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歌
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科技创新驱动下的先驱力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中崭露头角。在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仍面临农民对新质生产力的認知和理解不足、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尚不完善、农业产业化与规模化水平有待提升及农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等问题与挑战。为此,本文提出强化农业创新与改革的“双轮驱动”、推进“数农融合”、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及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等实践进路,以解决存在的问题挑战,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形态,以其创新主导作用引领着生产力的发展,展现出鲜明的高科技、高效能、高品质特性。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核在于以农业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线,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加快推进农业深度转型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基点,在探索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中,由于农民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不足、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尚不完善、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水平有待提升、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农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匮乏等问题,是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所需要面对的一系列问题。
(一)农民对新质生产力的认知和理解不足
农民对新质生产力的认知和理解不足是一个复杂且值得关注的问题。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涵盖技术变革性进步、生产要素创新性重组以及产业链结构深度调整与优化升级等多方面领域。但由于长期维系小规模农业生产模式及教育水平限制,农业劳动力的主体——农民在科技和知识水平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孕育了农民对现状的惰性和对新型事物接受度的缺失,这种抗拒心态对推进新质生产力实现农村现代化进程产生了负面效应,这进一步加剧了数字鸿沟的存在。
一是教育水平是影响农民对新质生产力认知的关键因素。许多农民可能受教育程度有限,这导致他们在理解和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新质生产力涉及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往往较为抽象,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科技素养才能理解。二是信息传播渠道不畅也是造成农民对新质生产力认知不足的原因之一。在一些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民难以获取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相关信息。三是即使信息能够传达到农民,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传播方式和解释机制,农民可能难以理解和消化这些信息。四是传统观念和生产方式的惯性也影响了农民对新质生产力的接受程度。长期以来,农民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对于新的生产技术和理念可能持有一定的怀疑和抵触态度。这种惯性思维使得农民难以主动寻求和接受新质生产力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二)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尚不完善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动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毋庸置疑,创新是推进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并且核心的动力。只有将科技进步与创新深度结合,方能探寻农业乃至整个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而这,正是开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发展的关键和决定性要素。但是在农业农村领域,农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并且农业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并不完善,致使农业技术的发展速度较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处于不利局面的,不利于新质生产力孕育出强大的技术动能,因此更难以应用于农业农村的发展中去。
一是农业研发投入不足成为制约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关键因素。相较于工业与服务业,农业研发收益率偏低,难以吸引逐利资本流入,导致乡村地区科技研发投入相对匮乏。这限制了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使得农业在关键技术上仍面临“卡脖子”问题。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在科研领域的资金投入持续增长,但农业研发经费的配置略显不足。为了迈向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亟需加强对相关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支持,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及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从而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与发展。二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与保障政策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众多乡村科研机构和企业缺乏资金与人才的支持,限制了科研项目的开展,使得乡村地区在技术研发方面与城市地区相比显得滞后和落后。三是农业技术转化和推广的困难也是乡村地区面临的重要挑战。尽管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乡村地区在技术转移和推广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转移机构和平台,科研成果无法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导致技术的流动性和应用性受限。乡村地区的企业和农户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和适应能力有限,缺乏有效的推广和培训渠道,使得新技术在乡村地区的推广变得困难重重。许多成果仍停留在实验室和研究报告中,难以进入实质性的生产和产业化阶段,缺乏市场化的运作和检验。
(三)农业产业化与规模化水平有待提升
新质生产力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潜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的提升。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并将之置于战略优先发展的地位,各级地方政府遵循这一战略指导思想,积极推动农业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尽管如此,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整体上仍显不足,亟待通过深化改革与创新驱动,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质的飞跃。因此在运用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难以将分散的产业聚集发挥合力,且成本代价较高。因而,深化农业产业化及规模化进程势在必行,否则国家农业的跃升发展将难以为继。
一是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而分散,缺乏规模化经营和产业集聚。此种态势直接限制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仅停留在农户至企业的简易连结层面,并以种植、养殖及初级加工为主导。科学育种、产品销售及品牌管理等关键环节的补充尚显薄弱,这无疑束缚了农业产业效益的提升。在产业价值链的演进中,当前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提供基础农产品,而在深加工领域尚未实现高度的转化,产业附加值低使得农民收益的增长缓慢。在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尽管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但农业领域的技术应用案例仍然较少,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不足,农业产业链的标准化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在农业规模化方面,我国面临着土地流转困难、资金投入不足以及农民参与度低等问题。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地形复杂,土地零散难以规模化管理,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开展。由于土地制度的限制和农民对土地的情感依赖,土地流转的推进较为缓慢,难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三是农业规模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当前的投资环境并不乐观,导致资金难以到位。此外,部分农民对农业规模化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有限,也影响了规模化经营的推进,不利于新技术应用的效能最大化。
