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魂三问”谈自学能力的培养

2024-06-08 03:00江苏省海安市东洲国际学校陈宏亮
中学数学 2024年8期
关键词:自学笔者体系

⦿ 江苏省海安市东洲国际学校 陈宏亮

随着“双减”政策越发深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大幅增加;同时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也越发渗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的指向性更为明确,如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也成为了各个学校的研究课题.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所谓的自学,仅仅担当了一个门面工作,很多时候,学生的自学方式只是把教材通读一遍,甚至有学生曲解为进行校外补课,显然,这是错误的.因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就以培养自学能力为契机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所谓自学,就是学生自身通过教材的阅读去读懂内含的知识内容或者知识体系,因此自学能力是一种知识的自我学习以及自我探究的能力,主动性是自学的显著特征.同时近看对学生参加中考、高考等分流考试有极大帮助,远看对学生后续的终身学习也起到重要作用.由此笔者从课堂慢慢引导,逐渐形成“三问”式自学方式.

何为“三问”?这源自于课堂.笔者在进行教学实验时,为了有效检测学生自学效果如何,经常在课前会提出三个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因此也被学生戏称为“灵魂三拷问”,后来逐渐被学生用于自学过程,他们发现课本上的大部分知识可以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自问自答进行初步的自学活动.本文中通过各种类型材料的分解进行自学的示范,以及引导学生逐渐培养自学的能力.

1 明确课前问题,引导自学行为

课前问题的设置对预习行为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是预习行为的指挥棒,不同的课前问题决定不同的预习效果.因此课前问题的预设需要具备一定的引导性和梯度性以及一定的总结性,以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跟上各自的学习节奏.同时,问题的设置要简洁确切,不能模糊,要让学生不仅知道要求是什么,而且要知道怎么做,学生还能进行自我总结.其中,自我总结也是自学能力培养的目的之一.下面就以实例制定课前问题,我们把课本阅读材料分为知识型材料、技能型材料、体系型材料,对于不同材料需制定不同的课前问题.

1.1 知识性材料的课前问题预设

此处的知识性是属于狭义类型的知识,仅仅独指知识点,比如预习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节“正数和负数”,学生能预习到正负数是什么.课前问题就为:①什么是负数?②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正数与负数的关系.③如何理解“0”的意义?

1.2 技能型材料的课前问题预设

此处指的是以技能描述以及运用为背景的材料,比如预习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有理数的加法,因为材料有3页,比较冗长,这给初学者带来过度阅读的麻烦,通过设置预习问题,学生就知道怎么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但是,对于法则的深度理解却达不到.因此,课前问题就为:①通过阅读知道加法法则内容;②能够运用加法法则进行简单计算,给出具体的问题;③能自主通过数轴解释5+3=8的缘由以及(-5)+(-3)=-8的缘由;④尝试通过数轴解释(-5)+3=-2以及5+(-3)=2.当然,问题4的深入讨论是课堂学习加法法则的主要环节.

1.3 体系型材料的课前问题预设

此处对于知识体系的理解有所不同,初中阶段,整个知识体系是被打乱后分散于三年内进行教学,知识存在一定的零散性.因此对知识体系的补充以及重构,对于学生的宏观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比如,预习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有理数”,因为材料仅仅一页,学生并不能通过预习构建体系,因此课前问题有一项为“对所给数字进行分组,并说明各类分组的依据”,通过探索活动逐渐构建了体系.但是,预习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3节“实数”时就设置课前问题“结合有理数尝试对实数进行分类”,这就是对数的体系进行宏观理解的一种方式.同样为体系型材料,后续知识可以结合前面知识进行类比理解.笔者课前曾预设过这样的问题:如果有理数不够用了,你觉得会引入什么数?引入的数与现有的数有什么区别?学生能大致猜到是无理数,不过对于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发现需要教师的引导.但是此时知识的体系性就体现无疑了.

总体而言,简单的课本资料并不能完整地表述文字后面的内容,因此课前问题的设置并不仅仅只是问题,而是对文字的再理解、再开发、再挖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编者角度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所以课前问题的设置是课堂教学的前置行为.

