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及减排潜力

2024-06-07 17:34张晨怡董会娟耿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4年4期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时空分布双碳

张晨怡 董会娟 耿涌

关键词 “双碳”目标;城市生活垃圾;时空分布;减排潜力;绿色低碳发展

中图分类号 X799. 3;X3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24)04-0023-13 DOI:10. 12062/cpre. 20231103

废弃物处理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公认的第三大CH4排放来源,贡献了全球16. 6%的CH4排放[1]。相较于CO2,CH4吸附热量能力更强、增温潜势更高,因此,有效的CH4减排可在短期内降低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全球温升,而废弃物处理部门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2-3]。此外,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实现再生资源替代原生资源,也是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例如,回收利用1 t废塑料,可避免1 t石油资源消耗和1 t垃圾焚烧,并带来CO2减排量5 t[4]。由此可见,废弃物处理部门有着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亟待引起足够重视。城市生活垃圾是由城市居民在生活消费中所产生的废弃物,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阻碍[5]。如今,随着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问题愈发突出。基于此,有必要系统梳理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现状与发展趋势,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并评估未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部门低碳发展路径,为中国“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科学参考和政策支持。

1 文献综述

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学界已经开展了一定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两方面:基于碳排放因子方法的区域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固废处理技术碳排放评估。

首先,对于区域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部分学者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给出的基于排放因子的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刻画某一地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历史温室气体总体排放趋势和分布特征。此类核算所需要的活动数据通常为来自固废处理厂的点源数据[6]或来自地区年鉴的统计数据[7],并以国家[8]、区域[9]、省份[10]和城市[11]为研究目标,使用本地特征化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核算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如,Xiao等[12]评估了上海市2000—2017 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并结合LMDI分解法识别了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其中,部分研究以核算特定种类的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也有研究聚焦单一废弃物处理方式,以核算特定废弃物处理方式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例如,Zhao 等[13]量化了2002—2017年中国地级市和县级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碳排放量和电力回收减排量;李易熹等[14]评估了2010—2020年广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CH4排放量。

其次,对于垃圾处理技术碳排放的评估,学者通常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估不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处理单位垃圾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而结合情景分析对减排潜力进行评估和比较[15-16]。例如,Liu等[17]通过考虑不同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策略,模拟了5种典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组合情景,并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了碳元素和能量流动情况;李昕遥等[18]构建生命周期评价模型,核算了2017—2021年苏州市推行分类前后的生活垃圾碳排放量。在此类研究中,食物垃圾和焚烧垃圾处理的生命周期全球变暖潜势通常被单独评估[19-20]。比如,Beylot 等[21]通过气候变化潜势等9 个指标,从生命周期角度评价了法国焚烧部门的环境绩效;Liu等[22]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估算出2020年中国餐厨垃圾处理产生的CO2排放量为3 750万t。

通过梳理现有相关文献发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内容比较丰富,已涵盖不同研究地区和时间尺度,既包括对于区域碳排放的宏观核算研究,也有聚焦具体处理技术的案例分析研究。然而,该领域的相关国内研究普遍關注单一区域,如:全国、河北省、上海市等,很少有研究细化到中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尺度进行空间特征分析。此外,预测未来不同减排情景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的研究仍然缺乏,有待开展更加详尽的预测研究以更有效地指导固废处理部门的减排及碳中和。基于此,本研究将提高数据精度,采用IPCC碳排放核算方法,通过构建中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数据清单,刻画2006—2021年全国及各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分布历史特征,进而结合灰色预测模型和情景分析,预测2030年和2060年全国及典型城市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排潜力,并提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部门低碳发展优化路径和政策建议。

2 研究方法

主要分为4个步骤:①收集2006—2021年中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等数据,以及碳排放因子的区域差异化取值。②基于IPCC碳排放核算模型,计算2006—2021年各城市来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量。③构建灰色预测模型,预测31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④设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情景,并结合碳排放核算模型和上述预测结果,测算2030年和2060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

