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强,杨井泉,于厚军,郜兴亮,任宇斓,刘福元
(1.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石河子 832000;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图木舒克 843900)
鸽肉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鸽肉味甘、性平,具有补肝益肾、祛风解毒、生津润燥、益气和血等功效。目前我国养鸽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但是在当前规模化养鸽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对鸽子疾病认识不够深入,导致在养殖过程中对鸽子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不够重视,甚至有很多养殖户由于没有及时发现问题而延误了治疗时机或产生了严重后果。
鸽新城疫俗称鸽瘟,是威胁鸽业的一种主要疫病,由鸽I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Type 1,PPMV-1)引发的急性、败血性、高度传染性和毁灭性的病毒性疾病。鸽新城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冬时期为高发季节。
临床上大致分成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4 个类型。最急性型以流行初期和乳鸽多见,常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型最常见病鸽精神沉郁,羽毛蓬乱,体温升高到42~43 ℃,表现震颤、共济失调、头颈扭曲或转圈运动的神经症状、拉黄绿色稀粪肠炎症状、瘸腿、单侧或双侧翅膀下垂等典型症状。亚急性和慢性型多由急性型转化而来。剖检病死鸽,肉眼可见鼻、气管、腺胃、小肠黏膜充血和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神经症状的病鸽,除以上剖检变化外,肝肺出血,肾脏苍白肿大,硬脑膜和小脑膜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和坏死。
新城疫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来进行初步诊断,由于鸽新城疫的症状与鸽子疱疹病毒感染(PHV)、氯化钠中毒、过量使用罗硝唑或维生素B1缺乏症相似,因此有必要进行实验室检测,以做出正确的诊断。活鸽取气管或口咽部和泄殖腔拭子样本,病死鸽还须取肺、肾、脾、脑、肝和肠等器官样本。借助病毒分离、血凝抑制(HI)、RT-PCR等诊断和检测方法确诊。
感染鸽鸽I 型副黏病毒潜伏期从4~6 d 到3~4 周不等,目前多为急性发作,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要以防为主,养防结合。肉鸽养殖从生物安全防控角度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制度、进场人员和车辆物品必须消毒,严禁贩收鸽的车辆进入。监管部门依据监测抗体水平制定免疫程序,免疫最好用一次性针头,疫苗必须是灭活疫苗,建议用鸽I 型副黏病毒灭活疫苗或LaSota。日常加强带鸽消毒,隔离和淘汰发病鸽,用新城疫抗体控制,防止继发感染;中草药辩证施治,能缓解症状,减少死亡。
该病传染力、致病力强,可以使鸽的胚胎和包括幼鸽、青年鸽、生产种鸽在内的所有不同年龄段的鸽感染发病,引起100%死胎,80%幼鸽死亡率[1],对养鸽业危害很大和经济损失严重。
鸽感染沙门氏菌有4种临床症状[3]。病理剖检可见肠道卡他性炎症,充血肿大伴有出血点,肠黏膜有大小不等的黄灰白色结节坏死灶;关节液增多,呈黏稠淡黄色或微浊;肝脾肾肿大,肝脏呈古铜色,郁血,肝脾肾表面有针尖大至芝麻大的灰白色或黄白色病灶。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取出病鸽肝、脾组织接种肉汤增菌培养,后再接种于固体的鉴别培养基内培养,24 h 后观察,或挑出可疑菌落纯培养后进行细菌生化鉴定、平板凝集反应进行确诊。
首先,做好预防工作。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条件,保持鸽舍通风干燥;定期对鸽群进行疫苗预防接种,另外注意鸽群饮水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其次,科学治疗。发现病鸽,立即隔离治疗,并用药物控制继发感染和毒素中毒[4]。常用抗菌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环丙沙星等;常用药物是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氟哌酸等。对严重的病鸽应在其周围环境中喷洒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同时要对症治疗,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鸽毛滴虫病是一种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寄生原虫病,由原虫感染而引起的口腔溃疡,又称为“鸽癀”[5]。病鸽因以口腔、嗉囊、食道出现白色黏液和黄白色干酪样物增多为主的上消化道病变和坏死性溃疡灶,最终因消化道和呼吸道阻塞、妨碍进食和正常呼吸而导致死亡。幼鸽和青年鸽感染后死亡率很高。此病多经消化道传播,鸽毛滴虫通常寄生并损害消化道,感染鸽唾液内含有大量虫体,口腔溃疡病灶是虫体的聚集点。成鸽主要通过鸽吻,或用嗉囊乳哺育幼鸽的途径而垂直感染传播;也可通过饮水和创伤感染水平传播;未闭合的脐带口部也可成为感染传播途径,但较少见。通过上述感染途径,会在鸽场或鸽群传染,成为顽症。
