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人文通识课程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2024-06-08 12:17:40乐进
科技风 2024年15期
关键词:新工科创新发展高等教育

摘要:新工科建设提出“新理念、新课程、新模式、新融合”的要求,其中人文通识课程建设是培养人文素养的关键。工科院校在30多年的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个方案、二种模式、三类课程”的模式,但也存在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手段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要创新设置“三结合”的人文通识课程体系,创新改革组织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实施OBE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具有人文素质、适应社会要求的合格学生,真正促进新工科建设。

关键词:新工科;高等教育;人文通识课程;创新发展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工科门类设置了31个专业大类,其衍生的专业更是高达260多个,约占全部专业数的30%,工科学科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也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败,因此如何创新发展是传统工科转型升级的重要课题,也是所有工科院校改革的重点。

一、新工科的特点及要求

(一)新工科的特点

2017年教育部率先推动新工科建设,中国高等教育自此进入新的发展期,各类工科学校从自身特点出发 ,多层次多维度进行了新工科建设的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也达成了新工科建设的几点基本共识:注重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注重课程体系通专融合、注重产教深度融合等。由此新工科建设围绕学科、课程、产教研改革,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努力建设“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新工科。

(二)新工科建设的要求

新工科建设之“新”主要体现在“新理念、新模式、新课程、新融合”四个方面。以面向未来为培养目标,贯彻多学科交叉知识体系,构建开拓学生视野的通识课程,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实现通专融合、重组融合的创新工科培养模式。

新工科作为“四新”建设的先行者,其取得的经验可以对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供示范和引领作用,同时新工科也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打破学院和学科专业的界限,开展跨学科和跨专业的重组融合,促进高等教育教学组织模式的变革创新,这也是新工科建設的使命和目标。

二、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文通识课程的要求和使命

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应包含工程素养、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其中,人文素养是统领,主要影响工科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在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主要通过设置人文通识课程和素质提升辅助学分的方式进行引导和培养。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文通识课程的目标是开拓学生视野,延展学业广度,促进学生以多学科视角探索思考工程问题,其核心宗旨是培养完整的人才,即从过去注重培养某一专业技术性人才向复合型、通识型、创新型人才转变。因此,新工科建设中,人文通识课程也应发挥其赋能效应,主要体现在:

(1)注重人文精神的塑造。培养的学生应具有相应的大学文化精神,具备有效思考、认知、沟通能力,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感,摆脱工具理性的限制。

(2)注重课程体系通专融合,强调学生视野思维的广阔性与专业知识的前沿性,谋求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

(3)加强文化主体认知,培养中华文化的认同,传承传统文化和历史经典,兼顾世界优秀文学、哲学、艺术的学习与借鉴,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和知识领域。

三、新工科人文通识课程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工科院校人文通识课程现状综述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引进通识课教育,迄今已有30年的历史,各工科院校已将通识课程体系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并成立了“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等组织,交流和规划人文通识课程的设置等,针对各类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人文通识课课程体系、组织机构、课程内容上又形成了校本特色。总体现状概括为“一个方案、二种模式、三类课程”,即:“一个方案”是指学校制订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将通识课模块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种模式”是指大多数工科院校将人文通识课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学分计算方法;“三类课程”是指人文通识课的分类,主要有原理讲授类课程、知识普及类课程和实践现实类课程组成。人文通识类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工科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提高了其审美能力,起到较好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较多的工科院校对通识教育认识不足,课程设置及内容缺乏研究,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问题:

(二)人文通识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1)人文类通识课的目标及定位不准确。不同工科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有共性要求,但也要针对学校实际有个性区别,人文通识课课程目标总体体现在知识、能力和素质这三个方面,但目前许多地方工科院校在人文通识课模块模仿抄袭现象严重,不能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地域文化制订人文通识课人才培养目标,使得课程目标产生偏差,学生能力培养达不到应有效果。如清华大学2018年全国首开《沟通与写作》人文通识课后,各高校纷纷依照开设,这原本是解决工科生人文素质的共性需求,无可非议,但一些院校未考虑本校学生实际和开课条件,沿袭清华大学“主题式、小班制、全过程深度浸润”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课程的培养目标难以达到。因此,没有明确的人文通识课目标定位,缺乏长远的规划是当今众多工科院校面临的挑战。

