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金 邱启亮(.鄄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 菏泽 74600;.兴国中等专业学校 江西 赣州 34400)
高校体育场馆不仅是高校体育教学训练的重要场所,也是服务全民健身的物质载体,更是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物质基础。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不断深入和人们对健康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人员匮乏,管理经验不足,运营管理效能不高,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难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效能低下问题,部分高校体育场馆外包运营,以满足师生及周边居民体育健身场需求,更好地推进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从而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主要有四种模式:学校管理、学校体育部管理、联合管理和外包运营管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6.4%的高校采用外包运营管理模式,在外包运营管理模式中有85.7%盈利较好,数据表明外包运营的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和盈利能力良好。但也存在承包管理团队中人员配置的年龄不合理、学历偏低、从业时间短、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跟不上社会智慧化的发展,影响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效能。
(1)校方的主要目的。
①高质量地进行教学管理
调查显示,高校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管理上。通过体育场馆外包专业团队运营管理,进而高效地协调体育场馆的教学训练等工作,更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效能。体育场馆的外包运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学校体育场馆专门管理人员匮乏的压力。
②增加高校体育场馆资金来源
高校智慧体育场馆建设、设施更新和维护需要大量的经费,目前,政府拨款和高校自筹资金是高校体育场馆资金的重要来源,政府拨款存在不足,这给高校财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校通过体育场馆外包方式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这样可以增加高校体育场馆资金来源。
③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率
当今,我国高校基本都具备大量的体育场馆,且器材设施先进,环境优美。但大部分高校的体育场馆在教学之余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较低,导致资源浪费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收益,承包方在提高运营管理效能的同时,将体育场馆向周边社区居民有偿开放。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后,周边大量的社区居民中体育锻炼爱好者可就以参与进来,从而能够解决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闲置、利用率较低等资源浪费问题,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和社会价值。
(2)承包商家的主要目的。
①获得商业利益
承包方承包学校体育场馆进行运营管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调查发现,通过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模式的高校,运营管理内容基本都涵盖学生正常上课和场地出租等内容,部分体育场馆还进行业务培训、体育竞赛的赛事承办和宣传活动等内容。调查显示,场地的出租盈利占了100%,是外包运营管理最重要盈利方式。
②提升承租公司品牌影响力
公司品牌形象是决定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相比较而言,高校体育场馆资源较为丰富,场馆齐全、配套较为完善,周边居民在利用高校体育场馆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对管理公司品牌形象有了一定的感知。因此,通过提升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改进服务质量提升专业管理公司的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1)高校体育场馆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我国大多数高校体育场馆都是综合体育场馆,场馆的设备更新维护、环境卫生、安全等都需要专门人员,因此体育场馆的运营和管理需要大量专业管理人员。目前,高校体育专业人员缺编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专业的场馆管理人员。调查显示,有83.3%的参访的高校场馆的负责人认为,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的体育场馆管理人员。
(2)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成本高。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相对丰富,场馆设施相对较为齐全,场馆智慧化程度不断提升,场馆的运营管理的成本同样也急剧增加。体育场馆里的设备、器材和设施在使用中会不断损坏消耗,设备器材的维护更新、场馆的环境卫生、安全等都需要资金经保障。高校体育场馆对在校学生的课余锻炼收费较低,一些室外场地甚至不收费,高校自己运营管理经济效益较低,甚至入不敷出。高校通过体育场馆外包方式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进而减轻高校智慧场馆建设维护带来的资金压力。这也是高校对体育场馆进行外包运营的重要原因。
(3)高校自身对体育场馆管理经验不足。
根据对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的调查,虽然大部分管理人员具有多年的体育场馆管理年限,也具有一定的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经验,但面对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管理变革,面对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趋势和复杂场景,他们的运营管理经验、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仍存在较大不足。调查显示,大多数高校自身缺乏高水平的体育场馆专业管理人才。
(1)学生对高校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的态度分析。
调查显示,41.9%的受访大学生反对高校将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主要是怕影响个人对场地的使用;36.6%的受访大学生支持高校将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认为外包后服务质量会提升;22.5%的受访大学生对高校将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持无所谓的态度。支持场馆资源外包运营的学生与反对场馆资源外包运营的学生相比高了10%。
(2)参加体育锻炼居民对高校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的态度分析。
调查显示,56.8%的受访者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支持高校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17.9%的受访者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反对高校将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25.3%的受访者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对高校将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持无所谓态度。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周边社区居民支持高校将体育场馆进行外包运营管理,扩大开放程度,以满足居民自身体育锻炼的场馆需求。
