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艳
(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 750001)
近年来,灵武市以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要素有效利用为纽带,以“聚力工程”担保基金贷款为撬动工具,因地制宜地探索资源有效利用、提供服务、混合经营等多种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培育壮大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1]。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实施主体缺乏带富能力、增强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本文从灵武市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入手,结合村集体具体情况,提出了加快灵武市村集体经济发展进程的措施,以对灵武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借鉴。
灵武古称灵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以历史悠久、资源富饶、风光秀丽、人民勤劳而赢得“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赞誉,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化的产业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基地,既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经济中心,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农业方面,灵武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生产水稻、小麦、玉米和长枣等农产品,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和水果产地;产业方面,灵武发展了煤化工、羊绒加工、再生资源、长枣和粮食加工等特色产业,形成了经济上的优势。灵武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快速的进展,展现出巨大的投资潜力。
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后半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灵武市紧抓乡村振兴这一机遇,持续推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围绕“三化三转变”的产业发展思路,构建灵武市“1535”生态经济体系,聚焦“精品农业观光小镇”建设,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存在短板抓好整改,以保证村集体经济沿着正确轨道平稳发展。经统计,2022 年灵武市现有的70 个行政村的集体经营性收入为4 349.49×104元,当年实现村均营业性收入62.13×104元。
灵武市以党支部组织力提升为集体经济增收提供源动力,通过高质量村“两委”换届,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实现“大换血”,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通过建设经营“五优蔬菜”产业基地,充分发挥辖区内合作社资源优势,发展订单农业,有效拉动本村居民就近务工,增加劳务性收入,拉动村集体经济收入。
灵武市坚持培育村党支部自我发展能力,锻造以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和致富带头人为主体的村庄发展“领路人”队伍。灵武市驻村第一书记通过与村“两委”班子系统谋划,创新农业服务模式,成功争取农业托管项目,实现农作物播种、飞防、收割等作业“一条龙”服务,大大节省了农户的农业生产支出,有效地拉动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灵武市重点突出各村资源禀赋,依托特色产业基础培育市场竞争力。突出做好特色瓜菜种植,持续打响“一村一品”示范品牌。租赁集体土地用于打造西瓜育苗温棚,争取农业托管项目,持续优化辖区内瓜菜产业服务,有效拉动集体经济增长。重点培育“千禧”小番茄特色品牌,与辖区内泉茗瓜果合作社开展合作,引进优质品种,打造集休闲采摘、观光体验、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种植试点,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灵武市注重夯实产业基础培育集体经济增长的持续牵引力,利用辖区内冷链基地资源,鼓励村党组织通过冷链发包获取收益。依托冷链发包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效利用辖区内泵站设施、充分发挥辖区内土地资源,与企业开展村企联建,有效增加集体经济。
3.1.1 资金注入类的收益可持续性较差
根据调研情况看,灵武市有6个项目村均未达到项目实施方案所报收益率,其中所实施项目扣除折旧后的最低收益率仅为-6%。资金注入类项目比例过高导致的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对灵武市解决就业、盘活存量资产、挖掘资源性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动力不足[2]。同时,由于对项目收入的过度依赖,经营主体面临较高的资金使用风险。合同期满后重新选择经营主体时间成本较大,收益存在不稳定性。
3.1.2 村级发展项目选择规划不明
根据调研情况来看,灵武市各村普遍存在村级集体经济缺乏经营性收益的问题。灵武市村集体发展的一大问题是机械类资产在集体资产中占比较大,而机械类资产普遍存在逐年老化的情况,折旧率较高,按照相关村集体经济固定资产折旧规定,挖掘机和收割机每年折旧率为10%,而根据2022年的数据,已有部分资产购买类的村集体盈利速度低于机械类的折旧速度,导致经营效益低下。
3.1.3 村级集体经济运营管理规范性不足
根据调研情况来看,灵武市存在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单一,村集体各自为阵,经营规模偏小,农业经营社会化规范化程度低,对于市场竞争的风险抵抗性不强等普遍性问题[3];资产利用方面,存在管理不善的情况,一些村委会书记和主任缺乏对本村农村集体资产的明晰认知,对自己所负责管理的资产规模不清楚;财务管理方面,不同程度存在信息公开不及时、缺乏透明度等问题。在进行集体资产处置或者投资方面,存在“一言堂”问题,很少进行集中表决,决策随意性很大,导致群众的参与度、知晓度不高,缺乏对集体资金流向进行有效监督等,这些问题暴露出了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3.1.4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清
根据调研情况来看,各村“两委”班子在谋划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方面守正有余、创新不足,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不强,创新发展模式的内生动力不足。在灵武市的一些村集体中,存在对国家政策支持的较大依赖,尤其体现在土地流转,以及新农村重建项目改造等多个方面。这些村集体的发展质量相对较低,缺乏可持续性,经济活力不足,整体发展水平有限。总体而言,灵武市的村庄集体资产运营能力相对较差,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主要来自财政补助和其他政策性补偿[4]。
3.2.1 政策导向因素
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挑战有缺乏全面规划和相关基础数据的支持,使得政策制定缺乏准确而有力的依据,决策没有明确具体的执行方向。同时,反映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规范化的统一指导,以及集体资产管理不规范、不统一所带来的问题困扰。另外,灵武市当地相关配套政策仍在进一步完善中,且在环保、土地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大,这成为阻碍灵武市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限制了村庄发展的积极性[5]。
3.2.2 政府主导层面因素
灵武市简政放权、优化村集体发展营商环境的力度还不够。政府各部门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职责存在重叠,导致出现了所谓的“九龙治水”现象,即多个部门都涉及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事务,出现了管理混乱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此外,对于农村的帮扶措施缺乏具体针对性。上级部门对村里进行结对帮扶时,过于偏重于物资支持,而对村集体经济的实质性支持不够,缺乏与村里共同厘清发展思路、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激发内生动力的措施。在政府部门处理事务时,存在烦琐的材料申报、频繁地跑腿、审批过程缓慢等问题,间接导致了村里经济发展的迟缓。
