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延式任务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后学习的有效载体

2024-06-09 15:15陶林超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4年5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思维能力

陶林超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五期重点课题“基于前置性评价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编号:2023JY15—ZA4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课后学习作为知识向素养转化的重要桥梁,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针对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后学习中存在的“知识回顾流于形式、思维培养浮于表面、课后学习过于单一”等问题,可引入后延式任务单这一工具。后延式任务单的设计须体现目标性、精简性和层级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使用图导思维型任务单、问题思辨型任务单、延展生长型任务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提升实践能力,实现思维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后学习;后延式任务单;思维能力

关注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重视将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的生活中是课程与教学本身的要求。《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坚持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这一要求凸显了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深远意义,即让学生将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转化为在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课后学习作为知识向素养转化的重要桥梁,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从现阶段来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后学习存在着“知识回顾流于形式、思维培养浮于表面、课后学习过于单一”等问题。无论是从效果还是从形式来看,这样的课后学习都与学科教学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创新课后延伸策略、优化课后学习样态成为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实践证明,教师可以在课后学习中引入“后延式任务单”,尝试“以单引学”,引导学生从知识、思维、实践三个维度深入探究,实现知识技能提升到核心素养发展的跨越。

一、把握后延式任务单的设计原则

小学道德与法治后延式任务单是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教师根据教学效果和学情,助推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份有效的后延式任务单,能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回顾自己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此过程中获得的启示,使学生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在设计后延式任务单时,要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细化任务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行动指南。

(一)体现目标性,实现德育渗透

教师在设计后延式任务单时,不仅应考虑本课的教学内容,还要着眼整个单元的总体目标以及该学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将课后学习与学校德育活动结合起来。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任务单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教师不仅要因材施教,还应量体裁衣,体现后延式任务单的目标性。

例如:教师在设计《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为父母分担”单元的后延式任务单时,要立足学生良好劳动品质和家庭责任意识的培养;在设计四年级上册“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单元的后延式任务单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思考个人生活与环境的关系,明白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让环境更整洁,让生活更美好,从而将垃圾分类的规定内化为自我要求。个性化地设计后延式任务单,可以让学生对活动内容有较为直观的感知,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

(二)体现精简性,突出重点知识

后延式任务单要尽可能地以凝练的语言或生动的图片来呈现。题目的设置不能过于复杂,而要突出思维训练的重点。

例如,在设计六年级上册《宪法是根本法》一课的后延式任务单时,为了让学生明确“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开复习:用树状图区分概念,树干写宪法,分支写其他法律。这样的学习既有趣味性,又能让学生明晰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三)体现层级性,尊重个性差异

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后延式任务单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促使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产生解决实际问题和现实困难的积极性。

例如,六年级下册《探访古代文明》一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诞生地及相关文明成就,形成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根据学生反馈的感兴趣的项目,教师设计了“个性化实践探学单”,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可以收集表现中华文明或其他大河流域文明的例子,分析其作用和价值;可以制作“四大早期文明”手工海报,与同学分享;可以开展研学活动,做小小宣讲员。

分层设计能够兼顾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习水平,激发学生的行动意愿和学习动力。如此,课后学习便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乐于做”,成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

二、明确后延式任务单的使用路径

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形成以及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强化课程知识的结构性、概念理解的连贯性、学习主题的延展性,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网络。

(一)图导思维型:串点连线,梳理知识脉络

教师可通过图导思维型任务单,帮助学生进行回顾性学习。这一类后延式任务单重在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可视化,帮助学生将前期学习的散点知识梳理得更有条理。学生在该任务单的引领下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回顾,实现知识的结构化。

与法律知识相关的复习课一般以知识点或知识线的形式展开。图导思维型任务单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以六年级上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课为例,为了突破“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一难点,教师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开复习。学生设计的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二)问题思辨型:聚焦困惑,实现思维发展

受年龄的影响,对于生活中模棱两可的情况,学生时常不知如何处理。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深度的思辨活动。问题思辨型任务单能够带领学生深入思考,最终得出答案,解决困惑。

比如,在学完六年级上册《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一课后,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小区门口的广场上能不能跳广场舞”产生了疑惑。教师以此话题为抓手,设计了问题思辨型任务单,如图2所示。

借助这样的后延式任务单,学生有效梳理了处理问题的方法,最终达成共识:在不侵犯别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是可以跳广场舞的。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又如,在教完三年级下册《爱心的传递者》一课后,教师提炼了有探究价值的社会问题,如“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构建问题思辨型任务单,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先出示问题:“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学生积极探讨。接着,教师针对学生的疑惑之处,补充相关新闻资料。学生借助资料进行推理:导致老人受伤的原因有哪些?这一环节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在思考、反思和归纳的过程中找到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柔性伦理与刚性规则的矛盾、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反差、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差异,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要求之间的冲突等,对学生来说都是道德两难问题,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适合采用这一类导学路径。

(三)延展生长型:迁移运用,提升实践能力

道德与法治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习得的课堂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针对课后学习中存在的知行脱离、活动形式单一等情况,教师可延伸教材内容,借助延展生长型任务单进行探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形式,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探究,并完成个性化表达,以此将学习内容向外延展,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这一类任务单时,要引入学生能够亲身经历的问题,让学生从调查中获得信息,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感悟。

例如,学习了四年级上册“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单元之后,教师联系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问题,设计了延展生长型任务单,如图3所示。

此外,教师鼓励学生用文字和数据相结合的形式反馈调查结果(如表1),并深入分析数据资料。经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垃圾分类问题的根源,强化环保意识,还能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依托延展生长型任务单,学生进一步明确调查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调查方法,获得了深刻的体验。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用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形式反馈调查结果,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这样的实践探学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引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思考。学生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能够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还能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综上所述,依托后延式任务单开展课后学习活动能让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是一种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发展的有益尝试。教师以后延式任务单为抓手,逐步引导学生参与丰富有趣的课后学习活动。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道德的理解,將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个人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姜向阳,吴笑乐.搭建促进科学思维发展的学习单支架[J].教学与管理,2022(26):58-61.

[3]徐卫平.道德与法治“两难问题”教学策略举隅[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8(9):23-25.

[4]杨开智.以分类学习单为支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J].广西教育,2022(4):27-29.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向阳小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