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宣
光明宫,是姚安历史上的一处著名建筑物。说他著名,是因为它与大思想家李贽有关。
这还得从姚安城说起。
姚安城是一座千年古城。城中有七个水池,名曰七星塘。七星塘分布在城中不同位置。有了它,雨季可以缓解水涝,又可蓄水以供不时之需。若遇天干物燥,发生火情,则取水消灾,极为便利。这也正好应了水可以克火的道理。所以,自姚州城建成以来,从没有发生过火灾,在志书中也找不到相应记载。
然而,时代变迁,情况发生了变化。明朝以来,国内人口大迁移,外来人口纷纷进入姚安,城内住户逐渐饱和,城门外就成了理想的安置地。一段时间下来,东城门外,街巷纵横,房屋绵延,渐成乌压压一大片了。这里人口稠密,又没有防火设施。这样的情形,发生火灾已是必然。这一时期,县志中也有了火灾记录,如“姚民数被火灾”、“郡数被火灾”、“民居多火灾”,等等。由此看出,火灾发生已不止一次。这里说的火灾,其实就在东城门外这一片区。火灾,无论是过去或是现在,都是大灾难。一户人家,辛辛苦苦建成的家园,一遇火灾,便成废墟。所以,过去曾有这样一句谚语,叫做“水淌三年富,火烧一世穷。”说的就是火灾的危害。
怎样让民众消除火灾,免于遭难?姚安知府李贽找到了解决办法。
《姚安县志》记载:“万历六年(1578年),(李贽)任姚安知府,性严守洁,民居多火患,为建火神庙,时而禳之,患以熄”。
对于这样的记载,是否可信?为官者倡建学宫、修桥修路,甚至修建城池,都是常事,也是政绩,而兴建庙宇,这在古今都是稀罕事。再说了,建个火神庙让人祭祀一下,真就灵验吗?县志的记载是清楚的,说:“为建火神庙,时而禳之,患已除。”有这样的记载,你能不信吗?
的确,李贽是一个非凡的人物。按县志中的记载说:“李载贽,一名贽,字卓吾,福建晋江人,举人。万历五年(1577年)知姚安府。初,姚民数被火患,贽为坛祈祷,遂免焉,乃建光明宫于城东门外以祭火神。贽天性严洁,政令清简。薄书之暇,时与释子参论。又每至伽蓝判了公事。致仕归,囊中仅图书数卷。士民遮道相送,车马不能前进。巡按刘维及当时藩臬作高尚册以遂其志,签事顾养谦为之作序。罢官后倦于梳栉。一日,恶头痒乃髡其发。自号颓翁。著有《焚书》,手眼独出千古。”这篇小传,几乎概括了李贽赴任姚安知府后的活动轨迹。从记载中可以看出,李贽在任期间,一方面是“天性严洁,政令清简”,另一方面又造福姚安百姓,做了一些好事、善事,深受姚安士民拥戴。倡建光明宫,只是其中一件。每当我翻阅《姚安县志》的时候,总是在想,李贽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为什么要“为坛祈祷”,甚至还要“建光明宫于城东门外”?这是不是说李贽也认为建一个光明宫,就可以免除火灾?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作为“手眼独出千古”的李贽,他一定清楚,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就普通民众而言,对于人类社会发生的一些灾害,难免会认为是鬼神在作祟,因而产生畏惧。无奈之下,人们往往都会通过祈祷,来表达自己的希冀。在古代,作为一个有独立思考且又熟悉民众的官员,也往往会顺从民众的这种心理,通过所能接受的方式,来寻找抗御灾害的方法。这是当权者的一种为政智慧,也是一种文化自觉。我们知道,大文豪苏轼在做地方官时,也曾带着民众求过雨。这与李贽的做法,大致的意图,是相通的。只不过李贽做得更为彻底罢了。
