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摘 要: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场所,而互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然而,传统的语文课堂互动模式存在诸如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主导等问题。任务群理论强调学生的合作与参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本研究拟从任务群理论出发,分析任务群在语文课堂互动中的应用现状,探索优化语文课堂互动模式的路径,探讨推广任务群式语文课堂互动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任务群;语文课堂;互动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3-0143-03
任务群理论是由教育心理学家杜威提出的,指的是将学习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相互依赖的子任务,并将学生组织成小组进行合作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任务群理论强调学生的合作与参与,通过合作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任务群理论认为,通过任务的分解和合作完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任务群理论在语文课堂中逐步得到运用,同时也对传统语文课堂互动模式和任务群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新的挑战。任务群语文课堂互动模式急需优化,包括明确任务设计原则、设计有效的任务群、提高教师任务实施能力和增强学生任务参与度,以及任务群式语文课堂互动模式的推广策略。这些对于提升语文课堂互动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任务群的种类和特征
任务群可分为合作型和竞争型两类。所谓合作型任务群,就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的群体;而竞争型任务群,是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展开竞争并力争在工作中占据优势的群体。任务群具有任务清晰具体、目标清晰、要求明确等特征;合理划分任务,各小组成员职责清晰、任务艰巨;任务是相互依赖的,组内成员需要合作与协作;及时的任务反馈使小组成员能够相互评估与协助。
(二)任务群在语文课堂互动中的应用
任务群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口语交流和思维激发。任务群可以设计各种类型的任务,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合作写作等。通过这些任务,学生可以在合作中共同探索和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任务群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语文课堂中,任务群可以被应用于各个环节,如导入活动、知识讲解、练习与巩固等,以实现全方位的语文教学互动。
(一)语文课堂传统互动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语文课堂互动模式一般以教师为主导,注重知识的灌输,忽略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一般都是根据事先制定的教学计划来解释,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只限于提问答问,这种互动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造成课堂氛围呆板、教学效果不佳。另外,传统的课堂互动很难让教师重视每一位学生的需要,容易让一些学生缺乏参与感和自信心。
(二)任务群在语文课堂互动中的优势
任务群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通过设计多种形式和内容的任务,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使学习更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任务群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在任务群中,学生需要进行合作、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任务群中,学生需要自主地制定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和资源,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任务群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机会。通过多个任务的有机组合,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
(三)任务群给语文课堂互动带来的挑战
設计与实施任务群,要求教师必须有高度的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结合学习需求与特点,设计适宜的任务群并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协作与交流。任务群的执行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协作与交流能力,学生要学会和别人合作分工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学会高效地表达意见、了解问题、与他人沟通、探讨问题。执行任务群也要求学生有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积极参与任务群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任务群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针对学生不同的能力与兴趣设计出不同难度与种类的任务,以此适应不同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一)明确任务设计原则
任务设计应具备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确保学生清晰地了解任务的目的和完成标准。这可以通过明确任务的主题、要求和评价标准来实现,使学生在任务中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任务设计也应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任务的难度应适中,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促使他们思考和探索。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情境,让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设计还应注重多样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形式和内容的任务,如阅读、写作、演讲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任务的内容也应涵盖多个知识领域,让学生在任务中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最后,任务设计应鼓励合作与互动,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通过合作讨论和协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分享,让他们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任务的有效性和学习效果。
(二)设计有效的任务群
首先,确保任务群的结构和组织明确。这样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任务之间的关系,避免混淆和困惑。其次,任务群应该注重任务之间的衔接和转化。通过设计有序的任务序列,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促进学习的连贯性和深度。再次,任务群的设计也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兴趣,制定不同难度和类型的任务,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任务群设计要注重评价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任务设计和教学策略,确保任务的有效性。通过评价和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提高教师任务实施能力
1.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根据这些需求和特点设计出适合的任务群。这包括确定任务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并制定详细的任务步骤和时间安排。还要注重任务的多样性,通过设计不同类型和难度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性。
2.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教师应该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合作和互动,确保任务的顺利进行。这包括合理分组,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进行分组,使得每个小组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教师还要设定明确的任务目标和要求,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支持,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3.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指导和引导能力
教师应该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任务群的学习过程。这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启发性的问题和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还应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评价和反馈能力
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回答,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评价和反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四)增强学生对任务的参与性
教师可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生对任务的参与。首先,激发学生兴趣是重点。教师在教学中可精心设计一些有趣味的作业,将学生兴趣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作业变得有魅力、有内涵。通过诱发学生好奇心与探索欲、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等方式来增加任务参与度。其次,合理分组与角色分配同样是提高学生参与程度的一项重要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可依据学生能力、兴趣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分组,赋予每一组学生不同的使命与作用。这就能调动学生合作与竞争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动力。再次,多鼓励学生表达与分享提高任务参与度。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回馈与奖励,促使学生对结果与看法进行呈现。同学们在分享与交流中能够互相学习、互相激励,提高任务的领悟与参与程度。最后,课前教师要给予恰当的扶持与引导,以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参与度。教师可提供所需学习资源与手段,对学生进行个体化引导与扶持。通过适时帮助与引导,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任务要求、战胜困难、提高参与度、提升任务有效性。
(一)教师培训与支持
在推广任务群语文课堂互动模式时,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工作至关重要。需要提供全面的培训计划,包括专业课程、工作坊和研讨会等形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任务群理念,学习如何有效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培训内容应包括任务设计原则、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等,以帮助教师掌握任务群语文课堂互动模式的核心要素。除了短期培训还应关注教师的持续发展,提供长期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教师在实践中逐步熟练运用任务群语文课堂互动模式,这可以通过定期的教学观摩和交流活动来实现,让教师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教师在实践中的困惑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解决方案。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还可以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促进他们的教学创新和专业成长。或者提供专家指导和资源支持,帮助教师开展研究项目,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为了更好地推广任务群语文课堂互动模式,需要充分开发并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首先,应精心设计高品质的教材、图书、数字资源和案例库等,以便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其次,要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成功的教学实践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最后,关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至关重要,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任务群语文课堂互動模式的推广提供支持。例如,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移动设备、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工具,提高教学效果。并不断更新和优化教育资源,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教育需求。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和反馈机制能够确保任务群语文课堂互动模式的有效推广。通过量化和定性评价方法,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有助于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量化评价方法可以包括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指标,而定性评价方法则可以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于任务群语文课堂互动模式的接受程度和满意度。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评价反馈信息,可以对任务群语文课堂互动模式进行持续的改进和完善,以确保推广效果达到预期。此外,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层面,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教学实际情况,为改进教学提供有力依据。同时,评价结果也应得到合理的运用,对于表现优异的教师和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本研究通过基于任务群的语文课堂互动模式优化研究,为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优化后的互动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研究样本的限制和实践案例的局部性,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任务群在不同年级和不同类型的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并深入研究任务群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以推动语文课堂互动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责任编辑:张玲玲)
[1]朱世华.利用多元课堂互动模式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6):151-152.
[2]杨东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语文高效课堂[J].求知导刊,2021,(18):38-39.
[3]李英珍.优化小学英语课堂“互动˙发展”实效性教学模式的探究[A]广东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学术成果集[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0:6.
[4]陈楚.优化课堂模式唤醒主体意识——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互动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Z1):44-45.
[5]黄文苑.以互动型教学模式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优化对策[J].高考,2019,(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