(1)体育场馆配套设施配备相对不够完善。
高校体育场馆是高校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同时也是是高校体育教学、课余体育和运动训练的必备资源。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在教学、课余体育和运动训练之余常常处于资源闲置状态,这是高校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的先决条件。调查显示,高校只有具备丰富的场馆资源、齐全的设施、完善场馆配套才采用外包运营管理的模式。相反,在参与调查的高校中,自身场馆资源不够丰富,设施不够齐全、场馆配套不够完善等,是高校没有采用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模式的主要因素。
(2)对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认识不到位。
高校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是高校普遍存在的新现象。他们对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所涉及的政策、法规、益处和趋势等问题缺乏足够的了解,自身观念也可能存在对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的误解,担心学校体育场馆采用外包运营管理模式,正常教学秩序可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
(3)外包运营管理的承包费用过高。
高校在外包体育场馆的过程中能够从承包方收取一定的承包费用。调查显示,在价格认定方面高校普遍存在承包费用收取过高的现象。承包方的投资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其目的是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承包费用过高以至于承包方的盈利空间较小,甚至可能出现无法盈利甚至亏损的现象,进而影响承包方的动力。
(1)专业的外包团队资源匮乏。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体育场馆的建设缺乏与之配套的管理措施,调查显示,61.7%的高校体育场馆由学校自身进行运营管理,管理水平及运营效益不够理想。36.4%的高校体育场馆外包由专业的管理公司负责运营管理的。当今,社会上优质的大型专业的体育场馆管理公司十分缺乏,这正是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模式发展不够迅速的重要原因。
(2)体育锻炼消费需求与体育锻炼消费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体育锻炼需求在不断增加,但体育锻炼消费意识仍有待于提高。调查表明,受访者的收入与其锻炼频率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社区居民体育锻炼频率也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收入与消费呈正相关,收入越高,在体育锻炼消费方面的投入就越大,进而提高了体育锻炼的频率。相反,低收入会限制他们对体育锻炼消费的投入,因此会影响他们的体育锻炼频率。不同群体的体育锻炼消费能力和意识存在显著差异,收入和体育锻炼频率也存在差异。
(3)高校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的安全隐患。
安全是高校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的重中之重。高校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学校自身安全。调查显示,高校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的教学区和开放区没有区分开,外来人员可以随意进出教学区域这给学校的安全带来隐患;另外是高校周边社区居民在学校体育场馆体育锻炼时的安全。高校体育场馆的外包运营管理的安全管理需进一步加强,体育场馆设备的摆放、环境卫生等,很容易导致相邻锻炼者受伤或增加细菌和病毒的传播,这些问题会给外来锻炼者带来影响身心健康的安全隐患。
高校必须积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高校体育场馆外包管理管理的效益。高校体育场馆采用外包运营管理不仅可以解决高校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经验不足、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而且可以为高校体育场馆的更新维护增加一定的资金来源。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可以满足高校周边居民体育锻炼的场馆需求,为高校周边居民提供优质的体育锻炼场所。高校体育场馆的外包运营管理能够实现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价值。
高校体育场馆采用外包运营管理模式,两个管理方需协同推进,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高校应从宏观的角度把控体育场馆管理的顺利进行,体育场馆的外包管理方基于高效运作具体事务运营管理,双方同心、同频、同振,以确保外包运营管理后高校体育场场馆管理各方面事务有序开展。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就是体育场馆。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相对丰富,体育场馆功能相对较为齐全,场馆智慧化程度不断提升,体育设备更新,体育场馆配套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优质的体育场馆专业管理团队的融入等,这些要素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
对高校体育场馆进行改造升级,提升场馆的信息化、智慧化水平。数字化赋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将消除管理方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扩大体育场馆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辐射群体。借助于大数据、云智能等进行数智化驱动,利用VR、AR 和MR 等智能技术,旨在增强体育锻炼群体的服务体验,增强居民对体育锻炼消费的兴趣和意识,创设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新场景。这将有助于提高体育场馆利用效率和居民体育锻炼频率,提升运营管理水平。通过智慧化场馆建设,搭建智慧服务平台。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引入智能化体育锻炼设备,推动场馆服务升级,为居民体育锻炼提供指导,降低运动风险。实现体育锻炼流程数字化、管理方式社会化,提高居民体育锻炼参与的便利性和场馆开放的有效性。
高校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必须选择综合实力雄厚的大型专业体育场馆运营管理集团公司。在推进高校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模式过程中,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需求,科学设计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形成委托管理、事企双轨运营管理、企业合作运营管理、外包运营管理等多种类型运营管理模式。
安全工作是高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高校体育场馆采用外包运营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把安全工作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高校应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校园安全预案,充分保证师生与周边居民体育锻炼的安全,为周边居民的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
高校体育场馆既是学校的财产,又是社会公共资源,高校体育场馆应担负起其应有的社会责任。高校体育场馆在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日益增长的师生的教学需要和社会需求时,配合国家全民健身战略主动地走向了对外开放的道路,高校、师生和社会实现了三赢的局面。委托管理将成为高校体育场馆主要运营模式,体育场馆运营改革的主要趋势是公司化运营改革。以数字赋能提升高校体育场馆外包运营管理效能,从而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