智能伦理原则构建的发展方向[J].中国电化教育,2023(6):9-17,24.

[3] 逯行,张春佳,黄仕友.智能时代教育主体的失范风险归因及其多层次治理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3,33(9):37-46.

[4] 屈静,刘凯,胡祥恩,等.对话式智能导学系统研究现状及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20,26(4):112-120.

[5] 邓国民,李梅.教育人工智能伦理问题与伦理原则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6):39-45.

[6] 蒋鑫,朱红艳,洪明.美国 “教育中的人工智能”研究:回溯与评析[J].中国远程教育,2020(2):9-20+48.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