成鸽多为“带虫者”,无明显症状此病有3 种类型:口腔型、脐带型和内脏型。最常见的病理变化是口腔和咽喉黏膜形成粗糙的纽扣状黄色沉着物,湿润的称为湿性溃疡,干酪样或痂块状则称为干性溃疡。脐部感染的病鸽,皮下会形成肿块,呈干酪样或溃疡性病变,内脏器官受波及时引起黄色粗糙界限明显的干酪样病灶,导致实质器官组织坏死。
平时应定期检查鸽群口腔有无带虫,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在饲养管理上,成鸽、幼鸽分开饲养。使用灭滴灵(甲硝唑)按0.05%配制饮水,连用7~10 d;或用0.05%的结晶紫溶液、0.06%的硫酸铜溶液饮水,隔天给予,连用3 d。
鸽腺病毒病(Pigeon Adenovirus,PiAdV)是传播范围极为广泛、发病率极高的接触性传染性疾病。
1995 年,De Herdt 等根据PiAdV 感染感染后引起的临床症状和相关致病过程,把鸽腺病毒分为I 型(PiAdV-I)和II 型(PiAdV-II)。PiAdV-I 为经典腺病毒,主要影响1 岁以下的鸽,PiAdV-II 感染所有年龄段的鸽。PiAdV-I 感染鸽发病率高达100%,但死亡率较低,约为2%~3%;PiAdV-II 感染发病率30%~100%,死亡率约为70%~100%。
(1)PiAdV-I。临床症状可见呕吐、虚弱、消化缓慢甚至停滞,排绿黏便或水便,体质量减轻。吐出的饲料有酸臭味。无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病鸽子大约l 周内临床症状消失;存在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鸽病情加重,体能继续下降、消瘦、精神萎靡、拉绿色稀粪或水便等症状,部分病鸽死于大肠杆菌继发的败血症,另一些病鸽即使症状消失,数周内飞行能力较差,痊愈恢复较慢。病理剖检可见肠道内有明显的出血和炎症、肾脏肿大、胃壁增厚、胃黏膜充血和出血,黏膜组织破坏、溃烂和凹陷。镜检可见肠道上皮细胞和肝细胞的细胞核内均含有包涵体。
(2)PiAdV-II。感染鸽一般无临床症状,只有少数有呕吐、拉黄色稀粪等轻微症状,PiAdV-II 感染病鸽通常在24~48 h 内迅速死亡。病理剖检可见肝脏表面有微弱的斑片状、苍白变色,并有直径1~3 mm 黄色病灶。显微镜检肝脏切片有广泛的凝固性坏死灶和凝固性坏死区,许多肝细胞内有大的嗜碱性的包涵体,这些嗜碱性包涵体通常出现在细胞核内,也可见到轻度的胆管增生和胎盘周围的淋巴细胞和异形核细胞聚集。实质内可见大量灶性脓性肉芽肿,较大的病灶中央有干酪性坏死,周围弥漫着巨细胞。
鸽腺病毒感染后,确诊需要开展组织病理学试验,如检查病鸽的肝细胞坏死情况,及肠细胞和肝细胞的细胞核内是否含有包涵体等并结合实验室诊断技术,通常包括病原的分离、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等。
首先,做好预防工作。PiAdV 往往是隐性感染,只有受应激等因素造成免疫力低下时才诱发致病,通常需要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减少各项应激,提高鸽的抵抗力,目前还没有针对PiAdV 的疫苗,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油乳灭活疫苗在鸽上试用,对PiAdV的感染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其次,科学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发现疑似病鸽,将病鸽嗉囊内容物挤出,进行反复清洗,立即隔离消毒,及时采取抗病毒、控制饮食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应及时采取抗病毒、控制饮食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利巴伟林”(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和硫酸新霉素,直接口服或饮水。饮用电解多维来提高鸽子自身体质,避免呕吐腹泻而引起的脱水,使鸽子有体力耐过治疗阶段。
规模化肉鸽养殖常见病的诊断和防治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任务。每种疾病都有其特定的病原体、症状和传播途径,只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地诊断和防治,同时做好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病鸽的隔离治疗,做好环境卫生的管理和疫苗的接种工作,就能保证肉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高肉鸽养殖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