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家庭教育策略研究

2024-06-10 15:46:29周毛草
当代家庭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周毛草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探讨提升数学学习兴趣的必要性,提出了在家庭教育中应遵循尊重个体差异、引导自主学习和建立积极反馈机制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日常沉浸教学、探索实践教学、智慧陪伴教学和思维启发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数学;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3-0079-03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因为数学学科抽象化的特点,使一些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到困难和无趣,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家庭作为小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具体策略。

一、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意义

(一)激发学习动力

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激发他们学习动力的关键,当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时,他们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中,积极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1]。这种内在的动力会驱使他们不断探索、实践和思考,从而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作为小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好奇心都非常强,如果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就会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探索,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将有助于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会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二)提高学习效果

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可以显著提高学习效果,当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会更加专注地投入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这种学习状态会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此外,兴趣还会带来更多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当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时,他们会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中的挑战和困难,这种自信和动力将有助于他们克服学习中的障碍,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三)培养数学思维

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学科,而兴趣是培养这些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时,他们会更加愿意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将有助于他们锻炼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学生还将学会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家庭教育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应遵循的原则

(一)尊重个体差异,激发学习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并以此为出发点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2]。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交流、观察他们的行为和情绪,了解他们对数學的态度和兴趣点。然后,家长可以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比如通过与孩子一起探索数学问题、参与数学游戏等方式,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二)引导自主学习,培养思维能力

自主学习是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家长应引导孩子主动思考数学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通过自主学习,孩子可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还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让孩子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发现数学的奥秘。此外,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数学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数学思维将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建立积极反馈机制,增强学习动力

建立积极的反馈机制是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则之一,家长应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果。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家长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例如,当孩子完成一个数学任务时,家长可以给予他们口头表扬或小奖品等奖励。同时,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挑战自己,实现自我成长。

三、家庭教育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具体策略

(一)浸润日常,趣味启发

家庭教育,是小学生初步接触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数学学习,是他们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基础技能。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有效地浸润并唤醒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成为了众多家长关注的焦点。浸润,意味着让数学融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他们能在无形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这并不需要家长为孩子设计复杂的课程或购买大量的教材,而是可以巧妙地利用生活中的小事物、小场景,将数学概念、思维融入其中。但浸润仅仅是开始,真正的挑战是如何通过趣味性活动设计唤醒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非常强烈,因此,家长可以利用这一点,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或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以“找零钱”游戏为例,家长可以准备一些零钱,与孩子一起玩。每次家长给出一个金额,比如“6元”,然后让孩子用手中的零钱组合出这个金额。开始时,可以只使用整数金额的纸币,随着孩子熟练度的提高,可以逐渐引入硬币和小数。这个游戏的优点在于它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加减运算能力,还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理解了小数和整数的概念。比如,当孩子需要组合出“6元”时,他们可能会使用一张5元的纸币和两枚5角的硬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学会了如何进行加减运算,还理解了“6元”可以由不同面额的零钱组合而成。此外,“找零钱”游戏还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货币,通过游戏,孩子可以了解到不同面额的货币在实际交易中的作用和价值,从而更好地掌握货币的使用方法。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孩子不会觉得是在学习,而是觉得在玩一个有趣的游戏,而每次成功组合出金额,都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信心。

浸润与趣味相结合的家庭数学教育策略,旨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习惯。当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和公式,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是解决问题、创造乐趣的工具时,孩子自然会对它产生兴趣。

(二)探索实践,乐在其中

数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理解和应用[3]。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孩子参与各种数学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对数学的兴趣。实践是提升数学兴趣的重要途径,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鼓励他们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比如,在购物时可以让孩子计算商品的总价,或者在准备食物时让他们帮助分配食材,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在实践中锻炼了数学能力,还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的实用性。

以“测量家中物品”为例,家长可以准备一些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等。然后选择一些家中常见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柜等,让孩子用测量工具来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家长可以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然后引导孩子自己动手测量。通过测量物品,孩子可以了解到长度、宽度、高度等基本数学概念,并学会如何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同时,他们也会发现,通过测量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物品的大小和形状,从而更好地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一些与测量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我们需要测量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这些数据对我们有什么意义?”等。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孩子的思考和探索欲望,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互动来增强实践活动的趣味性。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赛看谁测量得更准确,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够增加家庭教育的趣味性,还能够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探索实践是提升小学生数学兴趣的重要途径,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孩子参与各种数学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这种探索实践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智慧陪伴,妙趣横生

家庭,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摇篮。让摇篮里的数学时光变得妙趣横生,是许多家长追求的目标。智慧陪伴,指的是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家长要放下身段,与孩子平等相待,全身心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家长不仅是一个指导者,更是一个共同探索的伙伴,智慧陪伴意味着当孩子遇到难题时,家长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思考,一起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陪伴方式让孩子感受到亲子之情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往往被认为是一门严肃、枯燥的学科,但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下,可以为它注入更多的趣味元素。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数学游戏,如“24点”游戏、数学拼图等,这些游戏不仅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还让数学变得更加有趣。

以学习“几何图形”为例,当孩子遇到了学习困难时,家长可以先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然后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来帮助他们掌握几何图形的概念和性质。例如,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玩“拼图游戏”,首先可以一起挑選各种形状的拼图,当孩子挑选一个拼图时,家长可以提问,“这个拼图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孩子观察和描述拼图的形状。当孩子尝试将拼图与其他拼图匹配时,家长可以进一步提问,“这个拼图和那个拼图有什么相似之处?”引导孩子思考两个拼图的形状和特点,并尝试找到匹配的方法。比如当孩子了解到三角形有三种不同的形状时,家长可以提问,“这三种形状的三角形有什么不同?”引导孩子观察和比较不同形状的三角形。通过家长的引导提问,孩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图形的特点,这种引导提问,使孩子不仅能够在游戏中锻炼空间想象能力,还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总之,家长应该通过智慧的陪伴引导孩子学习数学,通过增加家庭教育的趣味性,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同时,家长还需要关注孩子的个性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引导,让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四)启发思维,趣探未知

家庭教育,在启发孩子思维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务,都可以成为训练孩子数学思维的生动教材。例如,在整理衣柜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按颜色或类别分类衣物,锻炼他们的分类和归纳能力;在做饭时,家长可以教孩子按比例调配食材,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以小学数学中的“图形变换”为例,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可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然而,如果家长能够指导孩子在生活中寻找这些变换的实例,那么孩子对图形变换的理解将会更为深刻。例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观察门窗的开关、旋转的风扇叶片或是折叠的纸张等,让孩子亲身感受图形的运动与变化。随后,家长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你把这个图形旋转90度,它会变成什么样子?”或者“你能找到一个与这个图形对称的物体吗?”通过这样的实践与探索,孩子不仅能够掌握图形变换的基本知识,更能深入感受数学的魅力与乐趣。在此过程中,家长的悉心引导和耐心陪伴至关重要。他们需要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数学的魅力。同时,家长还需要给予孩子及时的鼓励与肯定,帮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建立自信。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有趣的活动来引导孩子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魅力,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家庭教育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需要家长遵循一定的原则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如通过日常沉浸教学、探索实践教学、智慧陪伴和启发思维等具体方法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责任编辑:谢蓓)

参考文献

[1]周超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甘肃教育,2023,(22):89-92.

[2]杨尕福.探究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试题与研究,2023,(32):185-187.

[3]崇冲.如何用数学故事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评《课本上读不到的数学故事》[J].中国教育学刊,2023,(10):116.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41:12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29:50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14:38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8:24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6:18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1:29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