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依明
摘要:羊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控技术的有效应用,是保障羊群养殖质量的重要依托,羊场建设期间应加强技术推广。本文简要分析了羊饲养管理基本要求,并围绕羔羊、母羊及种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总结羊饲养管理技术经验。为进一步降低羊群患病率,还可通过免疫接种、中草药保健、卫生消毒、定期驱虫技术等,切实防控疾病,促使羊群健康成长,充分提高养羊户的养殖效益,助力养殖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羊饲养;免疫接种;中草药
数据显示,我国2022—2023年肉羊生产基本呈现稳定发展状态,仅在2023年羊出栏量就达到了3.3864亿只,同比增长0.7%;2023年年末存栏量3.2233亿只,5年
均实现了100%以上的出栏率。为推动羊群养殖产业良性发展,应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实现合理饲养和疾病早期防控,以期提高生产效益。
1 羊饲养管理基本要求
羊饲养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求养羊户根据羊群公母、体重及机体状态等实际情况,兼顾实践养殖经验,以保持营养均衡为主要目的,合理控制每只羊日能量摄入量及营养物质补充量。无论是自由采食羊还是圈养羊,都应当严格控制饲养量占比情况,确保羊群汲取丰富营养实现健康成长。以圈养羊为例,其中羊群每日吃草量(粗料采食量)多在2.5%~3%的体重区间内,即体重为50 kg的羊饲料喂食量应为1.5 kg/d(7 kg青草)。羊群本身属于反刍动物,故饲养管理过程应重点喂食粗饲料,且粗饲料与精饲料喂食占比为3∶1,若为羔羊则应控制好初乳量。
2 羊饲养管理技术的关键点
羊饲养管理技术应用效果多关乎羊群长势及抗病能力,考虑到不同时期及不同公母的羊群进食需求不一致,所以养羊户应当采用分段饲养管理理念落实饲养管理工作,以便在科学饲养管理条件下羊舍内每只羊均能达到出栏标准。
2.1 羔羊饲养管理技术
羔羊饲养管理期间,因羔羊机体发育尚未完全,本身适应力不强,且自主进食能力一般,所以需要養羊户以人工干预方式,保证羔羊出生30 min 内及早接触母羊乳头,通过吮吸初乳补充营养。而后对于日龄40 d羔羊,养羊户可以根据羔羊体重涨幅规律(多为200%出生体重)适当投放精饲料(50~200 g),同时提供洁净水源,母羊喂奶次数调整为2次/d或3次/d。至于40~90日龄羔羊,养羊户应保证羔羊每日能顺利吮吸3次以上母乳,以合理控制母乳吮吸量的方式,引导羔羊自主进食精饲料。随着羔羊长大,待其达到90~120日
龄时,应当考虑在日常饲料中适量添加胡萝卜等食物,精饲料喂食量宜在150 g/d以内,按照每日喂食2~3次。
通常120日龄以上的羔羊(体重≥25 kg)基本无须继续喂奶,依据正常育肥羊饲养管理方式合理投喂[1]。
2.2 母羊饲养管理技术
母羊妊娠期营养需求更高,此时养羊户应当根据不同妊娠时期实现合理饲养。为促使母羊安全分娩,要求将母羊活动范围控制在1.5~2.0 m2/只,尤其是孕晚期母羊应当有2 m2以上的活动空间,否则容易危及母羊健康,引发不进食等后果,而且还要设定50%~70%和10~20℃的温湿度条件,做好通风换气、保暖降暑工作,随即从孕早期、妊娠中期、孕晚期分别采用对应的饲养管理技术严控投喂量[1]。
此处适用于孕早期母羊营养需求的配方为:磷∶钙∶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质=0.5%∶0.6%∶18%∶22%∶58.9%,
且精粗饲料投喂量基本控制在500 g或1 kg左右,最多为700 g、1.5 kg,每日应喂食2~3次,必要时可在羊饲料内投放锌、铜等微量元素及B族维生素等有益成分。妊娠中期需适当提高钙磷元素补充量,即喂食磷含量为0.6%~0.8%,且钙元素为0.7%~0.9%的粗饲料,精粗饲料量也应上调为最少700 g、1.5 kg,最多900 g、2 kg,无论母羊处于何种时期,都需要以固定饲养方式控制喂食量,以免加大妊娠风险。为支持孕晚期母羊形成分娩体力,粗饲料喂食量应增加为2 kg/d/只或
2.5 kg/d/只,精饲料喂900~1 100 g/d/只。经过合理投喂和科学管理,母羊可顺利诞下羔羊,并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状态。
2.3 种羊饲养管理技术