2. 1 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核算方法

以IPCC 碳排放核算模型为核算框架,主要核算填埋、焚烧、堆肥和厌氧消化4种固废处理方式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考虑到数据可获得性、复杂性以及研究对象,未将厂房运营和运输车辆等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纳入系统边界。此外,还考虑了由于焚烧发电、堆肥以及物质回收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减排抵消效应,定义填埋、焚烧和生物处理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温室气体总排放,将扣除上述抵消效应的温室气体排放定义为温室气体净排放,并将CH4、N2O等非CO2排放根据全球变暖潜势值转换为CO2当量。

2. 2 垃圾产量预测方法

常用的垃圾产量预测模型包括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26-28]。回归模型基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互关系实现因变量的预测,而时间序列模型根据研究数据在时间上的演变规律和趋势来预测未来数据。作为一种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灰色预测模型具有所需数据信息少、预测精度高、简便易操作等优势[29]。因此,本研究通过构建灰色预测模型实现垃圾产量预测。

灰色预测模型表达式为GM(n, x),即用n 阶微分方程对x 个变量建立模型。本研究假定未来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遵循历史增长规律,通过目标地区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时间序列数据,以城市为单位逐一构建GM(1,1)的灰色预测模型,以评估未来各目标地区2030年和2060年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状况。建模过程如下[30-31]。

(5)利用模型的解析表达式,预测未来时刻的数据值,通过不断代入不同的时间k,可以得到未来多个时刻的预测值。

2. 3 情景设定

目前,中国主要垃圾处理技术包括:填埋、焚烧、堆肥和厌氧消化。本研究基于国家“零填埋”目标和上海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情况,假定不同情景下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以评估4种典型的生活垃圾管理策略[32],具体见表1。在“双碳”目标的影响下,电网和制造业脱碳是必然趋势。因此,充分考虑上述情况,将电网和制造业脱碳纳入情景框架。比如,能源结构从传统化石能源向各种可再生能源转型,这一过程将带来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本研究参照中国电力部门碳中和目标[33],设定未来电网的可再生能源结构比例。在制造业中,生物基塑料因具有较大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而备受重视。另根据国际倡议[34-36],本研究假设生物基塑料的占比将在2030年和2060年分别达到30%和60%。

2. 4 数据来源

本研究综合考虑数据可获得性,选取2006—2021年为样本区间,以中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表2),所涉及的研究数据主要包括两类:其一为活动数据,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结构和数量,来源为《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38],数据分析中所用到的人口和GDP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39]。其二为排放因子,各因子取值来自城市生活垃圾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數据库[40],其中包括电网和制造业脱碳过程中所涉及的排放因子变化。由于数据口径存在差异,香港、澳门、台湾暂不列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

3 研究结果

3. 1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本研究分析了2006—2021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结构的演化趋势。图1展示了2006年、2011年、2016年以及2021年中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采用卫生填埋、焚烧及其他方式(主要涉及堆肥、厌氧消化等生化处理)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比重。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结构正在不断发生变化。2006年,卫生填埋是主导的垃圾处理方式,90%的城市卫生填埋比例超过90%,超过一半的城市仅依赖填埋处理垃圾,而焚烧和生化处理等方式的应用相对较少。然而,也有部分城市如江苏盐城、浙江温州和嘉兴等,已开始全面采用焚烧方式处理生活垃圾。2011年,诸多城市减少了卫生填埋的比例,垃圾焚烧的比例开始上升,但仍有90%的城市卫生填埋比例超过80%。这意味着,尽管处理方式有所转变,但焚烧并未成为主流方式,单一依赖填埋的城市仍占多数。其后10年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垃圾焚烧和填埋比例的迅速升降以及其他处理方式占比的稳步提高。2016 年,已有25% 的城市卫生填埋比例低于30%,同时,25%的城市垃圾焚烧比例超过70%。此时,以焚烧为唯一处理方式的城市增加至48个,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和四川等省份。2021年,这一变化趋势更为明显。50%的城市采用卫生填埋的方式处理的垃圾不到5%,而50%的城市垃圾焚烧比例达到90%。随着垃圾分类政策在全国推广和湿垃圾技术革新,生化处理等其他方式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25%的城市通过这种方式处理超过10%的城市生活垃圾。这种转变主要得益于政府和公众对固废处置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的认知提升,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实施的垃圾零填埋政策,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进程[41]。

