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法探析

2024-06-07 12:11张馨予
新农民 2024年13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张馨予

摘要: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引入项目式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校园绿地提升改造项目教学实践。通过组织学生根据绿地设计建造养护流程依次进行植物方案设计、植物施工栽植、养护管理等一系列的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思政教育、职业素养提升等与岗位要求精准对接,积极探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法。

关键词: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思政;校园绿地提升改造

课程思政最早在2014年提出,到2022年教育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近十年时间里,全国范围内各高校陆续开展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和探索工作,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专业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园林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绿化施工、整形修剪养护管理技术等重要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本文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实践为例,探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的实践方法。

1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发展问题

在园林工程技术绿化工程类课程实践以往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真场景“假”做的设计任务,即学生通过对真实设计地块的勘察与调研,发现相应问题,提出绿化提升方案或者在真实设计场地重新设计新方案,但由于成本、时间、场地条件受限等原因往往无法将方案落地在真实空间中。基于此,在以往的课程教学环节,普遍性存在以下问题:(1)植物生长和养护管理都具有周期性,学生缺乏系统的周期性实操练习。(2)对树木栽植等绿化施工流程缺少实践,仅局限于课上理论知识的理解。(3)对植物配置设计理解不够透彻,对植物的生长习性、生态习性和观赏价值掌握不到位,缺乏植物配置设计落地实践机会。

(4)对植物方案设计与施工落地之间的关系掌握不足,对实际落地呈现效果没有直观感受,容易脱离实际去设计,暴露出实践短板。(5)植物配置设计课程、绿化栽植施工和养护课程的开设往往是分为不同课程不同教师去讲授,连贯性不佳甚至脱节。这些问题的存在均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全面掌握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无法充分达到课程设定的综合实践能力,也阻碍了学生达到实际岗位需求的培养目标。

2 基于園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教学实践的课程思政路线构建

目前高职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是在就业市场环境的导向下,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劳动能力、时代精神以及职业素养等内在品质的培养。这使得众多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虽然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但是缺乏在工作岗位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以及能够持之以恒地从事园林工作的决心,较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在目前建筑市场下行的社会环境下,没有坚定职业信念、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容易造成就业难的局面。

在以往的园林植物栽植与养护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专业教师在课程知识点中发掘设计思政元素,对此进行案例延伸讲授,以此来引导学生参与感悟,达到思政教学的目的。但是这种思政的形式往往缺乏系统地组织和设计,内容生硬,学生缺乏代入感,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感悟体会,学生对思政元素的理解、感受往往流于表面,不够深刻,导致教学效果较差。园林植物栽植与养护课程具备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具有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强,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和辅助作用[2],相比理论课上学生“填鸭式”接受思政教育,在实践环节设计植入思政点,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得到的启发和体会往往会更加深刻,因此在实践课程中融入的思政教育往往效果更好。

基于上述问题,在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新版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之下,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以社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调整以往只注重知识讲授、技能培养、忽视课程思政培养效果的现状,以校园绿地提升改造项目为载体,结合时代精神、思政元素和职业素养,提出具有立德树人价值的实践目标。在该实践环节中,将绿地提升方案设计表达、实地栽植施工、完工养护管理三大板块工作流程的无缝衔接,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一致,贴近实战,将很大程度缩短学生将来毕业到岗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磨合期。同时,通过具体项目实践中主题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实践成果评价,将“工匠精神、劳动精神、职业精神、生态环保意识等”有机融入整个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渗透教学全过程,打造“设计过程思政、施工过程思政、养护过程思政”三位一体的项目式教学实践的课程思政路线(图1),激发学生自主思政的学习热情,确保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 校园绿地改造提升项目实践

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班级校园绿地改造提升项目实训课中,通过严格的项目化管理,培养了学生的规范严谨的职业素养、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等,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自然地、有机地融入实训教学环节[4]。

3.1 实践一:学生公寓中庭绿地改造项目实践

实践一地块位于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16栋学生公寓中庭绿地,共4个区域,面积约30 m2。该场地是学生社区生活、学习交流的重要区域,但因场地光照不足、土壤板结等原因,该地的绿化效果较差,不能满足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该区域为公寓学生中庭党建工作活动场地,正所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项目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依照“学习四史、传承初心”为主题进行设计。