(2)人文通识课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虽然各工科院校将人文通识课模块作为培养方案的重要体系之一,但因缺乏科学论证,使得课程体系较为庞杂,课程结构较为松散,即使在同一模块内,课程之间缺乏逻辑联系,不利于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减弱了通识课程的整体效果。从通识课程设置看,确实做到面面俱到,但课程体系极不平衡,甚至部分人文课程设置有蜻蜓点水之嫌,不利于学生广泛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开阔、开放的思维视野。

(3)人文通识课程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无针对性。工科院校开设人文通识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进行素质养成和能力自我建构,并不是在工科院校培养和选拔文学、哲学家,因此其人文通识课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理应区别于文科专业课程。而如今工科院校的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要么过于专业化教学,要么流于浅显性普及化教学,对课程所要达到的训练目标和思维能力培养考虑较少,部分教师缺少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很难开发出符合要求的人文通识课程;在考核方式上形式单一,主要课程结束后布置小论文、大作业作为成绩考核依据,缺少中间考核环节,导致学生敷衍交差,无心钻研,使课程彻底沦为“水课”,无法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

三、人文通识课程创新发展的途径和展望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自其产生就是为了弥补专业教育造成的知识、素质方面的片面、狭窄,使学生全面素质进行提升和发展,培养完整的人,因此,它“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来培养。”[1]因此人文通识课程不仅仅是单纯为理工科学生介绍文学艺术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学科交叉融合的视野,打破学科壁垒思维。对于理工科院校来讲,不能固守哈佛模式、照搬清华经验,要勇于创新,将人文通识课程与本校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及能力结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发展:

(一)创新设置课程体系

在新工科背景下,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本途径,也是检验人文通识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国内高校经过借鉴和探索,提出以中华文明与典籍为核心,兼顾文化多元与融合,要求为所有学生提供学科交叉融合的视野,形成打破学科壁垒的逻辑思维与创新精神,推动科技与人文前沿有机发展的课程体系,培育和塑造完善的创新人才。

人文通识课程体系设置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需求,也要与不同类型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职业素质要求相联系。一要满足学生的知识增长需求,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道德、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要构建普及与梯度相结合、全面与特色相结合、经典与时代相结合的“三结合”课程体系是当务之急,主要体现在课程模块的建构要求:

(1)创新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导向的“政治与道德伦理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政治正确、思想健康,具有基本公民道德和规范职业伦理是高校教育的根本前提,也是人文通识课程的主要任务。在此课程模块中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必修,而且要在人文通识课中贯彻思政元素,引导学生追求社会主义理想和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

(2)创新“厚、新、宽”为特征的“文学与历史课程体系”。文学与历史类课程是通识课的大头,承担着人文知识及精神的传递、美育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历史重大问题进行剖析和思考的训练,对学生形成正确文化审美观和历史责任感有着重要作用。因而此类通识课程体系要改变过去“散、乱、杂”的现象,以“厚”、“宽”、“新”为设置原则,即以厚重完整的知识框架、宽博的知识面和思维视角、体现新水平、新理论的知识内容形成此课程体系,提供学生有深度、有梯次的课程选择。

(3)创新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为目标的“艺术与社会沟通课程体系”。对于艺术类课程,要改变过去“只看(听)不动”的传统课程模式,不仅要学会赏析,更应重视艺术创作、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艺术的熏陶,内化为其自身的气质及修养,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造力。社会沟通类课程也应该以培养其能力为导向,实训其与社会交往、沟通、处事的能力为目标。