3. 2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

为探究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的时空变化趋势和区域差异性,本研究基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结构数据,核算了2006—2021年中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时,对2006年、2011年、2016年和2021年这4个关键年份的高碳排放城市进行了深入分析。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总碳排放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总碳排放量从2006 年的2 796. 53 万t 攀升至2019 年的7 940. 66 万t;2019年之后为第二阶段,碳排放量保持平稳波动。从城市角度分析(图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总碳排放量排名前30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以及东南部的部分主要城市。上述城市通常是拥有较大人口规模和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超大、特大和大城市。与全国总碳排放量演化趋势相同,大部分城市也经历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总碳排放量变化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各城市的碳排放量普遍呈快速上升趋势。作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最多的城市,北京的碳排放量在2006 年、2011 年和2016 年分别为205. 78 万t、226. 25万t和283. 92万t。北京、上海和广东深圳一直是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量最高的城市,广东广州、重庆、四川成都和浙江杭州等城市也持续产生较高的碳排放量,并位列前10,上述城市均为中国的超大或特大城市。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结构,广东深圳、广东东莞、湖北武汉和云南昆明等南部城市较早采用焚烧处理方式,在2006年和2011年,上述城市垃圾焚烧处理碳排放量已在总碳排放量中占有较高比例。然而,陕西西安、辽宁沈阳、湖南长沙、新疆乌鲁木齐等城市,依然长期依赖卫生填埋作为主要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在处理方式转型方面起步较晚。第二阶段,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此阶段,深圳、上海和重庆成为碳排放量最高的城市,而部分城市的总碳排放量出现下降。例如,北京的碳排放量在2018年达到峰值288. 46万t,到2021年已下降至171. 39万t;上海的碳排放量在2018年达到峰值269. 73万t,而次年下降40万t。总碳排放量下降的城市主要为北京、陕西西安、辽宁沈阳、天津、山东青岛、山东济南等北方的超大、特大城市,以及上海、浙江杭州、江苏苏州、江苏南京、江苏无锡、安徽合肥等长三角地区城市。上述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逐渐稳定,且稳步实现从填埋处理到焚烧处理的转型。另有部分城市的碳排放持续攀升。例如,重庆、四川成都、湖北武汉、广东东莞、湖南长沙等新兴超大、特大城市,城市快速发展驱动了城市代谢,带来更多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河南郑州、辽宁大连、吉林长春、黑龙江哈尔滨等填埋处理量占总处理量比例较高,对应单位处理量的排放量同样较高。此外,海南海口和广西南宁等城市首次进入碳排放前30名城市之列,而内蒙古包头和新疆乌鲁木齐则退出前30名。此类现象揭示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主要受到处理方式和城市发展水平的影响。

此外,通过对各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净碳排放量进行筛选和排名(图3),发现净碳排放与总碳排放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从全国范围来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净碳排放量经历了先增长后下降的过程。2006年、2011年、2016年和2021年的排放量分别为2 456. 42万t、3 499. 08万t、4 426. 03万t和2 538. 82万t。从城市角度分析,和总碳排放量相同,北京、上海和广东深圳为净碳排放量最高的城市,大部分城市也经历了类似先升后降的过程。然而,达峰时间和总碳排放量相比明显提前,部分城市甚至已经实现了负碳排放。例如,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净碳排放量在2008年达到峰值259. 56万t;上海在2010年达到峰值171. 81万t,之后净碳排放量逐年下降,2021年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净碳排放量-3. 63万t。2021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净碳排放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湖北武汉、重庆和四川成都成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净碳排放量最高的城市,而北京、上海、江苏南京和山东济南则退出前30名。相反,诸多以填埋为唯一垃圾处理方式的三四线城市进入了榜单,如河北邯郸、广西柳州、广东江门和黑龙江大庆。上述结果表明垃圾焚烧和生化处理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因此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转型对减少碳排放至关重要。

