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
《本草纲目》中记载:“鸡(土从)产云南,生沙地间……土人采烘寄远,以充方物”,可“益味、清神、治痔”。
姚安的地形是四周崇山峻岭,中部平畴广川,真正是“群山环抱蛉河水,盆地碧绿万顷田”。在坝子的四周山区,山高箐深,森林茂盛,在高矮不同的林木中,林下资源十分丰富。这其中,就有大自然的馈赠——鸡(土从)等各种野生菌,它们从历史中走来,不显山不露水地在林间生长着,从一个不寻常的角度满足着人们的味蕾。
民国《姚安县志》记载说:“鸡以形言,棕((土从) )者飞而敛足之貌。以六七月大雨后生沙土中,或松间林下,鲜者香味最美,土人鹹(咸)而脯之”;“作鸡棕((土从)),谓鸡,取其形似棕,则飞而敛之之义,不加草头,‘棕字或作‘(土从) ”;又,“滇南山高水密,臭腐所蒸,菌蕈之类无所不有,而鸡棕((土从))之名独闻于天下。旧时邑中多产细柄一种,近细柄之外尚有粗柄、大柄、小把三种,尤以粗柄为佳,几比蒙棕,均可鹹脯作油,贮以佐食。”
姚安人是极爱鸡(土从)的,每年要是不吃一次鸡(土从)、不去寻一次鸡(土从),便好像一年都白过了。吃得多了,寻得多了,就有了许多佳话、心得,成为了生活中的故事。以前姚安人把成才的人称为“鸡(土从)”,考上大学或者做成大事的人称为“大鸡(土从)”,如果一家人中有几个考上了大学或是当了领导、干了大事,就称那一家为“鸡(土从)窝子”,说“鸡(土从)窝子里的鸡(土从)发了”,可见鸡(土从)在姚安人生活中的地位。
鸡(土从)的生长环境要求高,对土壤、雨水、温度等要求苛刻,因此它们难得,也就珍贵。刚破土而出的鸡(土从)菌盖呈圆锥形,色泽黑褐或微黄,菌褶呈白色,成熟时微黄,有的成片生长,也有的独朵生长,大者可以达几两。一簇簇生长的,人们称为“鸡(土从)窝子”,但这窝子却不常见。即便在一座山、一片林下面,鸡(土从)也不是到处都有,随手可得。就是在七、八、九月份鸡(土从)等野生菌大量破土而出的时候,也是寻而不见,难见其踪迹。人们对待鸡(土从)总是小心翼翼的,小心翼翼地找,小心翼翼地采,用力一定是温柔适中的,不会破坏了隐藏在泥土之中的菌丝。有经验的人说菌丝是菌子的种子,有了菌丝才能长出菌,如果弄坏了菌丝,明年就长不出新的鸡(土从)了,这就是“养菌”。人们在与自然长期相处的过程中,人懂得了菌,小心地呵护着。就像两个老朋友,你知我所盼,我知你所需,雖然各有所取,但适当有度。
野生菌大部分生长在云南松等针叶林、阔叶林及混交林地带,地理环境和植被的不同,野生菌的种类也呈现出多样化。姚安属于野生菌品种众多,分布较广,产量较大的县市之一,鸡(土从)、松茸、块菌(松露)、牛肝菌等野生菌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需求,还销往省内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每年从雨季开始,各种各样的野生菌就会在阳光、雨水的双重作用下,带着人们的期盼、山野的清香,从山坡的树下、草间、枯叶下一簇簇破土而出,且层出不穷。真正是“山中四月雨淋浪,雨过湿气蒸如汤。茅丛茶根有馀泽,蘑菇立立生其旁”。在山区生活的人,靠山吃山,这一季是他们抓收入的好时候。不等天亮便出门,背着篮带着篓,开始一天的找菌之行。他们知道什么样的菌会长在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林子会长什么样的菌。找菌是为了卖钱的,首选的是价格高的鸡(土从)、松茸等,因为对大山的熟悉,每次出去总有所获,或鸡(土从)或其他什么菌。这些年鸡(土从)的价格水涨船高,如果找到一个“鸡(土从)窝子”,可得几百元的收入。即使找不到鸡(土从),也会得一些杂菌子,拿回家自己吃或者做成干菌子,秋天的时候又可以拿到街上出售。至于在县城生活着的人们,也不满足在街上买菌吃,遇到周末休息也会约上同事好友,三五成群,或者单独行动,在蓝天白云下,或是在阴雨蒙蒙中,纷纷选择一座熟悉的山,寻找一片松树林或者栎树林,深入其中,找拾美味的野生菌。这一类找菌的人,目标是上山,目的却多样,有的为锻炼,有的为聚会,有的为出游休闲,有的为亲近自然,当然,能找到菌总是让人惊喜的,如果能找到鸡(土从),那就能成为空前的“战绩”,可以在朋友圈里说上好长时间。
有人说找鸡(土从)是要随缘的,与鸡(土从)无缘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找不到,有时鸡(土从)就在你的脚下,可你也能视而不见,发现不了。而有缘的人无论哪里,忽然间就有一个鸡(土从)窝子出现在你的眼前,这个窝子也许就在你自己的田角、地头、房前、屋后,再或许就在你自己的院中、厩舍旁。在姚安的民间习俗当中,能发现、找到鸡(土从)被认为是一种好运,品尝到鸡(土从)美味的人是有福之人。记得一次在品尝鸡(土从)的朋友聚会上,听到一位喜欢找菌子的文友讲述的找寻鸡(土从)三要件。朋友说找鸡(土从)和做大事一样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指的是天气,只有在夏季雨过之后,鸡(土从)等野生菌才会从林下湿润泥土中生长出来,即所谓“菌香烟雨中”。“地利”是说鸡(土从)大多生长在林下山野的白蚂蚁窝上面,或是山地里的地埂之上,生长的环境要好,山清水秀。“人和”是说找鸡(土从)要不怕累,出行要早,不怕日晒雨淋,要能翻山越岭,穿林过坡。
