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摘 要:在音乐教育中,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手段,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歌曲。同时,在音乐课堂上,多媒體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点、理解歌曲内容。与传统中职音乐课堂比较而言,通过在中职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拥有更多与外界接触的空间,使课堂中无法得到的信息,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获取。本文将以视唱模唱教学为例,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中职音乐课程内容,达到全面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中职音乐课程;视唱模唱教学;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8-0-03
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发展为一个科技强国,科学兴邦的强国理念已经深入我国各行各业之中,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起到了推动创新的作用,为了使得中职院校的教育方式得到最优化的发展,将信息化技术引入教学内容中,更符合时代发展下对教育的要求。此时,教师更是应以时代发展需求作为背景,不断地优化教学方式,结合教材内容,更新教学理念,促使学生的创作能力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并且与时代发展共同进步。
一、中职音乐课堂视唱模唱教学的概述
由于现代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高水平能力型人才越来越多,而中等水平技术型人才却越来越少,并且出现了整体水平良莠不齐的局面。为满足中等水平技术型人才的能力发展要求,在多媒体教学背景下,需要将中职音乐课程中的视唱模唱教学,作为新型教学模式,并起到激发中职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能力的目的。由于中职学校的教学要求较为偏向于技能方面的培养,而传统的中职音乐课堂却更为注重音乐的理论教学,所以整体教学效果较为单一,且乏味,对于思维能力较为活跃的学生而言,更是难以投入深度的学习。但在中职音乐课堂中采用视唱模唱的教学模式后,音乐理论部分仅仅占用了课堂中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则由视唱模唱教学所应用。该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通过现有的实际乐器进行操作,并且有更大的空间进行音乐练习。学生也会在实际操作乐器的过程中,通过慢慢练习的方式,寻找到符合自身学习的良好节奏感。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多在于对乐器的实际操作过程,以及音乐的节奏感寻找过程,所以对音乐理论学习较少,但为了更好地融合学习音乐理论内容与实际音乐操作,需要将多媒体教学方式与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从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入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1]。
二、中职音乐课堂视唱模唱教学的现状
(一)音乐基础薄弱,知识掌握欠缺
中职音乐课堂所教授的学生均属于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年龄在15至18周岁之间,学习基础能力较弱,学习接受能力也较弱,并且由于该年龄段正处于思想较为薄弱的时期,对于自身未来道路的选择较为迷茫,之所以在中职选择音乐专业,可能仅仅是觉得较为贴近生活实际,较为容易学习,但是其忽略了音乐基本乐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也忽略了对音乐基本乐器操作原理认识的重要性,各方面的基础薄弱问题,对中职音乐教师而言,存在一定的教学难度。对于此问题,笔者已对在校的200名学生进行音乐喜爱程度的相关数据调查,在此200人中虽然喜欢音乐的人数居多,但是大部分对音乐乐器的操作能力较低,无法更好地开展视唱模唱教学的应用。
(二)音乐情感欠缺,能力培养薄弱
在音乐课程教学的要求下,学生丰富的情感交流以及表达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中职音乐课堂中,教师往往忽视了音乐情感的培养,在没有情感交流的音乐内容中,学生无法更深一步体会到音乐的音律以及节奏。由于视唱模唱教学较为注重的是音乐技能方面的培养,所以在音乐情感方面的培养较少,不利于学生艺术修养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其实,就音乐这个学科而言,艺术修养以及审美能力的发展是其主要实现的目标以及意义,但是如果过于注重技能方面提高的话,学生在视唱模唱教学中所演绎出来的音乐效果,情感方面的表达就会较为欠缺,不利于后期深入的音乐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方面的提升。为让教师更为清楚地了解学生获取音乐情感的方式,笔者根据不同音乐风格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来源主要来自流行音乐,而对其他音乐的关注度较少[2]。
(三)音乐兴趣缺乏,学习能力较差
音乐课堂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但是由于中职生自身音乐基础薄弱,并且上课精神容易分散、不认真等问题存在,若遇到课程内容较难时,就会表现出对学习的不感兴趣以及不认真听讲的情形。特别是视唱模唱教学中较难的视唱部分,若没有认真听课的情况下,学习节奏必然会跟不上,最终导致无法获得关于视唱学习的重点、难点相关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以及专注力将会降低,并且产生了放弃学习的想法,不利于对中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自身未来的发展。对于在中职院校中开展音乐课堂是否有必要的调查问题,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中职院校是来学习技能的,而并非陶冶情操的地方。
三、多媒体教学在中职音乐课程中的应用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在多媒体教学中,音乐的表现力是最吸引人眼球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的。在视唱练耳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易学、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来进行表演。例如,利用音响效果来刺激学生对声音产生深刻的印象,运用乐器音色与音乐结合等方式调动学生听觉去感受歌曲内容等都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达到教学目的。
提高音乐学习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中职院校的学生通常情感基础较弱,对事物的兴趣调动也相对不容易激发。但是,通过利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从学生感兴趣、喜欢的角度出发,让教师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3]。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音乐学习内容
