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白扁豆基原考证及研究进展

2024-06-08 11:42:11戚鹏飞王月玲李运邵长春邱国玉张倩李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4年5期
关键词:药理活性白扁豆质量标准

戚鹏飞 王月玲 李运 邵长春 邱国玉 张倩 李洁

【摘 要】 白扁豆是药食同原常用中药,用药历史悠久,本草类文献均有记载,历版中国药典均收载。但是,近年来市场流通白扁豆出现了性状差异品种,基于现有质量标准真伪鉴定及质量控制尚有欠缺,通过市场调研及样品收集,系统地查阅文献资料及现有研究文献对白扁豆基原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其本草考证及进一步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宝贵依据。

【关键词】 白扁豆;本草考证;质量标准;药理活性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4)09-0067-06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09.zgmzmjyyzz202409015

Textual Research and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Origin of Semen Lablab Album

QI Pengfei1 WANG Yueling1 LI Yun1 SHAO Changchun1 QIU Guoyu2 ZHANG Qian2 LI Jie1*

1.Lanzhou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Testing,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pesticide and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food for market supervision, Lanzhou 730050,China;

2. Gansu Pharmaceutical Group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Lanzhou 730050,China

Abstract:Lablab Semen Album is a common Chinese medicine,it has a long history of medication and has been recorded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However, there are some varietie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s in the market in recent years, and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e existing quality standard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studies on the origi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Dolichos Lablab L.

through market research and sample collection,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existing research literature, which provided valuable basis for the herbal textual research and further quality control research.

Keywords:Semen Lablab Album;Herbal Textual Research;Quality Standard;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白扁豆为常用中药,可药食两用,使用广泛。含有白扁豆的中成药处方多达90个,中药方剂多达114条,开发的食品保健品有20多个。白扁豆味甘,微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之功,临床主要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等证[1] 。本品始载于《名医别录》[2],原名扁豆,列为中品。但是,近年来,中药白扁豆市场比较混乱,出现了进口扁豆等混伪品,项目组成员通过市场调研及样品收集,发现主要流通产品主要有四类,第一类为白扁豆老品种,此类白扁豆籽粒饱满,俗称黑眉白扁豆,带紫褐色或黑褐色相对集中的花斑,厚度大,品质佳,主要是云南等地种植;第二类籽粒饱满,全白,种皮稍厚,主要是浙江等地种植;第三类为改良品种,产量大,种粒小,稍扁,略带少许散在的黑褐色斑点;第四类就是国外进口的白扁豆,全白,粒较大,扁,称进口白扁豆。为叙述方便,以上四类分别编号为①、②、③、④,具体性状描述比较见表1,实物如图1所示。这些问题的存在,给白扁豆中药鉴定带来了挑战,行业认识不统一,文献资料及中药鉴定参考书附图性状有差异,为了明确白扁豆的基原考证,并结合市场调研,通过现有研究资料,对白扁豆进行基原考证并综述其现代研究进展。