在方案设计初期,老师注重鼓励同学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设计、合理选种、科学搭配,注重植物生态可持续发展,并适时组织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提高同学们方案落地可行性。在此过程,侧重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如何在这几块零散的绿地空间结合党史学习的红色主题进行设计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因此,老师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伟大百年奋斗历史、改革开放史等发展历程,并从中找到触动灵感的历史片段或感人故事等素材作为方案的设计来源,将党史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巧妙融入课程实训中[3]。在经过1个多月时间反复打磨,多轮方案汇报评审,最终确定“载梦起航”为主题,方案提取潮水、舟的元素贯穿整个场地,展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风采,寓意着党的航船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带领人民步入新的美好生活的意向,使人在场地中得到积极的情绪鼓动(图2)。

正式施工环节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土壤板结严重,如果不进行土壤改良,会严重影响后续植物生长。利用此次机会,老师在现场开展种植土改良一线课堂教学,并教导学生土壤改良对植物可持续生长的重要意义,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最后通过同学们翻耕原土,再混合河沙、泥炭土等工序,最终完成土壤改良的工作,为后续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环境条件,为场地绿化低碳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项目的成功改造让参与其中的同学倍感欣慰,用所学专业服务学校美化建设,也提升了专业自信。

3.2 实践二:心理中心绿地改造提升项目实践

实践二地块位于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心理中心绿地,面积约60 m2。该区域为学校心理中心宣传展示墙前狭长绿地空间,为了契合心理中心场地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设定“朋辈互助‘心路径”的设计主题,方案要遵循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需选用多年生木本或草本植物为主的低维护长效花境植物群落结构。

项目启动后,从方案设计开始,经过多轮方案评审及多次优化调整,最终确定了“心田有花”为优胜方案。该方案深入挖掘学校心理中心场地的四叶草文化特色,基于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迷迭香、香水柠檬等芳香植物与佛甲草、狐尾天门冬、彩叶草等多年生高低错落、姿态各异的观花观叶植物,同时结合有机松鳞片作为地面覆盖物,效仿自然界植物群落结构来达到生态合理的植物结构层次,使植物群落内部能形成自循环系统,做到低管理、低维护就可营造出自然可持续的长效混合花境。同时通过四叶草主题图案设计与场地文化背景互相呼应、传达出朋辈之间互帮互助精神,升华场地内涵(图3)。

施工期间,在任课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完整体验场地开荒、地形塑造、放線定位、苗木栽植、栽后养护等花境实施全流程。在苗木栽植环节,为了实现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效果,老师要求同学们多次反复斟酌调整植物配置品种及种植位置。在此期间,有的同学为了尽快完成任务,难免出现缺乏耐心,敷衍工作的情绪。在此过程中,老师鼓励同学们发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鼓励学生直面困难、勇于挑战,真正将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落到实处。最终,在连续克服高温暴晒、地下管线繁多现场施工难度大、养护设备缺乏等困难后,场地改造项目圆满完成。在此次实训期间虽然遇到不少困难,但是同学们对实践任务依然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积极面对寻求解决方案,培养了争先创优的团队意识。在花境建造结束后,各小组成员合理安排值班表,定期轮流进行花境植物的修剪、浇水、施肥等养护工作,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同学们有始有终的工作责任感。通过此项目,同学们完整地体验了园林绿化设计—实地栽植—养护管理工作全流程,更深刻体验到全过程的绿化工程项目实操技术和管理要点,提升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4 结语

校园绿地改造提升项目教学实践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课程思政工作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训课程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相比以往传统教学形式,本次课程改革侧重增加了园林工程技术教学环节中较为薄弱的项目式全流程实操技能和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在校园绿地提升改造的建造过程中,让学生真实感受绿化工程从场地设计—土壤改良—地形塑造—放线—栽植—养护之间的流程和有机关系,站在项目管理组织者的身份认真思考如何顺利落地项目,精准对接实际工程项目,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实际的岗位技能。

同时,该实践项目以劳动教育理念、工匠精神、生态环保理念等为指导,通过创新实训教学模式和校园环境改造探索新路径和新方法,引导学生热爱劳动、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培育敬业爱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生态绿色低碳的可持续理念。将专业学习与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生态环保理念相结合,学以致用,助力自身成长,成为满足新时代新形势发展需求下的园林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强,何淼,周蕴薇.园林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的探讨—以“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5):6-7.

[2] 李丽恒,杨善云,陈翠玉,等.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教学改革研究[J].园艺与种苗,2023,43(7):65-67.

[3] 李凤仪,张颖,姜小蕾.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法探析——以校园“微展园”设计建造为例[J].现代园艺,2022,45(3):171-173.

[4] 黄玉杰,孙耀清,刘道纯.基于课程思政的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园艺,2020,43(7):200-201.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