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博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 100095)
复工复产是指企业因节假日或特殊时期、特殊原因而中断生产经营活动之后,重新恢复运转和生产经营的行为。在停工停产期间,设备和生产线闲置,工况状态相较连续运转时期可能会发生变化,且到岗复工人员也可能存在操作技能生疏、安全意识下降等问题。因此,复工复产阶段是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也是企业基层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节点。近年来,随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逐渐完善,特别是在经历了新冠疫情时期的反复停工与复工之后,复工复产阶段的安全管理逐渐引起国家重视。2020年12月,“复工复产”一词正式入选该年度的“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企业在停工停产之前,应组织基层安全管理人员做好现场点检和自查,确保停工期间不留安全隐患,并为复工复产做好准备和铺垫。其具体开展流程应围绕以下要点:
首先,要做好人员管理。一方面,企业要明确停工期间的值班人员以及值班人员的具体职责,确保其巡视检查范围覆盖现场关键部位(易燃易爆场所、危化品和重要原材料存放区域、关键物料及核心设备等)。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停工前的安全培训工作,对停工人员做好安全提醒和警示教育,必要时还应登记人员去向。若存在可能随时复工的情况,还应安排好专人待命,确保需要复工时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到位。
其次,要完善设备、物料和现场环境管理。一方面,企业应在停工前组织专业人员对现场设备工况进行确认,要明确哪些设备应断电关机、哪些应通电待机、哪些应保持运转(尤其是循环水、空压机、换气系统等应急保障设备),消除“跑冒滴漏”等现象。另一方面,应对现场物料进行盘点核对,明确哪些应回收入库、哪些要现场存放,并做好贮存防护,避免停工期间出现淋雨、受潮、泄露、失窃等问题。同时,应对车间进行整体检查,确认水、电、气、门窗等均已按要求关闭。
本文通过介绍一个现实案例来认识停工停产之前做好点检工作的重要性。某企业车间在夏季集中休假之前,按停工前的点检习惯对设备状态、现场环境等均进行了一遍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后就照常停工下班。然而却忽视了当时正值雨季,没有提前做好防雨和防汛的准备。待职工回来复工时,发现现场基坑进水,厂房外暂存区内的物料也因没有收回或加盖苫布而淋雨受潮,给企业造成了损失。通过这个案例,警醒企业在停工停产前做好点检,绝不能墨守成规简单地仅做一些基础工作,还要综合考虑季节性因素、天气、地区临时政策等具体内容,做好万全防备。
在复工复产前,企业仍然应该以人员管理作为首要工作,并把安全培训放在第一位。由于停工期间,一线人员脱离生产岗位,复工后极有可能对设备操作流程和工艺把控要点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疏。加之“假期”过后,刚恢复上班状态,工作人员情绪上也可能存在倦怠、松懈,这时便很容易忽视现场各项管理要求。事实证明,许多事故都发生在一线人员从刚结束休息到恢复上班状态的过渡阶段[1],其本质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在复工复产前,基层班组长/工段长首先要确认到岗人员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如果发现存在过度疲劳尚未恢复(“假期”结束前两天,基层班组可以对一线人员进行提醒,建议其保持良好作息、为复工做好准备)或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应进行合理调整或疏导,必要时应安排其休息,务必杜绝“疲劳上岗”“带气上岗”等现象。
例如,某企业熔炼车间在复工前召开班组会时,工段长发现当班熔炼工A眼睛发红、带着血丝,还哈欠连连,经过问询得知,该员工昨晚从老家开夜车返回、一宿没睡。考虑到熔炼作业风险性高、使用的真空自耗熔炼炉对操作者技能熟练度和精神专注度都有较高要求,经过上报、讨论,决定启用AB角互补机制[2],对该员工进行临时调班,由熔炼工B代替其当班作业,从而避免了因上岗人员过度疲劳、走神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再如,某企业热处理工段,将确认班组员工心理状态纳入班前点检的内容里,并且要求班组员工互相提醒,若发现某员工存在心情、状态不佳的情况,班组安全员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应及时上报。这样,既完善了安全点检要求,又增加了生产一线的人文关怀。
确认人员状态后,企业还应以班前会的形式,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培训内容除了明确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要点之外,还应强调设备点检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并以应急保障为核心内容,重点讲解现场的应急处置流程。必要时可以按应急处置方案的具体内容模拟突发状况,并进行桌面演练或现场演练。让复工复产的第一件事就从应对突发情况和事故处理入手,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强化上岗人员的安全意识、发挥“当头棒喝”的警示作用,也能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例如,由于某复材试验班组常使用氢气作为试验原材料,因此现场具有发生火灾的风险,该班组也制订了火灾事故专项应急处置方案。在复工前的安全培训中,该班组就模拟发生氢气泄露和引发火灾的紧急情况,按方案内容启动应急处置流程,并进行消防演习。正如该班组员工所说:“每次开工前第一件事总是消防演习”。这样就极大提高了现场人员对消防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增强了其应急处置能力,即便出现突发情况也能做到有条不紊、科学处理。
除了上述内容,对于复工前的人员管理,基层安全员还应与人事部门联系确认,核查上岗人员的各类资质,确保其证书在有效期内,切实做到人员持证上岗。
完成人员培训后,很多管理者认为此时再简单点检一下设备就可以复工复产了,其实这还远远不够,管理者应按“从大到小三步走”的顺序,对现场和设备进行全面点检。
第一步,从大处着眼,先检查整体环境。主要看车间有无漏雨、漏油,原材料有无受损或缺失、水电气供应是否正常。