参考国家相关规划[42],本研究将中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划分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小城市4个组别(表2),以进一步探究2021年不同组别之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与人口、经济的关系(图4)。结果显示,超大城市的总碳排放量远高于特大城市,其次是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且具有相似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碳排放量也处于相似水平,呈现随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显著增加的变化规律,该变化规律可能是通过影響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和处理结构实现的。同时,研究发现,特大城市的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的整体水平最高,而中小城市的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总而言之,特大城市的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整体超过大城市,大城市的排放结果略高于中小城市;而超大城市虽然拥有更高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其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却整体低于特大城市。这可能由于超大城市居民的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和生活垃圾产生强度降低,且往往已经基本落实“零填埋”政策,单位生活垃圾碳排放减少。也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库兹涅茨曲线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中存在的可能性,但仍需要更多数据和更为深入的定量分析来佐证。

3. 3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排潜力分析

本研究针对4 种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策略(BAU、S1、S2、S3),评估了中国31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在“双碳”目标关键节点2030年和2060年的碳排放情况。2020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总碳排放量为7 322万t,净碳排放量为2 502万t。据预测结果,2030年垃圾处理的总碳排放量将达到6 575万~9 942万t,4种情景之间的碳排放量差异并不显著。然而,在净碳排放方面,4种情景之间的差异较大,BAU情景下的净碳排放量最高,达到2 612万t;而在S2情景下,可以实现-4 471万t的负排放。2060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碳排放量将大幅增长,总碳排放量将高达1. 5亿~2. 2亿t,净碳排放量将在-0. 4亿~1. 0亿t范围内。

2030年,31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在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方面呈现出与全国一致的规律(图5)。从碳排放总量角度分析,4种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策略无明显优劣,重庆、四川成都、山东济南和湖北武汉为排放量最高的地区,仅有甘肃兰州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达峰。从净碳排放角度分析,不同情景下的碳排放量差异较大,BAU 情景的净碳排放量往往高于垃圾“ 零填埋”情景(S1),无垃圾分类情景(BAU/S1)的净碳排放量远大于垃圾分类情景(S2/S3)。此外,在垃圾二分类情景下(S2),大多数城市的总净碳排放量为负值,即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部门的碳中和;而在垃圾四分类情景下(S3),所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总净碳排放均可实现碳中和。随着未来电网的脱碳,焚烧发电的减排效益仍然存在,但将会大大降低。相比之下,可回收物回收才是实现长期减排的关键。

与2030年相比,2060年大多数城市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量增长迅速。然而,新疆乌鲁木齐、内蒙古呼和浩特、河北石家庄和青海西宁的碳排放量增长较为稳定,甘肃兰州的碳排放量甚至出现下降,主要是由相关城市生活垃圾排放增长惯性决定的。在总碳排放方面,4种情景的碳排放量差距依然不大,不存在一种具有明显减排优势的情景。在净碳排放方面,通过可回收物回收实现固废处理碳减排依然占据绝对优势。在垃圾二分类情景下(S2),半数城市可以实现负碳排放;在垃圾四分类情景下(S3),各城市的净碳排放量均低于100万t,仅占总碳排放量的4%。这表明,随着制造业逐步脱碳,可回收物带来的碳减排效益逐渐减小。因此,不应完全依赖发电、制肥、资源回收等减排途径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部门的碳减排,而应采取更多有效的策略来应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相较于历史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趋势,未来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将趋于平稳甚至出现下降,因此,未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实际碳排放量和本研究的预测结果相比,存在上下浮动的可能,但不同情景下的结果比较对于政策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4 结论与讨论

4. 1 主要结论

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面临巨大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温室气体尤其是CH4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减排潜力应得到关注。本研究构建了中国各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数据库,基于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分析了2006—2021年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结构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并结合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2030年和2060年全国31个直辖市与省会城市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主要结论如下。

(1)垃圾处理结构:2006年,中国绝大多数城市以填埋为唯一垃圾处理方式;近年来,焚烧逐步替代卫生填埋,此变化始于中国东部和南部省份。在推行垃圾分类政策后,生化处理等其他方式得到推广应用。

(2)排放演化趋势: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碳排放总量持续增长,2019年总碳排放量达到7 940. 66万t,其后趋于稳定;北京、上海和广东深圳总碳排放最高。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转变和城市发展水平变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净碳排放和总碳排放差异逐渐明显。2021年,广东深圳、上海和重庆成为总碳排放量最高的城市,湖北武汉、重庆和四川成都成为净碳排放最多的城市,很多三四线城市进入高净碳排放榜单。此外,虽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随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而增加,但在超大城市,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的平均水平均低于特大城市。

