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琼,陈晶生,刘秀英,刘双泽,李建开
(罗平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云南罗平 655800)
罗平县作为农业大县、山区大县,总人口65万人,常年种植食用菌面积不足20 hm2。近年来罗平县依托自身优势,将食用菌种植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措施,持续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一是依托优势建基地,推动食用菌产业高位发展;二是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发展林下种植。平菇在真菌分类上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1],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食用菌,又叫做糙皮侧耳、侧耳、黑牡丹菇、蚝菇,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侧耳科一种类,是种常见的灰色食用菇。其富含丰富蛋白质,脂肪含量低,具有滋补、降压、降脂的功效,还有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平菇子实体还含有微量牛磺酸,牛磺酸是胆汁酸的成分,对脂类物质消化吸收和溶解胆固醇有重要作用,可以舒筋活络等功效[2],很受消费者喜爱。平菇栽培技术以及管理是影响平菇质量、产量的两个因素,农民在栽培平菇时有必要对平菇栽培技术要点展开深入研究,在栽培实践中重视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栽培管理的方式方法[3],为平菇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首先,我们要准备一个栽种平菇的场所,避免工业区和家畜饲养区,选择具有较强的区域代表性,地块排灌良好,地势平坦,通风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地方新建大棚,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闲置房屋,地面最好用石灰粉刷,水泥抹光,以便消毒。为了充分利用空间,还可在大棚内设置铺有木板,竹竿或秸秆帘等的床架,但床架摆放四周不能紧靠墙壁,床架与床架之间保留60~80 cm宽的走道。上下层床面之间间隔距离50~60 cm,下层离地20~30 cm,最上层床架不能超过窗户,以免影响光照。床面宽一般在1 m左右为宜,便于管理。
平菇种植的原材料比较广泛,例如:油菜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玉米草、麦麸、玉米面等,既利用了当地的废弃物作为生产资源,又减少了广大农户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利用大家不起眼的废弃资源来创造财富,使之变为金钱,产生价值。
2.2.1每100 kg(油菜秸秆粉碎30 kg,玉米秸秆粉碎30 kg,棉籽壳20 kg,木屑20 kg)的合成基料,要获得高产、优质的栽培效果,则应添加适量小麦麸皮10 kg,玉米面10 kg,生石灰3 kg,菜籽饼(油枯)3 kg,过磷酸钙1 kg,尿素0.5 kg,制成菌棒然后高温消毒灭菌即可。
2.2.2每100 kg(油菜秸秆粉碎30 kg,小麦秸秆粉碎30 kg,水稻秸秆20 kg,烂烟叶20 kg)的合成基料,要获得高产、优质的栽培效果,则应添加适量小麦麸皮10 kg,玉米面10 kg,生石灰3 kg,菜籽饼(油枯)3 kg,过磷酸钙1 kg,尿素0.5 kg,制成菌棒然后高温消毒灭菌即可。