第二步,看应急保障资源。要检查备用柴油泵、发电机等应急设备是否能正常启动,备用空压机和洗眼器、应急照明灯、换气扇等应急救援装置是否有效,以及应急药品、其他应急物质和劳保用品等是否齐全完好。例如,某金相腐蚀工段在复工前不仅对现场工况、原材料进行点检,同时也对洗眼器和劳保用品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相关人员果然发现洗眼器故障、水压不足,不能满足应急处置要求,于是立即对备用洗眼器进行了检查,并确认其有效后方才使用,接着才开始下一步作业。由于金相腐蚀作业需要使用氢氟酸、硝酸等危险化学品,提前确认洗眼器有效就为现场人员增添了一分安全保障,同时也消除了复工阶段的安全隐患。再如,某熔炼车间,其主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必须保持循环水的持续供应,否则就会出现热量积累,进而发生爆炸事故的风险。因此,对于该车间来说,确保循环水系统能够在车间突发断电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下也能持续运转的柴油发电机就成为点检的重中之重。该车间规定,复工前必须对柴油发电机进行试启动、确保其供电正常,同时要检查备用柴油,确保其存量充足。通过确认应急设备和物资的有效性,极大增强了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步,设备点检。这个步骤也应分为开机前、后两部分[3]。由于停工期间设备断电停机,状态可能发生变化,在启动设备前,应组织技术人员对设备按点检要求进行逐项点检。确认设备符合开机条件后,再进行开机试运行,并按设备作业指导书、工艺规程进行测试,确保其各项参数正常、安全附件运转良好[4]。例如,某锻造工段在复工点检时,不但按要求对锻造、热处理和转运设备进行了点检,而且还对各设备进行了试运行。在试运行中,操作人员发现轮式出料机夹持不紧、夹持力达不到要求,经技术人员检查确认后发现是夹钳螺丝松动所致。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紧固后再测试,夹持力恢复至正常水平,从而提前消除了锻造转运过程中发生掉块的风险。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设备点检绝不仅要靠“看”,必要时还应该“试”,确认其极限状态符合安全和工艺要求。
停工前如何自查、复工后如何点检、相应的人员职责和范围如何确定等问题,都不应依靠某个管理者的经验或临时调配,而是应该形成文件、制度,将其制度化。这也是企业基层安全管理实现常态化和标准化的重要一环[5]。
在制定制度时,企业应结合生产实际和具体工况、设备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岗位职责、分工范围、点检内容进行明确。制度建立后,应在单位内部进行宣贯。为确保培训效果,可采取随机问答、闭卷考试等形式对员工进行考核,确保人人知晓、人人遵守。在生产现场,还可采取制作看板、宣传栏等方式,将制度要点提炼和展示出来,提高一线人员的重视程度和可操作性。例如,某熔炼班组提前把复工后的点检内容和人员职责分解到班组内每个员工,并经宣贯后固定下来。“安全月”期间,该班组组织进行了闭卷考试,其中一道简答题的题目就是“请写出复工复产点检时你的分工职责”。通过这种形式,某熔炼班组强制要求班组员工重视复工复产后的安全点检,并明确自己的职责。再如,某装配班组把复工复产阶段的点检过程制作成了动画图,点检步骤、人员分工等内容在图中都有生动清晰的体现。该图被制作成展板,挂在车间内,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宣传作用。
复工复产前的全面点检看似繁杂琐碎,以至于很多基层管理者会抱怨“复工前最麻烦”,但实际上,它并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可以和很多工作交叉联动、深度结合。企业完全可以借全面点检的契机,组织开展多项具体内容。例如复工前的安全培训,就是班组会议和班组活动;复工前的应急处置方案培训和演练又正好满足了现场应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及培训的要求;全面点检正契合TPM工作中开展自主维护、班组建设中要求开展群众性隐患自查、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工作中要求组织对标自查的内涵,同时又“顺便”进行了一次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更新;对危险点、劳保用品、特种设备、人员持证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等内容的梳理和自查,也相当于一次小规模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内审,还能对现场“三违”问题和重复性问题进行一次细致筛查,等等。
许多基层安全管理者经常烦恼于各类工作、活动名目繁多,实际开展时不得要领乃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殊不知,很多工作其实可以互相交叉、协同,完全能做到多项并举、齐头并进。
上文内容都属于方法论的范畴,主要阐述了全部复工复产阶段安全工作的开展流程、方法、要点及其与各项相关安全管理工作的协调开展技巧。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企业要重视复工复产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要从顶层布置、狠抓落实。有的管理者对此重视程度不足,甚至抱有侥幸心理。“一年能有几次复工,差不多就得了”“开工就开工,还搞那么复杂又兴师动众”……这样的议论或抱怨,相信每个具有长期一线经验的基层管理者都不陌生。现场员工这么想也就罢了,如果顶层领导也这么认为,那复工复产安全工作就不可能在企业内引起重视,所有的方法论也都无从施展。
大量的事实证明,顶层重视程度不足是复工复产阶段安全工作被忽视,进而引发各种悲剧的根源。管理者应该转变思路,不要把其当作负担,而是要将其作为难得的机会,为基层现场来一次深度的安全体检。许多在连续稳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不能暴露、也无暇细查的问题,利用复工复产期间的深度检查,往往能够发现并得到纠正。
复工复产阶段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的工程,绝非简单的“唠叨几句、提醒提醒、到处看看”这么简单。作为企业基层安全管理者应正确审视其重要意义,并认真学习掌握复工复产阶段安全管理的流程、要点和技巧。唯其如此,才能把复工复产安全工作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