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羽楠
千年皮影戏,源起帝王情。两千多年前,李延年为汉武帝献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其妹也因此歌得幸,被册封为夫人。据《汉书》记载,武帝对李夫人宠爱有加,李夫人去世后,汉武帝相思成疾,郁郁寡欢,不思朝政。大臣李少翁为解武帝心头愁绪,用棉帛制成李夫人的模样,后涂色、装木杆,入夜张灯设帷,邀武帝一赏,“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武帝思念之情呼之欲出……这段爱情故事也成为皮影戏的渊源。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这项艺术历史悠久,流派众多,底蕴丰厚,兴于唐,盛于清,元代傳播至西亚和欧洲。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上海戏剧学院为皮影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孝义皮影是我国皮影艺术的重要一支。孝义皮影始于战国,发展于宋金,鼎盛于明清,有2 400余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曾前往孝义讲学,夜晚利用“影乐”的形式吸引听众。同时,由于子夏师从孔子,“乐琴”得心应手。于是他以设教讲学为本,以影乐为设讲形式,并以乐琴相辅,寓教于乐,形成了集“影、乐、教”为一体的完善影戏形式。当地人学会了影乐表演的技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影、乐、教”形式在当地逐渐演变为影戏,形成了孝义最早的皮影戏。
1980年12月14日,山西省孝义市驿马乡榆树坪村南金代墓中出土了皮影头像壁画,这表明至迟在金正隆元年(1156)以前,皮影在孝义一直长盛不衰。孝义境内皮影戏班云集,从业者众多,甚至达到无村不庙、无台不戏的盛景,孝义皮影一度传播到陕西、内蒙古等地,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2006年5月20日,孝义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孝义皮影根据唱腔与伴奏的不同,分为皮腔纸窗影戏和碗碗腔纱窗影戏两种,其中以皮腔纸窗影戏为主。
孝义皮腔纸窗影戏亦称“孝义皮腔纸影戏”,是流传在孝义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皮腔”因其为皮腔专用腔调而得名,“纸窗”因孝义皮影戏亮窗为白麻纸而得名,因此全称为“孝义皮腔纸窗影戏”。具体来讲,皮腔指的是皮影戏的曲调,因音乐唱腔以小唢呐为主,学术界称之为“吹腔影戏”,其唱腔朴实、明快、粗犷、活泼,有四句式和上下句式两种结构,有联曲体混合节拍和强起强落的特点,由于以吹奏乐器伴奏,故又称“孝义吹腔”。不少专家认为,“孝义吹腔”是我国民间最古老的吹腔之一。
碗碗腔纱窗影戏也是流行在孝义境内的一种皮影戏,因为在演唱过程中有一个形似小碗的铜铃(民间习称“盅盅”)参与了整个文武场的伴奏,并由它来掌握整个音乐节奏而得名。因其以纱为窗,借光亮影,故被称为“纱影戏”,全称为“碗碗腔纱窗影戏”。据老艺人说,“碗碗腔”大约在清嘉庆、道光年间,随同陕西的皮影戏传入山西,又分别在曲沃、孝义流传下来。传说当时陕西大旱,人们东渡黄河逃难来到山西,将碗碗腔纱窗影戏带入了山西。孝义碗碗腔纱窗影戏在保留了原有特征的基础上,经过本地皮腔、汾孝秧歌、晋剧的滋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孝义皮影的演出屏幕甚是考究。通常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照出亮影,因此亦称“灯影儿”“纸窗子”。一般纸窗规格为1.75m×1.21m。纸窗糊制有裁纸、毛边、对口、粘贴、平整5道工序,其窗平整无皱,雪白无瑕。在人物造型上,孝义皮影在明代之前以羊皮为制作材料,体高58cm—60cm,俗称“二尺影”。到清代,皮影体高缩至42cm—48cm,俗称“五尺影”。总体来看,孝义皮影造型粗犷,简练夸张,线条遒劲有力,极富地方风情与韵味。
孝义皮影演出内容以敬神戏为主,多排演除恶扬善、教化人心的剧目。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等。皮影是一项综合艺术,集雕刻、绘画、戏曲、音乐、表演等于一体,可以很好地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但这对演出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面临乐手与表演者的配合、表演者与表演者的配合等,既要求演员具有极高的个人素养,又考验着团队的协作能力。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后,孝义皮影形成了“七紧八满九消闲”的人员演出机制,意思是7个人表演太紧张,8个人表演刚刚够,9个人表演可以稍微轻松一点。每个人各司其职,但不论是乐手、表演者,还是雕刻艺人,只要缺少其中一人,演出便会陷入瘫痪状态。
然而,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这项传承千年的艺术格外脆弱,演出人员为谋生计纷纷转行,无人演、无人看成为难题。但在各界的努力下,孝义皮影找到了经久不衰的良方。进入新时代后,孝义皮影进行了转型与升级,发挥自身剧种优势,排演了一批全新的剧目。例如,新排了《如此福利》《清风》等6部反腐倡廉皮影戏,《楼道曲》《常闭防火门》等4部消防安全皮影戏,《片警老张》《大爷大妈捂紧您的钱袋子》等公安题材皮影戏。