1 本草考证

本研究从历史文献记载对白扁豆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对现有研究资料进行总结, 白扁豆始载于《名医别录》[2],原名藊豆,列为中品,《名医别录》约成书于汉末,是秦汉医家对《神农本草经》一书药物的药性、功用、主治等内容进行了补充。《本草经集注》 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创作的古代医学著作,书中记载:“人家种之于篱援,其荚蒸食甚美,无正用,取其豆者,患寒热病者,不可食。”[3]可见白扁豆的栽培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就是百姓日常所食蔬菜。《本草图经》是古代中药学著作,该书记载:“扁豆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人家多种于篱援间,蔓延而上,大叶细花,花有紫、白二色,荚生花下。其果实亦有黑、白二种,白者温而黑者小冷,入药当用白者。”[4]可见,从此时开始,扁豆已经开始作药用,而且对其药性也有了具体认识,入药应该用白扁豆,对其植物形态及花色也进行了详细地记载。该文献记载的花色及种子颜色的不同和现在的资料描述基本一致。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将扁豆列入谷部菽豆类,指明其子有黑、白、赤、斑四色,惟豆子粗圆而色白者可入药[5]。该书记载的白扁豆的种子颜色已经由黑白二色拓展到黑白赤斑四色,而记载的斑的情形没有更加详细地描述,和现在云南境内种植的所谓白扁豆老品种的种子外观斑点是否一致,尚待进一步考证。但是《本草纲目》又补充只有豆子粗圆而色白者可入药[5]。《植物名实图考》也载,只有白扁豆可药用,其余只做蔬菜用[6]。《本草思辨录》记载,扁豆花白果实白,果实间藏芽处,别有一条,其形如眉,格外洁白[7]。由此可见,白扁豆应该是开白花者,且果实是白色,眉状种阜也是白色,如按此描述,现在只有浙江区域种植的品种符合文献的描述要求。明代《救荒本草》 以“眉儿豆苗”之名收载:“眉儿豆苗人家园圃中种之。蔓而生,叶似绿豆叶而肥大,阔厚润泽光俊,每三叶攒生一处,开淡粉紫花,结匾角,每角有豆止三四颗,其豆色黑,匾而皆白眉,故名。味微甜。”[8]从文献描述看,花呈淡紫色,结扁角,每荚内种子三、四粒,豆色黑扁而有白眉。由此可知紫花者种子是黑色,这点比之前文献记载详细。《本草蒙筌》记载:“白藊豆,园圃俱种,苗蔓引长。开花紫白两般,结实黑白二种。实藏荚内,秋老采收。白者藊豆名,黑者鹊豆唤。”[9]明确了白花者子白,紫花者子黑,这些文献资料对品种的记载和描述更加详实。《新编中药志》[10]对白扁豆的原植物形态描述更为详细,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达6 m。茎无毛或疏被柔毛,常呈淡紫色或淡绿色。三出复叶,叶柄长4~14 cm;托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顶生小叶宽三角状卵形,长5~10 cm,宽约与长相等,两面有疏毛,侧生小叶较大,两边不均等;小托叶线状披针形,被毛。总状花序腋生,长15~25 cm;花絮轴节明显,每节有2至多花丛生;小苞片2枚,舌状,早落,花萼宽钟状,上部2齿,几乎完全合生,其余3齿近相等;花冠蝶形,白色或紫红色,长约2 cm,子房线性,有绢毛,基部有腺体。荚果倒卵状长椭圆形,扁平,长5~8 cm,宽1~3 cm,先端稍宽,种子2~5粒,扁椭圆形,白色、黑色或红褐色,入药主用白扁豆。《中药大辞典》[11]记载白扁豆的植物形态描述和《新编中药志》基本一致,补充了扁豆开白花者。《中华本草》[12]對白扁豆植物的形态描述和《中药大辞典》一致。《全国中草药汇编》[13]对于白扁豆的植物描述和《中华本草》基本一致。补充了以开白花植株的种子入药。

2 现有质量标准及参考资料

对白扁豆现有质量标准和中药鉴定参考书籍的整理,主要对基原及性状描述进行归类统计分析。详见表2。

从表2汇总的基原信息可以确定白扁豆的基原是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开白花者所结白色干燥成熟种子,性状描述基本分为两类,一类和《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描述一致,从色泽、大小及种阜方面描述,另一类在外观描述中增加了“可见棕褐色或相近颜色的斑点”,这一类描述和①号白扁豆性状非常吻合。但是,中国药典及一些配套的中药材鉴定参考书没有这一句话的描写,从市场收集的样品来看,这一类白扁豆种子上大多数有相对集中或多或少的紫褐色或黑褐色斑点,可能与白扁豆种植过程中的紫花和白花混种而导致杂交的结果,具体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湖南省中药材标准》对白扁豆的性状描述中有“可见少量红棕色或棕黑色斑点”的描写[14],说明在湖南地区使用的白扁豆基本是云南、四川等地产的“黑眉”白扁豆。虽然这两类白扁豆的形态色泽上有区分和鉴别点,但是大小尺寸等形态非常相似。有学者通过种植研究白扁豆不同性状差异的原植物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原植物无差异,说明基原一致,只是种间差异。