事实也就是这样。作为大思想家的李贽,在治理姚安的实践中,已形成了“因性牖民”的治世思想。他曾经写过一封名叫《为政篇》的书信。他在信中说道:“盖予常闻于有道者,而深有感于因性牖民之说焉……至人之治,因乎人者也。本诸身者取必于己,因乎人者恒顺乎于民。”既然李贽推崇“恒顺于民”的为政理念,那么,他倡建光明宫,也就是“因性牖民”思想的一次具体实践罢了。
李贽为政姚安,不但“顺乎于民”,还形成了鲜明的思想特征。李贽“薄书之暇,时与释子参论。”这是他研究佛教思想的具体行动。应该说,这是“阳明后学”的共有特征,算不得稀奇。然而,“又每至伽蓝判了公事”,在儒家正统看来,就有点“惊世骇俗”了。要知道,在寺庙里处理公务,这在当时的卫道者看来,已是离经叛道了。行动受思想支配,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李贽敢于这样做,说明他敢于这样想。的确,李贽是一个绝假纯真、特立独行的人,他蔑视六经,挑战儒家正统,“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这样的一个人,还有什么话不能说?还有什么事不能做?所以,“每至伽蓝判了公事”,这在他看来,也是寻常,不必计较。正是这样一个“异端”人物,他却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所以,他关注民生,顺应人心来办实事,就成必然。我想,这就是他毫无忌讳地倡建火神庙的原因所在吧。
也许是李贽彻底看透了官场的庸碌和腐朽,虽然为官清廉,善政善为,深得人民爱戴,也得到上方赞许,但他却毫不留恋。任期将满,便递上一纸辞呈,挂冠而去。离开姚安时,竟出现了这样的场景:“致仕归,囊中仅图书数卷。士民遮道相送,车马不能前进。”巡按刘维、布政使、按察使,共同为他制作高尚册,签事顾养谦作序,说明李贽的治姚的政绩得到了上峰肯定,很有升迁机会,就连思想与他针锋相对的巡按骆问礼,也在写给友人的信中高度评价李贽,说道:“士类中有此,真足为顽儒者一表率。”李贽从姚安离去,从此告别官场,找个地方,专心著书立说,时而向士民百姓宣讲一下“童心说”。
值得一提的是,李贽虽然离开姚安,但姚安人永远视他为贤人。《姚安县志》在寓贤这一栏目中,再次对他的生平事迹,对他离姚以后的学术活动,作了详细的记述。
据《姚安县志》记载,李贽倡建光明宫时,还兴建了光明阁。《姚安县》记载:“光明阁,在城东门外,知府李贽建。今废。现坊人重建。”这样,光明宫不仅仅是一个祭祀的场所,还成为当时人们休闲和观景的一个去处。
李贽在姚安只有三年,但他对全滇的影响确实太大了,许多官员都对他钦佩不已。万历乙卯(1579),也就是李贽将要离开姚安的这一年,按察副使胡僖分治金仓道,与李贽同城为官。李贽倡建的光明宫,当然是要去看一看的。胡僖登上光明阁,遥望四野,姚安风光尽收眼底,于是,诗兴大发,以《光明宫八咏》为题,一口气写诗八首。诗中,不仅描绘姚安山川风物,还对李贽为政三年的治理效果作了生动描述。请看他是怎么说的:“……此是谁家风?农家甘淡泊。亦有疏几畦,老人亲种作。稚子呼阿爷,牧童睡牛角。儿女各当家,田園足真乐。问之何所能?吏静民自若。”好一幅恬淡的田园风光!而这样的风光,来自于何处?来自于“吏静民自若”。这不就是李贽不扰民思想的真实写照吗?
