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鄂伦春旗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研究

2024-06-09 15:14:36来春雨程真真
村委主任 2024年5期
关键词:鄂伦春族乡村振兴文化遗产

来春雨 程真真

摘要: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了文化基础,乡村振兴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鄂伦春族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资源,文章以內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为研究对象,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当地民族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探究乡村振兴与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并针对鄂伦春自治旗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对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鄂伦春自治旗应当更加注重结合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实事求是,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核,拓宽鄂伦春地区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路径,推动鄂伦春自治旗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遗产;鄂伦春族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5-0020-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 文章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鄂伦春自治旗(以下简称鄂伦春旗)是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族的主要聚居地,保护并传承鄂伦春旗文化遗产,能够有效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是推动当地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必然路径,更是增强少数民族群众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方式。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解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目前面临的困境,实施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手段,实现乡村振兴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已经成为鄂伦春地区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1 鄂伦春旗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

1.1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为乡村发展带来全新的发展动能,二者协同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巩固乡村振兴成果。2020年,鄂伦春旗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了脱贫摘帽。为将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鄂伦春旗积极发展特产电子商务、乡镇旅游、特色文化产业等新型产业。在此过程中,当地不断对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开发,以进一步带动文旅融合。这条以文化产业为主导,以文化遗产为内核,以旅游业为主要形式构成的产业链,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鄂伦春旗的“名片”。产业发展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渠道相比过去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吸引了更多人才,提高了劳动力质量,促进了当地经济振兴。由此可见,鄂伦春旗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2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特定生态环境下的产物,为该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文化支撑[1]。鄂伦春旗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2]。鄂伦春旗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照文化遗产保护、旅游业发展和自然生态保护同步进行的原则,建设了著名的嘎仙洞森林公园、扎兰屯鹿鸣山庄、布苏里山庄等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乡村康养基地。鄂伦春旗将传统生态保护和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相融合,进一步带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明确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路径,有利于推动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1.3提高民众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鄂伦春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民俗文化,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与现代社会文化相适应[3],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前进动力。鄂伦春族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本质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因此要以鄂伦春文化为抓手,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对当地群众进行普及教育,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增强各民族群众之间的联系。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人们的行为,各民族群众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更好地约束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鄂伦春族文化逐渐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鄂伦春民族地区居民了解本民族地区文化的意愿也显著增加。这不仅是鄂伦春人文化自信的来源,更说明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民族文化对于提高民众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乡村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

2 乡村振兴背景下鄂伦春旗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现状及困境

2.1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不足

鄂伦春旗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基础也较为薄弱,加之受传统观念、地缘因素等的影响,当地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在文化产品开发方面,对鄂伦春特有的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只是将传统文化遗产与现代工艺、流行趋势中的热点元素进行简单叠加、捆绑,缺乏创新意识;对民族文化相关的文化产品开发力度不足,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有待提升。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模仿式的观光旅游和文化体验没有进行深度融合,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文化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在广大旅游市场中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要通过文化遗产传承创新打造知名文旅品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进而带动经济发展。

此外,鄂伦春文化遗产多依赖自然生态,与生态保护相冲突也是制约鄂伦春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重要因素[4]。例如,鄂伦春传统雕刻技艺主要采用桦树皮进行雕刻,但如今桦树是区重点保护树木,桦树皮来源稀少,使得雕刻技艺失去载体;鄂伦春民族传统服饰——狍皮服装和狍角帽,其制作原料来源于野生动物狍子的皮毛,由于野生狍子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狍皮工艺制品及服装也失去了物质传承载体。如何在生态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之间寻求平衡,找到保护并传承文化遗产的新出路,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2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稀缺

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很大程度上依赖语言和环境。鄂伦春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由于鄂伦春人已经开始与其他民族一同生活,如今只有少数老年人使用鄂伦春语进行沟通交流。尽管国家和当地政府高度重视鄂伦春语的保护与传承,但仍收效甚微,鄂伦春族的民歌、故事、民谣等正面临着失传的境地。鄂伦春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工作中传承人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据统计,目前鄂伦春旗非遗传承人的平均年龄为66岁,传承现状不容乐观。加之鄂伦春族人口数量稀少,传承人分布在各个乡镇,交通不便,且多数都是个人或家庭的单一传承形式。此外,鄂伦春旗人才流失严重,全旗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传统民间文化传承者青黄不接,更使宝贵的鄂伦春文化遗产面临着消失的危机。