鸡(土从)菌,又名鸡(土从)、鸡松、鸡脚菇、蚁(土从)等,在姚安前场、适中一带彝族地区则叫做火把鸡(土从)。它汲天之甘露,地之精华,成白色的丝状,肉质肥美,味道清香,口感鲜嫩甜脆,营养丰富,是名副其实的山珍,是“野生菌王国”中最负盛名的菌种之一。关于鸡(土从)的由来,在县内大河口乡山区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妇,男的以上山打柴为生,女的在家操持家务。这位柴夫到山上砍柴时经常到一个龙潭里喝水解渴,这水清凉香甜,喝了力气倍增。有一天,他砍好柴像往常一样去龙潭取水喝,只见水变得浑浊不堪,不能饮用,他又渴又累,便气愤地对龙潭吼到:“龙王啊龙王,请不要把水搅混,要是你生病了身体不舒服,出来我给你看看!”没过几天,龙王便化身成一位老人来到柴夫家找柴夫看病,柴夫本不会医道,只得应付,把自家养了多年的老母鸡杀了招待。正当他们准备动筷吃鸡时,突然从老人的头顶上飞出一条蜈蚣,落在煮熟的鸡上。老人用文帚柄将蜈蚣打死,说不能吃了,让柴夫把鸡肉拿去埋在门外的山上,又让柴夫过两天再去龙潭喝水。两天后,雨过天晴,柴夫前往龙潭,看到潭里的水又变得清澈透明了,返回家时,看到埋鸡肉的树林周围长出了许多白花花的菌子,他拔起一朵用鼻子闻了闻,一股鸡肉的清香沁人心脾。他采摘了一些带回家煮了吃,觉得像鸡肉一般,味道鲜美,吃后神清气爽。于是村民们都知道了这种好吃的菌子,由于它肥硕壮实,有鸡肉的香味,就给它取名叫“鸡(土从)”。
鸡(土从)被称为“山珍之王”,在姚安人的生活中是至尊之味,就像清代罗仰琦所写的那样:“夏月闻雷后,鸡入市多。珍羞推第一,不数五台蘑”。鸡(土从)本身质朴、味轻,喜欢清淡的人用它煮汤或炒火腿片。无论是煮是炒,都少不了当地的青辣椒,白的鸡(土从)、青的辣椒、点缀上红的火腿,仅看色彩的搭配,就足够雅致、美味。鸡(土从)本质的鲜香、柔甜加上火腿的浓厚,在辣椒的作用下,清香四溢,刺激着人们的味蕾,让人不可抗拒,食之难忘。喜欢重口味的则把鸡(土从)用来做成鸡(土从)油,外地人称为油鸡(土从)。将鸡(土从)放在油锅里与菜籽油一起用小火慢炸,还可随个人喜好放入干辣椒、花椒等,这样做出来的鸡(土从)香味浓厚,易保存。在吃早餐时,比起外地在碗头放肉,姚安人更喜欢在煮好的面条、米线、饵块丝里放入油炸鸡(土从)作“盖帽”,认为这样吃着才香而不腻,有益健康。
鸡(土从)等野生菌被人们称之为“山珍”,从历史上到现在,人们都对它们赞赏有加。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到云南保山,友人馈赠他鸡(土从),他食用后赞不绝口。明代文学家杨慎流落到云南,首次喝到鲜美的鸡(土从)菌汤,以为这种美味不应该是人间所有,因而将其比作“仙境中的琼汁玉液”。清人曹树翘在《滇南杂志》中记载:“土人盐而脯之,经年可食;若熬液为油,代以酱豉,其味尤佳,浓鲜美艳,侵溢喉舌间,为滇中佳品”。当代著名作家、美食家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的吃事》中写道:“(昆明)甬道街鸡(土从)。鸡(土从)之名甚怪。为什么叫‘鸡(土从),到现在还没有人解释清楚。这是一种菌子,它生长的地方也怪,长在田野间的白蚁窝上。为什么专在白蚁窝上生长,到现在也还没有人解释清楚。鸡(土从)的菌盖不大,而下面的菌把甚长而粗。一般菌子中吃的部分多在菌盖,而鸡(土从)好吃的地方正在菌把。鸡(土从)可称菌中之王。鸡(土从)的味道无法比方。不得已,可以说这是‘植物鸡。味似鸡,而细嫩过之,入口无渣,甚滑,且有一股清香。如果用一个字形容鸡的口感,可以说是:‘腴。甬道街有一家中等本地飯馆,善做鸡(土从),极有名”。著名作家阿城先生,对云南的鸡(土从)美味也是情有独钟,推崇备至,他在《思乡与蛋白酶》里写道:“说到‘鲜,食遍全世界,我觉得还是云南的鸡(土从)菌。用这种菌做汤,其实很危险,因为你会贪喝,喝到胀死。除了煲汤,鸡(土从)的吃法也变换万千。一把青花椒、几片云腿,清蒸出的鸡(土从)再不需要多余的调味,便能点化出无边的鲜美。当季的鸡(土从)菌吃不完,撕成丝进油锅,便成了油鸡(土从),浸在油中密封于罐,吃粉面时舀上一勺轻轻一拌,鸡(土从)的鲜香脆嫩又徐徐展开,成为不容争辩的味道”。
三十多年的岁月,尘封了太多的往事,但在我心中依然清晰地铭刻着与恩师们的点点滴滴。蓦然回首,太多的感怀不觉涌上了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