万历九年(1581),李贽已经离开姚安一段时间。这年春季,巡按董裕到滇西处理土司叛乱相关事务,途经姚安,还特意去了光明宫。当他登上光明阁,透过轩窗,只见远山披云,苍翠的树木环抱着武侯祠;川原中,树梢外,一片明湖映照在阳光之下。于是,一首以《登光明阁》为题的七律诗,便永远留在了姚安县志中。
后来,姚安人根据胡僖的《光明阁八咏》,将“平原揽胜、青峰拱秀、村郭观风、白塔标奇、东海澄波、南薰淑气、西山古刹、北极祥光”列为光明宫八景。
光明宫,在姚安县城存在了二百九十多年。清朝咸同年间,云南爆发了社会动荡。姚安被回民起义军占领长达十余年之久。因而,位于城东门外的光明宫遭到战乱毁坏。这次动荡结束后,光明宫才得以重建。据《甘志》记载:“经乱被毁,同治九年(关于1870年),提督杨玉科重建。”虽然是杨玉科重建,但它接续的,仍然是李贽所建光明宫的血脉。
惭愧的是,作为一个在姚安县城居住了几十年的老住户,竟然不知道光明宫的具体位置。不久前,几个福建泉州的专家到姚安考察,找到一个摄影家朋友,向他打听光明宫地址。这位朋友在电话上询问我具体位置,我却只能说出个大概。事后,我和摄影家朋友决定搞清楚光明宫的准确位置。于是,幾经周折,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踏勘,总算有了眉目。
原来,在位于县城东边的迎曦街中段,有一条自西向东延伸出去的老街,叫做平安街。平安街分为两段。连接迎曦街的一段,住户一家连着一家,房屋连成一串。再往东方延伸,相交于南姚公路。这一段是新建路面。在新建路面的中段路边,有一块石碑。碑文叫《平安街下段道路修建纪事碑记》。碑文中说:“平安街,位于栋川镇东部,全长九百米,宽八米。西接迎曦街,东与袁家桥相接。明代居民多火灾,知府李贽倡建火神庙,得名火神街。”由此得知,平安街,又叫火神街。火神街之所以得名,又是源于火神庙。而人们说的火神庙也就是志书上记载的光明宫。从调查中还知道,晚清时重建的光明宫,历数十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火神庙已失去它的祭祀作用,因此,被分配给没有房屋的贫民居住。前几年,这一片区的房屋,年代久远,大都破败不堪,因此被列为棚户区改造项目,在妥善安置了住户之后,将项目区内的破旧房屋推平,恢复为耕地。光明宫遗址就在一口古井的斜对面。还听几个过路的妇人说,几年前,用挖掘机拆除火神庙时,挖掘石脚,还挖出了几条白蛇,吓得开挖掘机的人不敢再挖。听完她们的讲述,我们在离石碑不远处,找到了那口古井,又按着长者指引的方向,到古井对面长满荒草的空地上找寻,最终找到了三个不太大的土堆。仔细查看,泥土中夹杂着一些大小不等的断砖残瓦,将它与现代的做一番比较,明显看出,从形致到烧烤质量,都有明显区别。由此推断,这里,应是光明宫遗址所在。况且,一块上百亩的土地,几乎都被推成了平地,为什么中间还要留下三个土堆?这是否就是与挖出白蛇的事有关?
走出荒地,返回到古井旁边。据人们说,这口古井,出水很旺,从来不会干涸。过去,常用以烤酒,酒味甘冽醇香。因此,衍生出张三丰把水变成酒的传说。其实,这口古井,县志中也有记载,名为仙鱼井,“在城东火神街,一名金鲤井,久旱不涸,供全坊住民煮酒。”这口仙鱼井,井虽不大,但井水较满,伸手可及。水尤清澈,可照见人影。井壁上的石头,苍老奇崛,尽显时代沧桑。
我徜徉在古井旁边,若有所思。光明宫在路之北,面朝南方;古井位于路之南,正处光明宫的前方。若将光明宫与仙鱼井联系起来,似乎明白了李贽建光明宫的用意。
我想,李贽倡建光明宫,是要人们通过祭祀火神,产生对火的敬畏,增强防火的意识。通过火神庙前永不枯竭的水井,是要提醒人们,时时在家中备水。有水,一旦发生火情火险,水就能克火。
这,大概就是李贽倡建火神庙的用心所在。真是一代智者,用心何其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