针对种公羊与种母羊,养羊户也应当运用饲养管理技术为其补充所需营养。一般非配种期种公羊可以喂食0.6~0.8 kg/d/只精饲料,搭配适量优质干草等饲料,引导种公羊每日进行4 h或6 h的自由运动,继而在放牧后增加0.5 kg或1 kg的混合精饲料(1.5 kg或2 kg青干草)。而种公羊进入配种期后,于配种前45 d或60 d的时间开始上调喂食量,特别是在采精前后
(1次/周),保证种公羊保持充足体力。而对于种母羊,在尚未受孕前,养羊户应按照3次/d标准固定喂食。若种母羊体能不佳,可适当增加精饲料喂食量,且配种前30 d或45 d,还要及时补充饲料(200 g或300 g精饲料),便于种母羊在发情期及早受孕。关于育成羊(断奶-首次配种时期)饲养管理技术,精饲料喂食量可以控制在200 g或500 g,并且持续投喂15 d或30 d混合精饲料。养羊户应选择青贮料、青干草等羊饲料,通过定量定时喂养手段,促进羊群健康成长[2]。
3 羊疾病防控技术要点
3.1 免疫接种技术
羊疾病种类繁杂且病症病因多有不同,这就导致疾病防控工作难度较大。为进一步消除羊群患病风险,应及时采用免疫接种技术,有效增强羊群抗病能力。通常在规模化羊场内,养羊户多选择春秋季节进行免疫接种事项,既要为羊群接种口蹄疫等传染性疾病免疫疫苗,又要兼顾羊群特征建立免疫接种档案,以便在标准的免疫接种计划中最大化发挥疫苗效能。
通常针对上述提到的羔羊、母羊及种公羊、种母羊,应为其选择适合的疫苗,并调查好免疫期。即养羊户可以采用肌内注射方式为90日龄羔羊注射口蹄疫亚洲I-O型双价灭活疫苗,其免疫期为半年,注射量宜控制在1 mL左右,并且还可及时注射羊大肠杆菌灭活疫苗,剂量也为1 mL。至于羊痘鸡胚弱毒苗和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其免疫期为1年,适合在60日龄、30日龄时,以皮内注射法和肌内注射法使用疫苗,标准注射量为0.5 mL/只、3 mL/只。另外,在山羊养殖过程中容易暴发山羊口疮疾病,此时可在15日龄时为羔羊注射0.2 mL的山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唇黏膜注射法),可以保持5个月的免疫状态。面对种母羊,应以致死率较高的口蹄疫疾病为防控重点,并且利用盐水稀释方式(25 mL)配制0.5 mL的羊痘鸡胚化弱毒苗,以免种母羊在空怀期染病。考虑到妊娠期母羊自身免疫力有所下降,所以还应加强妊娠期疫苗合理接种。比如在母羊尚未生产前30 d,可以利用皮下注射法向母羊注射2 mL的羔羊痢疾疫苗,分娩后15 d再注射3 mL的羔羊痢疾疫苗,其免疫期为5个月。种公羊也要随时注射多种疫苗。特别是三联四防疫苗,作为疾病防控期间效果较好的一种疫苗产品,经过肌内注射1 mL疫苗后可以充分抑制羊群染病。羊群疾病防控作业在羔羊出生30 d后,就能够对其注射疫苗,可以实现绵羊痘、山羊痘等疾病的早期预防。此外,为保证妊娠期母羊初乳内含有抗体,还可在分娩前30 d或40 d,为其注射氢氧化铝菌苗(2 mL),接种后基本上10 d内就能产生抗体,致使羔羊吮吸初乳后实现被动免疫。
需注意的是:应用免疫接种技术期间,需保持“单只羊单个针头”的原则,并选择品质达标的疫苗产品,若羔羊为15日龄,多不进行免疫接种,而且妊娠期母羊若孕期时间已逾期3个月,此时应终止免疫接种行为,防止接种疫苗后发生流产。经由免疫接种技术的有力保障,即可充分防范羊群发病现象。
3.2 中草药保健技术
根据相关研究,羊群发病原因,多与免疫力低有关,尤其是大肠杆菌病,要想有效防控疾病,可以采用中草药保健技术,逐步增强羊群免疫力,随即消除患病风险。通常中草药制剂在羊群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同时体现疾病治疗和防范价值。
因妊娠期母羊免疫力有所下降,所以属于易患病群体,若能及早利用中草药制剂,能够在保健管理中消除发病风险。此处列举山羊阴道脱疾病,多指的是母羊分娩后出现阴道外露情况,且站立时阴道自行收缩。此时养殖户可以利用黄芪多糖注射液(2%,15 mL)搭配0.75 g的维生素C,即可有效预防该疾病的出现。另外,对于急性乳房炎疾病的早期防控,养殖户可以参照下列2个中草药处方配制中药剂:(1)取紫花地丁、二花各2 g,3 g的蒲公英,各15 g的青皮、陈皮、连翘,1 g的生甘草中药材,煎煮后制成中药液喂服妊娠母羊,可以保证母羊生产后免遭急性乳房炎的侵害,其药量为每日一副药。(2)称取1 g甘草,山栀子,瓜蒌、川芎、赤芍、连翘、生地各6 g,3 g蒲公英,龙胆草、二花各12 g及15 g当归中药材,碾压成粉末后,以开水冲服后喂服母羊,亦可达到急性乳房炎有效防控目的。为提升羊群免疫力,还可在日常为其喂服50 mL蒲公英水,持续3 d后,能够在分娩后保持乳房健康,而且还可预防羊腹泻疾病。又或是使用马齿苋汁液、杨树叶灌服羊群,也能产生调节羊群胃肠功能的作用。其中还可称取500 g干燥杨树花,以洁净饮用水煎煮1h后,可按照50~150 mL/d(体重<25 kg)、300~400 mL/d(体重≥25 kg)标准喂服,以便羊群具有较强的免疫力。若养殖户有获取新鲜中草药的途径,还可在日常饲养管理期间,于饲料内放入适量艾叶、茴香、白术、甘草、丁香、苍术等中草药,这样可在羊群进食中草药后增强体质,免遭疾病侵害。