3 现代研究进展

3.1 真伪鉴别研究 传统白扁豆和进口白扁豆的比较研究[15],从性状、显微特征、薄层鉴别等方面比较两者的差异,发现外观性状具有明显差异,进口白扁豆个大且干扁,传统白扁豆饱满。两者在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方面具有相似性,横切显微方面,正品星状组织胞腔内含棕色物质,进口白扁豆星状组织胞腔不含棕色物质。1987年山东省淄博药材采购供应站从东南亚国家进口了一批白扁豆,其种子比国产扁豆大而形扁,外表略呈土黄色,和当地白扁豆种子一起种植,结果,进口白扁豆茎叶生长极旺盛,却一花未开[16],这种现象课题组在试验田的种植也是如此,就其原因尚不确定,是地理条件变化导致还是转基因导致不育,有待进一步研究。1991年,菏泽药材收购站收集了三种白扁豆类似品种,开展了比较系统地研究[17],在白扁豆药材性状比较中描述,正品白扁豆表面平滑,有时有棕黑色斑点。罗晖明等[18]研究通过DNA条形码技术,以ITS2序列对白扁豆进行鉴定研究,对白扁豆及四种近似豆进行了ITS2条形码研究,并有效区分了白扁豆和其混伪品。毕武等[19]基于ITS2序列对市售白扁豆进行鉴别研究,从ITS2序列来看,白扁豆ITS2 序列可与其近源种有效区分,但不同地域栽培的白扁豆以及国产和进口白扁豆未发现明显的差异。基于以上文献报道分析,有效鉴别进口及国产白扁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2 质量控制研究 研究文献[20]提到有些地区将其变种四川白扁豆、云南白扁豆作白扁豆入药。三者外形较为相似,仅凭显微特征难以鉴别,李仕海等[20]通过蛋白粘度、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对三者进行了比较鉴别,研究发现白扁豆及其变种的蛋白粘度有一定区别;白扁豆及其变种的薄层色谱、紫外光谱明显不同。刘虹等[21]选择竹节参皂苷 IVa 为白扁豆配方颗粒含量测定指标,采用 UPLC-ELSD 法建立白扁豆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竹节参皂苷 IVa 的含量。李素梅等[22]在白扁豆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中,建立了白扁豆配方颗粒定性定量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白扁豆对照药材建立薄层色谱不同波长条件的检视方法,建立葫芦巴碱的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陈丹等[23]对白扁豆中派可林酸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建立派可林酸的薄层色谱鉴别和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对10个不同产地12批次白扁豆药材进行定量分析,其派可林酸含量在0.06%~0.19%。邓淙友等[24]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云南省白扁豆中多种农药残留进行了检测分析,在白扁豆中检出18种农药残留,涵盖了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有机杀螨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其中氧甲拌磷(杀虫剂)在各批次中均有检出,氨氟灵(除草剂)在13批次的白扁豆中均有检出,鼠立死(杀鼠剂)在其中9批次的白扁豆中均有检出,虽然检出的18种农药残留均处于较低的风险水平,但是,为药品安全外源性污染物控制提供了技术积累。

3.3 化学成分研究 白扁豆的营养成分较丰富,白扁豆种子含油0.62%,主要含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等[10]。还含有大量的糖类,约占50%[22],生物总多糖是中药材含有广泛的一大类天然产物,发挥重要药理活性。其次,白扁豆含有蛋白质约2.27%[25],主要有蛋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等。杨立皇等[26]对湖南产白扁豆进行了总磷脂的含量测定研究,测定数据显示不同种植区域含量差异不大。张晓雪等[27]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白扁豆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在白扁豆中发现了10种挥发性成分,鉴定出7种化学成分。李海洋[28]通过对白扁豆止泻成分筛选分离,鉴定出3个化合物。为进一步研究白扁豆化学成分提供参考。详见表3。

3.4 药理活性研究 白扁豆对体外E-玫瑰花环反应形成率达47.5%,对T淋巴细胞有促进作用[10]。韩君等[29]研究发现白扁豆活性组分筛选的竹节参皂苷 IVa 显著降低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尿素(UREA)、肌肝(CREA)和胆固醇(CHO)水平(P<0.05)。此外,对糖尿病小鼠损伤的肝脏和胰腺细胞有一定的修复作用。李海洋[28]对白扁豆止泻成分研究中,分离活性成分派可林酸为白扁豆的止泻有效成分。白扁豆水煎剂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对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急性胃肠炎有解毒作用[30]。任娇艳等[31]开展白扁豆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损伤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作用研究,研究发现白扁豆提取物可能通过促进GES-1细胞增殖同时抑制Hp及脲酶活性,来修复Hp损傷的 GES-1细胞,从而对Hp感染引起的胃部损伤起到修复作用。方良子等[32]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及网络药理学研究土炒白扁豆仁皂苷活性成分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作用,从土炒白扁豆仁中共鉴定了16个皂苷成分,研究发现土炒白扁豆仁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协同起到治疗糖尿病作用,它通过调节与EGFR相互作用的几种关键蛋白和一系列与疾病发展相关的信号通路来介导疾病炎症反应、信号传导等过程来治疗糖尿病。付王威[33]通过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开展白扁豆多糖对大鼠Ⅱ型糖尿病的降血糖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白扁豆多糖可通过调节血脂代谢水平和抑制HPA轴亢进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水平,进而发挥降血糖作用。蔡帆等[34]通过白扁豆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发现(polysaccharide from Dolichos lablab L.)能改善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张艳姿等[35]研究白扁豆多糖对人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发现白扁豆多糖可通过调节 Bax-Bcl-2-caspase3 通路,诱导胃癌细胞HGC-27和SGC-7901凋亡。这些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见表4。和白扁豆主治脾胃虚弱、大便溏泄、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等有部分相同之处。

4 总结与展望

白扁豆药用历史悠久,本草考证基原延续一致,都是开白花者果实白色入药用,国内种植区域广泛,不同区域种植产生的性状变化,近年来研究较少,现有质量标准体系对于白扁豆的真伪鉴定尚有欠缺,尤其是对①和③是否符合《中国药典》存在争议,③号白扁豆厚度达不到中国药典的标准,在一些中药真伪鉴定参考书上配图是①,说明有学者认为①也是正品,性状的些许变化只是种内差异。但是对于其药理方面的对比研究少见,有必要从药理活性方面开展性状差异白扁豆的一致性研究,确保临床用药的有效性。2020年版《中国药典》的质量标准只有性状和显微鉴别,没有定量质控指标。建议今后开展对白扁豆的化学成分进一步研究,筛查出质量标志物,建立体现药效作用的质量控制指标。开展HPLC特征图谱的研究,建立基于ITS2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鉴别白扁豆基原,综合各项技术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白扁豆质量标准,完善现有质量标准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14.