同时,孝义皮影在解决人才问题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良方——“非遗+校园”。在传承古老技艺的基础上,为了让传统文化更符合时代审美,孝义皮影剧团与学校合作,在剧目编创、表演形式、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期推动皮影戏的发展。
2020年9月,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借助国家级非遗孝义皮影戏第八代传承人侯建川的独特优势,把这一非遗传统技艺引进校园,以加深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与非遗的联系与互动,增强其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吕梁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皮影木偶传承基地和皮影大师工作室,开设皮影课,每周都有老师从皮影戏的历史、现状、鉴赏以及剧目教育、皮影制作等方面进行授课,让学生在近距离接触、体验中感受非遗的魅力,并将高校学子的新思想、新文化融入皮影创作中,让古老剧种焕发出新的生机。
通过将皮影戏引入高校,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将研究孝义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探讨孝义皮影戏的艺术特点,包括其精美的制作工艺、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关注孝义皮影戏的传承现状,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手段,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爱这门古老的艺术。同时,吕梁职业技术学院还研究如何将孝义皮影戏应用于现代社会,推动其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领域发展。
2022年8月,孝义市政府与吕梁市艺术学校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并签订意向书,委托吕梁市艺术学校非遗班培养80余名学生,第一批招收了53名碗碗腔人才。这些学生毕业后将择优聘用至孝义市碗碗腔和皮影木偶剧团。
“非遗+科技”也是传承孝义皮影的重要方式。将现代技术与艺术传承相结合可以让孝义皮影更贴合时代。比如,在皮影中加入大量的科技元素,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让专业人员将更多时间投入作品的创作中,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新的活力,还可以让皮影戏有更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让观众更加容易走近皮影、了解皮影。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化研究室主任宁波机缘巧合看到侯建川的皮影艺术后,决定与其开展一次特别的合作。侯建川希望借此机会让孝义皮影发扬光大,同时也希望能将云冈石窟中的故事生动诠释给当代观众。他经过多次尝试,终于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制作出了精美巧妙的云冈石窟皮影,由此,一场以云冈石窟为内容蓝本的孝义皮影戏得以在石窟前为游客呈现。
孝义皮影戏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广泛好评,呈现出经久不衰之势。孝义皮影曾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赴英国交流访问演出。1995年,孝义皮影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2013年,由孝义市皮影木偶剧团拍摄的120集电视剧《英雄出少年》获得国际影视剧奥斯卡铜奖,名震海内外。2016年春节期间,侯建川、侯晓强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市艺术市政厅邀请,前往美国参加2016年国际表演和视觉艺术节。侯建川、侯晓强两位老艺人为此次艺术节带去了皮影戏《西游记》中《猪八戒娶亲》的选段。为了迎合外国观众的观赏习惯,让他们更容易了解、看懂皮影戏,节目背景音乐还特意增加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音乐及《圆舞曲》等新内容,呈现出了全新的艺术效果。
“古文明,看三晋;人灵杰,地气盛。”2023年9月,孝义皮影木偶剧团受邀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声天籁——中国民歌盛典》第8期节目的录制,并在节目中演绎了民歌《十送红军》《韭菜开花一条心》《革命意志不动摇》的皮影场景。孝义皮影与民歌的创新融合,使其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真人借假人的影子迷人,假人借真人的唱腔抒情。”一块白布,一盏青灯,在这咫尺小天地,便演绎出世间千百态。孝义皮影戏是中国独特的民间藝术之一,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明珠,值得我们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