(四)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
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使新质生产力在农村的应用难以推进,乡村居民难以享受高速稳定的网络服务,无法及时获取信息和数字化服务。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数字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虽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其中所暴露出的基础条件薄弱问题,不仅限制了数字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中的深入应用,还对整个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构成了重要的限制性条件。
目前,虽然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诸如供水、供电、道路建设,已得到普遍建设和应用,但是伴随数字经济的发展,农业农村领域对于数据资源与信息技术的需求正日渐增长,并在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中呈现不断扩散的趋势。网络通信、物流仓储等核心设施在农村地区依然未能实现全面普及,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地区的数字化进程。众多乡村区域仍面临着网络覆盖不全、网速缓慢、信号不稳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偏远山区和深度贫困地区,复杂地形与经济条件的制约,导致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这种状况使得乡村企业和农户在数字化生产、管理和服务方面面临诸多困难,难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数字技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此外,在我国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业乡村发展的过程中,现存的成果尚未形成一个系统化和全面性的理论与实践框架。在数字农业的推广过程中,普遍缺少一套成熟的技术支持和丰富的实践案例。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国内仍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挑战。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领先于农村,具体表现为乡村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数字化产业技术对于乡村产业的支撑力度不足,这些都对乡村地区实现现代化进程产生了负面影响。
(五)农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
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坚实支撑。然而,当前农村地区的人才储备尚显不足,且人才培养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质生产力在农村地区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农业劳动力资源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数字经济网络性和共享性的特点改变了原有的劳动模式,劳动的划分更多地关注创造性和非创造性劳动之间的区别,并且在劳动的主体形式、劳动过程中的耗费、劳动价值决定量这几方面显示出与传统劳动截然不同的特征。一是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全面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亟须培育和储备具备文化素养、技术能力和经营管理智慧的新型农民队伍。觀照当前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虽农村劳动力资源充足,但长时间以来,农村人力资源的潜在价值并未充分转化为实际的人力资本优势。二是由于农村地区人才外流问题日益严重,导致其逐渐沦为人才稀缺之地,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步伐。随着城乡差异的加剧,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向城镇,增加了农村人口外流,导致部分劳动力老龄化及少年化的现象,这对新质生产力的接受和应用带来制约。三是人才引进较困难,乡村劳动力的“引”、“用”、“留”方面也面临许多问题,致使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较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质量与可持续性,离不开坚实的人才基础和强大的人才支撑。只有在人才储备丰富、人才作用发挥充分的条件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才能展现出更高的水平和更强的后劲。
与传统生产力不同的是,新质生产力重在“质”,要义是“以新促质”,通过创新培育新生产力,进而以新生产力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最终落实在“生产力”上。但目前新质生产力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存在了一系列的问题挑战,难以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以新促质”最终落实在“生产力”上,因此,如何发挥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效能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急需要思考解决的实践进路问题。
(一)强化农业创新与改革“双轮驱动”
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如何孕育与发展,已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议题。
一是加强农业领域科学技术创新,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活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改变过去那种依赖高投入获得高产出的传统生产方式,需更多依靠科技赋能。一方面,要创造“新”劳动资料,发力现代农业农村,培育“智慧支撑”。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力以及优化资源利用率,包括智能农业装备、精准农业技术、无人机喷洒农药等现代化农业工具和技术手段。建设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可视化。这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决策效率和管理水平,还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和研发,推动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更新。另一方面,要挖掘“新”的农业劳动对象,深化资源利用,培育农业劳动对象的智能化。通过采用智能系统和“互联网+”技术,我们可以加速传统农业劳动对象的数字化转型。目前,我国在深刻把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要素范围的拓展与时俱进,数据已经被纳入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要素范围。数字技术与生产力基本要素结合形成的数字生产力,是未来数智时代最重要的新质生产力。数据、信息等数字要素的使用,生产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生产过程,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做好顶层设计,推进制度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好制度保障。因农业农村发展的弱质性,在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国家的政策供给与顶层制度设计发挥着核心作用。在农业技术进步的核心议题中,应明确界定关键的技术攻坚项目,并对战略性新兴行业及未来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必须构建以党和政府主导,企业与社会资本参与相结合的科研投资多元化体系。推动我国高标准农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取得长足发展,增加资金投入是关键,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激发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农业投资法、农业发展保障法以及农业保险制度等,为农业资本的投入与运营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积极拓宽信贷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农业企业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激励银行及金融机构积极应对农业领域融资困境,实现融资成本的有效降低,并通过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支持农业经营者采购必要的农业机械设备。同时,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强化人才培养机制,培育一批具备较高素养的专业人才,以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
