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策略

2024-06-07 12:11于金发
新农民 2024年13期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

于金发

摘要:病虫害的发生及扩散,对于城市园林绿化植株的正常生长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干扰和影响。本文先从植株病虫害的防治原则,分析病虫害防治的工作重点,再结合城市园林绿化的治理需求,探究适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的病虫害防治实施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希望为实现病虫害的有效控制,维护城市园林绿化的工作成果提供帮助。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手段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顺利实施,不仅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更宜居的城市环境,还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空间的生态质量,满足多元化的生态追求。但是在后期养护过程中,各类病虫害的发生使得城市园林绿化植株的后期工作承受着较重的负担和压力,例如海棠、国槐等园林绿化植物比较容易受到天牛等自然害虫的侵害,而使用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式,无法满足城市园林绿化的工作需求,因此还需要秉持植株病虫害的防治原则,制定更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1 植株病虫害的防治原则

由于在设计城市园林绿化空间时往往会考虑到地理位置、生态价值以及观赏度等方面,因此就容易患有多样化的病虫害风险,在对其进行防治时,需要秉持着安全性的基本原则,将防治手段的安全性作为首要判断指标,避免因药剂喷洒等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或者空气质量变化等问题,同时,一些质量不达标或者毒性较大的化学药剂,也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人身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干扰,因此,依据病虫害防治安全性的工作原则,应当对化学防治手段的实施形式及具体方案等进行调整和判断[1]。因地制宜和预防为主,也是开展植株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原则,由于城市的气候特征、绿化设计等有所不同,因此不可使用固有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方案完成多个城市的防治部署工作,还需要秉持着预防为主的工作思想,提前做好防治手段的设计及安排。

2 城市园林绿化的病虫害防治策略

2.1 做好前期工作部署

城市园林植株养护方式不科学、养护举措不到位等因素是诱发园林绿化病虫害的主要原因,而落后的园林绿化栽种方式及养护策略又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风险,依据绿色、可持续发展工作理念,针对园林绿化植株的生态学特征,就需要做好前期工作部署,以革新防治理念,优化园林绿化植株布局等方式,实现病虫害防治的前期准备工作优化。为了尽可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为城市园林绿化打造一个更适宜的生长及生存环境,就需要先从思想形态入手,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常见病虫害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将其与绿化植株养护方案相结合,建立以病虫害预防为主要形式的防治举措,配备多样化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建立全过程、全覆盖式的病虫害防治实施体系。在传统工作意识的影响下,一般都会以被动防治为主要手段,即在观察到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着病虫害的暴发问题后,再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这一方式不仅会让周围绿化植株受到病虫害的侵蚀或影响,也不利于城市园林绿化的整体实施效果对此就需要。要转变工作理念,以主动防治作为开展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统一防治工作战线。在对城市园林绿化展开日常管理工作时,应当及时对园林绿化植株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如果发现园林植株存在着病虫枝干或者病害叶片时,应当及时对受侵害部位进行解除,并配备一定浓度的病虫害消杀灭药剂,避免病虫害的大范围扩散,而依据生长气候的不同,也应当设置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内容,在春季,应当以集中喷洒石硫合剂为主要的防控手段,避免因为天气气候好转而造成的虫害侵蚀问题,而在冬季,园林绿化植株的抗虫抗病能力有所下降,植株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犯,因此在秋末冬初之时,应当以涂白为主要方式,有效控制冬季病虫害的发生概率[2]。

在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前期部署时,还应当对植株的布局方式和布局密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分析,既需要考虑到植株种类的多样化特点,逐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美观度与观赏性,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因地制宜为主要的工作原则,将新型树种与乡土树种相结合,逐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种类多样性,以复合式种植为主要的设计方案,这样既可以有效确保城市园林绿化的装饰作用,达到植株净化城市空气的效果,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病虫害抵抗能力,有利于降低病虫害肆虐问题的发生风险。在选定城市园林绿化的实施区域之后,还应当对其种植条件予以判断和分析,严禁为了单纯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覆盖面积而盲目实施植株栽种或者绿化植株种植等。当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分析后,还需要结合土质情况,增加土壤的培育活性与营养供给能力,实现土质的改良与调整。依据城市道路的排布走线,还需要结合植株的生长所需,分析绿色园林绿化的实施效果,为绿色植株的生存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城市空间[3]。同时,还需要对植株的栽种密度予以严格把控,避免因距离过近而造成的植株生长状况不良等问题。总而言之,上述前期准备工作的有效实施,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种植及养护效果,有利于提升园林绿化植株的环境适应能力与病虫害抗损伤能力,实现常见植株病虫害的前期预防与控制。