2 配套自学环节,培养自学习惯

自学习惯的培养,应先由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引导以及示范,通过不断的矫正强化逐渐形成自学的能力,而习惯的培养适合在起始年级进行.经过一定的引导之后就需要进行习惯的定向培养,包括如何进行材料的阅读、分析、总结;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时间的预习要求等.同时,习惯的培养需要行为的监督以及延续,此时教师、家庭的作用至关重要.习惯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延后性,因此家长、教师不应怀有功利心态,要对自学的作用具有十足信心.

2.1 课前环节

预习既然是学习行为,那就要具有一定的学习表现,包括:①书中阅读圈画,会区分出重要的剖析文字进行理解注释;②进行简单的例题学习,然后进行模仿练习;③进行初步强化训练,熟悉知识、技能;④深入思考课前问题.

2.2 课中环节

课堂教学环节需要融合自学效果的反馈.笔者所在学校倡导的是大单元理念下的少教多学模式.因此课堂上展示学习就应配套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理解,照顾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带着课前疑惑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2.3 课后环节

课后的巩固环节除了正常的课后练习,还需要增加自我反思的环节.对于知识的梳理、知识体系的梳理、课堂重要环节的梳理、知识增补的梳理以及自学感受的梳理,这些梳理可以是选择性梳理,视实际情况而定.

自学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主性,教师的监督效率并不明显.因此笔者采用卢仲衡先生的“三本法”进行预习监管:课本——要有圈画、要有理解、要求思考;题本——进行简单的练习反馈,错误有订正,有理解;反思本——要求对重要例题(错题)进行再反思,对自己学习后的思考再梳理.当然,此刻反思本的要求十分高,可以适度使用.

3 后续拓展学习,体现自学价值

自学价值的体现在哪里?自学能力培养的目的又是什么?当代学生面对的是信息爆炸性的流通,学校教育已经不是唯一的教育途径了,将来学生需要面对纷杂的社会,学校也需要引入对应的学习方式.类比社会信息,学校的教育材料以及教育信息就是实验材料,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以此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是自学的目的,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价值所在.特别是对于一些信息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达到预先了解的目的,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如何设置拓展学习材料?这就考验教师的智慧,材料的选择应根据不同阶段强化学生的信息阅读能力以及信息提取能力和转化能力.从本质上讲,我们所谓的测试其实就是这三者能力的综合考查.在培养初期,可以定期增加阅读类问题.比如,如何理解新运算“*”:a*b=2a-3b?建议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加长理解的时间限度,帮助学生理解到前后字母的一致性,才能更准确地体现整体代入的思想,然后进行对应知识的运用.

当然随着后续的学习以及学生自学的熟练度加大,教师的引导以及干涉需要逐渐减弱,课后的自学反思逐渐加强.具体分为初一上学期为引导矫正阶段,初一下学期、初二上学期为发展强化阶段[1],往后即为灵活运用阶段.

随着学生的课前问题逐渐转为课堂提问,时间的利用效率将得到大大提升,而对于材料理解的深入度也将得到提升,实现从泛读到细读再到深度阅读的转化.

当然自学能力的培养也存在两大挑战.一是培养初期,学生由于初步接触自学,存在各个环节需要引导以及纠正强化,同时学生的能力差异也造成自学效果的差异性,此时教师的工作量无疑是巨大的,需要教师个性化指导以及监督.二是培养初期,学生的自觉性也存在极大的挑战,自学自然对于学习的自主性以及约束性要求极高,笔者根据曾经的实验性教学发现,可以持续化不断运用自学方式进行学习的学生并不多.特别是进入初三,随着后期学习科目的增多以及要求的提高,学生思考的深入度呈下降趋势.当然,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果培养定型,其思维深度也一定会得到提高,此时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会提高.

4 结语

自学能力培养的本质是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的培养,会区分材料的知识性、技能性或者体系性,进而把理解的知识转化为我们已有的数学储备知识.而笔者的“灵魂三问”只是一种方式,意图引导学生从理解问题的出处、解决问题的方向进行思考,逐渐挖掘文字信息向数学信息进行转化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种自我教育的培养,自学能力是一种可持续的独立学习能力.从会看书到能看懂书,从会读懂问题到能钻研问题,这是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坚持之路.

猜你喜欢
自学笔者体系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老师,别走……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