2.2.3每100 kg(玉米芯粉30 kg,粉碎稻草30 kg,棉籽壳20 kg,选用阔叶树的木屑20 kg)的合成基料,需要获得高产、优质的栽培效果,则应添加适量小麦麸皮10 kg,玉米面10 kg,生石灰3 kg,菜籽饼(油枯)3 kg,过磷酸钙1 kg,尿素0.5 kg,制成菌棒然后高温消毒灭菌即可。
接种料拌好后,用45 cm×20 cm~27 cm×0.04 cm的聚丙烯塑料培养菌袋迅速分装菌料,每袋装干料1.8~2 kg,适当用力压实,培养菌袋两端各留空隙7 cm,套环后用薄膜封口,然后用橡皮筋拴紧薄膜和套环,制成菌棒。菌棒制成后用高温蒸汽的形式进行消毒杀菌,一般需要15 h消毒,冷凉后备用。
消毒冷却后,再进行接种,接种要在消毒灭菌的环境中进行(用稀释1 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大棚进行喷洒,然后再密封12 h左右)再进行接种。接种时用酒精或者高锰酸钾涂抹表面,然后把适量的菌种倒入菌棒口内,轻轻按压菌棒,接种后放在消毒过的环境中等待走菌丝。菌丝培养场地要保持干燥,空气流通,避光,一般温度保持在20~27℃。菌棒通常使用单排叠放或者“井”字形排放,表面撒施一层生石灰。当菌棒内温度超过30℃时要及时通风或者散堆降温。接种后8~10天时就要认真检查菌棒,若出现污染杂菌的袋子要及时拣出。菌丝需经历20~25天,菌丝可以长满培养场地,而子实体原基需要约35天的培养期限。
接种后的菌棒要放在通风透气的阴凉位置养护,保证环境的清洁卫生,在栽培期间,要时刻保持菌床处于湿润的状态,空气湿度在80%以上。地面铺洒白石灰消毒,等待菌丝长满。在菌丝生长发育时期,需要做好相应的温度控制和水分保持工作,并对杂菌做好严格防控,确保菌丝的无污染化成长。在播种开始的10天内,要保证室内温度低于15℃,以避免杂菌对菌丝进行污染。在播种2天后,该菌便开始发芽,并逐步向周围扩散,这段时间里,应一天几次地观察基质中的温度变化,并小心地保持在30℃以下。如果物料的温度太高,要揭开保鲜膜,让其冷却,等温度降低后,再用保鲜膜覆盖。当原料温度稳定时,无需揭膜。10天以后,菌丝已完全覆盖料面,并开始向料层方向发展,这时,温度可调至20~25℃。如有杂菌污染,可用石灰粉末洒于杂菌生长处,或用0.3%的多菌灵擦拭。在这段时间里,维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大约为65%。在一般条件下,接种后20~30天,全基质上都可被菌丝覆盖。平菇菌丝发好后,移入大棚或栽培室进行出菇管理。
平菇生长的时候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出菇期间菇房温度控制在25~28℃,尤其是它们的菌丝体,在30℃的环境中活性会非常大,尽量将室内的温度控制在这个温度范围。要不然温度高于33℃生长速度就会降低,严重的还会停止生长,甚至滋生一些杂菌。要是温度过低的话,菌丝体的活性降低,它们的生长速度就会减慢,对平菇的生长非常不利,所以栽种平菇的时候一定要将温度控制好。
出菇期间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绝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一般当看到菇蕾长出来以后,就要增加浇水的次数,这个时候平菇的生长速度会加快,吸收的水分也会增加,要是水分不足的话,就会出现干菇现象,影响平菇的生长。所以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促进平菇的生长,得到足够水分,菌菇就能快速生长,个头也会变得更大。
平菇生长主要是吸收氧气,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等废气。菇房里面的空气就会积累大量的有害气体,会限制它们的生长。定期给菇房通风换气(采用每天早晚通风30 min,且通风时不能直接吹在培养袋上),让平菇都能吸收到更多新鲜的氧气,才能更好地生长。不过通风的时候要注意,做好遮阳措施,避免菌菇受到强光的照射。过强的光线会限制菌丝体的生长,让菌菇的生长速度变慢,尽量让平菇在阴凉的地方,它们就会长得更旺盛。