(3)未来排放预测:2030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总碳排放量在不同情景下将达到6 575万~9 942万t,在直辖市与省会城市中,仅甘肃兰州可以实现垃圾处理碳排放达峰;对于净碳排放,不采取垃圾分类(BAU/S1)和采取垃圾分类(S2/S3)的情景之间差异较大,垃圾二分类情景下(S2)大部分城市可以实现碳中和,垃圾四分类情景下(S3)所有城市都可以实现碳中和。2060年,由于电网和制造业脱碳,发电、资源回收等方式带来的碳减排效益将明显降低。

4. 2 政策建议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生的碳排放量可能会继续增加或保持高位。为此,提出以下城市生活垃圾“三步走”分级管理策略。

(1)对于以填埋为主要垃圾处理方式的城市,建议加速实现从填埋到焚烧的垃圾处理方式转型,这一转型可以直接降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碳排放总量。2020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城镇生活垃圾补短板的实施方案》,首次提出到2023 年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41]。其后,各地纷纷提出措施积极响应,目前已经有26个省级行政区提出垃圾“零填埋”目标。截至2021年,中国50%的城市基本实现城市生活垃圾“零填埋”,仍有25%的城市以填埋为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方式,处理超过70%的垃圾。由此可见,很多地方尚未实现垃圾处理方式转型,甚至未将“零填埋”作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指标。比如,新疆和青海的大部分城市,垃圾處理方式仍然以填埋为主,且没有提出“零填埋”目标,但新疆和青海都出台了垃圾分类行动方案。实际上,前端投放和末端处理设施不匹配的垃圾分类政策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对于上述地区,地方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法规政策,进一步提高焚烧、堆肥、厌氧消化等末端处理设施的能力建设,稳步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

(2)对于已经实现垃圾“零填埋”的城市,本研究提倡尽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尽量保证可回收物的原级循环,可以有效避免在原生资源开采和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额外碳排放[43-44]。本研究量化了垃圾分类回收对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部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短期内带来的显著减排效果。2016年起,中国先后多次推出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的规划方案[45-48];2019年,上海开始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49]。目前,虽然中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均已实施垃圾分类政策,20个省份和173个城市出台了地方性法规[50],但其实很多地区垃圾分类工作还不到位。同时,本研究对比了中国已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的重点城市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可回收物分出比例,发现2018 年欧盟可回收物比例达到48. 3%,远高于2020年中国的8%~37%[37],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中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仍有待进一步落实。为提高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率,首先,应在城市层面出台强制性垃圾分类法规条例,用政策约束垃圾分类行为;其次,可以在现有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基础上,补充垃圾分类量化管理指标和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指标,使得生活垃圾分类目标切实可行。最后,可以着力构建完整可追溯的可回收物生产、使用、回收体系,并以押金制等经济刺激手段作为辅助,以确保可回收物的回收数量和质量,增加可回收材料的资源化回收利用[51-52]。

(3)对于已经全面实施垃圾分类政策的城市,需要进一步控制垃圾的产生量,落实垃圾的源头减量。本研究发现,随着电网和制造业脱碳,发电和回收等减碳途径的贡献有限,这更要求探索更多方式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部门“双碳”目标。虽然预防固废产生被赋予了垃圾治理的最优先次序,但是国内少有政策关注垃圾源头减量工作。为此,政府应着力在全社会树立绿色低碳消费观念,同时,指导企业优化产品设计,实现产品制造材料最小化[53-54]。

此外,建议未来应考虑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和政策规划,构建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模型,以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和碳排放预测精度。

(责任编辑:李琪)

猜你喜欢
城市生活垃圾时空分布双碳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长江中下游地区近32年水稻高温热害分布规律
长江中下游地区近32年水稻高温热害分布规律
成都市人口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立法现状及其完善
利用微生物学原理处理城市生活垃圾
五垒岛湾海域无机氮、无机磷的时空分布和氮磷比值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