2.3产业结构中文化产业份额不足

鄂伦春旗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只有稳固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才能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目前鄂伦春旗文化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资金短缺,创新能力不足,人才数量少、素质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此外,文化产业的许多分支行业也处于起步阶段,且宣传手法较为单一,宣传力度不足,传统服务方式存在明显缺陷,占市场规模比重较小且发展缓慢,新业态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结合尚处于萌芽阶段。

3 乡村振兴背景下鄂伦春旗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3.1文化传承创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5]。保护传承鄂伦春民族文化遗产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要环节。当地应加大文化遗产产业创新投入,将保护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作为传承文化的前提,并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有效创新;整合多方面资源,通过文化企业对文化资源进行有序的产业化开发,推动鄂伦春民族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民族节日是少数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创新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的民俗活动,发挥民俗文化社会功能场域作用,助力鄂伦春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例如,射箭技艺是鄂伦春旗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2023年鄂伦春族第33届篝火节系列活动之一——首届“莫日根”箭王争霸赛的成功举办,为全旗射箭运动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当地也以此次比赛为契机,成功将箭王争霸赛打造为鄂伦春旗品牌赛事,将鄂伦春旗文旅融合事业发展推向新高度。

3.2人才振兴

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首先,政府应重点培养人才,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实现人才集中就业创业,促使他们能够在有保障、有氛围的环境中传承与创新文化遗产。其次,促进旅游和文化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推动地区旅游产业内容升级和规模扩大,有利于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吸纳大批当地劳动力就业。对于广大群众,有关部门可以提供非遗技能培训、产品和销售等方面的扶持,同时积极引导毕业大学生等青年返旗就业,为文化遗产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3.3经济产业振兴

打造高水平鄂伦春民族文化产业创新创业服务基地,将鄂伦春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业有机融合,形成集文化、旅游、购物、美食、娱乐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链,开创民族文化产业助力双创工作新局面。第一,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技术相融合,寻求多层次发展。例如狍皮制品,可以考虑与鹿业养殖基地进行合作,这样既解决了野生狍皮材料供应不足的困境,又可以促成非遗与养殖业联动,助推经济发展。第二,打造“非遗+旅游”“文化+产品”新业态,充分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经济、文化、生态功能。据鄂伦春旗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鄂伦春发布”在2023年6月25日发布的数据,2023年鄂伦春33届篝火节带动经济收入达360余万元,7天内接待游客9.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 100万元。由此可见,“篝火节”已成为鄂伦春旗特色旅游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旅游业与本地民俗风情和特色产业充分融合,能够推动文旅产业实现提标提效、高质量发展,在传播民俗文化、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对文化遗产的传播发展进行创新,数字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创新发展的文化产业[6]。鄂伦春旗应大力发展数字化产业,拓展文化宣传渠道,邀请著名学者、演员、歌手、网红等来实地考察、体验,并将体验经历发布到社交媒体或者报刊上。还应以现代化技术为导向,进一步推动鲜卑民族博物馆沉浸式游览、数字化讲解体验等一系列观光模式的建设。政府和文旅产业相关部门可以联合广播电视台、短视频平台等,推出一系列能够展现当地独特文化的高质量宣传片、纪录片等,打造文旅融合传播矩阵,进而为文旅融合发展和传播提供机遇。

4 结束语

传承与发展鄂伦春旗文化遗产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路径。新时代鄂伦春旗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课题和新任务。要深入挖掘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价值内涵,拓展鄂伦春地区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路径,使民族文化更好地助推产业发展,为鄂伦春旗乡村振兴提供更深入的助推力。

参考文献:

[1]王万平.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的“同频共振”[J].大理大学学报,2021,6(07):26-34.

[2]侯庆海.黑龙江省民族文化产业的特色性发展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03):91-96.

[3]楊丹丹.文化遗产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助推作用及未来路径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2社会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二).[出版者不详],2022:3.

[4]施丁琪,马晶梅,胡婧怡.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3(18):47-49.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6]江小涓.数字时代的技术与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2021(08):4-34+204.

猜你喜欢
鄂伦春族乡村振兴文化遗产
鄂伦春族狍皮袍纹样研究
包装工程(2023年18期)2023-09-27 09:21:22
与文化遗产相遇
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 01:49:46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草原歌声(2021年4期)2021-06-10 02:25:50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文化产业(2020年23期)2020-10-15 08:00:12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 21:42:47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 04:50:09
鄂伦春族文化景观变迁及对其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影响
文化遗产保护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