食用菌平菇从出菇旺期到出菇末期,由于菌棒中的营养已经被耗尽,所以产量会显著下降,这个时候要及时追施化肥,才能使菌蘑的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能提高菌蘑的产量。常见施肥方法为动物粪便土肥、植物茎叶汁液、菇根汤。
6.4.1动物粪便土肥。将收集到的猪粪、牛粪等动物粪便晒干粉碎,先用石灰水清液进行预湿堆置10~15天,再加入40%~50%的肥泥与适量的草木灰混合均匀,当菌蘑产量骤降或发生死菇时,应立即对床面进行清扫,去除老根,并将肥料洒在床面上。
6.4.2植物茎叶汁液。将秸秆、玉米秆等经过腐熟后烘干的干草、玉米秆等碾成粉末,加入100倍的水煎汁,放凉后喷淋,能促进蘑菇的生长。
6.4.3菇根汤。将蘑菇根部5~10 kg清洗干净,再加入10~15 kg的水,煮开15 min后,加入50 kg的清水,搅拌均匀后进行喷洒,这种方法可以促进蘑菇的生长。以上每种追肥溶液的用量大约为0.5 kg/m2。
夏季栽培平菇病虫危害严重,主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种植之前,要彻底清扫、消毒、杀菌、防虫等。在生产过程中,不要使用不干净的水,喷洒杀菌农药和洒干石灰。配制时,可在混合料中加0.1%~0.2%的多菌灵、0.1%的敌敌畏,以杀灭某些杂菌和害虫。特别是在气温高的时候,在栽培料中加入适量的杀菌剂和杀虫剂,增产效果更加显著。平菇主要害虫是菌蚊、蚤蝇、菇螨和果蝇。
菇房门窗附近不要装灯,室内开灯时间尽量减少,以免招引室外的菇蚊、蚤蝇和飞蛾。灯光诱杀,在室内设置3瓦黑光灯一盏,下方放水盆,装入废菇(料)浸出液或糖水,滴入几点敌敌畏,能诱杀大量成虫,但要注意关好门窗,防止室外虫源迁入。
化学防治。用2.5%溴氰菊酯2 500~3 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 000~3 000倍液喷雾。喷药前应将子实体采收净,否则易造成药害,影响子实体的商品价值,施药后7天内不可采收。
平菇在成熟时就适时采收,这样既能保证品质,又能保证产量。若不能及时采摘,伞盖边缘会卷曲,伞身变小,从而降低产量。一般在出菇3~5天,小菇蕾从白到灰黑,菌盖从深灰色变成浅灰色或灰白色,菌丝从深灰色变成浅灰色或灰白色,这个时期是平菇的最佳收获期,此时收获的菇体肥大,产量高,口感好。采收时用手轻轻地将菌菇掰下来就行,不要使用任何刀具,以免菌菇沾染杂菌,让菌菇受到危害。一般情况下,播种一次可采收3~4批菇,每批采收完以后要将剩余菌菇上面的菇根和杂物清理掉,让它们慢慢地恢复生机,以防止下批生产烂菇。平菇采菇后,其营养成分及水分含量均较低。二茬蘑菇采摘后,营养物质和水分都被大量消耗,产量难以提高,品质也会下降,所以在收获后需要向培养基中补充营养物质,以增强菌丝的活力,才能长出来新的菌菇,农户们就能收获更多的平菇。
食用菌平菇的绿色高产栽培需要投入成本41 870元/667m2,其中大棚建设投入30 000元/667m2、租地费1 500元/667m2、菌种投入250元/667m2;原料费包括购买干稻草(玉米秸秆、油菜秸秆等)2 000 kg/667m2,1.2元/kg,需要投入2 400元/667m2;购买玉米轴、麦麸、购买玉米面等1 000元/667m2、购买肥料720元/667m2;工时费(装菌棒、采平菇、搬运等)6 000元/667m2;大棚可以放菌棒14 000个/667m2,每个菌棒可以采鲜平菇7次,一次采鲜平菇0.2 kg,每个菌棒可采鲜平菇1.4 kg,4元/kg,一个菌棒毛收入5.6元,大棚毛收入78 400元/667m2,除去以上大棚的投入41 870元/667m2,纯收入36 530万元/667m2。通过种植平菇,促进产业的调整,不仅可以解决当地的劳动力就近务工问题,增加家庭收入,同时可以吸引到外地打工的人员回乡创业,还可以回收一些农业生产的废品作为原材料(如玉米秸秆、油菜秸秆等)重新利用,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