2.2 强化病虫害源头把控

相较于其他植株,城市园林绿化对于后期养护病虫害治理的要求比较严苛,因此面对这一特殊的工作需求,应当围绕可能潜在的病虫害发生问題予以源头把控,实现城市园林绿化植株的养护方案的精细化转变,例如在设置浇水施肥频率、枝叶修剪频次等方面,应当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植物生长所需判断,绿化植株是否需要人工浇水或人工施肥等给予相应的养分补充或者,在秋冬等天气来临前,是否应当合理增加枝叶的修剪频次,是否需要配备相应的防寒防冻举措等,坚持从病虫害的发生源头入手,做好城市园林绿化植株的养护工作[4]。在制定病虫害消杀方案时,也需要使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利用毒性较小的、对城市生态环境无影响的药物制剂实现病虫害的消除。而在挑选种植植株时,也应当对其生长条件、抗虫害能力、抗病害能力等方面进行判断,结合绿化所需气候特征以及种植环境等,判断植株是否符合城市园林绿化的工作需求,而不仅是以植株的观赏性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一旦缺失了植株病虫害能力的筛选条件,则会加重不合适植株病虫害的发生风险,园林绿化植株既无法得到良好的生存环境,还会患有多样化的病虫害侵蚀,反而加重了后期养护的工作负担及病虫害治理难度。

在挑选城市园林绿化的栽种品种时,除了需要对当地特色植株进行性能检测与生长分析之外,还需要重视对外来引进植株的质量复检工作。外来植株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美观效果,同时,一些高质量植株也可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抗病虫害防治效果,但是如果缺失了对外来植株的检疫检验的判断与分析,就有可能会造成外来病虫害虫卵或毒素的爆发与侵略,因此将外来植株的虫害检疫检验作为强化病虫害源头把控的实施路径之一,也可以实现对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控制。在设立外来植株的检疫工作体系时,有关部门应当对苗木检疫的具体标准以及执行办法等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而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单位,则需要以反复核对的方式尽可能实现病虫害侵蚀的源头检查与控制,一旦在抽检过程中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风险或可能性,则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禁止未通过检疫的植株进入到后续的栽种环节中,且政府也需要在栽种前再次进行病虫害的检疫工作,并督促相关部门做好苗木病虫害的检测记录存档,做好检疫检验证书的核验与留档。从一些城市园林绿化植株的病虫害暴发工作案例来看,一些病虫害往往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持续性,但是其病虫害的传播速度比较快,因此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了病虫害的可能,则必须销毁寄主植株,避免城市园林绿化遭受额外的经济损失或者意外风险。

2.3 建立病虫害防治联动平台

结合植株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需求,应当紧密联系各个部门,例如园林、市政、居委会以及各企事业单位等,以集中化的方式,共同对植株的病虫害发生问题及管控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以资源共享协同进步的方式,实现病虫害防治问题的协调管理,从而建立出全面全覆盖式的病虫害管控工作体系。在各个单位或者部门的沟通过程中,还需要明确划分城市园林绿化植株的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管理责任,将工作职责与工作人员相联系,确保责任到人的有效落实与管理规范。由于在实施植株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经济成本,因此还需要为其准备充足的启动资金,并依据各个部门的病虫害职责能力合理划分防治资金的使用范围及具体用途,并要求做好资金用途的存档记录,同时还需要提升集中预报的工作形态,以联动统一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病虫害防治的工作力度,确保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实时监督与管理实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落实与推进。