(二)推进“数农融合”,发展智慧农业
深化数字化转型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作用,构建一体化的信息平台,整合数据采集、分析以及共享功能,以实现产业链各节点信息的动态监测与即时交互,助力提升产业链内部以及横向产业间的协作效率,推动产业链延伸,增强农产品深度加工和冷链物流等后端环节的发展潜力,进而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中的价值附加。同时,在现有农业发展模式上,催化和引进战略性新兴农业和科技企业尤为关键,其目的在于推动智慧化生产、经营、物流及营销的整合化进程,以此降低各环节资源与成本的花费,并极大增进整体产值效益,进而引领行业链的集中和结构升级转型。同时,我们还应积极运用科技革命的创新成果,进一步以新质生产力重塑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发挥后发优势,我们有望实现农业产业的弯道超车,推动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精准农业。智慧农业指的是通过数字技术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实时的信息捕捉及动态的过程监控,依托精确管理与智能化作业的手段,结合大数据分析和科学决策支持系统,全方位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管理迈进。目前,世界范围内众多国家正在加快构建智能农业发展策略,并着力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尖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度整合与应用。中国智能农业发展虽然起步时间晚于发达国家,现阶段其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作业的水平仍显不足,正处在初级成长阶段,但市场潜力巨大。面对这一现状,我国应当本着科技自主、自立自强的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实时监测区域农业动态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预测,为农业生产调整经营策略、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还能降低生产决策的盲目性和对外部变化的响应滞后性。同时,应着力突破农业高新技术研发,打造新的生产力,完善农业技术系统以及推广网络,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度。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发展根基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可以提高农村的宜居性和農民生活便利性,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各地政府需根据地方特色与需求,全面升级农村基础设施,构建农村数字化新基建体系。一是先发展当地数字化基础设施,对现有信息网络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并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以提升农村信息传输效率和质量。二是针对传统基础设施如水利、交通等,应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智能化管理和运营,提升服务效能。此外,还需对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业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升级,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加快传统农业劳动资料的数字化升级,积极引入适合当地发展的数字化农机农具,并加强其推广与应用。三是指导农业经营者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字化工具,降低生产经营风险与成本,提升他们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和信心。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将有力推进传统农业资料数字化升级的步伐,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提供人才支撑
生产力是人们本质力量应用的结果,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农村持续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通过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积极构筑现代化的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进而提高农业的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这一进程对农业劳动力的素养及能力水平无疑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要想在农村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破除发展壁垒,培养高素质人才。
因此,应本着实际情况,充分挖掘与利用农村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显著增强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一是需要深入挖掘并培养当地的人才资源,同时提供他们所需的各类支持,如构建发展平台、整合各类资源等。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养。通过举办培训班、开设科技讲座等方式,向农民普及新质生产力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完善农村信息传播体系,拓宽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建立覆盖广泛的农村信息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新质生产力相关信息。二是引进并留住优秀人才,做好人才的培养与人力资本的使用工作。为了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通过柔性引进的方式,吸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顶尖人才参与到新质生产力的项目发展中来。同时,地方政府也应出台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为研究机构提供有力支持,推动人才引进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还需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工作。应建立起合理且富有吸引力的市场化激励体系,有效发掘人才的创新潜能。
参考文献:
[1]李明贤,彭晏琳.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探讨[J].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4, (01): 23-30.
[2]周清香,何爱平.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演进及其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视角[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2, 35 (02): 29-38.
[3]陈雪梅,周斌.数字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理论探讨, 2023, (05): 85-90.
[4]文丰安.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现代化:重要性、梗阻及发展进路[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05):134-141+173.
[5]耿爱群.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公共服务体系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4):205-206.
[6]高帆.“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逻辑、多维内涵及时代意义[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14(06):127-145.
[7]谢中起,索建华,张莹.数字生产力的内涵、价值与挑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39(06):93-99.
[8]富新梅.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研究[J].西南金融, 2023,(07): 81-93.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李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