(4)创新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为形式的“跨学科课程体系”。《新文科建设宣言》中指出:“新文科要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合,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实现自我的革故鼎新。”[3]只有学科之间形成“通”“融”的有机结合,才能引导学生打破学科堡垒,形成“新工科”需要的工工交叉、工文渗透的思辨精神,还原人文通识课程“学科交叉融合”的属性。

(二)创新设置组织机构和教师队伍建设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类院校越来越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正在吹响“繁荣文科”的号角。今年4月,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其中进一步提出,系统推进哲学、历史学等基础文科学科专业建设。在加快新文科建设方面,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推动原有文科专业改造升级。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纷纷根据国家发展需求和学校本身的定位制定了文科发展的不同战略规划和发展路径。因此,工科院校应以此为契机,结合学校文科资源,设立责权利相结合的人文通识课管理机构,统筹全校通识课的规划、设置、改革、考核等全过程。真正将人文通识课程的教学提升为与专业课程相当的教育教学地位。

除了管理机构的设立,工科院校也要在人文通识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上谋求创新发展。课程中心不能只有管理机构,还应建立一支相应的通识课教师队伍。以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人文通识课程的改革。专职通识课教师以团队为主,推行课程责任教授制度,主要负责通识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组织编撰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另外还根据时代和学生个性要求,聘请兼职教师参与到人文通识课程的教学及研讨中,并对兼职教师开展通识课程教学方法培训,确保通识课程的全面性、丰富性、融合性。并能根据国家发展需求和学校本身的定位制定人文通识课程发展的不同战略规划和发展路径。

(三)创新教学形式和考核评价方式

目前工科院校人文通识课程的授课方式大多是采用大班授课制,虽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无奈之举,但教育效果往往因课程属性效果不同。因此,针对课程属性创新多形式授课、主导性教学、主体性学习、阶梯性进阶是当前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一方面以模块课程群为主修的班级授课能确保学生阅讀和掌握经典人文知识,而基于学生兴趣的多形式选修课程能够给学生提供深入探索,发展个性的空间,并利用网络空间和网络课堂提供学生思考问题、解疑答惑的在线课堂。

课程考核评价是否合理是体现人文通识课程教育成功的重要检验标准,也是提高学生积极性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元素。因此要将OBE(Q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真正落实到课程考核体系中去。OBE理念注重“学习成果”的获得,即重视学生学习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成效,强调评估学生预期学习成果来考核学生,以构成成绩考核的主要目标。这个评价内容包含了最终学习成果的评价,也对不同学习阶段的过程进行评价;既有知识层面的考核,也有能力及素质的鉴定,最终形成课程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同时也可以促使课程教师反思教学质量,进行课程教学手段的改进和提高。

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文通识课程正在工科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和改革之中,人文通识课程可铸人之魂,是大学实现育人使命的重要养分。只有紧紧围绕各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真正落实通识教育理念,实现理工科与文科的相互交织、经纬相连,创新人文通识课程的各个环节,才能使工科高校在创造新科学与新技术的同时,培养具有人文素质、适应社会要求的合格学生,真正赋予新工科以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7.

[2]《新文科建设宣言》正式发布[EB/OL].[2020-11-3] https://www.eol.cn/

news/yaowen/202011/t20201103_2029763.shtml.

[3]梅赐琪.清华写作与沟通课教学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

[4]冯英.工科高等院校人文通识课程实施的困境与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0,20(3).

基金项目:本文为盐城工学院教改研究课题“人文类通识课程创新建设研究”(JYKT2022B02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乐进(1968—  ),男,汉族,江苏盐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新工科创新发展高等教育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计算机教育(2017年8期)2017-09-01 15:00:02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科技视界(2017年10期)2017-08-21 07:51:35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新闻界(2016年12期)2016-11-08 21:45:49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探讨新时期环境下博物馆的讲解工作
创新发展 奋勇前进 释放洪荒之力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3:08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