得益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对城市园林绿化展开与病虫害防治相关的信息传递及沟通时,也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治理平台,将新技术新手段作为植株病虫害防治的着力点,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积极作用与使用价值搭建专项病虫害防治工作体系。结合当地城市园林绿化植株的栽种情况以及病虫害防治需求,可以将网络平台作为病虫害预测及信息发布的主要手段,提升病虫害防控的应急能力。或者也可以在线上与相关专家或学者对病虫害的防治问题予以判断和分析,实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调整与优化[5]。当在工作平台上发现存在着病虫害的发生风险时,则应当立即启动应急程序,采取物理或化学等行之有效的防治手段,避免病虫害的大规模侵袭,同时还需要利用自媒体等平台联动社会各界一同提升植株病虫害的管控效果,在平台上通过整合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以及形成特点等,实现防治信息与举措的优化调整,继而进一步增加城市园林绿化的抗虫害能力。

2.4 精细化转变防治手段

依据城市园林绿化植株的生长需求及病虫害的暴发特点,还需要做好植株养护管理方案,及时去除病害落叶,以集中销毁的方式降低病菌或虫害的传播及扩散。而在对行道树等植株进行修剪工作时,还需要同时做好草木的摘心摘叶工作,并做好卫生防护举措,避免因裁剪过程中而发生的病菌传播问题,而如果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土壤中存在着一定的致病菌体,则应当立即进行清除,在完成消毒杀菌工作之后,才可以投入到后期的使用程序中。目前,生物化学及物理等防治手段可以实现病虫害的有效控制,但是由于防治手段的不同,其工作重点也会呈现出较强的差异化特征,因此也应当实现防治手段的精细化转变。在使用生物防治手段时,应当确保防治措施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既需要对病虫害达到比较理想的清除效果,还需要避免生物防治手段对生态平衡及绿化植株等产生的生物平衡威胁。在挑选好适宜的菌种或虫类之后,应当对其使用形式进行规范管理,细化以菌治病、以虫治害的实施细则。与其他手段相比,生物防治的安全性较高,也不会对城市环境,生态环境等造成破坏或影响,但是这一防治手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如果单一将生物防治手段作为控制病虫害的主要措施,则无法达到比较优质的管控效果,因此还需要结合化学或物理防治手段,進一步构筑病虫害防治工作体系。

相较于生物防治手段,以化学防治为主要形式而进行的植株病虫害防治具有更快速的工作效率,而且效果也比较好,但是如果选用不恰当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则有可能会对城市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影响,因此在选择化学药剂时,应当尽可能选择毒素较小且残留量比较低的药剂,并合理制定化学药剂的喷洒次数及使用形式,再通过联合采取其他种防治措施,尽可能降低化学防治手段的副作用。物理防治手段依旧是控制城市园林绿化植株病虫害发生风险的主要手段,利用物理方法和遮挡设备等,可以有效隔绝各类射线照射,为植株的正常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因此,在早春等季节气候比较温暖的时节,可以使用地膜覆盖的方式,避免植株叶病的发生风险,同时覆膜的存在也可以阻断外来病菌对植株自然机体的影响,而如果到夏季,温度逐渐升高,且覆膜内部空间湿度逐步变大时,则应当及时拆去覆膜,换用灯光诱杀等方式实现病虫害的管控。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设计植株病虫害的防治手段时,应当秉持安全性为首要工作原则,分别站在因地制宜和防治为主的工作视角上,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提升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成效,为城市园林绿化植株提供一个更优质的生存空间,就需要做好前期防治工作安排部署,强化病虫害源头把控,并建立病虫害防治联动平台,尽快实现防治手段的精细化转变,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质量的提升与飞跃。

参考文献

[1] 贾慧娟.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园艺与种苗,2023,43(8):71-73.

[2] 潘东平.城市园林绿化中加强病虫害防治的路径探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16):53-55.

[3] 鲁小淋.试论兰州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与养护管理技术[J].种子科技,2022,40(11):64-66.

[4] 周德慧.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2,40(2):109-111.

[5] 李金文.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J].居舍,2021(18):105-106.

猜你喜欢
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花境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