3.2.3 村集体自身因素
由于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个别村集体经济的合同签订不够规范,对于发包费和租金回收力度不够,承包费拖欠,造成集体虽有账面经济收入,但却无实际收入增长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与壮大[6]。另外,一些村委会缺乏远见,过于注重眼前的收益,没有考虑到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导致他们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时对于新的理念和方法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更倾向于传统的“小农”思想,认为够用就好,对于更先进、创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当地缺乏具备自我增长能力的集体经济项目。更有部分村委会期望通过等待、依赖外部支持和索要资源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太愿意主动探索创新的发展路径。
3.2.4 产业结构因素
灵武市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导,养殖业作为辅助,农业产业在灵武市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工业和制造业相对薄弱,使得产业结构缺乏多样化,乡村旅游和服务业的发展相对缓慢。灵武市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但由于投资和推广的不足,导致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未能重视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农业服务的全面发展,限制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农业服务业的发展进展较为缓慢,农机服务、农业科技推广和农田水利等领域的发展仍有待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农业科技推广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缺乏足够的投入和支持。
为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总体规划和基础数据的收集与统计,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调查研究,建立健全统一的数据统计体系,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完善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支持政策,特别是解决财政资金注入方式的问题,输血的同时更加注重造血,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以建立更为稳定和有利于发展的环境[7]。将村党组织为民服务和发展专项资金集中整合,设立“聚力工程”担保基金,放大财政资金效应,以优惠利率鼓励农民申请贷款,以1∶10的资金比例放大贷款,并将部分贷款收益分配给集体。此外,还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灵武市各村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不一,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路径探索也各有不同,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明确集体土地产权,确保集体企业能够稳定、合法地使用土地资源,为其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要坚持把培育和壮大两个带头人队伍与实施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结合起来,推进“党组织+龙头企业+致富带头人”“党组织+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模式,作为以党建促乡村振兴、促脱贫富民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助力服务农民、服务村集体经济和服务农村发展,让党建引领壮大村集体经济更加坚强有力,推动农村形成“双强双富双美”的良好局面[8]。
积极发挥区市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带动作用,全面开展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培训,帮助村委会干部了解当前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强化村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通过组织实地考察、交流研讨等方式,让灵武市的村委会干部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和模式;通过设立奖励机制、绩效考核等方式,激励村委会干部积极探索和创新,完善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责任追究机制,对项目实施负责人实行终身追责制;积极引导“两个带头人”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发挥作用。
灵武市应将注意力放在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的融合上。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模式下,发展旅游采摘和高档绿色有机植物供应,鼓励农户入股,流转土地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等。灵武市拟计划在农业托管服务项目基础上,打造智慧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建设村级供销社,优化农资产品供应。继续发挥村企联建优势,加强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发展,实现村集体收入稳定有效;继续经营好辖区内泵站资源,深化村企联建模式,与本地稻米加工企业开展合作,推动集体经济稳步增长;加强农业与工业、休闲旅游业的协同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提升农民收入,加快休闲农业的产业链延伸。通过协调各类发展要素,同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的附加值提高。
“合作经济理论”是早期关于农村集体经济起源的理论之一。这种理论主张通过农民的合作组织形式来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劳动力的社会化,以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的目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关于农村集体经济起源的理论和观点已经远远超出了早期的“合作经济理论”。2015 年—2021年,随着新一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巩固改革成果、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提升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动力,是针对我国现实发展,立足于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而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9],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强村富民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灵武市借助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作为宁夏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探索的典型,只有形成“党委统筹指导、各村主动探索、充分发挥特色、锻造持久优势”的独特思路,遵循“精准施策、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原则,精心打造和管理村级集体经济这个重要经济支柱,通过扶持发展乡村特殊优势产业、示范带动创新项目、引入配套科技支持,才能不断做优做强村集体经济,推动群众富集体致富,探索形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灵武模式”,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