中职音乐课堂中的视唱模唱教学,一直都是以增强学生音乐学习能力为主,提高学生音乐运用能力为辅的教学方式。但考虑到中职生的音乐学习基础以及适配度不高等问题,为保障视唱模唱教学效果,教师应增强教学内容的适用性。中职生大多以感性思维为主,教师要注重激发其感性意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数字化优势打造特定的音乐情景,让音乐活动真正“动”起来,不再局限于常规的学生听、教师教形式。教师可选择不同乐器来诠释同一音乐,激发学生的灵感,为音乐表达提供多种可能,使其理解音乐节奏,并能完成欣赏和创编活动;也可利用媒体设备组织表演活动,将音乐演出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丰富教学方式和方法,寻找更多的音乐素材,使音乐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在这个多元化的互联网世界中,充满了各种音乐素材和信息,如每天可在网络上收听的流行音乐和国际音乐。若学生能仔细观察和积极吸收,便可以有效地将这些丰富的素材应用于音乐乐器的学习和表演中。通过笔者调查可知,学生通过互联网方式获取信息,与音乐内容相关的数据占有较大比例,由此可见,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可以互联网作为切入点,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结合图1的数据可看出,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在这里学生所需的音乐素材以及相关资料,都能通过搜索的方式获得。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会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平台,让获取音乐知识的渠道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中。同时,教师也应意识到互联网内容过于开放性可能带来的问题,并应教会学生如何桥当地使用互联网搜索工具,以确保学生能挣正确并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促进学习。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活跃音乐课堂氛围
音乐学科是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创作的学科。在没有足够的发挥空间时,课堂学习氛围很难达到理想的放松状态,学生的想象力也难以充分展开。多媒体教学为教师提供了精彩的教学内容和有趣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有趣的内容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发了学生广泛讨论。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讨论的重点,根據相关数据统计揭示了学生偏爱视唱模唱方式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课堂氛围感较好,二是可以学习更多技能和知识,具体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结合图2所示的数据,就营造课堂氛围的作用来说,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往的课堂氛围受限于教室空间,缺乏趣味性展示,难以提升趣味度。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故事、游戏等将音乐的抽象元素形象化,借助这些有趣的、熟悉的内容深化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动画片激发学习兴趣,故事帮助理解歌词,游戏巩固音乐记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积极的互动和主动参与,完成各种音乐活动如歌唱、节奏、律动、欣赏和创编等,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兴趣,并增强了学习体验,正确领会音乐的多元表现形式。因此,多媒体教学的引入,让寻找有趣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容易,只要恰当应用,课堂氛围自然变得充满乐趣[4]。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师生之间沟通
尽管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性格上更倾向于直接与人交流,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对他们而言尤为重要,但这意味着远距离接触的机会较少,传统的沟通渠道因此受限。但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扩宽了沟通的途径,特别是通过互联网加强了师生间的联系。由此看来,多媒体技术不仅让师生交流更便利顺畅,而且在音乐课堂上,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引导和启发。教师应在学生的听、说、读方面进行情感交流,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并理解音乐作品。此外,多媒体教学方式下的知识分享方式,让师生沟通更加畅通,学生也更自由地展示个人兴趣和爱好。为了更有效地促进交流,笔者在班级中通过投票的方式,寻求偏好的交流方式,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偏爱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具体数据如图3所示。
多媒体教学方式下,互联网成为现代化的交流平台,其可交流的方式很多如微信、QQ、微博等,这些应用的出现为师生沟通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渠道,优化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平台,与学生构建情感交流关系,从中做到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四、结束语
结合笔者在本校的调查数据以及多媒体教学在中职音乐课程中的应用,尤其是视唱模唱教学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与教学方式的融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同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目前,我国正处于科技兴国的关键时期,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是为了使教育方式得到最优化发展。将信息化技术引入教学中,更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此时,教师更应以时代发展需求作为背景,不断地优化教学方式,结合教材内容,更新教学理念,促使学生的创作能力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并且与时代发展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洪显.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J].中外交流,2019,26(35):74-75.
[2]赵胜男.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J].福建茶叶,2019,41(06):207-208.
[3]许夏临.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艺术科技,2017,30(12):458.
[4]朱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领域中音乐技能教学与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0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