[2]陶弘景.名医别录[M].尚志钧,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313.

[3]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辑校本[M]. 尚志钧,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11.

[4]蘇颂.本草图经[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06-607.

[5]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1520-1521.

[6]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3:9-10.

[7]周岩.本草思辨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82-83.

[8]朱橚.续修四库全书·救荒本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12:806-815.

[9]陈嘉谟.本草蒙筌[M].周超凡,陈湘萍,王淑民,校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78-279.

[10]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二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90-194.

[11]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09-1011.

[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四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57-462.

[13]《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02-203.

[14]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湖南省中药材标准[S].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8-90.

[15]王明芳, 薛菲菲, 国金玲,等.白扁豆进口品种和传统品种的比较研究[J].山西中医,2006,32(12):48-50.

[16]李统育.白扁豆为啥不开花[J].植物杂志,1988(6):3.

[17]赵华英,许欣荣,石俊英,等.中药白扁豆与三种类似品的鉴别[J].山东科学,1991,4(2):16-20.

[18]罗晖明,饶健,肖炳燚,等.白扁豆的DNA条形码技术鉴别研究[J].食品与药品,2017,19(4):244-246.

[19]毕武,聂平,孙辉,等.基ITS序列对市售白扁豆的鉴别研究[J].药品评价,2023(3):281-285.

[20]李仕海,刘训红.白扁豆及其变种的理化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6):508-509.

[21]刘虹,张紫佳.白扁豆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23,37(1):64-69.

[22]李素梅,毕晓黎,胥爱丽,等.白扁豆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21,37(5):95-99.

[23]陈丹,李柯,侯茜,等.白扁豆中派可林酸的定性定量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16):56-59.

[24]邓淙友,王闽予,罗文安,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云南省白扁豆中多种农残的质量检测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3(1):76-80.

[25]尹术华.白扁豆非淀粉多糖的提取、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0.

[26]杨立皇,童巧珍,周日宝,等.湖南省 GAP 种植基地药材白扁豆中总磷脂中的含量测定研究[J].中医药导报,2007,13(6):4-11.

[27]张晓雪,杨秀娟,彭小园,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白扁豆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J].中国药业,2020(21):12-14.

[28]李海洋.白扁豆止泻成分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

[29]HAN J,ZHENG Q F,FANG L Z. Screening and 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the glucose-loweringactive compounds of total saponins of Baibiandou(Lablab Semen Album)[J].Digital Chinese Medicine,2021(3):229-240.

[30]郑家龙.扁豆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1997,8(4):45-46.

[31]任娇艳,高立,苟娜,等.白扁豆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损伤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作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40(13):1-6.

[32]FANG L Z,ZHENG Q F,HAN J.Research on saponin active compounds of Tuchao Baibiandouren for the treatmen of type-2 diabetes based on 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J].Digital Chinese Medicine,2021(1):19-31.

[33]付王威.白扁豆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初探[D].南昌:南昌大学,2021.

[34]蔡帆,张彦,臧林泉.白扁豆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J].免疫学杂志,2018,34(5):407-411.

[35]张艳姿,柯瑞君,蒋盼若,等.白扁豆多糖对人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8,34(3):268,272.

(收稿日期:2023-08-04 编辑:杜玲玉珊)

基金项目: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科研项目(2020GSMPA033); 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科研项目(2022GSMPA0069);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SSCJG-SP-202104);2022甘肃中医药产业创新联合体项目(22ZD6FA021);甘肃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JR5RA802)。

作者简介:

戚鹏飞(1982—),男,汉族,本科,副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为中药鉴定及中药质量控制研究。E-mail:qpf0602036@163.com

通信作者:

李洁(1988—),女,汉族,硕士,副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为主中药质量控制研究。E-mail:523804212@qq.com

猜你喜欢
药理活性白扁豆质量标准
白扁豆粥清热解暑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中成药(2018年9期)2018-10-09 07:18:42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24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06
白扁豆治妇科病
特别健康(2017年6期)2017-03-18 08:31:37
康复新液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岗梅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半枫荷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绿色科技(2017年1期)2017-03-01 10:15:47
茄属植物甾体皂苷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消肿止痛膏质量标准研究
中国药业(2014年21期)2014-05-26 08: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