与此同时,养羊户还可借助既定中药草配方调节羊群的免疫状态。特别是在防范羊感冒疾病时,可以运用“防风通圣散”药方,即称取3 g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6 g石膏、黄芩、桔梗,18 g滑石,12 g甘草,1 g荆芥、白术、栀子,煎煮后喂服羊群,不但可以防控脱毛症,还可抑制羊寄生虫病的发生。因此,中草药保健技术在疾病防控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在此项技术助力下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提升羊群养殖收益,但要秉承着“安全适度”原则搭配中草药,以免药物滥用,诱发中毒反应。
3.3 卫生消毒技术
羊群患病除了与免疫力下降有关外,还可因为环境潮湿、病菌污染所致,应当采用卫生消毒技术优化养殖环境。首先,针对规模化羊场,为避免出现疾病蔓延情况,宜在开展疾病防控工作中制定完善的消毒制度,同时需设置消毒池(2%氢氧化钠溶液,2.5 m×1.5 m×0.5 m),以便进入羊场的车辆及时通过早期消毒预防病菌传播,又或是设置消毒室(紫外线照射10 min),以供相关人员做好衣物消毒工作。其次,养殖户应做到“每日消毒”,并且每5 d开展1次带畜消毒活动,以便消杀羊群身上携带的病菌。在集中清洗羊舍时,养羊户可以借助氢氧化钠溶液(3%)对羊舍地面、饲料槽、饮水槽进行喷洒,并在长达12 h消毒处理后,以清水冲刷,最终以过氧乙酸溶液(0.5%)予以消毒。除了常用碱性溶液外,还可选择福尔马林溶液(4%)或含氯漂白粉溶液(5%)等消毒剂,必要时还可按照每1 m?喷洒45 mL甲醛溶液(含20 g高锰酸钾,40%)的方式进行熏蒸消毒,其温度宜高于15℃,持续熏蒸12 h后开放羊舍门窗,消毒剂气味消散后将羊群重新驱赶回羊舍。最后,养羊户在卫生消毒作业中,还应加强羊舍周边区域的科学消毒,包括杂物、杂草及廢弃垃圾,因周边杂质会危及羊舍环境安全,所以应每周进行1次大环境消毒,在处理羊粪时,可以在间隔羊场100 m或200 m的位置设置“化粪池”,以羊粪发酵方式消灭羊粪携带病菌,即表面平铺厚度10 cm的湿泥土,使羊粪在70℃高温条件下发酵杀菌。
3.4 定期驱虫技术
羊寄生虫病属于羊群中发病急且病症复杂的一类疾病,具体可以运用定期驱虫技术防止羊群患病。常见的寄生虫包括羊肝片吸虫病、消化道线虫病、绦虫病、焦虫病等。经过定期驱虫即可防控寄生虫感染。常用驱虫技术包括口服药物及药浴驱虫[3]。
前者多指的是按时对羊群使用敌百虫、伊维菌素等驱虫药物,其中敌百虫药物可根据羊群种类控制药量。如绵羊药量应为80~100 mg/kg,单次剂量最高5 g;山羊为50~70 mg/kg,单次剂量最多4 g。口服该驱虫药剂时,还可适当进行稀释处理,即加入洁净饮用水后将浓度控制在1%~3%以内,以此削弱药剂的副作用。后者是将羊群驱赶到容纳大量驱虫药剂的浴盆中,以持续浸泡身体的方式驱虫,对绦虫等寄生虫具有良好的消杀效果。但药浴驱虫法的应用,须做好保暖工作,选择气候宜人的天气,以免羊患上感冒。此外,还可使用丙硫咪唑等常用驱虫剂,经过定期驱虫后,可有效预防羊寄生虫病,也能保证羊群处于正常的生长状态。使用伊维菌素时,还需按照先驱虫3~5 d,后停药7~10 d的间隔驱虫顺序杜绝驱虫药剂过量使用现象,进而提升羊疾病防控技术的应用有效性。
4 结论
综上所述,羊饲养管理需满足喂食量要求,为创造有利的羊群养殖条件,应科学选择饲养管理技术打造合理饲养环境,确保羊群在营养均衡状态下改善自身品质。同时,还可依靠免疫接种、中草药保健、卫生消毒和定期驱虫技术,充分控制羊群患病风险,进一步降低养羊户的经济损失,促使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伟胜.羔羊饲养管理措施[J].畜牧业环境,2020(3):1.
[2] 朱军峰,张博学,王兴平,等.羊的饲养管理策略[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3(5):128-130.
[3] 姚春雷,马晓辉,谭春梅.羊养殖技术及疾病预防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23,39(5):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