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人格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4-06-06 14:34钟卉
秦智 2024年5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路径探析大学生

[摘要]新时代大学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样反映整个国家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贯彻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化内涵,而君子人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所追求的理想人格范例、蕴含着最高的道德追求。君子人格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质是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育人智慧相结合,对大学生进行德育中坚守中华民族的人格基因和文化内涵,同时能实现君子人格在新時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君子人格;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5.0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一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育尤为重要,应立足新时代的要求,积极探析君子人格的意蕴,辩证看待君子人格所蕴含的思想和人格品质,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结合新时期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目标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帮助当代大学生塑造优质的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内容。

一、君子人格的基本内容

(一)君子人格的基本流变

君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由古至今贯穿于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不仅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也是一个民族道德体现及民族文化象征。“君”往往意味着君主,“子”在古代即对男子的尊称,最早出现于《尚书·无逸》篇中的“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即:作为君主不能沉迷安逸享乐,必须了解耕种的辛苦才能处于安逸境地,理解百姓的疾苦。由此可见,最初的“君子”不具备道德的含义,而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君子”即人君在位,是一种身份的代表,在早期用来称呼统治阶级以及贵族皇权。春秋时期,“君子”仅指统治地位的意味逐渐注入道德品质的内涵,如《诗经》中的“君子”已被赋予道德品质的内涵,《诗经·卫风·淇奥》中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赞美君子的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以“有匪君子,充耳秀莹,会弁如星”来赞美君子端庄大方的气质及气宇轩昂的风度。

儒家不断丰富已有君子概念,扩充了君子概念内在的精神品格,完成了由外在身份地位到内在伦理道德修养,由“位”到“徳”的转变。孔子在《论语·子罕》中将“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1]视为君子之道的主要内容,将“仁”“智”“勇”的概念融入君子的内涵中;在《论语·里仁》中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此后,君子一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延伸出新的内涵,逐渐成为道德修养深厚的最高表现。

(二)君子人格的核心素养

君子人格经过历史发展的演变,成为儒家的理想人格,不仅体现了民族价值观,而且也是中华民族道德观的具体象征。在五千多年的文化发展中,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对君子人格的探索与追求,并形成了意蕴深厚、独具特色的君子文化和君子精神。君子文化的形象代言是“君子人格”,它是君子的道德行为准则,并且是理想社会的理想人格。《论语》中提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智”“勇”是天下人共同追求的道德品行,也是君子德行的最高表现。君子作为道德修养楷模早已深入人心,君子人格也成为由外在体现内化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其中君子人格的道德底蕴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二、君子人格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领悟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出,给大学生思政道德教育工作树立了新的目标,为推动大学生道德教育增添了理论支持;从德育理念、德育内容以及德育方法等方面形成系统的理论观念,为推动大学生道德教育现代化起导向作用。君子人格是高尚德行的集合体,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需要汲取君子人格中优秀的道德品质。君子人格中德性最高表现为“仁”“智”“勇”,仁者、智者、勇者是君子追求的重要道德素质,这些美好品质都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源泉。

为了培养“仁”“智”“勇”兼备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就必须要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对儒家君子人格立德思想进行创造性回答和创新性发展,并将其融入到大学思政课堂之中;发掘君子文化中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在新时期的生命力和全新立意,推动大学生道德实践发展,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

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之中,需要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树立年轻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推动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转化和进步,使之与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君子人格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文化基因,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的理想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向善向上发展。

新时代培育时代新人,时代新人所需精神活水必须要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思想基础[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具有强大生命力,君子人格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时代新人的培育奠定理论基础。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对大学生的有益引导,同时也是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积极探索。将君子人格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能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在新时代下通过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育,继续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不断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融的生机与活力。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措施

君子人格是重要的传统文化根基,不仅塑造着理想人格的典范,同时也凝练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如“仁者爱人,义以为上”的修养要求和行为准则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人格追求。“仁”“爱”思想塑造了大学生的精神品格,让他们在物质条件追求的基础上寻求精神文明建设;“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塑造了大学生的人生目标追求,帮助他们树立高远理想,激励他们献身于民族复兴的建设之中。

大学生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群体,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将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融入到大学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之中,能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促进高校德育工作进步;为大学生在思想情感上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价值观的认同打下基础,也为他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方向性指引。

三、君子人格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立德树人,营造良好的人格培养教育氛围

“仁”的高尚品质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离不开校园良好的教育氛围,它能够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离不开良好的人格培育氛围和外部环境,良好的培育氛围能够启发引导人们的道德实践以及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而人文环境作为隐性的教育环境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积极影响,传播正向能量,丰富人的精神力量,帮助大学生在德育实践中树立正确方向。

营造良好的人格培养教育氛围需要考虑三个维度,分别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社会方面,通过展开社区活动以及大学生宣讲走进社区,通过线下与各个社区居民展开交流,让日常生活中融入君子人格的良好学习风气;家庭方面,中华民族自古重视家风建设,如著名的“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等都是中国优秀传统家风建设中的模范,可以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吸收优秀内容并加以宣传推广;学校方面,开展多样的宣传君子人格文体活动,比如传承文化经典朗诵比赛、知识问答竞赛,或者通过汉服社举行“汉服日”活动,鼓励大学生参与此类活动,感受君子儒雅高尚的形象,一改君子人格在书中的枯燥形象,激发对君子人格的兴趣[4]。

(二)传承经典,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课程是学校教学的主战场,是道德引领的风向标,是大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起着传递正确价值方向、引导大学生形成理想三观的功能。課堂教学能够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筑牢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运用好思想政治课教材,将之与君子人格深度融合,丰富课程内容,学校可以通过关于君子文化论坛等活动开展对君子文化进校园的知识传授活动,让大学生对君子人格有足够的理解;开展关于君子人格文化的选修课程,多方面为大学生提供知识理解渠道。其次,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引领作用,不断创新思政课的内容和上课形式,通过传统文化入课堂的形式展开活动教学,将君子人格的形象生动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君子人格的道德形象,转变大学生对君子人格的刻板印象;教师也应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水平[5],可以通过经验交流、集体备课的形式创新教学方式,也可以通过线上网络资源与线下课堂教学互动营造启发式教学氛围,一改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发挥思想政治课程体系育人功能。

(三)躬行实践,塑造优质的社会主义理想人格

在新时代背景下,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更高的能力素养,也要求他们能够理性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坚守本心、砥砺前行。因此,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既要重视专业能力教育,也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对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等作出更高的要求。在网络多元化的当下,大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所接收到的观点立场都需要正确引导,在面对未知的困难能够奋勇向前,并且做出合乎“仁”“礼”“义”的选择。

四、结语

君子人格是儒家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源泉,在培育大学生道德素质养成中可以被创造性转化应用。大学生作为时代新人,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君子人格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把握大学生对君子人格的认知,为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奠定基础,尤其是对“仁”“智”“勇”进行创新转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发展新路径,从而培育符合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理想人格。

参考文献:

[1]林定川,编撰.孔子语录[M].浙江: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67.

[2]习近平对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作出重要指示[J].雷锋,2019(10):48.

[3]佘双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理论与改革,2021(1):30-35.

[4]杨晓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文明意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2):17-19+74.

[5]崔艳龙.时代新人视域下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22.

作者简介:钟卉(2000.8-),女,汉族,江西赣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教育路径探析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互联网+背景下的渝东南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探析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儒家“君子人格”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启示
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基于美国纽约与长三角地区比较视阈下的总部经济转型发展路径探析