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君 张亚晗 祝浩哲
燕山大学 河北秦皇岛 066000
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强调要营造良好的学校和家庭育人环境,克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让教育回归初心,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在“双减”政策推动下,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得到了有效减轻,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家庭作为社会的微观基础,其体育教育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与人格塑造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我国家庭体育教育在顶层设计与实践落实、传统观念与改革创新、家长能力与青少年需求等方面存在显著矛盾。本文紧扣政策导向和实际需求,旨在构建一套适应“双减”背景的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通过该体系的建立,期望能够提升家长对体育教育的认识水平,增强其对青少年的体育教育指导能力,从而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
通过对相关调查资料的分析与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家庭体育教育中存在着一系列比较严峻的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了家庭体育教育的有效实施,更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长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已成为制约家庭体育教育发展的首要因素。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很多家长过分偏重孩子的智育培养,而将体育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的附属品,普遍认为体育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仅扮演辅助角色,无需给予过多关注[1]。然而,这种观念显然忽略了体育教育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培养意志品质以及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明确指示,体育教育是青少年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坚强意志品质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政策文件不仅强调了体育教育在青少年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更对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更新与转变的要求。
第二,缺乏科学的体育教育方法。由于多数家长并未接受过专业的体育教育培训,在指导孩子进行体育活动时往往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一些家长甚至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比如在缺乏专业指导的情况下,盲目要求孩子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运动训练。这样不仅无法激发孩子的运动兴趣,还可能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2]。
第三,家庭体育教育资源匮乏。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城市的空间布局逐渐变得紧凑,传统的户外体育活动场地变得越来越稀缺,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私家车,进一步占据了原本就稀缺的城市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家庭面临着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
第四,专业体育指导人员不足。一些地区由于专业体育教练或指导员的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大量家庭的需求,因此家庭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无法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严重影响了家庭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学生的校外培训和课业负担得到明显减轻,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这一背景下,家庭体育教育作为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前我国家庭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如家长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科学的体育教育方法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家庭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尝试从服务内容、对象、队伍、模式、途径及评价6 个维度出发,系统构建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应涵盖体育教育的各个方面,以满足家长和青少年的多元化需求。具体而言,服务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教育理念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家长和青少年宣传科学的体育教育理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健康观和成才观。例如,可以举办讲座与研讨会、开展线上课程等,邀请体育教育专家、学者和优秀运动员分享经验和见解,帮助家长和青少年认识到体育教育在促进身心健康、培养意志品质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体育知识普及。向家长和青少年普及基本的体育知识,包括体育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体育项目的分类与特点、体育比赛的规则与观赏等,具体而言,可以编写和发放体育知识手册、开设体育知识课程、举办体育知识竞赛等,以帮助家长和青少年实现对体育运动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3)运动技能培训。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提供个性化的运动技能培训服务,包括基础运动技能(如跑、跳、投等)的培训和提高,以及专项运动技能(如篮球、足球、游泳等)的培训和指导。通过专业的教练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帮助青少年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水平,培养运动兴趣和习惯。
(4)体育活动组织。组织和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为家长和青少年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例如,开展校内外的体育比赛、亲子运动会、体育嘉年华、主题活动日、户外探险与挑战、线上活动与竞赛等活动,以增强家长和青少年的体育参与感和获得感,促进家庭体育教育的深入开展[3]。
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家长和青少年两大群体。其中,家长是家庭体育教育的实施者和监督者,其体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体育发展,而青少年则是家庭体育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是家庭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针对家长这一服务对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提高他们的体育教育意识和能力。例如:可以开设家长体育教育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体育教育方法和技巧;建立家长体育教育交流平台,促进他们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互助合作;鼓励家长积极参与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增强亲子互动和体育教育的实效性。对于青少年这一服务对象,需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提供个性化的体育教育服务。例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制定不同的运动计划和训练方案;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和比赛,如校内联赛、校外挑战赛,以及体育夏令营、体育冬令营等,以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和潜力;建立青少年体育发展档案,记录他们的身体指标、运动成绩、参与活动等信息,并对他们的体育发展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等[4]。
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服务队伍是提供专业化体育教育指导的核心力量,为确保服务队伍的专业性和高效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一是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家庭体育教育的指导工作,例如:可以加强体育教师的职前培训和在职研修,组织体育教师参加模拟课堂、教学观摩、同行评课等实践活动,建立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设立“优秀体育教师奖”,鼓励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共同开发跨学科的体育教育课程,如与数学教师合作,将数学中的概率统计知识融入篮球投篮训练中,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巩固数学知识等[5]。二是整合体育专家资源,邀请体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家庭体育教育的指导工作,提供高水平的专业指导和咨询。例如:建立体育专家数据库、搭建专家网络互动平台、开展体育专家进校园、开展专家合作项目、定期组织体育专家进行巡回指导等。三是发挥社区体育指导员作用,利用社区体育指导员熟悉社区情况和青少年特点的优势,为家庭提供贴近实际的体育教育指导,具体而言,可以加强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管理、设立社区体育活动日、鼓励社区体育指导员成立或参与社区体育俱乐部、组建由社区体育指导员牵头的家庭体育教育志愿者团队、建立社区体育指导员与家庭的联系机制等[6]。
在“双减”背景下,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应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家庭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教育服务。具体而言,服务模式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线上教育平台。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建立线上体育教育平台,为家长和青少年提供便捷、高效的体育教育服务,包括在线体育课程、体育知识讲座、运动技能培训、虚拟运动体验等内容,家长和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安排进行自主选择和学习。二是线下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各类线下体育活动和比赛,为家长和青少年提供亲身体验和实践的机会,包括校内外体育比赛、主题式训练营、亲子运动会、体育嘉年华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参与和体验,增强家长和青少年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素养[7]。三是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无缝衔接,具体包括:线上线下融合活动,如在线上报名参加线下举办的亲子定向赛,或者在线上学习定向技巧,线下实践并体验定向运动的乐趣;信息共享与互动,即线上平台可以发布线下活动的信息,家长和青少年可以在线报名、留言互动,或线下活动结束后,参与者在线上分享体验、上传照片和视频,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既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又能够注重实践体验和互动交流,满足家长和青少年的多元化需求。
为确保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顺畅运行和有效实施,需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为家庭提供体育教育服务。具体而言,服务途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途径。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重要依托,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好学校这一途径,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开展校园体育活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家校体育合作机制,如可以通过家长会、学校运动会、微信群等搭建家校体育沟通平台,定期分享学校体育教育动态和家庭教育经验;也可以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体育活动,如担任志愿者、参与组织策划等,增进家校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二是社区途径。社区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环境,也是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重要延伸,因而有必要充分利用社区这一途径。可以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建立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家庭与社区联动,成立家庭委员会、依托机构,促使家社合作[8]。三是家庭途径。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也是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最终落脚点,可以加强家庭体育氛围营造、开展家庭体育活动、建立家庭体育教育档案等,将家庭打造成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确保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家庭体育教育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具体而言,服务评价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评价标准。根据家庭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包括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运动技能掌握情况、体育参与度和满意度等方面。二是建立评价机制。建立由学校、社区、家庭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可以通过定期开展评价活动、收集和分析评价数据、及时反馈评价结果等方式实现。三是运用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和优化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重要依据,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途径,不断提高家庭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立足当前我国家庭体育教育现状,从服务内容、对象、队伍、模式、途径及评价6 个维度出发,系统构建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旨在提升家长的体育教育与辅导能力,加强与校社的协同合作,为实现家校社共同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目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以期能够为推动我国家庭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